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慢性肾小球肾炎(以下简称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肾小球的慢性疾患。以水肿、血尿、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起病缓慢,病程迁延,临床表现可轻可重,随着病情发展,可有肾功能减退、贫血,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出现。而持续蛋白尿是肾实质慢性进行损害和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尿蛋白分子量与肾小管间质损害及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不同尿蛋白组份在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聚丙烯酰凝胶电泳( SDS-PAGE)银染法检测50例同步行肾活检诊断明确的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尿蛋白分子量。结果:据SDS-PAGE银染法,尿蛋白可分为四组类型:小球性蛋白尿组,生理性蛋白尿组,混合性蛋白尿23 kd组,混合性蛋白尿10 kd组。混合性蛋白尿10 kd组较23 kd组肾小管间质损害严重,肾小管间质损害评分、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Scr)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SDS-PAGE分型10 kd组尿蛋白对判断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损害程度有临床意义,其作为无创性检测手段,可以作为判断肾功能恶化速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少量蛋白尿和(或)血尿IgA肾病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表现为少量蛋白尿和(或)血尿IgA肾病(IgAN)患者的肾脏病理特征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方法 对1993年1月至2009年10月肾活检确诊为IgAN,且表现为少量蛋白尿 (<1 g/24 h)和(或)血尿,Scr<133 μmol/L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病理学分级参照Lee分级及Katafuchi半定量积分标准。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肾脏病理损伤的危险因素。 结果 符合入选标准共316例,男123例,女193例,肾穿时年龄(33.10±10.69)岁。蛋白尿伴血尿占84.5%、单纯血尿占7.6%、单纯蛋白尿占7.9%。16.5%患者伴有高血压。CKD1、2、3期分别占76.9%、20.9%和2.2%。Lee Ⅲ级及以上患者占31.3%。52.8%患者有不同程度肾小球硬化;20.3%伴新月体形成;22.5%伴小管萎缩;16.8%有间质纤维化;24.7%有血管病变。肾小球硬化积分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负相关;与蛋白尿及平均动脉压(MAP)呈正相关。肾小管间质病变积分与eGFR及血红蛋白(Hb)呈负相关;与尿蛋白量呈正相关。血管病变积分与MAP呈正相关;与eGFR呈负相关(均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肾活检时尿蛋白量(OR = 8.564,P < 0.01)、Scr(OR = 1.031,P< 0.01)及Hb(OR = 0.975,P < 0.01)是肾脏病理损伤(LeeⅢ级以上)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部分表现为少量蛋白尿和(或)血尿IgAN患者的病理改变并不轻,且肾功能已减退。尿蛋白量、Scr、Hb是预测肾脏病理损伤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肾活检对这些患者明确诊断、判断病情和预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脾肾双补法为主综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免疫炎症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笔者 1997年 1月~ 1999年 12月以刘新祥教授经验方肾安汤为主综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并进行了对照观察 ,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 1985年第二届全国肾脏病学术会议拟定的标准〔1〕。 (2 )中医辨证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炎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拟定。症见 :面浮肢肿、面色萎黄、少气乏力、纳呆少食、腰膝酸软 ,或伴足跟痛、形寒肢冷、性欲低下、月经失调、易感冒。舌淡或淡胖边有…  相似文献   

5.
IgA肾病(IgAN)系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为免疫病理特征的一组肾小球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约占肾活检病例的1/3,在确诊后5~25年内有20%-40%的患者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IgA肾病临床表现多数以血尿为主,可伴有少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少数病人可见急进性肾炎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伴部分性新月体形成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选取79例经肾活检确诊伴部分性新月体形成IgA肾病患者,分析其临床和病理特点,并根据新月体形成所累及肾小球的比例分组:≥10%为A组,31例;≤10%为B组,48例。结果:(1)临床表现:79例均有血尿+蛋白尿,蛋白尿〉1g/24h者48例(60.8%);两组比较,A组蛋白尿〉1g/24h28例(89.3%),B组蛋白尿〉1g/24h20例(41.7%),A组大量蛋白尿、肉眼血尿、高血压、肾衰竭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2)病理表现:79例新月体形成累及肾小球3.3%~29.0%,均以细胞性为主,几乎均有肾小球硬化、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球囊黏连、灶性肾小管萎缩、以及炎性细胞浸润;两组比较A组中、重度系膜细胞及内皮细胞增生、炎性细胞浸润,细胞新月体所占比例均较B组明显;病理改变硬化肾小球占55例(69.6%)。结论:IgA肾病伴部分性新月体形成患者临床均有血尿+蛋白尿,尤其大量蛋白尿;病理改变以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常见;炎性细胞浸润、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等活动性病变易见并影响新月体形成;新月体的多少及纤维化程度影响临床病理表现,≥10%较≤10%严重。  相似文献   

