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 配伍γ-分泌酶抑制剂3,5-二氟苯乙酰-L-丙氨酰-S-苯基甘氨酸-t-丁酯(DAPT)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源性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中纤维化标志物fibronectin(FN)、N-cadherin 及Notch1/Jagged1信号通路分子Notch1、Jagged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肾纤维化的机制。方法?HK-2细胞分为5组:正常组(无特殊处理)、模型组(TGF-β1 10 ng/mL)、丹参酮ⅡA组(TGF-β1 10 ng/mL+ 丹参酮 ⅡA 5μmol/L)、DAPT组(TGF-β110 ng/mL+DAPT 10μmol/L)、丹参酮ⅡA+DAPT组(TGF-β1 10 ng/mL+丹参酮 ⅡA 5μmol/L+DAPT 10μmol/L)。采用RT-qPCR、Western Bolt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组细胞间质纤维化指标FN、N-cadherin 及Notch1、Jagged1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组HK-2细胞FN、N-cadherin、Notch1、Jagged1 mRNA及蛋白呈低表达,模型组HK-2细胞FN、N-cadherin、Notch1、Jagged1 mRNA及蛋白表达较正常组升高(P<0.05),各干预组HK-2细胞FN、N-cadherin、Notch1、Jagged1 mRNA及蛋白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5)。丹参酮ⅡA+DAPT组HK-2细胞FN、N-cadherin、Jagged1 mRNA及蛋白表达低于丹参酮ⅡA组及DAPT组(P<0.05);丹参酮ⅡA+DAPT组HK-2细胞Notch1 mRNA及蛋白表达低于丹参酮ⅡA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 配伍DAPT用药可抑制TGF-β1诱导的HK-2细胞FN、N-cadherin的表达缓解肾间质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其协同干预Notch1/Jagged1信号通路传导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益气补肾方体外对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探究益气补肾方抗胃癌转移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益气补肾方水煎液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细胞黏附试验、细胞体外侵袭实验、细胞趋化运动试验,研究益气补肾方不同浓度下对SGC-7901细胞的黏附、运动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益气补肾方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益气补肾方不同浓度处理SGC-7901细胞后,体外黏附、运动以及侵袭能力呈剂量依赖性下降。结论:益气补肾方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体外能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益气补肾方抗胃癌转移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采用RT-PCR检测法测定益气补肾方水煎液对SGC-7901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酶-2(TIMP-2)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益气补肾方能下调MMP-2 mRNA的表达。结论:益气补肾方抗胃癌转移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川芎嗪诱导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ADR凋亡及对MDR1、GST-π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不同剂量(0~120μM)川芎嗪内酯与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ADR同培养不同时间(24、48及72 h),50μM 5-氟尿嘧啶(5-FU)作为阳性对照组,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用不同剂量的川芎嗪与细胞培养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测定MDR1、GST-π蛋白的表达情况,用半定量RT-PCR测定MDR1、GST-πmRNA表达。结果:不同浓度川芎嗪处理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川芎嗪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呈浓度及作用时间依赖性且120μM川芎嗪的抑制率与阳性对照组相当;而且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川芎嗪作用于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 48 h后,细胞出现凋亡。Western blot及半定量RT-PCR检测细胞中MDR1、GST-π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川芎嗪可下调MDR1、GST-π表达,下调作用与TMZ相当甚至更具优势。结论:川芎嗪能够抑制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诱导其凋亡,且能抑制细胞中MDR1、GST-π的表达,其表达量与川芎嗪剂量呈现明显的时间-浓度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肾组织Hes1、Jagged1和Notch1 mRNA及其编码蛋白HES1、Jagged1和Notch1的活性变化,探究补肾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7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补肾复方组、福善美组,模型组采用切除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的方式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补肾复方组运用补肾复方对模型大鼠治疗8周,用福善美作为阳性药物对照组。8周后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肾组织HES1、Jagged1以及Notch1含量;RT-PCR检测各组Hes1、Jagged1和Notch1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肾组织Hes1、Jagged1和Notch1及其编码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补肾复方组和福善美组肾组织Hes1、Jagged1和Notch1及其编码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制与Notch信号传导通路有关;补肾复方通过激活Notch信号传导通路,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起到防止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脾益智胶囊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及Notch1、Jagged1基因与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MCAO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Real-Time RT-PCR法于术后7d、14d、28d观察海马NSCs增殖,Notch1、Jagged1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术后7d中药组NSCs、Notch1、Jagged1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西药组(P<0.05)。术后28d中药组NSCs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西药组(P<0.05);Notch1蛋白及mRNA低于正常、假手术组,但高于模型组、西药组(P<0.05)。结论:健脾益智胶囊可促进BrdU阳性细胞数量增加,提高Notch1、Jagged1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提示健脾益智胶囊能可能通过激活Notch通路以促进缺血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7.
