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广水—红安地区萤石矿带是湖北省萤石矿重要的成矿区带之一,为找到新矿体,突破找矿中的关键性问题。通过野外调查及对区内萤石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的研究,认为该区萤石矿受区域性北西向深大断裂带控制,矿体、矿脉主要沿晚期叠加的北(北)东向断裂裂隙分布;赋矿围岩主要为红安岩群中含有大理岩、白云石英片岩的岩性组合;燕山期中酸性花岗岩与萤石矿成因关系最为密切。最直接的找矿标志为北(北)东向具硅化、重晶石化、萤石矿化等热液蚀变的断裂破碎带,已知矿床的深部、具矿化异常的相似构造破碎带和北西向新城—黄陂断裂带的次级构造带是主要的找矿方向。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区内开展进一步的萤石矿勘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阐述金龙山金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各矿段典型矿体矿化蚀变强度、矿石组构特征以及构造与矿化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着重就矿区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探讨,总结了金矿床的控矿规律.矿床属于中—低温微细浸染型矿床,成矿控制因素主要为构造,其空间分布、力学性质以及控矿规模等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刘广新  杨明  潘博  唐寅  潘柏东 《矿产勘查》2016,7(3):418-422
牛角沟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部东段金多金属成矿带的牧牛—东胜矿集区。通过地质测量、化探及探矿工程等一系列勘查手段基本查明了矿区地层、岩浆岩、地球化学异常、构造等分布特征,总结该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为该区寻找新的金矿体及远景找矿评价提供依据;通过探矿工程揭露该区金矿体产于构造破碎带内,分布严格受构造控制,矿化带主要分布于石英脉及破碎带的裂隙中,矿化(体)产出与多期次多阶段的构造蚀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排正金-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三都-丹寨Hg-Au-Sb成矿带南段.为查明矿床成因类型,作者利用地质调查工程成果,对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及化学、矿体及矿石、成矿期次等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排正多金属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金属矿化体及异常区多分布主断裂与次级断裂交汇处.矿体多呈脉状、透镜状产出,连续性较差,矿石矿物以...  相似文献   

5.
西秦岭庙沟金矿床位于庞家河金矿床东部,属于秦岭—大别成矿省西秦岭Pb-Zn-Cu-Au成矿带。通过1∶10 000地质填图、1∶2000实测地质剖面,并利用探矿工程资料,详细查明各类地质体特征,建立地层层序,分析研究各类地质体的含矿性;详细查明各类构造特征,分析构造序次,研究各类构造与成矿的关系;查明地层、构造与矿体展布的关系,分析研究各类找矿信息,总结找矿标志和矿化富集规律,建立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为地质找矿、矿体圈连和探矿工程布置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6.
文月贵  张欢欢  刘涛 《矿产勘查》2023,14(6):861-871
小秦岭金矿床是豫陕小秦岭贵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韧性剪切带控制下的热液脉型金矿床,为探讨其深部成矿潜力,本文结合矿区地质背景、矿床成因、矿体特征对陕西小秦岭金矿田Q154号矿脉进行找矿预测研究。研究表明Q154号矿脉经过两期构造活动叠加成矿,主体呈左行逆冲断层。矿脉早期(成矿期)受北东向的挤压力,根据断层面顶板擦痕判断为一逆冲断层,力学性质为压扭性,晚期叠加左行走滑断层;根据构造控矿规律研究认为矿体向西侧伏。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矿物组合为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根据控矿构造空间及蚀变矿物组合特征,初步认为Q154号矿脉西段玉石峪西坡—太峪东坡700~500 m标高段可能为一矿化富集地段,可供工程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南台钼矿床赋存于秦岭纬向构造带北部汤峪—板桥构造带东段南缘。矿体产于元古宇长城系宽坪群广东坪组一套中深变质的绿片岩类岩石与大理岩类岩石组成的碳酸盐岩夕卡岩带和沿F42断裂分布的霏细(石英)斑岩中。区内的岩浆活动、矿体的产出形态及矿化富集规律等均与该区的主要断裂构造F42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等的总结,初步探讨了该矿床的成因及控矿因素,分析认为矿床深部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具有寻找斑岩型钼、钨矿床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赵炯洋  刘湘华 《矿产勘查》2016,7(3):471-478