7.
蛋白尿为主的IgA肾病临床和病理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蛋白尿为主的IgA肾病临床和病理中的意义樊均明李幼姬李成进姜傥IgA肾病是一组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临床极为少见以大量蛋白尿表现的IgA肾病,我们就肾穿刺确诊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肾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 -1)表达与肾小管间质损害、肾功能及尿蛋白分子量之间的关系,探讨 MCP -1在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的治疗提供部分实验依据。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0例同步行肾活检诊断明确的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肾脏MCP -1表达,聚丙烯酰凝胶电泳(SDS - PAGE)银染法检测尿蛋白分子量。结果: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 MCP -1表达主要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肾组织 MCP -1阳性率肾小管间质病变分级3级组较1级、2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肌酐(Scr)﹥140μmol/ L 组较 Scr≤140μmol/ L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混合性蛋白尿10 kd 组较23 k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肾组织 MCP -1表达在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肾功能损害中起重要作用。10 kd 等低分子量尿蛋白与肾组织 MCP -1表达关系密切。可考虑使用 MCP -1抗体等阻断 MCP -1作用而防治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的进行性恶化。  相似文献   

9.
福辛普利钠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福辛普利钠是唯一经肝肾双通道代偿性排泄的ACEI,它不仅是一个很好的降压药物,而且可以保护心功能,改善心衰症状,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功能不全的进展,改善预后[1]。目前国内有关福辛普利钠治疗慢性肾炎的大样本系统性的研究报道少见。为进一步探讨福辛普利钠在治疗慢性肾炎方面的价值,本文对2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用福辛普利钠治疗,以观察福辛普利钠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 选择1999年8月~2000年6月经肾穿刺证实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蛋白尿的病因和临床对策。方法对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06年7月至2010年8月随访中出现蛋白尿的103例肾移植受者进行移植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根据病理学诊断进行相应的临床治疗。结果 103例移植肾活检中急性排斥反应32例,慢性排斥反应25例,肾小球肾炎30例(其中IgA肾病12例),肾小管-间质损伤7例,其他9例(包括肾小球轻微病变6例,糖尿病肾损害3例)。经过分类治疗后70.9%(73/103)受者蛋白尿逆转,肾功能维持稳定。结论排斥反应和原有肾疾病复发是导致肾移植受者蛋白尿的主要原因,移植肾活检是早期明确蛋白尿病因的有效手段,根据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分类治疗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肾小球疾病2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肾组织病理变化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伴肾小球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多数病例通过体检发现,部分以活动(或劳累)后出现肉眼血尿、浮肿、泡沫尿、腰酸(或腰痛)以及排尿不适为表现,尿相差显微镜红细胞分类为肾小球源性或混合性血尿,且平卧位即出现尿检异常。临床表现为血尿合并蛋白尿11例,发作性肉眼血尿7例,肾病综合征4例,单纯血尿3例,单纯蛋白尿1例。肾组织病理表现多样化:IgA肾病9例,系膜增生性坚小球病变8例,局灶节段系膜增生性肾炎4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4例,膜性肾病1例。结论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合并肾小球疾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临床及病理均呈现多样性;当临床上遇到左肾静脉综合征不能解释的血尿及蛋白尿时.应积极进行肾活检,避免漏诊而延误病情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蛋白尿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也是导致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重要原因,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一直倍受关注。肾小球滤过屏障破坏,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血浆中小分子蛋白异常增多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Tamm—Horsfall蛋白增加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其中,肾小球性蛋白尿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其发生与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和功能异常相关。近年来,人们不但对肾小球内皮细胞和肾小球基底膜(GBM)在蛋白尿发生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而且还陆续发现nephrin、podocin、CD2AP(CD2—asax-iated protein)、α—actinin-4、TRPC6(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6)、Densin及MAGI-1(membrane—associated guanylate kinase inverted 1)等裂孔隔膜(slit diaphragm,SD)分子与蛋白尿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就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雷公藤治疗蛋白尿的2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各种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虽各有差异 ,但多伴有程度不等的蛋白尿 ,近年的很多研究〔1〕证明蛋白尿程度与肾功能进展的速率有关 ,蛋白尿不仅是肾小球机能障碍的一个标志 ,而且它能相对独立于最初损伤导致进行性肾实质损伤。一些研究〔2〕证明大量而持续的蛋白漏出可能有内在的肾毒性。因此 ,如何防治蛋白尿就显得十分重要。1 981年黎磊石〔3〕等报告雷公藤治疗肾小球肾炎 ,对降低尿蛋白有显著疗效。这个结论经过 2 0年的实验研究及大量临床应用 ,现已被多数肾脏病学者所承认〔4~7〕。本文简要回顾 2 0年以来 ,雷公藤治疗蛋白尿的机理、致突变…  相似文献   

