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研究生姜细粉的性质以及微粉碎工艺,以总酚含量、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能力为指标,评价生姜细粉与粗粉的性质差异;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对生姜粉粒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粉碎工艺为生姜水分含量为5%,粉碎时间3min,粉碎3次,进料比为30%,此工艺条件下获得的生姜细粉比例大,品质高,溶出的总酚含量高,抗氧化活性好。  相似文献   

2.
对3种细度(细粉、微粉和超微粉)的桑叶粉进行了粒径、显微结构与功能成分溶出的测定。结果表明:与桑叶细粉相比,桑叶微粉和超微粉的平均粒径分别减小86.82%,91.39%。桑叶粉中主要功能成分的最大溶出量变化为:DNJ(1-脱氧野尻霉素)分别增大107.86%,118.75%(P0.01);黄酮分别增大28.47%,31.86%(P0.05);总酚分别增大0.40%,4.91%;多糖分别增大18.86%,36.57%(P0.05);氨基酸态氮分别增大20.00%,45.00%(P0.05);可溶性膳食纤维分别增大3 998.31%,6 809.12%(P0.01);总膳食纤维分别增大324.84%,554.92%(P0.01);不溶性膳食纤维分别减小53.31%,86.59%(P0.01)。粉碎有利于桑叶粉功能成分的溶出。  相似文献   

3.
对超微粉碎萃取技术和湿法粉碎萃取技术在棉籽蛋白加工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以棉籽蛋白残油量及棉酚含量为考察指标,确定棉籽蛋白超微粉碎萃取、湿法粉碎萃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棉籽蛋白超微粉碎萃取较佳条件为:物料粒度120~180μm,单次萃取时间5 min,正己烷萃取4次,甲醇-乙醇(2∶1)萃取3次,总有效萃取时间35 min;在较佳条件下,得到残油量为0. 29%、棉酚含量为648 mg/kg的棉籽蛋白。棉籽蛋白湿法粉碎萃取较佳条件为:棉籽仁与正己烷湿法多级粉碎5次,甲醇-乙醇(2∶1)萃取3次,单次萃取时间0. 5 min,总有效萃取时间4 min;在较佳条件下,得到残油量为0. 9%、棉酚含量为1 841 mg/kg的棉籽蛋白。  相似文献   

4.
超微粉碎过程对金银花中功能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超微粉碎过程对金银花中功能成分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微粉碎压力、超微粉碎时间、超微粉碎频率,检测超微粉碎后金银花粉中的总黄酮和总酚质量浓度,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超微粉碎压力、超微粉碎时间、超微粉碎频率对金银花功能成分均有显著影响(P<0.05)。金银花超微粉碎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微粉碎压力0.6 MPa、超微粉碎时间14.4 min、超微粉碎频率31.3 Hz。此工艺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1.15%,总酚得率为0.74%。  相似文献   

5.
超微粉碎对香菇多酚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鲜香菇分为伞、柄后进行适当干燥,利用超微粉碎得到不同粒径的香菇伞粉和香菇柄粉,比较气流超微粉碎和纳米超微粉碎与普通粉碎处理在香菇伞粉和柄粉多酚溶出率、组成及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普通粉碎相比,超微粉碎可以使香菇伞粉总酚溶出率提高13%;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分析,香菇多酚类物质主要为没食子酸、儿茶素、咖啡酸、芦丁、阿魏酸和槲皮素,其中游离酚以没食子酸和儿茶素为主,结合酚以没食子酸、儿茶素和槲皮素为主。抗氧化能力评价中,气流超微粉碎能明显改善香菇多酚的还原力、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力和总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capacity,ORAC);纳米超微粉碎能够提高柄粉多酚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力。超微粉碎能够提高香菇多酚的溶出率及抗氧化活性,可以作为以香菇为原料开发功能性食品的一种前处理加工手段。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三种粉碎方式处理香菇菌伞,制得样品普通粉碎香菇伞粉(Coarse milled cap,CMC)、气流超微粉碎香菇伞粉(Jet milled cap,JMC)和纳米超微粉碎香菇伞粉(Nano-micronized cap,NMC),测定不同粉碎处理的香菇伞粉多酚含量,并研究多酚对HepG2细胞抗氧化及抗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JMC中游离酚含量最高(4.457±0.076 mg/g),结合酚含量最低(0.274±0.018mg/g);CMC游离酚含量最低,但结合酚含量却最高。游离酚的细胞抗氧化活性,不使用PBS清洗时其CAA值为:CMC-FJMC-FNMC-F;使用PBS清洗时其CAA值为:NMC-FJMC-FCMC-F。多酚的细胞抗增殖活性,三种粉碎处理的样品游离酚和结合酚均具有较好的抗增殖活性,EC_(50)大小顺序均为NMCCMCJMC。因此,不同粉碎方式处理对香菇伞粉多酚含量、细胞抗氧化及抗增殖活性均有一定影响,但经超微粉碎处理后能显著提高总酚和游离酚含量,减少结合酚含量,而且能提高其细胞抗氧化及抗增殖活性。  相似文献   