益气补肾方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叶萍  刘云霞  姚立 《中医杂志》2012,53(2):148-150,159
目的 探讨益气补肾方对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胃癌SGC-7901细胞接种于RPMI-1640培养液中,益气补肾方水溶液配制成1、2、4、8、16、32、64mg/ml 7个终浓度,设肿瘤细胞为空白对照组,在96孔板内每个剂量6个平行孔,重复3次,37℃、5%CO2培养箱孵育48h.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益气补肾方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采用RT-PCR法检测其对SGC-7901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酶-2(TIMP-2)的基因表达活性的影响. 结果 不同浓度的益气补肾方对SGC-7901细胞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16mg/ml和32mg/ml浓度抑瘤作用较好,抑制率分别为53.17%和56.47%;MMP-2 mRNA在32mg/ml组同空白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16mg/ml组也能下调MMP-2 mRNA的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益气补肾方能明显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转移能力,且以32mg/ml浓度最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研究补肾抑瘤汤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首先按照血清药理学方法,给予SD大鼠连续灌胃用药7 d,取血制备空白血清和补肾抑瘤汤含药血清;然后以人前列腺癌细胞PC-3为模型研究补肾抑瘤汤含药血清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Notch1/Jagged1信号通路的影响,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补肾抑瘤汤含药血清(2.5%,5%,10%,15%)处理PC-3细胞后不同时间点(12,24,36 h)的细胞增殖情况,分别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补肾抑瘤汤含药血清对PC-3细胞Notch1,Jagged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经补肾抑瘤汤含药血清处理12,24,36 h后,PC-3细胞增殖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以36 h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P0.01);补肾抑瘤汤含药血清对PC-3细胞Notch1,Jagged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抑制作用,尤其是补肾抑瘤汤10%,15%含药血清组抑制效果明显(P0.05,P0.01)。结论:补肾抑瘤汤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PC-3细胞增殖,作用可能与调控Notch1/Jagged1表达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益气补肾方对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转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人胃癌细胞株NCI-N87为对象,建立胃癌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富集裸鼠荷瘤模型。40只裸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氟尿嘧啶组(5-Fu组)、益气补肾方组(中药组)及益气补肾方+5-Fu组(中药+5-Fu组)。药物干预4周,观察分析各组裸鼠体重变化,移植瘤生长变化以及转移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CD24、CD44、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Ep CAM)的表达差异。结果:5-Fu组、中药组、中药+Fu组裸鼠体重明显重于NS组(P0.05),且中药组与5-Fu组、中药+5-Fu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裸鼠均未见明显转移灶;5-Fu组、中药组、中药+5-Fu组的瘤体大小均小于NS组(P0.05)。中药组和中药+5-Fu组CD24、CD44的表达以及中药组Ep CAM的表达均低于NS组及5-Fu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补肾方具有显著的抗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同时能减少荷瘤裸鼠体重下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CSC表面标志物CD24、CD44、Ep CAM的表达,降低瘤体内CSC表面标志物的比例,诱导胃癌CSC良性分化,最终发挥抗胃癌增殖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水调节蛋白(Aquaporin-1)在雷丸蛋白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迁移中的作用。方法:以30μg/mL、60μg/mL、90μg/mL 3个浓度雷丸蛋白pPe Op干预SGC-7901细胞,以5-氟尿嘧啶(5-Fu)为阳性对照,乙酰唑胺与卡巴胆碱作为AQP1激动剂和抑制剂。细胞活力测定四氮唑蓝法(MTS)检测pPe Op对SGC-7901细胞活性影响;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AQP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加药组细胞存活率低于正常组,与pPe Op浓度呈负相关(P<0.05);乙酰唑胺与卡巴胆碱作用后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区别;划痕法结果显示胃癌细胞的迁移能力随pPe Op作用浓度的增加而减弱;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 Pe Op处理组AQP1表达含量呈下降趋势。高浓度乙酰唑胺作用后,AQP1表达量减少;较高浓度卡巴胆碱作用后,AQP1表达量增加。结论:雷丸蛋白pPe Op对胃癌SGC-7901细胞中水通道蛋白AQP1的表达和迁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胃热消炎合剂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胃癌细胞SGC-7901进行体外实验,其中空白血清组加入含10%正常血清培养,低剂量含药血清组加入含2.5%药物血清+7.5%正常血清培养,中剂量含药血清组加入含5%药物血清+5%正常血清培养,高剂量含药血清组加入含10%药物血清培养,胃热消炎合剂含药血清通过给大鼠灌胃的方式获得。