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 DUB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采用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手术;对照组40例,采用非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观察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50%(37/4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30/4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年龄、子宫内膜厚度、宫腔深度和子宫腺肌病与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P <0.05)。【结论】TCRE 治疗 DUB 的临床疗效满意,患者预后与患者的年龄、宫腔深度、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腺肌病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并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其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纳入进行研究,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孕三烯酮口服治疗,观察组采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子宫内膜厚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卵巢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均显著减少(P0.05),而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的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为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在治疗后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其症状,且安全性可靠,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3920-3922
目的探讨达菲林、曼月乐联合用药对子宫腺肌病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达菲林(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 Gn RH-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曼月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治疗后第6个月门诊复查观察两组患者的月经量、子宫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复发率。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月经量和痛经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体积和子宫内膜厚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达菲林治疗相比,使用达菲林、曼月乐联合用药治疗后,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月经及子宫改善情况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子宫内膜电切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在子宫腺肌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60 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放置左炔诺孕酮宫 内节育系统治疗,观察组于子宫内膜电切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 随访 1 年,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 积、月经量评分、痛经程度评分以及性生活质量。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月经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P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月经量评分较对照组低( P <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评 分及痛经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后,观察组性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痛经程度评分较对照组低( P < 0.05 )。结论:子宫内膜电切术后联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可明显改善患者子宫内膜情况,缩小子宫体积, 改善患者月经量过多、痛经等症状,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电切术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对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症患者采用的经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 0 0 0年 10月~ 2 0 0 2年 11月因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症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手术 10 2例。所有患者术后门诊定期随访 ,2 3例术后行宫腔镜检查及内膜采取。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 (14 .6 6± 6 .71) 3~ 2 4月 ,96例满意 ,6例不满意。随访满意者宫腔缩短 ,内膜较薄呈纤维化。不满意者宫腔内膜呈息肉样增生或可见坏死组织。结论 有月经改变且无生育要求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行子宫内膜电切术 ,手术效果与宫腔修复及疾病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6.
将8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月经改善情况,痛经疗效及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改善情况。两组治疗前经量异常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经量异常比例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明显。观察组痛经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5):698-699
目的探究优思明用于稽留流产清宫术后防止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起接收的稽留流产患者50例纳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在稽留流产清宫术后立即服用益母草颗粒治疗;试验组25例,在稽留流产清宫术后立即服用优思明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宫腔粘连情况、月经改善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患者的宫腔粘连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2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阴道流血持续时间、首次月经复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思明用于治疗稽留流产清宫术后防止宫腔粘连效果较好,有效降低宫腔粘连发生率,缩短患者阴道流血持续时间、首次月经复潮时间,改善患者月经情况,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4):4377-4379
目的研究分析子宫腺肌病应用曼月乐环的治疗效果,为临床选择子宫腺肌病更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及广州开发区医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锚固定曼月乐治疗,对照线予GnRH-a预处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3、6、12个月痛经程度、月经量、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的痛经程度、月经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月,治疗12月时的痛经程度、月经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薄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应用曼月乐环治疗,疗效更理想,能够缩小患者子宫体积,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治疗对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疼痛程度、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及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11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进行治疗。分析2组患者的痛经疼痛程度、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体积、血清CA125、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观察血清CA12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E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 2组患者FSH与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对围绝经期子宫腺肌病痛经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疼痛,缩小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体积,调节性激素水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尚久丽  张淑珍 《妇幼护理》2022,2(3):536-538