14.
蛋白尿在慢性肾脏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蛋白尿是慢性肾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肾脏疾病的结果,但近年来对以往资料的回顾调查以及大量的实验结果显示,尿中蛋白质及量的异常不仅是一个病变的指标,而且,可能作为一个独立的致病因素参与肾脏的病变过程。 一、蛋白尿与慢性肾功能损害 早在80年代初很多人就发现许多慢性肾小球肾炎,如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IgA肾病,膜增殖性肾  相似文献   

15.
蛋白尿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症状之一,临床与实验资料均显示,蛋白尿不仅能反映肾小球损伤,而且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一个导致肾脏病变进展的独立因素,大量和持续性蛋白尿患者预后不良[1]。因此,减少尿蛋白的排泄极为重要,有利于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近年来我们应用雷公藤多苷治疗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糖尿病性肾损害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4,自引:5,他引:39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性肾损害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总结分析29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糖尿病肾损害的临床资料、病理改变及治疗反应。结果:2型糖尿病或糖尿病肾病可以合并多种非糖尿病肾损害,以各种类型的原发性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为主。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常见病理类型有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IgA肾病和微小病变。这些患者具有以下不同于典型糖尿病肾病的特点:(1)糖尿病病程短于5年;(2)大量蛋白尿或肾功能不全时血压正常;(3)急性肾功能衰竭;(4)血尿明显。大部分肾病水平蛋白尿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细胞毒类药物治疗后可完全缓解.结论:(1)2型糖尿病合并肾损害不等于糖尿病肾病;(2)2型糖尿病可以合并各种非糖尿病性肾损害;(3)当2型糖尿病伴肾脏受累者具有上述不符合糖尿病肾病特征时,应尽早行肾活检明确诊断;(4)在充分考虑患者 的临床特点、病理改变、严格控制血糖及血压的情况下,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联合细胞毒类药物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以改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脏病(CKD)多表现为蛋白尿、血尿,而蛋白尿有肾小球性和非肾小球性之别,即蛋白质丢失是肾小球滤过屏障异常还是近端肾小管对滤过蛋白质重吸收不足.肾小球性蛋白尿以白蛋白为主,而非肾小球性蛋白尿白蛋白只是次要成分.蛋白尿是足细胞受累相关肾脏病的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足细胞是肾小球上"章鱼样"高度特异性细胞,是肾小球滤过屏...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首要疾病.蛋白尿是影响慢性肾小球肾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减少蛋白尿是延缓肾功能恶化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因此,临床治疗以降低蛋白尿、控制血压等延缓肾衰竭的发展.本文旨在观察益肾化湿颗粒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蛋白尿和尿红细胞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控制蛋白尿,保护肾功能提供新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脏病(CKD)尤其是临床表现为蛋白尿合并或不合并镜下血尿时,因其起病较隐匿,往往容易被所忽视。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病主要临床症状之一,随着医疗技术及生活条件的改善,广大患者对蛋白尿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大量的临床及实验资料表明大量蛋白尿不仅能直接损伤肾小球及肾小管,还可导致肾间质纤维化,持续大量的蛋白尿对患者有着不良的预后[1]。因此减少蛋白尿对慢性肾脏病有着重要的作用心[2]。近年来杭州市中医院应用自制中成药CKD方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慢性肾脏病蛋白尿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黄芪与灯盏花素联合治疗蛋白尿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患者常见的尿液改变 ,长期或大量蛋白尿可引起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最终导致肾衰竭 ,因此 ,控制蛋白尿有助于阻止或延缓肾衰竭的发展。目前治疗蛋白尿的药物如激素仅限于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等肾小球疾病 ,血管转换酶抑制剂和潘生丁疗效有限 ,且常有副作用。为此我们采用黄芪和灯盏花素联合静点的方法治疗多种肾小球性蛋白尿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入选标准 :( 1) 2 4h尿蛋白定量≥ 15 0mg ,伴或不伴血尿 (尿沉渣镜检红细胞≥ 3个 /HP)。 ( 2 )各种初诊的原发和继发性肾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