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支架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Solitaire AB支架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通过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比较治疗效果,通过评价患者随访期间的改良Rankin评分(m RS)和哥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比较预后情况。结果:15例患者通过动脉溶栓联合1~3次Solitaire AB取栓后,14例患者均达到部分或完全再通,1例患者因生命体征不稳而终止取栓手术,再通率为93.3%。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为(4.33±1.45),显著低于术前的(12.93±4.25)(P0.05)。15例患者均通过3个月的术后随访,改良Rankin(m RS)评分均显示良好,其中2例为2分,5例为1分,8例为0分。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血管再闭塞等相关并发症。结论:Solitaire AB支架取栓联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对其神经保护因子、血液流变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于2017年4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3例以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和对照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分别为57例和56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神经功能、血管再通率、神经保护因子、血液流变学及免疫功能,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为91.22%(52/57),高于对照组的76.79%(43/56)(P<0.05)。研究组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CD8+、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纤维蛋白原、全血黏度、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CD4+/CD8+、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基础上联合Solitaire AB支架机械取栓治疗,安全有效,能够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减轻神经功能损害,并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脑栓通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52例。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凝集、控制血压、降糖、调脂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脑栓通治疗。记录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氧化应激指标[脂质过氧化物(LPO)、甘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液流速(Vm)]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NIHSS评分、血清hs-CRP、IL-8、LPO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GSH-Px、MCA Vs和Vm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的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栓通联合丁苯酞治疗AIS具有较好的疗效及较高的安全性,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脑血流灌注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张会  赵迪 《蛇志》2017,(2):184-185
目的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ADL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且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保护机制,为阿替普酶和丁苯酞的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本研究随机将Sprague-Dawley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阿替普酶组、丁苯酞组和阿替普酶+丁苯酞组,每组30只;采用线栓法制作脑缺血脑卒中大鼠模型,后3组分别给药后统计分析各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炎症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蛋白表达、神经和认知功能水平。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模型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和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VEGF蛋白表达、神经和认知功能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大鼠相比,阿替普酶和丁苯酞均明显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和炎症因子水平(p0.05),升高VEGF蛋白表达水平、改善神经和认知功能障碍(p0.05),但是两者联合使用的疗效比单独使用阿替普酶和丁苯酞更强。本研究结果表明,阿替普酶和丁苯酞均能有效改善脑缺血性脑卒中,但是两者联合使用的疗效更好,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天丹通络胶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间接收的100例ACI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和观察组(50例,天丹通络胶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疗效、量表评分、炎症因子和脑血流动力学,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84.00%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6.00%(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升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于对照组,白介素-10(IL-1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脑血流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舒张期血流速度(Vd)较对照组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天丹通络胶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有助于降低ACI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血脂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半乳糖凝集素3(GAL3)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接诊的1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BMI)评分、血脂、血清BDNF、GAL3表达水平,综合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峰流速(Vp)、平均流速(Vm)均大于对照组,峰流速对称性差值(DVp)、平均流速对称性差值(DVm)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BMI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BDNF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GAL3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显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调节血脂代谢和升高BDNF水平、降低GAL3水平,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丁苯酞和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抗血小板制剂及活血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神经节甘酯进行治疗。采用NlHSS评定各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应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定残障水平,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与mR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及mRs评分较治疗前均获得改善,治疗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61%;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87%。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患者治疗后的NIHSS及mRs评分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以自2019年6月到2022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90例急诊急性脑梗死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高剂量组(给予高剂量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治疗)和低剂量组(给予低剂量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治疗)各45例。对比治疗7 d后两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治疗前及治疗7 d后两组神经功能[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神经功能(NIHSS)评分],根据不同预后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单/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1)将两组的临床疗效纳入研究并实施组间差异性比较,结果显示,高剂量组总有效率高于低剂量组(P<0.05)。