位于桂西北丹池成矿带东南端的五圩矿田箭猪坡矿床,是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充填型中低温热液矿床。通过野外构造调查,厘定了矿田NNW向断裂的控矿作用,NNW向断裂活动呈多期性,早期以压扭为主,兼具顺时针旋转;晚期以张性为主,兼具逆时针旋转,成矿作用发生在晚期张性阶段。矿脉局部"S"型扭曲部位形成的高引张空间有利于形成厚矿体,矿脉的分支复合、膨大缩小部位等有利于矿化富集,矿化的局部富集与矿体厚度呈负相关。结合矿床地质特征、构造控矿规律等,对箭猪坡锑锌铅矿床深部和外围进行了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卢氏县橡子庙沟铁矿床地处北秦岭加里东褶皱系多金属成矿带,通过地表工程和中深部钻探工程,控制主矿体9条矿脉。矿体多呈似层状产出,矿体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层控作用明显。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为二郎坪群火神庙组地层,在变细碧岩与大理岩的接触带是最有利的成矿部位,矿区内断裂构造的多期次活动对矿液的运移和富集起到了重要作用,汤河岩体及张家庄岩体为本区多金属成矿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和成矿热液。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区内矿物岩石学特征,认为矿床成因与海相火山—侵入活动有关,为海相火山岩型铁矿床。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4):585-589
丹巴独狼沟金矿是近年来在松潘-甘孜成矿省内发现的一大型金矿床。通过对其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围岩蚀变等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矿床成矿条件并建立成矿模型,认为其属中温热液造山型石英脉金矿,矿体产出明显受断层控制,成矿热液沿深大断裂向上运移至次级断层构造及断层相关构造裂隙中冷却析出形成矿床。并指出下一步地质勘查工作首先应对其深部断裂构造系统进行研究,其次应在F2断层深部寻找盲矿体,最后隐伏次级构造是发现雁列状新盲矿体的重点部位。  相似文献   

11.
尹艳广  张沛  郝玉军  卜鹏 《矿产勘查》2022,13(10):1437-1443
湘西两溪口金矿床位于雪峰弧形构造隆起带中段。该矿床目前研究仅限于成矿背景分析,未能深入剖析其矿床地质特征。本文通过两溪口金矿床地质勘查工作,对该矿床区域成矿构造背景、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矿床成因、研究其成矿规律、梳理总结找矿标志,为研究区进一步找矿提供参考。认为研究区金矿化主要产在青白口系冷家溪群小木坪组(Qbx)中厚层状粉砂质板岩及板溪群马底驿组(Qbm)中—上部钙质紫红色板岩或条带状紫色板岩中,矿化类型为石英脉及构造蚀变岩型,矿(化)体受构造控制明显。本文建立了以地球化学特征、赋矿层位、控(容)矿构造、围岩蚀变特征为野外工作找矿标志,揭示研究区内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2.
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岩、成矿因素研究,认为海西晚期发生挤压造山产生NE向褶皱,沿褶皱轴海西晚期似斑状中细粒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侵入,在与西别河组片岩的接触带内侧,形成接触破碎蚀变岩型—裂隙充填型的热液铜多金属矿床,矿区内蚀变矿化多赋存在北东向构造内。围岩蚀变较为发育,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为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萤石化等。文章在以往地质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概况和矿床地质特征的阐述,着重对成矿控制因素、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分析,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黄山南矿区经过多年的生产及勘探工作,揭露矿石的类型及矿体产状较前期的认识有了较大的变化。矿床成因复杂,认为该矿区成矿过程经历了超基性岩熔离矿化期—构造挤压拉伸变形期—酸性花岗岩熔蚀改造期—岩浆期后热液富集、构造压扭变形就位期。矿床成因并不是单一的超基性熔离矿床,应为超基性岩熔离改造型铜镍矿床,并根据矿床的成因,分析该矿区的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14.
