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9,(2):282-288
目的:了解非小细胞肺癌(NSCLC)铂类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其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非小细胞肺癌""铂类""基因多态性""单核苷酸多态性""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Platinum""Genetic polymorphism""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3年1月-2017年12月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发表的相关文献,就DNA修复[包括核苷酸切除修复(NER)、碱基切除修复(BER)、双链断裂修复(DSB)等]、转运蛋白、代谢和解毒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对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效果的影响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48篇,其中有效文献66篇。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效果受DNA修复、转运蛋白、代谢和解毒相关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其中,NER途径相关基因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C118T、C8092A位点多态性与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效果的相关性尚存在较大争议;ERCC2基因Asp312Asn位点突变将不利于黄种人群NSCLC患者生存,而His46His位点突变将有助于提高其化疗效果,两者均可成为黄种人群铂类药物化疗效果的预测指标。BER途径相关基因X射线交叉互补基因1(XRCC1)G1196A位点突变可能会提高NSCLC患者对铂类药物的反应性,而C580T位点多态性则与铂类药物化疗效果无关。DSB途径相关基因XRCC3基因Thr241Met位点多态性与NSCLC患者铂类药物化疗效果的相关性仍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验证。转运蛋白相关基因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B亚家族成员1(ABCB1)基因C3435T、G2677T/A位点及代谢和解毒相关基因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STP1)基因A313G位点多态性均有可能影响黄种人群铂类药物化疗的效果,而GSTM1基因多态性对其疗效的影响仍有待商榷。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综述了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非小细胞肺癌铂类化疗敏感性影响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铂类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是影响铂类药物化疗疗效的重要因素,在明确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基因型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个体化用药能够发挥更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 X 射线交错互补修复基因1(XRCC1)多态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对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收集有关晚期NSCLC患者的XRCC1基因399及19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铂类化疗敏感性关系的文献。以化疗后客观疗效作为评估指标,采用Revman 5.1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计算合并后的优势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评估。结果共计13篇文献入选,包括1490例晚期NSCLC患者。与野生基因型相比,XRCC1基因399及194位点至少携带1个突变基因的NSCLC患者对铂类化疗敏感性增加。此外,中国地区XRCC1基因399位点至少携带1个突变基因的NSCLC患者对铂类化疗敏感性亦高于野生基因型。结论 XRCC1基因399及194位点基因多态性影响NSCLC患者对铂类化疗的敏感性;进行基因型检测有利于NSCLC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4.
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敏  彭海鹰 《河北医药》2008,30(11):1704-1705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肺癌的新病例以约0.5%的速率增长,目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1].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发病率的75%~80%,预后差,而化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2].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能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症状、生存期和生活质量[3].笔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与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Ⅲb、Ⅳ期初治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丁春雷  刘丽宏  宋海峰 《中国药师》2010,13(10):1399-1401
目的:研究XRCC1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对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的敏感性。方法:收集我院NSCLC患者54例,提取外周白细胞DNA,采用多重PCR对XRCC1194,399两个多态性住点同时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后直接测序,判定基因分型。结果:携带XRCC1399Arg/Arg的化疗有效率是Gln/Gln的2.5倍(P=0.035。95%CI=0.892-7.094)。携带一个Gln等位基因的化疗失败风险是携带Arg/Arg的1.7倍(P=0.044,95%CI=1.012~2.720)。未发现XRCC1194不同基因型对铂类化疗敏感性有差异。结论:XRCC1399Gln/Arg基因多态性与晚期NSCLC接受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敏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药实践》2016,(7):540-542
<正>肺癌是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目前肺癌被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中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85%,NSCLC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一般非小细胞肺癌扩散比较早,发现时就已错失手术机会,5年生存率只有12%~15%。晚期NSCLC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含铂类的化疗方案,化疗将晚期NSCLC患者的1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ERCC1(C118T)、XRCC1(G399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铂类为主化疗方案敏感性的关系。方法经病理学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120例,采用铂类为主的两药联合化疗方案,2~3个周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根据cDNA芯片原理制作目的基因芯片,利用双色荧光探针杂交进行ERCC1、XRCC1的多态性的基因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ERCC1(C118T)至少携带1个T等位基因型的患者化疗有效率为44.7%,显著高于C/C基因型的19.2%(P<0.05);携带XRCC1(G399A)G/G基因型者化疗有效率为43.8%,高于至少携带1个A等位基因的19.4%(P<0.05)。结论 ERCC1、XRCC1基因多态性与NSCLC患者对铂类药物化疗的敏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8.