7.
依次利用胶体磨细粉碎(简称细粉碎)和湿法超微粉碎(简称超微粉碎)逐级粉碎方式制备鱼骨泥,提取不同工艺阶段骨泥中的肌原纤维蛋白,以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粒度、浊度、活性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和相对二级结构含量等为指标,研究鱼骨泥加工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变化。结果显示:不同阶段加工工艺对鱼骨泥中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影响显著,其中超微粉碎对骨泥中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影响较大,细粉碎对蛋白结构性质影响相对较小。逐级粉碎可以显著提高鱼骨泥中肌原纤维蛋白的溶解度;在胶体磨剪切力作用下,肌原纤维蛋白粒径显著减小,而经超微粉碎后,由于蛋白质结构的破坏和聚集作用,肌原纤维蛋白粒径会显著增加,由299.4 nm增至464.5 nm,同时浊度也随之升高;细粉碎后活性巯基含量和表面疏水性均显著下降,但随着超微粉碎次数增加,活性巯基含量和表面疏水性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细粉碎使肌原纤维蛋白α-螺旋结构比例由64.21%增加到79.99%、β结构比例下降,而超微粉碎可破坏α-螺旋结构,使其部分转变成β结构。  相似文献   

8.
刘月华  施云芬 《酿酒》2002,29(1):51-51
麦芽是啤酒生产的主要原料 ,啤酒厂因种种原因有时会购进一些价格低廉的次麦芽 ,此类麦芽因产地不同各有特点 ,但普遍存在质量缺陷。本文就麦芽质量缺陷及相应的糖化工艺措施谈一点看法。1 粉碎度的要求粗粉含量 (粗粒与细粒部分 ) ,对溶解不良的麦芽为30 %。细粉含量 (粗粉与细粉部分 ) ,对溶解不良的麦芽为 2 5 %~ 30 %。粉碎度应稍细一些 ,这样有利于物料的浸出与溶解 ,有利于酶的游离 ,改善糖化效果。2 糖化的原料配比过溶解的麦芽与溶解不良的麦芽搭配比例一般为 3∶2。溶解良好的麦芽与溶解不良的麦芽搭配比例一般为 3∶1。在进行…  相似文献   

9.
以远红外干燥的生姜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超声波- 微波协同萃取生姜多糖工艺中液料比、微波功率、提取时间、颗粒大小及超声波等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响应曲面法对影响生姜多糖提取率的3 个主要因素即微波功率、液料比和提取时间进行优化。分析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鲜生姜60℃干燥、粉碎过40目筛、纯水为溶剂、液料比25:1、微波功率258W 条件下提取85s,生姜多糖提取率23.65%,比热水回流浸提6h所得提取率高21.10%。超声波- 微波协同具萃取的方法有方法简单及萃取效率高等优点,可为生姜多糖的提取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不同干燥工艺对生姜中5种姜辣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不同干燥工艺对生姜中姜酮、6-姜酚、8-姜酚、6-姜烯酚和10-姜酚5种姜辣素含量的影响。选用Grace smart RP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B)-0.1%醋酸水溶液(A),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结果显示:不同干燥工艺得到的生姜粉中姜酮、6-姜酚、8-姜酚、6-姜烯酚和10-姜酚5种姜辣素的总含量以冷冻干燥最高,干燥需要48 h,能耗大;60℃红外干燥次之,干燥只需1.5 h,效率高。不同的干燥工艺对生姜中5种姜辣素的总含量有明显影响;生姜的干燥以60℃红外干燥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