(2)将两组的神经功能采用CSS评分、NIHSS评分评估纳入研究并实施组间差异性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采用CSS评分、NIHSS评分比较(P>0.05);治疗7 d后,高剂量组采用CSS评分、NIHSS评分高于低剂量组(P<0.05)。(3)将两组的预后采用mRS评分评估纳入研究并实施组间差异性比较,结果显示,高剂量组预后良好2.22%(1/45)高于低剂量组15.56%(7/45)(P<0.05)。(4)预后良好组患者年龄、治疗前CSS评分及治疗前NIHSS评分与预后不良组存在差异(P<0.05)。(5)以急性脑梗死预后为因变量,以单因素中对比有差异的指标为自变量,经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为治疗前CSS评分及治疗前NIHSS 评分。结论:高剂量阿加曲班联合丁苯酞能够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而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因素为治疗前CSS评分及治疗前NIHSS 评分。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观察灯银脑通胶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4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ACI患者120例,根据信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例数均为60例。对照组给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联合组给予灯银脑通胶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脑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相关量表评分,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与对照组(51.67%)相比,联合组(71.67%)的临床总有效率进一步升高(P<0.05)。联合组治疗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高于对照组,搏动指数(PI)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ACI患者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基础上结合灯银脑通胶囊治疗,可明显减轻神经功能损害,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同时还可降低机体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生活自理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接受阿替普酶静脉(rt-PA)溶栓治疗的49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溶栓后24h评分减少超过3分为溶栓早期有效组(24例),否则为溶栓早期无效组(25例),比较两组各临床数据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酗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溶栓前血糖、血生化、血压等均无差异(P0.05);早期有效组患者房颤发生率、脑白质病变发生率和溶栓前NIHSS评分较早期无效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有效组患者90天生活自理率较早期无效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早期疗效好者3个月预后好;溶栓前无房颤、无白质疏松患者溶栓后早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研究消栓肠溶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8月间我院诊治的132例A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6,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和观察组(n=66,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消栓肠溶胶囊治疗)。治疗14d后,对比两组疗效、卒中量表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脑血流灌注指标[平均流速(TM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炎症因子水平[正五聚蛋白3(PTX-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浆血栓素B2(TXB2)],同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治疗14 d后相比,观察组的NIHSS、mRS评分、RI、Lp-PLA2、PTX-3、SAA、ET-1、TXB2更低,TMV、PSV、NO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和消栓肠溶胶囊联合治疗ACI,可减轻神经损伤,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脑循环恢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低剂量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10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52)和研究组(n=53).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剂量阿替普酶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评价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急性脑梗死疾病患者70例作为本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血小板聚集、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细胞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全血黏度和红细胞比积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2.86%)显著低于研究组(94.29%)(P0.05),研究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全血黏度、红细胞比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明显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对患者内皮损伤、血液流变学和神经功能损伤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8月~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94例AIS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47)。对照组患者接受阿替普酶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阿替普酶联合阿加曲班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内皮损伤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损伤因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治疗后内皮素-1(ET-1)水平更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水平更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治疗后血浆黏度(PV)、全血黏度(WBV)、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更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水平更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更低,BI评分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阿加曲班应用于AIS患者,可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减轻内皮功能损伤和神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百蕊颗粒联合头孢替唑钠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4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头孢替唑钠治疗)和观察组(百蕊颗粒联合头孢替唑钠治疗),各为51例。对比两组疗效、临床指标、血常规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咳痰、气喘、肺部啰音、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更短(P<0.05)。两组治疗7 d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治疗7 d后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3(IL-13)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情况。结论:百蕊颗粒联合头孢替唑钠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常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阿替普酶100 mg治疗,于90 min内滴注完毕,先静脉推注15 mg,再于30 min内静脉滴注50 mg阿替普酶,最后于60 min内静脉滴注35 mg,每天1次;观察组联合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治疗,每次100 mL,每天1次。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等心功能指标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 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SOD)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随访半年,观察两组的预后情况(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血管再通以及冠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83%(45/49),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35/49)](P0.05);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血清TnI、CK-MB、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清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以及冠脉血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再通的发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独使用阿替普酶对比,参麦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