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Al-Ti-B4C体系的燃烧合成过程,用粉末(Al、Ti、B4C)通过燃烧方法,来制备复合材料(Al-TiB2-TiC).采用DTA、XRD和SEM技术对复合材料的形成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如下结果:分别用80%Al+20%(3Ti+B4C),90%Al+10%+10%(3Ti+B4C)原料粉末,通过快速加热可得到Al-TiB2-TiC,在制备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TiAl3.  相似文献   

2.
马宗义  吕毓雄  毕敬 《金属学报》1995,31(24):545-549
采用Ti-Al-B和TiO2-Al-B两个体系利用反应热压方法制备了原位TiB2粒子增强Al(TiB2/Al)和原位Al2O3,TiB2粒子复合增强Al(Al2O3.TiB2/Al)两种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对于Ti-Al-B体系,除TiB2外还有一定量的尺寸可达几十微米的Al3Ti生成,原位形成的TiB2大部分为0.1-50μm的块状粒子,此外还有少量长宽比大于4的棒状TiB2.对于TiO2-Al-B体系,基本上没有Al3Ti生成,原位形成的Al2O3和TiB2为005-20μm的近似等轴状的粒子.对两种复合材料差异的微观结构给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3.
马宗义  吕毓雄 《金属学报》1995,31(12):B545-B549
采用Ti-Al-B和TiO2-Al-B两个体系利用反应热压方法制备了原位TiB两粒子增强Al(TiB2/Al)和原位Al2OE,TiB2粒子复合增强Al(Al2O3.TiB2)/Al两种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对于Ti-Al-B体系,除TiB2外还有一定量的尺寸可达几十微米的Al3Ti生成,原位形成的TiB2大部分为0.1-0.5μm的块状粒子,此外还有少量长宽比在于4的棒状TiB2对于TiO-AlO  相似文献   

4.
盐类反应制备TiB2/Al—4.5Cu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采用K2TiF6和KBF4混合盐反应法制备TiB2/Al-4.5Cu复合材料,通过SEM,XRD及MTS等仪器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凝固组织和力学性能。增强相TiB2颗粒细小(<2μm),呈近球形,均匀分布于基体之中,起强化和细化基体作用,TiB2颗粒与基体结合好。当K2TiF6和KBF4混合物加入质量为基体的20%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好。UTS达352MPa,EL达4.4%,HB达146。  相似文献   

5.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熔铸法制备了TiB2和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评价了TiB2/Al和SiC/Al复合材料的硬度,研究了增强剂的加入方式和体积分数对TiB2/Al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分析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TiB2颗粒对Al基体的增强效果比SiC颗粒好,Ti,B化合物的增强效果优于TiB2粉末,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TiB2体积分数增加而提高;用含Ti,B化合物的混合物增强的1.5%TiB2/Al(体积分数)复合材料的热轧退火态性能为σb160.4MPa,δ13.1%,铸态HB451MPa。SEM观察结果表明,在铝基体中添加Ti、B化合物的混合物能在基体中原位生成TiB2颗粒。  相似文献   

6.
对Ti-Al-B,TiO2-Al-B和TiO2-Al-B2O3三个体系利用反应热压方法制备了原位TiB2粒子增强Al(TiB2/Al)和原位Al2O3,TiB2粒子增强Al(Al2O3·TiB2/Al)复合材料.Ti-Al-B体系中形成的TiB2为最大尺寸可达5μm的具有一定长宽比的块状或棒状粒子,此外还有一定量尺寸可达几十微米的不规则块状Al3Ti生成.TiO2-Al-B体系中形成小于2μm等轴的Al2O3和TiB2粒子,基本没有Al3Ti生成.TiO2-Al-B2O3体系中除细小等轴状的Al2O3和TiB2粒子外,还生成尺寸为几十微米的条状Al3Ti.拉伸试验表明,由TiO2-Al-B体系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强度和塑性.对三个体系所制备复合材料差异的微观结构和性能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LSM法制备TiB2/Al-7Si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了LSM 法制备 TiB2 粒子增强AlSi7 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考察了TiB2 粒子对热处理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按K2TiF6 + 2KBF4= TiB2 + 4KF+ 5F2 反应式计算,在w (TiB2)为5% 时,在复合材料中可以生成稳定且均匀分布的TiB2 粒子,未发现TiAl3 等相。材料的杨氏模量由72.3 GPa 提高至96.8 GPa。TiB2 粒子对热处理组织与性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自蔓燃高温合成(SHS)TiC—Al2O3陶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志猛  顾杰 《硬质合金》1993,10(4):209-211
本文采用自蔓燃高温合成(SHS)技术结合热压工艺,以TiO2粉,Al粉及石墨粉(C)为原料制备出了TiC-Al2O3陶瓷及(TiC-Al2O3)/Ni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并对其组织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制备的材料性能优于传统方法制备的材料,适于作刀具。  相似文献   