目的:探讨仿生物电刺激疗法对人工流产(人流)术后患者子宫内膜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萧山医院计划生育科收治的100例人流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预防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术后2周评估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流动力学参数,同时记录随访期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收缩期峰流速(PSV)高于对照组,子宫血流阻力指数(RI)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对照组出现1例宫腔粘连、2例宫腔积液,观察组出现1例宫腔积液(P>0.05)。结论:人流术后患者应用仿生物电刺激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加速子宫内膜血液循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并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行子宫全(次)切除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并子宫腺肌症的150例作为观察组,行子宫全(次)切除术治疗并经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单纯子宫肌瘤的259例作为对照组,调查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子宫肌瘤并子宫腺肌症的相关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子宫肌瘤并子宫腺肌症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流产次数、哺乳时间、血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空腹胰岛素、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癌抗原125(CA125)及是否合并乳腺结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流产≥3次、血红蛋白60 g/L、血NLR、HOMA-IR≥2.69及CA125≥35 U/ml为子宫肌瘤并子宫腺肌症的高危影响因素(P0.05或P0.01),哺乳时间≥6个月为子宫肌瘤并子宫腺肌症的保护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NLR预测子宫肌瘤并子宫腺肌症ROC曲线下面积为0.734[95%可信区间(0.682,0.786),P=0.019]。血NLR预测子宫肌瘤并子宫腺肌症的最佳临界值为1.926,敏感度为85.3%,特异度为74.1%。150例子宫肌瘤并子宫腺肌症中血NLR≥1.926 128例,血NLR1.926 22例。结论血NLR对子宫肌瘤并子宫腺肌症有较好预测价值。频繁流产、严重贫血、高水平CA125及HOMA-IR常提示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并存,哺乳时间≥6个月可作为预防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并存的保护因素加以提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三烯酮与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本院门诊收治的子宫腺肌病患者1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LNG-IUS治疗,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痛经程度、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血红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痛经程度及月经过多症状均显著缓解,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痛经程度、月经过多及贫血症状改善更显著(P<0.05);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体积显著减小(P<0.05),对照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体积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减低(P<0.05).[结论]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优于应用孕三烯酮治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宋轶钦 《临床医学》2018,(5):110-112
目的分析复方玄驹胶囊与黄体酮胶囊治疗无痛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失调的效果。方法选取无痛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失调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黄体酮胶囊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服复方玄驹胶囊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月经恢复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玄驹胶囊与黄体酮胶囊治疗无痛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失调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促使其月经有效恢复至健康状态,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TCRE)与热球子宫内膜去除术(TBEA)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以55例TCRE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40例TBEA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少量月经及点滴月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CRE治疗功血疗效确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2):2738-2739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半年FSH值变化对照组较前升高,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患者FSH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对照组中1例出现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差,术后2日排气,也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两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无月经来潮,无痛经,观察组月经量明显减少,甚至闭经,仅1例月经减少不明显,观察组痛经较前症状减轻,仅3例痛经症状缓解不明显,在月经及痛经改善方面对照组优于观察组。采用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率低,对卵巢功能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对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03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51例采取宫腔镜手术治疗,试验组52例采取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情况(PBAC)评分及息肉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比较,厚度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PBAC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PBA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1年息肉复发率[1.92%(1/52)]低于对照组[15.69%(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取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能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及月经情况,且可降低息肉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CA)125在子宫肌腺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子宫肌腺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CA125的水平,部分子宫肌腺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后复测。结果子宫肌腺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组血清CA125水平[(69.5±32.0)IU/mL和(52.3±8.4)IU/mL]较子宫肌瘤组[(38.2±27.1)IU/mL]、卵巢囊肿组[(29.8±21.0)IU/mL]及健康对照组[(26.0±8.1)IU/mL]显著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腺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组治疗后血清CA125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结论结合患者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血清CA125可作为子宫肌腺症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囊肿鉴别诊断以及疗效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戊酸雌二醇联合安宫黄体酮片对多次人工流产(≥2次)患者术后月经复潮时间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16例多次人工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两组均行人工流产术,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术后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戊酸雌二醇联合安宫黄体酮片治疗。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出血量、月经复潮时间)、宫腔粘连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宫腔粘连总发生率10.34%低于对照组的25.86%(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联合安宫黄体酮片治疗多次人工流产术后患者,能显著缩短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子宫内膜恢复及月经复潮,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4):4429-4430
目的研究宫腔粘连宫腔镜手术后采用常规药物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预防宫腔再次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治疗的56例宫腔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TCRA术联合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宫腔再次粘连发生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率和月经情况。结果治疗组宫腔粘连再发率低于对照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手术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月经周期、行经时间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月经量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粘连患者在宫腔镜手术后采用常规药物联合仿生物电刺激技术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宫腔再次粘连,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42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传统组和TCRE组,每组患者21例.传统组患者以炔诺酮口服进行治疗,TCRE组患者以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异常出血改善率、月经恢复正常时间.结果:TCRE组异常出血改善率明显高于传统组(改善率95.24%vs76.19%),经X2检验行统计学处理显示异常出血改善率差异显著(P<0 05).TCRE组患者月经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经统计学检验显示月经恢复正常时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子宫异常出血情况,促进月经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