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科1990年9月~1998年9月住院的19例SLE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男8例,女11例;发病年龄5~7岁2例,~10岁6例,~14岁11例;汉族15例,傣族4例。 二、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 (1)本组病程最短4天,最长18月。初诊确诊SLE 5例,误诊14例,误诊率74%;误诊为肾炎7例,伤寒、败血症6例,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由EB病毒(EBV)感染后所致的一种多脏器受累的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小儿较多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致误诊。现将早期误诊的9例IM患儿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5例,女4例,年龄1-3岁5例,-7岁3例,>7岁1例。1.2 临床表现 9例均有发热,多为不规则热,热程3-14d;淋巴结肿大6例,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主,2例伴腋窝或  相似文献   

3.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小儿时期较少见的血液系统溶血性贫血,由于临床表现多样化且不典型,易导致误诊漏诊。现就我院1993年~2002年收治的27例AIHA其中19例误诊漏诊(院前)情况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2例,女7例;城镇5例,农村14例;发病年龄3月~14.5岁。在此27例AIHA中有19例误诊漏诊,误诊漏诊率70%。2临床表现病史中有7例面色苍白随感染而加重,有血红蛋白尿者9例,持续最长者13天,最短者3天。有溶血危象者1例,无再障危象。急性者(<3个月)12例,慢性者(>3个月)7例。此19例的临床表现如下:贫血19例,血红蛋白尿9例,黄疸6例,出血…  相似文献   

4.
1992~ 1998年 ,北京儿童医院 (下称本院 )神经内科共收治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2 7例 ,院内外误诊 13例 ,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误诊 13例中 ,男 8例 ,女 5例 ;年龄 6个月至 12岁 ;病程最短 2 1天 ,最长 2 3个月。均为在院外或本院其他科室采用抗痨或其他方法治疗无效转入本院神经内科。临床表现 :入本院神经科后经详细追问病史 ,13例中 ,11例病程中病情有反复发作的特点 ,9例有头痛病史 ,8例曾出现过恶心、呕吐 ,有 3例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头痛、恶心呕吐 ;6例有明确发热病史 ,体温最低 37 5℃ ,最高者达40℃ ,其中 3例表现为长…  相似文献   

5.
组织细胞增生症X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容易误诊。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6例总结报告如下。本文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8个月~12岁,其中<1岁6例,~2岁4例,~5岁7例,10~12岁9例。根据发病年龄、临床表现、X线征象及病理检查确诊为勒雪氏病(LS)、韩-薛-柯氏病(HSC)各10例,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EGB)6例。发热19例,贫血14例,典型皮疹11例,脾大7例,淋巴结明显肿大5例,黄疸4例。误诊为肺炎4例,突眼3例,外耳道流脓2例,有尿崩  相似文献   

6.
小儿急性心包炎有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易致误诊,本文就8例误诊教训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年龄6月~14岁,其中<1岁1例,~3岁1例,~7岁3例,~14岁3例。男4例,  相似文献   

7.
儿童小肠肿瘤少见,我院从1974年1月至1986年10月共收治5例,其中有4例并发肠套叠,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性别与年龄:4例患儿均为男性,最大14岁,最小5岁。主要临床表现:患儿均有阵发性腹痛、腹胀伴呕吐病史,2例有停止排便、排气病史,除1例肛检指  相似文献   

8.
脑囊虫病在脑寄生虫病中常见。本病在儿童较成人发病率低,但病情较成人重。我院1975年至1984年收治的囊虫性脑膜脑炎患儿在入院前曾有5例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2例被误诊为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简称病脑)。误诊时间4个月以内者2例,半年~1年者3例,1年以上者2例。治疗后5例好转,1例呈去皮层状态,1例死亡。为吸取教训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2例;年龄最小2岁半,最大13岁。病史中排除绦虫节片者6例,抽搐5例,精神异常2例。查体:昏迷2例,颅压增高7例,有囊虫皮  相似文献   

9.
神经母细胞瘤20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表现多样,症状无特异性,易造成误诊,现将我院儿内科1988年~1997年收治的20例神经母细胞瘤误诊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20例患儿中,男13例,女7例;年龄最大10岁,最小4月,平均年龄5.3岁。其中小于1岁者共4例,男3例,女1例。误诊12例,误诊率高达60.0%。误诊时间最短半月,最长1年。临床表现:发热15例,骨、关节痛8例,腹胀(或腹痛)8例,腹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肺囊肿是小儿先天肺发育畸形。目前随着X线技术的提高 ,发现病例逐渐增多 ,但本病误诊率极高。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 7例先天性肺囊肿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7例中男 2例 ,女 5例 ,男∶女为 1∶2 .5。其中最小 1例 2个月 ,最大 1例 38岁 ,其余 5例年龄在 2~12岁之间。发病年龄与就诊时间及X线检查早晚有关。1.2 误诊病例初诊 7例中有 4例误诊 (占 70 % ) ,其中 2例误诊为右下肺炎 ,1例误诊为喘息性肺炎 ,1例误诊为肺部肿瘤。误诊病例均经抗炎治疗后好转。1.3 病变部位本组 7例中 ,右肺病变 5例 ,左肺 2例 ;其中有5例经…  相似文献   