9.
EFFECT OF Cr ON MICROSTRUCTURE OF Ti_3Al+TiAl ALLOY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运荣  赵林岩 《金属学报》1994,30(3):97-103
研究了Ti-44.9Al(at.-%)和Ti-44.3Al-3Cr(at.-%)合金的铸态组织及其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表明:Cr增加了Ti-Al合金中TiAl(γ)相的含量,促使Ti3Al(α2)相由片状变成块状;加速了α2+γ片状组织的不连续粗化过程,形成了尺寸较小的新生α2+γ晶。因此,加Cr和1150℃长时热处理是细化α2+γ两相合金铸态粗晶组织的有效途径;Cr促进有序体心立方β2相的  相似文献   

10.
TiB2—xAl复合材料的结构形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傅正义  王为民 《金属学报》1994,30(8):B373-B378
研究了Ti和B颗粒尺寸的变化对自蔓延温合成(SHS)TiB2-xAl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燃烧温度和燃烧波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Al颗粒不直接参与化学反应;其尺寸变化对SHS过程的影响要小得多,但是反应过程中形成的熔融Al能阻止TiB2晶粒的长大,因而可以控制SHS产物的结构。燃烧波峰淬熄(CFQ)法,对该复合材料的SHS过程结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反应生成Al2O3(p)/Al—Cu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通过对CuO/Al体系反应过程的研究,采用反应生成方法制备了Al2O3(p)/Al-Cu复合材料,并对Al2O3颗粒在Al2O3(p)/Al-Cu复合材料中的分散过程做了分析,得出了制备这种复合材料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2.
Ti—C—Al体系热爆合成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晓冬  梅炳初  袁润章  廖国胜 《金属学报》1996,32(10):1102-1106
采用整体加热燃烧合成法(即热爆合成)制备了TiC-Al复合体系,利用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研究了Ti-C-Al体系中升温速度及Al含量对TiC反应合成过程的影响,分析了Al基体对TiC粒子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TiC反应合成过程中,首先是Ti与Al反应形成Ti与Al的化合物,放出热量,随后促使Ti与C的放热反应发生,合成TiC时放热产生的高温使Ti与Al的化合物分解,从而制得TiC-Al复合体系;升温速度及Al含量只有超过一定值时,该体系才能在较低温度发生热爆反应;当Al的质量分数从10%升至50%时,TiC的粒度从5.0μm阵至0.5μm.  相似文献   

13.
玻璃组分与Cu—Ni熔体过冷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真空下,研究了50 % (79 % Si O2 + 12 .5 % B2 O3 + 2 .2 % Al2 O3 + 0 .6 % Ca O + 5 .7 % Na2 O) ( 简写为 Na Ca Al B Si) + 50 % ( Na2 B7 O4) 对 Cu50 Ni50 和 Cu70 Ni30 合金熔体循环过热过程中过冷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0 %( Na Ca Al B Si) + 50 % ( Na2 B7 O4) 玻璃对合金熔体的净化过程为物理—化学复合净化, 且在( Na Ca Al B Si) 净化剂中加入( Na2 B7 O4) 玻璃形成的净化剂粘度适中,因此合金熔体在2 ~5 次循环过热过程中可以获得稳定深过冷。  相似文献   