分别采用CCK-8法、EdU染色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信号通路p53-p21的相关基因p21、p53、CyclinD1、CDX2、CDK7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21、p53、CyclinD1、CDX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各含药血清组SGC-7901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且呈浓度依赖性。各含药血清组p21、p5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血清组(P均<0.05),CyclinD1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空白血清组(P均<0.05),且呈浓度依赖性;各组CDX2、CDK7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含药血清组p21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血清组(P均<0.05),且呈浓度依赖性;低剂量含药血清组和中剂量含药血清组p5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空白血清组(P均<0.05),而高剂量含药血清组p5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血清组(P<0.05);各组CyclinD1、CDX2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胃热消炎合剂可能通过作用于细胞周期来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其可能具有预防和治疗早期胃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现象的发生发展是肿瘤转移的关键因素之一,对胃癌EMT现象的研究可能有助于控制胃癌转移。本课题旨在研究软坚散结方(RJSJ)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EMT的抑制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RJSJ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transwell方法观察RJSJ对SGC-7901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测SGC-7901细胞EMT过程中锌指E盒结合同源盒蛋白1(Zinc fi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 1,Zeb1),锌指E盒结合同源盒蛋白2(Zinc finger E-box binding homeobox 2,Zeb2)以及E-钙黏蛋白(E-cadherin)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1)MT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RJSJ组均能有效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P0.05),RJSJ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2)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浓度RJSJ(250,500,1 000 mg·L-1)对SGC-7901细胞的穿膜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0.05)。(3)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RJSJ各组均能使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Zeb1,Zeb2mRNA和蛋白表达减少,其中RJSJ高剂量组能够明显上调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Zeb1,Zeb2 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RJSJ对SGC-7901细胞有直接的抑制作用;RJSJ对SGC-7901细胞EMT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Zeb1,Zeb2 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LKB1/AMPK和Notch1/Jagged1通路探讨灯盏花素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及肝肾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为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20 mg·kg-1)和灯盏花素低、中、高剂量组(6、12、24 mg·kg-1),每组10只。采用先腹腔注射75%蛋黄乳液后饲喂高脂饲料的方式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同时给药干预,1次/天,连续28d。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T-CHO、TG、LDL-C、HDL-C、AST、ALT、Cr、BUN水平;测定大鼠肝脏、肾脏系数;采用HE染色法观察肝肾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p-AMPK、LKB1、HMGCR水平及肾组织Notch1、Jagged1、Hes1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p-AMPK、LKB1、HMGCR水平mRNA水平及肾组织Notch1、Jagged1、Hes1 mRNA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HO、LDL-C、ALT、AST、Cr、BUN水平明显升高(P<0.05),H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脏、肾脏系数明显增加(P<0.05)且出现病理变化;肝组织中p-AMPK、LKB1水平明显降低(P<0.05),HMGCR水平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Notch1、Jagged1、Hes1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和灯盏花素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G、T-CHO、LDL-C、ALT、AST、Cr、BUN水平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脏、肾脏系数明显减小(P<0.05)且病变程度减轻;肝组织中p-AMPK、LKB1水平明显升高(P<0.05),HMGCR水平明显降低(P<0.05);肾组织Notch1、Jagged1、Hes1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灯盏花素能够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及肝肾功能,其机制与激活LKB1/AMPK通路及抑制Notch/Jagged1通路和HMGCR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养阴清肺方调控放射性肺炎大鼠T细胞Notch信号受体1(Notch1)及Notch信号配体1(Jagged1)表达规律的影响,探讨其对放射性肺炎防治作用的机制。方法:将40只雌雄各半的SD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激素组、联合用药组,直线加速器对除正常组外的3组大鼠全胸单次照射,剂量为16 Gy。照射后第1天起各组予相应的药物灌胃。