11.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早期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本院于1975~1987年共收治247例,误诊38例,误诊率高达15.4%。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男25例,女13例。年龄~3岁4例,~7岁18例,7~14岁16例。手术22例,治愈36例,死亡2例。误诊病种及其特点:(1)误诊菌痢11例,其中10例有脓血便,里急后重,腹痛较轻,大便镜检脓球多于红血球,3例见到吞噬细胞。误诊时  相似文献   

12.
梅克尔憩室84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梅克尔憩室误诊情况及原因,提高梅克尔憩室术前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梅克尔憩室患儿84例的临床表现,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本组临床表现多以便血为首发症状(50例),可有脐区及右耻区痛病史(16例)。本组初诊为便血50例,阑尾炎16例,肠梗阻7例,肠套叠5例,腹膜炎4例,其他2例。临床表现为便血的患儿99TcO4腹部闪烁扫描对憩室的诊断率为93.4%。结论梅克尔憩室常以并发症就诊,且常规检查对其诊断缺乏帮助,是该病易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小儿急性脊髓炎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脊髓炎在小儿比较少见,国内临床报告较少.其临床表现复杂,小儿查体欠合作易致误诊.现将我们收治的23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14例,女9例,男女之比约1.6:1.<1岁2例(8.7%)(其中4个月1例,10个月1例),~3岁4例(17.4%),~7岁9例(39.1%),~12岁8例(34.8%).全年均有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前驱病及伴发病: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5岁内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误诊原因,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首诊误诊45例小于5岁的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误诊原因。结果45例中误诊为急性胃肠炎22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2例,急性肠梗阻5例,消化性溃疡4例,急性肠套叠2例,误诊时间12h-7d,中位时间36h。结论误诊原因与婴幼儿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典型、体检不合作且病情变化快,首诊医生早期不规范使用解热、镇痛药以及过分依赖辅助检查有关。  相似文献   

15.
小儿结核病表现不典型,本文误诊17例,男10例,女7例;年龄7个月~14岁;农村13例,城市4例。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17例;厌食、消瘦13例;多汗9例,长期咳嗽6例;颈部淋巴结肿大6例,腹部肿块2例;肝脾肿大、咯血、昏迷各1例。入院后经询问结核病接触史、OT试验,胸部X线检查及检出结核菌(活俭、尸检、手术探查、分泌物涂片及培养)确诊。误诊情况有7例结核性肺炎误诊为5例颈部淋巴结炎和2例支气管肺炎;6例粟位性肺结核,误诊为3例发热待查,1例肝脾肿大待查,1例败血症和1例溃疡病sZ例肠系膜淋巴结核误诊为淋巴肉瘤;肺门淋巴结核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 1 988~ 1 996年收治的 8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HS)脾脏切除 ,随访 1~ 4年疗效观察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8例中男 3例 ,女 5例 ;发病年龄最小 2岁 ,最大 1 3岁。其中 2岁 1例 ,5岁 2例 ,6岁 2例 ,9岁 1例 ,1 3岁 2例。 4例家族中有同样症状者 ;1例其父和祖母患病 ,1例祖父和弟弟患病 ,1例其父血片中有球形红细胞 ,1 993年又得一妹已是HS。 4例无明显家族史。二、临床表现8例均有贫血史及黄疸史 ,7例肝大 ,生后即有症状 2例 ,分别为 2岁、4岁发病 ,4例曾诊断过“黄疸型肝炎”。肝大 7例中最小肋下 1 .5cm ,…  相似文献   

17.
恶性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其它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 ,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很容易误诊 ,我院近年来误诊了 5例儿童恶性淋巴瘤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5例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9月至 1 3岁 ,误诊时间 1 0d至 1 0月。1 .2 首发表现及误诊疾病以右眼睑  相似文献   

18.
儿童脑型肺吸虫病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型肺吸虫病约占肺吸虫病患病数的20~26%。因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易误诊。现将我院经CT扫描、血清免疫试验或病理证实的4例脑型肺吸虫病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例中,男1例,女1例。年龄7~14岁,均有  相似文献   

19.
皮肤疾病     
“l洲取1小儿皮肌炎,,例误诊原因分析/吴淑章…刀重庆医学一1993,22(3)一加6一207 男7例,女10例。本组患者误诊为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关节炎、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脓毒血症、变应性亚败血症、胆道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合并成神经细胞瘤.误诊主要原因: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化,病程为亚急性过程,未出现典型皮肌及肌肉症状前,以其它症状为主诉;病史及休检不全面、不仔细。参4(商钦) ,发盯龙婴儿头部念珠菌病的临床与电镜观察/林元珠…//中华医学杂志一1吟3,73(4)一237 32例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新生儿~2岁零4个月,…  相似文献   

20.
小儿先天性阴道斜隔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先天性阴道斜隔的病理解剖特点、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以避免发生诊治错误。方法:对7例儿童先天性阴道斜隔综合征病例的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介绍了3例被误诊误治的经验教训,结合文献讨论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结果7例出现症状时平均年龄11.4岁,手术年龄平均14岁。主要临床表现有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经期延长或排脓性分泌物,双子宫、盆腔或阴道壁囊性肿块及孤立肾。4例术前获确诊,2例误诊为盆腔肿瘤行剖腹探查,1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切除阑尾。7例均经阴道行斜隔切除术治愈。结论:双子宫双阴道伴隔后阴道、子宫腔及输卵管积血、同侧肾缺如为本病主要病理特点,直肠前方触及阴道后壁囊性肿块为本病重要体征。足够的斜隔切除术疗效良好。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正确选择必要的小儿妇科检查可避免误诊及误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