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合成氨生产中造气工段的改造,实现蒸汽自给的新工艺技术和工艺特点,以及实现造气系统蒸汽自给后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并经技术考核确认:是为小氮肥行节能降耗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余良骥 《化肥工业》1996,23(4):6-10,45
自1990年国家计委、财政部、化工部在小氮肥行业推广“合成氨生产蒸汽自给”技术以来,全国已有460多家小氮肥厂实施了此项技术。1992年3月,化肥司又制定了《小氮肥“合成氨生产蒸汽自给”改造考核验收标准》。但盯法一部分厂与蒸汽自给达标要求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距。本文就工艺技术和生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厂自1991年进行年产3.0万吨合成氨的一期技改以来,一直重视推广和应用先进技术。为了实现造气工段蒸汽自给,在二期技术改造中,我们引进了上海化工设计院“日产70吨合成氨节能通用设计”的方案,并根据我厂具体情况,进行了因地制宜。于1993年末投入运行,一次开车成功并实现了造气系统蒸汽自给。运行近一年以来,情况良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寿光化肥厂是山东潍坊化工公司的小氮肥厂,从1981年起着手进行以减少合成氨生产蒸汽用量和提高合成氨系统余热回收率的技术改造。他们认为,如果合成氨系统自产蒸汽量等予或大于造气和变换用的汽量时,即可实现蒸汽自给。几年来根据自己的技术条件,采取各种节能措施,在对生产测定和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采取系统工程的方法加以全面考虑,按品位高低将余热回收和利用优化组合,在有关设计单位协助下,实现了全厂余热回收网络。  相似文献   

5.
造气工段蒸汽自给节能改造小结张治安,周国谦(湖北省应城市化肥厂432401)我厂原为年产1.5万吨合成氨生产能力,经过两年来的技术改造,现已达到2.5万吨能力,此装置于1993年5月份一次开车成功,投人运行。针对我厂能耗高的弱点,我们将造气蒸汽自给节...  相似文献   

6.
在合成氨生产蒸汽自给的基础上,该文就已改产尿素的厂家,如何实现尿素生产蒸汽自给谈了几点看法。文章对工厂的现状及其生产蒸汽自给的技术措施予以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7.
用低热值的造气炉渣作燃料的沸腾锅炉改造成功,大大降低合成氨生产的综合能耗,为小氮肥企业开拓了合成氨生产蒸汽自给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周振戎 《化肥工业》1997,24(1):49-51
本文在合成氨生产蒸汽自给的基础上,就已改产尿素的厂家如何实现水素生产蒸汽自给浅变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中、小氮肥厂合成氨生产通过回收造气吹风潜热、氨合成系统余热和降低一氧化碳变换过程的蒸汽消耗,实现合成氨生产蒸汽自给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包友兴 《小氮肥》2001,29(6):1-5
我公司合成氨生产蒸汽自给技术改造主要包括造气吹风气回收、CO变换采用全低变技术和φ1 200氨合成系统后置锅炉回收余热等工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蒸汽消耗和余热的计算分析,说明合成氨生产实现蒸汽自给是完全可能的。该项技术具有余热回收多,能量利用合理,合成氨生产能耗低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减少合成氨生产蒸汽用量,减少热损,提高余热回收率是实现蒸汽自给的主要途径。在推广应用该项技术中应注意“五个结合”,即技术措施和加强管理相结合,开源和节流相结合,完善设备与优化操作相结合,重大措施与小改小革相结合,节省燃料煤与降低综合能耗相结合。同时要因地制宜,因厂制宜。  相似文献   

12.
刘志臣 《氮肥技术》2002,23(2):27-29
介绍了山东联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成氨、尿素生产系统热力网络应用实例四则,提出了通过采用热力网络技术实现包括尿素系统在内的合成氨生产蒸汽自给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该厂“吹风气余热回收装置”的设计和设计效果;经过生产运行,摘出部分合成氨蒸汽自给的查定数据;达到吨氨烟煤耗为零,合成氨蒸汽可以自给,年创经典效益达189.90万元.  相似文献   

14.
该厂合成氨生产蒸汽自给工程的实施,历经一年,于1992年5月4日并网运行,一次投产成功,蒸汽做到完全自给,吨氨原料煤耗为1041kg、燃料煤为0、综合能耗为1372kg。文章介绍了选择其实施方案时的认识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5.
该文综观全国小氮肥厂合成氨生产蒸汽自给节能技术,从三个方面:蒸汽自给技术推广情况;蒸汽自给技术进展以及存在问题与采取措施予以了综述、评价。笔者建议:(1)凡已投运而未达标的厂家,应对照先进厂逐个工段找差距并予以整改;(2)由于造气炉等的改造、变更,导致需对现有吹风气回收装置相配套的设备进行核算等。  相似文献   

16.
刘海林 《山西化工》1993,(2):48-49,57
介休化肥厂合成氨技术改造1991年被化工部、财政部定为“推广合成氨蒸汽自给技术”单位。经过一年的技术改造于1992年7月投入运行,经过几个月的运行,情况正常,并通过了山西省化肥公司组织的测试,主要数据为:产量68.3吨/日,原料煤耗1227kg/T(NH_3),燃料煤耗为30kg/T(NH_3),电耗为1290度/吨氨,综合能  相似文献   

17.
1 序言针对目前我厂的生产经营状况 ,仅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对合成氨系统的耗能大户——造气工段提出降耗增效、系统优化的改造方案。系统优化改造以后 ,吨氨生产入炉标焦将控制在 1 3 50~ 1 40 0 kg之间。3台或 4台造气炉保证系统 5机~ 6机量正常生产。造气系统在蒸汽实现自给的前提下 ,付产 42 0℃、3 .9MPa高品质蒸汽 1 6T/h。整个系统优化改造成功以后 ,预计年可创效益 1 40 0万元左右 ,吨合成氨能耗在现有基础上下降 1 50元 /吨左右 (以年产 9.2万吨合成氨计 )。2 改造的思路立足我厂现有的造气设备资源 ,在优化原料结构 ,提高原料…  相似文献   

18.
该厂实际生产能力为1.8×10~4tNH_3/a,采用蒸汽流程,实现了合成氨生产蒸汽自给,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以吨氨计:原料煤耗为1121kg,燃料煤耗为25.9kg,电耗为1022kWh)和社会效益。文章对工艺路线的选择、主要设备的选型;项目改造后,投入生产的运行状况等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9.
小氮肥企企造气系统实现蒸汽自给的技术改造,目前正在全国推广。这一改造中的关键设备是 QZ 型桥式双流道热管余热回收装置,大家通称为“热管锅炉”,这是航天部国营风华机器厂利用宇航技术专门为小氮肥造气工段利用吹风气余热生产蒸汽而研制的专利产品(专利号:88203826.2)该产品已先后在山东寿光化肥厂和我省温县化肥厂  相似文献   

20.
<正> 渭南氮肥厂是1975年投产的上海Ⅱ版年产3000吨的小型合成氨厂,1980年扩建到5000吨/年规模。1982年对合成系统进行了节约冷量,提高生产能力和合成塔出口气体余热利用等以节能为重点的技术改造。经过两年来的生产运行,各改造项目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节约冷量方面,还超出了只是合成系统冷量自给的目的,达到了合成车间冷量自给,不开冰机的效果。冷量自给技改的要点是:①在循环机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