照射后4周,处死大鼠,取全肺称重计算肺系数,取大鼠肺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马松(Masson)染色,Notch1免疫组化染色,取全血标本进行免疫磁珠分选提取T细胞及流式细胞术检测Notch1比率,用提取的T细胞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Notch1,Jagged1 mRNA及蛋白表达,观察各组大鼠在放射后4周肺系数改变及Notch1,Jagged1表达的变化。结果:放射后4周,各组肺系数差异明显,正常组与联合用药组肺系数最为接近;与模型组比较,养阴清肺方联合泼尼松龙可明显降低Notch1 T细胞所占比例(P0.05),可明显降低Notch1,Jagged1mRNA表达(P0.05),明显下调Notch1,Jagged1相关蛋白表达(P0.05)。结论:养阴清肺方能明显下调放射性肺炎大鼠Notch1,Jagged1表达,可能是防治放射性肺炎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补肾解毒活血方与益气补血方预防环磷酰胺(CTX)引起骨髓抑制小鼠造血功能的效果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配伍提供依据.方法:清洁级昆明种小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补肾解毒活血组和益气补血组,中药组分别给予25.55,17.47 g?kg-1 ?d-1中药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日灌胃1次,连续给药10d,第8天时采用腹腔注入环磷酰胺(100 mg?kg-1?d-1),连续造模3d.各组随机抽取10只,在第7天(造模前1d)及造模完成后的第1,3,5,7,10天做外周血象检测,剩余10只于造模后第1天进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BMNC)、粒系、红系造血祖细胞(CFU-GM,CFU-E和BFU-E)集落形成单位、细胞凋亡检测及血清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检测.结果:各组小鼠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分别于造模后第1天和第5天降至最低,并分别于第5天和第10天基本恢复至正常,但益气补血组下降程度较模型组轻(P<0.01),而补肾解毒活血组恢复明显早于模型组和益气补血组(P<0.05);造模后模型组BMNC,CFU-GM及BFU-E显著下降(P<0.01),且两中药组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其中BFU-E以补肾解毒活血组为优(P<0.05);造模后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约是正常组的14.7倍,两中药组骨髓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造模后GM-CSF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但两中药组GM-CSF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各组血清EPO水平较正常组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预防给予益气补血药或补肾活血解毒药均可以加快化疗后骨髓抑制白细胞的恢复,尤以益气补血方为优;益气补血方减轻血小板下降程度更好,补肾活血解毒方促使血小板恢复更佳.预防给予两组中药均可减轻小鼠环磷酰胺造成的BMNC和CFU-GM下降程度,从而有利于白细胞的恢复;两组中药不是通过提高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水平,而是通过减轻环磷酰胺造成的BFU-E的减少,达到保护红系造血的效果,以补肾解毒活血方为优.预防应用补肾解毒活血药与益气补血药可以明显降低环磷酰胺引起的骨髓细胞凋亡,似以益气补血组为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对人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和迁移力及Notch1表达的影响。方法以SKBR-3细胞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As2O3培养24h和终浓度8μmol/L培养24、48、72h后,MTT比色法检测As2O3对SKBR-3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检测As2O3对SKBR-3细胞迁移力的影响;RT-PCR检测Notch1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otch1蛋白表达。结果 As2O3能显著抑制人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且呈现浓度、时间依赖关系(P<0.05);并能抑制SKBR-3细胞的迁移力(P<0.05);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s2O3作用SKBR-3细胞后,可使Notch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As2O3能够抑制SKBR-3细胞Notch1的表达及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力,初步揭示As2O3可能是通过Notch1信号通路影响人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从而为临床砷剂治疗乳腺癌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扶芳藤合剂含药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纯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制备复方扶芳藤合剂含药血清,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随机15只,分别为ig复方扶芳藤合剂2 g·kg-1 ·d-1 ig的药物干预组和生理盐水2 mL·kg-1·d-1ig的阴性对照组.取10%的含药血清及阴性对照组血清分别干预大鼠BMSCs,采用RT-PCR方法检测Notch1,Jagged1,Hes1 mRNA表达变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Notch1,Jagged1表达变化.结果:RT-PCR显示药物干预组Notch1,Jagged1,Hes1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免疫细胞化学显示药物干预组Notch1,Jagged1蛋白表达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扶芳藤合剂含药血清可以引起大鼠BMSCs Notch信号通路上的关键基因和蛋白表达上调,激活Notch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脾化痰方对胃癌细胞PD-L1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干预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及健脾化痰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灌胃方法,制备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各组含药血清处理胃癌细胞(SGC-7901)24 h。采用流式表面标记技术检测SGC-7901细胞上PD-L1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进行验证。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健脾化痰方低、中、高浓度含药血清处理的胃癌细胞SGC-7901,24 h后PD-L1表达明显下降,平均荧光强度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且程剂量依赖型,免疫荧光染色法可进一步验证其结果。结论:健脾化痰方含药血清能降低胃癌细胞SGC-7901中PD-L1表达,且程剂量依赖型,其可能通过这一机制干预肿瘤的免疫逃逸,起到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