14.
马宗义  吕毓雄 《金属学报》1999,35(1):98-102
对Ti-Al-B,TiO2-Al-B和TiO2-Al-B2O3三个体系利用反应热压方法制备了原位TiB2粒子增强Al(TiB2/Al)和原位Al2O3,TiB2粒子增强Al(Al2O3·TiB2/Al)复合材料。Ti-Al-B体系中形成的TiB2为最大尺寸可达5μm的具有一定长宽比的块状或棒状粒子,此外还有一定量尺寸可达几十微米的不规则块状Al3Ti生成。TiO2-Al-B体系中形成小于2μm等轴  相似文献   

15.
玻璃净化剂组分对Cu50Ni50合金熔体过冷度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高真空下,研究了净化剂B2O3,89%SiO2+12.5%B2O3+2.2%Al2O3+0.6%CaO+5.7%Na2O(简写为Na-Ca-Al-B-Si)和50%Na-Ca-Al-B-Si+50%na2B8O4对Cu50Ni50x合金溶体在循环过热过程中的过冷度及其稳定Ca-Al-B-Si玻璃的净化过程为物理-化学复合净化,但由于该净化剂粘度大,在循环过热的冷却过程中因发生合金溶体与净化剂分离  相似文献   

16.
熔体反应内生Al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凝固组织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子勇  陈玉勇 《金属学报》1999,35(8):874-878
采用一种新型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熔体反应法,制备了二种内生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一种为Al/TiAl3,另一种为分明采用混合盐体系和氧化物体系制备的Al-4.5Cu/TiB2,Al/TiAl3复合材料中的TiAl3随熔体反应时间增加和反应温度的升高,由细小的颗粒长成粗大的短棒状组织。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热压烧结工艺制备的Al2O3/TiB2和Al2O3/TiB2/SiCW陶瓷复合材料在1300℃的氧化行为用XRD、SEM、TEM/EDSA分析了材料氧化后的相组成及显微结构.结果表明:两种材料在1300℃空气中氧化30h内的氧化增重符合抛物线规律,SiC晶须的加入可明显改善Al2O3/TiB2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8.
用二环已基-18-王冠-6(DC-18-C-6)、SPAN80、SIOON-16和CHCl3(三氯甲烷)乳状液膜体系,研究了Pb^2+的迁移行为,在适宜条件下,8min内Pb^2+的迁移率达99.4%以上,而在这种情况下,许多金属离子(如Ni^2+、Li^+、K^+、Na^+、Ca^+、Mg^2+、Sr^2+、Ba^2+、Fe^2+、Al^3+、Cu^2+、Zn^2+和Co^2+等),均不被迁移,  相似文献   

19.
工模具的PAMOCVD涂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传统的TiCl4-H2-N2进行了PCVDTiN处理,存在炉体和真空系统腐蚀及氯元素进入涂层等问题,作者采用金属有机物TPT(C3H7O)4Ti)或TET(C2H5O)4Ti)代替TiCl4作为供钛源进行PAMOCVD处理,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涂层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H13铝型材挤压模及标准件冲头等采用PAMOCVD处理后寿命可提高1-2倍,并解决了设备被腐蚀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颗粒强化复合材料中,强化颗粒的数量、形状、分散形状及基体的组织对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有很大影响.Ti3Al-Nb/TiB复合材料有望用于汽车发动机等有高周疲劳问题的部位,因此要求高周疲劳强度高,并且一致性好.实践证明,细化金属组织对改善高周疲劳强度非常有效.日本金属材料技术研究所的江村等人对元素粉末法制备的Ti3Al-Nb/TiB复合材料的热处理细化进行了研究,并且探讨了组织细化的控制机制及基体组织对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 基体Ti3Al-Nb的化学组成为Ti-14%Al-21%Nb,组织为α2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