胜利沟金矿地处青海省重要的"赛什腾山——阿尔茨托山加里东期"成矿带上,成矿条件好、矿化信息密集,因缺乏必要的综合整理工作,矿床主矿体特征不明显,导致后期的勘查工作无法顺利开展。针对该项目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地质数字信息化及资料的二次开发分析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成果和新的地质认识,在矿区内系统性的圈定了8条矿化蚀变带和4条主矿体,理清了矿体的赋矿规律及成矿规律,明确了拓展资源空间的找矿方向,为胜利沟项目的找矿突破奠定了地质基础,且矿床规模和资源已具备一定的规模,有望在该成矿带上实现找矿突破的另一处金属矿产地。  相似文献   

15.
刘莎 《矿产勘查》2023,14(1):52-59
湖南省祁东县清水塘铅锌矿床位于邵阳—郴州北西向成矿带。铅锌矿体产于硅化破碎带中,赋矿围岩为寒武系灰黑色钙质板岩、奥陶系粉砂质和硅质板岩。矿体围岩蚀变发育,以硅化、重晶石化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矿石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块状、脉状构造,主要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铜矿。通过对矿区和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推断其为中低温热液充填脉状铅锌矿床,本文总结了该矿床地层岩性、构造、褶皱和矿化蚀变找矿标志,为矿床今后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王鹏飞 《矿产勘查》2018,9(7):1366-1372
河北省老虎沟门金多金属矿地处上黄旗构造岩浆岩成矿带西部,多组深大断裂的交汇区域。断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发育,构成了该区主要成矿地质背景。已发现营房银铅锌矿床、北岔沟门铅锌矿床、牛圈银金矿等众多的大型—中型铅锌银金矿床。区内已发现4条矿化体,矿化体形态、产状及矿化范围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老虎沟门金银多金属矿属于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及韧性剪切带型矿床,石英脉、黄铁矿化是寻找金多金属矿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区地质特征的分析,总结了矿区的控矿因素、矿床类型和找矿标志,为进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刘亚彬 《矿产勘查》2019,(4):781-790
文章通过分析研究田家沟铅锌矿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地质特征、物化探异常特征、矿(化)体特征等,总结了田家沟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及矿床成因,同时对矿区进行了远景分析,认为矿区铅锌矿化体下部具有寻找斑岩型钼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樊磊  杨瑞  赵红瑞 《矿产勘查》2021,12(3):557-564
老米沟门金矿区位于河北省北部丰宁-隆化金成矿带上,主要赋矿层位为太古宇红旗营子组变质岩系。通过研究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确定矿区金矿的形成受太古宇红旗营子组地层、东西向、北北西-北西向的次级张性构造和燕山期岩浆活动共同控制,矿床的成因类型应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金矿床。通过对老米沟门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总结矿床成因和主要控矿因素,上述研究对矿区外围及深部找矿及丰宁—隆化金成矿带的地质找矿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北祁连东段银灿——浪力克地区位于北祁连成矿带冷龙岭成矿亚带中段,属海相火山岩型铜多金属矿集区,区内火山、侵入活动强烈,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广泛分布,已发现浪力克中型铜矿、银灿小型铜矿及曲麻沟铜矿点等多处铜矿床、矿(化)点。笔者通过深入研究区域成矿构造地质背景和区内成矿地质条件,总结区域成矿规律和区内主控矿因素,分析探讨了区内找矿前景,进而提出了新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0.
大兴安岭南段成矿带是中国北方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集中区,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巨大。莫古吐铁锡矿床位于该成矿带南段,其产出位置及成矿地质特征与黄岗梁锡铁矿床具有可对比性,矿床的研究将有助于深化区内矽卡岩型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的认识。本文通过矿床基本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研究,对莫古吐铁锡矿床成因进行初步分析,认为矿区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均有利于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莫古吐岩体的侵位是主导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NE向构造是主要的容矿、导矿构造。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及附近有利于成矿物质的富集,矽卡岩化作用与矿床形成关系密切,是控制矿体形态、规模及铁锡富集程度的主要因素,可作为本区寻找矽卡岩型矿床的主要标志。综合分析认为,莫古吐矿床属于典型的与酸性岩浆有关的矽卡岩型铁锡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