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SMW工法圆形工作井土体反力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采用型钢水泥土复合挡土墙(soil mixing wall,SMW)工法建造的圆形工作井在顶力作用下的受力机理,提出承载半圆后背土体的竖向和环向反力分布呈拟正态分布,求得后背土体所能承受的最大土体反力计算公式.从整体分析的角度出发,应用三维实体有限元分析技术,研究了由顶推力反力引起的工作井后背土体反力分布.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比较表明,拟正态分布曲线与有限元计算得到的土体反力分布曲线较吻合.  相似文献   

2.
土压力计算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土压力计算中传统土压力计算方法的适用性问题、考虑墙体位移的土压力计算问题、不同墙体变位模式下土压力计算问题和水土压力的分算与合算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指出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传统土压力理论与实际出入较大,而现有的考虑墙体位移的土压力计算模型,实质是对主动和被动土压力的非线性插值,是对传统土压力理论的修正;条带平衡法能够导出土压力沿墙背的分布解,与考虑墙体位移的土压力模型结合,可综合考虑墙体变位模式与墙体位移对土压力的影响.关于基坑支护结构上的水土压力,对于沙土可采用水土分算法;对于黏性土,宜采用经以塑性指数与液性指数有关的系数修正的混合算法,从而避免出现夸大或低估静水压力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针对软土地层中压入式沉井的下沉稳定性控制问题,基于土塞形成机理推导出土塞高度的计算表达式,采用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法(CEL)模拟沉井的动态压入过程,分析下沉中的土塞演化过程及土体应力、应变场,探讨土塞效应对沉井侧摩阻力和刃脚阻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软土地层中,土塞高度的计算表达式能够较准确地得到下沉时的井内土塞高度;沉井压入下沉时土塞效应逐渐增大,在下沉深度约为25 m时变化趋势放缓,土塞率(PLR)约为0.56,土塞增量填充率(IFR)约为0.41,土塞为不完全闭塞;土塞效应引起的井内土体水平和竖向应力激增及土体等效塑性应变主要集中于有效土塞高度范围内;土塞效应会使沉井侧摩阻力尤其是内壁侧摩阻力显著增大;土塞效应会使沉井刃脚阻力增大,尤其在软弱地层中最明显.  相似文献   

4.
考虑渗流效应下基坑水土压力计算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经典的土力学理论计算基坑支护结构上的水土压力时,由于没有考虑地下水渗流对基坑土压力的影响,造成计算所得数值和实测值相差较大,针对该原因,提出了同时考虑作用在水体上的黏滞力和作用在土体上的渗透力,建立微分平衡方程,求解得到计算新公式,它不但能够解释 “水土分算”的微观机理,而且证明了渗透力和黏滞力是分别作用在土体和水体上的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得到黏滞力和静孔隙水压力与土中的水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的重要结论.通过算例计算表明,计算结果比较接近实测量.该方法对均质成层基坑工程,边坡工程均适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中钻孔灌注桩的竖向承载性状,开展了3根试桩在天然、先加载后浸水和预浸水3种工况下的静载荷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桩顶沉降随桩顶荷载的增加而增大,桩侧摩阻力随桩土相对位移的增加而增大,某些深度处桩侧摩阻力在达到峰值后甚至减小.桩顶荷载传至桩底后桩端反力随桩顶荷载的增加而增大,其变化速率逐渐增大.在本试验小试坑浸水及场地地层条件下,桩顶未施加荷载时桩侧未产生负摩阻力;桩顶维持4 000 kN荷载不变时桩周土体浸水湿陷,桩侧正摩阻力减小,桩顶沉降增大,但也未在桩侧产生负摩阻力.桩周土体浸水软化,其所能提供的最大侧摩阻力减小.  相似文献   

6.
大型沉井群的沉井下沉阻力监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向家坝水电站大型沉井群中的6号沉井下沉阻力的监测技术。在沉井下沉的过程中,采用钢筋应力计监测沉井的侧摩阻力,采用土压力计监测沉井刃脚的土压力,分别得到了每节沉井的侧摩阻力、沉井与土层的摩擦系数以及沉井的刃脚的土压力。通过这些监测数据,既控制了沉井的安全平稳下沉,也为类似的大型沉井的监测和施工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说明土体抗剪强度的两种确定方法的适用条件 ,叙述水土分算合算的概念及原理 .针对粘性土的水土合算问题 ,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从有效应力原理出发 ,分析了水土合算的理论缺陷 .  相似文献   