铂类制剂在肺癌的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含铂类的联合化疗是肺癌治疗的基本化疔方案。奈达铂(NDP,捷佰舒)是新的顺铂衍生物,作为一种新一代铂类抗肿瘤药物,对非小细胞肺癌有一定疗效,同时显著降低了肾脏和消化道毒性。本研究回顾了2004年9月至2006年2月,用含奈达铂联合化疗方案和含顺铂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0例,对其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紫杉醇加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桂英 《中国药业》2003,12(3):74-74
目的:观察紫杉醇加顺铂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用紫杉醇加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7例。结果: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1例,总有效率48.14%。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及关节或肌肉痛。结论:紫杉醇加顺铂方案治疗晚期NSCLC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成的GP方案与长春瑞滨(去甲长春花碱)联合顺铂组成的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性。方法 通过GP和NP两个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 8例。结果 GP组和NP组有效率分别为4 7.2 %和4 3.8%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与去甲长春花碱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高且相似。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1.
两种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占肺癌的80%左右,就诊时约75%已属晚期,5年总生存率仅为10%-15%。目前,化疗在晚期NSCLC中扮演重要角色,20世纪90年代涌出了第3代细胞毒性药物(如紫杉醇、长春瑞滨、多西紫杉醇、吉西他滨),其与铂类药物联合,使晚期NSCLC的生存期得到明显提高。我们应用紫杉醇(PTX)联合顺铂(PDD)(TP方案)和长春瑞滨(NVB)联合顺铂(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1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郭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6,35(12):1127-1127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是晚期,丧失了手术治疗的机会而采用以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是治疗晚期肺癌的一线方案,我们2003年3月至2006年3月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患者4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化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国  熊建萍 《江西医药》2009,44(4):372-374
化疗是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第三代新药联合铂类的两药化疗方案是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与最佳支持治疗比较,中位生存期延长2个月,1年生存率提高10%。  相似文献   

14.
多西紫杉醇联合化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多西紫杉醇联合化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的文献资料,讨论多西紫杉醇联合铂类制剂和非铂类第3代药物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多西紫杉醇联合化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结论联合化疗方案有望解决单药方案有效率略低的问题,并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ERCC1 C118T、ERCC4-673C>T基因多态性对以顺铂为基础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对接受以顺铂为基础化疗的NSCLC患者进行基因分型,并评价其化疗疗效及疾病进展情况,然后分析基因多态性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虽然未发现NSCLC患者ERCC1 C118T基因型间客观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的差异,仍然可以看到携带C/C基因患者的客观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高于携带T突变等位基因患者(T/T+C/T)(29.6%vs20.6%,77.8%vs73.5%),而NSCL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与ERCC1C118T基因多态性无关联性。携带ERCC4-673C>T野生型(C/C)患者疾病控制率略低于携带T等位基因型(C/T+T/T)患者(72.5%vs81.0%),但无统计学差异。未发现以顺铂为基础化疗的NSCLC患者客观有效率、PFS与ERCC4-673C>T基因多态性有关。结论:以顺铂为基础化疗的NSCLC患者疗效与ERCC1 C118T、ER-CC4-673C>T基因多态性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肺癌患病率有迅速增加的趋势,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的80%以上,确诊时2/3的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1]。有研究表明,多西他赛联合铂类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较好的方案,其疗效较好,毒副反应低,安全性好,性价比高[2],对老年患者尤其适用。  相似文献   

17.
观察奥沙利铂(L-OHP)联合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之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显示,该方案治疗NSCLC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成的GP方案与长春瑞滨(去甲长春花碱)联合顺铂组成的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性。方法 通过GP和NP两个联合化学治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8例。结果 GP组和NP组有效率分别为47.2%和43.8%,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押制。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与去甲长春花碱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高且相似。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9.
本刊2012年第4期"医药专论"将聚焦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第三代化疗药物(长春瑞滨、吉西他滨、紫杉醇、多西他赛)联合铂类的两药化疗方案至今仍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的常规模式。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发展,与化疗疗效相关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与铂类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 3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3例患者中,吉西他滨加顺铂 20例,吉西他滨加卡铂7例,吉西他滨加草酸铂 6例.所有患者均有可测量和评价病灶,至少治疗 2周期.结果 3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1例,稳定12例,进展10例,有效率为33.3%;中位生存时间为8.6个月,1年生存率为 39.39% (13/33);毒性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和皮疹.结论 吉西他滨与铂类二线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患者耐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