8.
深基坑支护结构土压力计算理论的发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计算理论与工程实践的发展与动态,参阅大量相关资料,结合近年的研究成果,对支护结构土压力计算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并对水土合算、水土分算、考虑施工过程的分步开挖、考虑渗流时的土压力计算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基坑支护体系主动区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坑工程中的土压力问题是基坑设计与施工中最关键的参数之一。分析了利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挡墙后的主动区土压力的方法,并通过对水土合算及水土分算的机理分析,得出合理考虑水压力影响的土压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水土分算和水土合算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在不同情况下水土分算的合理计算公式。提出了当采用不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时的土压力计算方法。通过将这些算法与实际工程的比较发现了“广义”水土合算法的不安全性,并找出了几种合理的算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向冻结的方法,针对季节冻土区扩底桩的抗冻拔能力,分别选取不同扩角(无扩角直桩、45o、60o、70o)和不同埋深(240、290、340 mm),以及不同扩底直径(74、98、114 mm)的扩底桩开展室内试验研究.根据试验及计算结果,3组试验的最终冻结深度分别为19.51、14.36、14.80 cm.不同扩角...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泥水平衡式顶管施工工艺在上杭路排水配套工程中应用的情况,通过实例说明,泥水平衡式顶管施工工艺所适用的土质范围较广,在地下水压力很高及变化范围较大的条件下也能适用,同时可有效地保持挖掘面的稳定,在城市建设中是一种较理想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3.
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管道工程中应用日益增多。因其自身施工特点,顶管施工中会遇到各种施工事故。文章就宁波某工业园区一条主干路中污水管顶管施工中遇到的顶管脱节事故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导致顶管脱节的事故原因,并采用了压密注浆技术方案,对该顶管脱节事故进行处理,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实际效果。同时,总结了压密注浆施工技术。在顶管脱节事故中的应用要点,为在以后的工程实际应用中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根据工程实际建立了在偏心荷载作用下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顶管受力的力学模型,以此为基础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和轴心受压情况进行了对比,提出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顶管接头最大允许偏转角和最大允许张开长度的分析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计算分析,说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可以用于指导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顶管的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15.
赣州污水处理厂截污干管工程采用先进的顶管工艺施工,有3项重要的施工内容:工作坑及接收坑施工、管道顶进作业和泥浆润滑.该工艺具有速度快、精度高、质量好、施工操作简单易行等优点,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运用ABAQUS软件研究管幕群中相邻顶管对顶管顶推力的影响。基于港珠澳大桥的拱北隧道工程,选取隧道暗挖段管幕群顶部、中部、底部顶管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相邻顶管对顶管顶推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由于顶管附近存在既有顶管,顶管在顶进过程中,相邻顶管对顶管顶推力的影响不可忽略。通过对数值模型与JMTA公式得到的顶进力估算结果进行对比,论证了数值估算法在中小尺寸截面薄壁顶管顶进力估算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结合朔黄铁路沧东工业区南北主干道下穿朔黄铁路顶进涵施工经验,从方案比选、施工关键技术等方面较详尽的介绍了长大箱涵的施工工艺和安全.特别是软地基处理、营运线加固、整体箱体顶进纠偏的重点技术做了详细阐述,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秦皇岛港煤五期工程翻车机房廊道地连墙发生渗漏情况、原因分析、堵漏方案方法及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与开挖技术相比,拉管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本低、不破坏现有路面等优点。特别是在开挖施工无法进行或不允许开挖施工的场合,可用拉管技术从其下方穿越铺设。  相似文献   

20.
徐州故黄河东岸排水管道采用DN 1500mm混凝土管道,其施工方法为顶管法.对排水混凝土管道顶管施工中出现的偏差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不出现较大偏差时应采取的挖土、顶进和检测方法,并提出了一种挖土校正中线偏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