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配电网网架结构复杂多变、接线形式复杂、设备量巨大、倒闸操作频繁等问题,引入了一套基于配网网架拓扑结构和运行特点的智能防误操作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配网调度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配网调度处理故障的简化时间模型,采用该模型量化分析了防误操作系统在昆明配网故障处理中的应用成效。实践证明了该系统能够提高故障处理效率和减少配网调度误调度、误下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配网自动化及调度自动化是电力系统运行管理实现自动化甚至智能化的主要内容,操作票系统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介绍了变电站网络式操作票系统架构、操作特点、接口设计以及功能.  相似文献   

3.
利用无线宽带技术构建智能配网通信接入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智能化电网通信传输平台能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的监测、保护、控制和配电管理,已成为智能化配网调度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绍兴电力局利用无线宽带技术,完美解决了配网通信“最后一千米”的接入问题.文章介绍了绍兴电力局建设的无线宽带接入网工程,成功实现了智能化配网通信的无线接入,满足了更加快速、便捷、安全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4.
配电网规模日趋庞大、操作日益复杂,对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厦门电业局湖里供电分局开发的配网微机防误操作系统将计算机软件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图形网络拓扑分析、防误闭锁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套解决配电网安全操作的完整方案.介绍了该配网微机防误操作系统的防误原理、通讯方式、系统功能以及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5.
李文朝 《广西电力》2014,37(4):19-22
传统的主、配网调度系统建设和运行模式,难以满足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建设要求,急需解决主、配网调度系统间信息融合及业务融合问题。提出基于运行服务总线的主配调协同建设模式,采用运行服务总线技术实现主、配网调度系统不同安全区的信息交互和业务支持。通过研究模型拼接和控制服务调用技术,解决了主配调协同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点。基于运行服务总线的主配调协同建设模式,为一体化智能电网调度运行提供了重要系统支撑,提高了一体化电网调度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6.
以临沂地区智能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研发为背景,以实现配电网智能化为目的,提出了基于SCADA体系结构的智能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方案。从设计理念、系统体系架构、关键技术、原理、业务功能及其在实例中的应用等方面对智能配网自动化系统进行了阐述。该项目的研发,实现了配网监控、智能自愈等功能,形成了地区智能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流程。实践结果证明,该系统的应用实现了配电网的智能管理,达到了合理调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多园区接入区域配电网与配气网构成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MCIES),可有效提高其经济效益。针对配电网、配气网和不同园区等多利益主体,提出一种计及网络安全约束和多能协同交互的MCIES分散协调调度双层模型。区域调度层为多主体调度层,配电网和配气网在满足网络安全约束的前提下向园区运营商供能,三者分别以各自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协调配网-园区联络线功率;局域调度层为园区利益分配层,各园区互联以实现彼此间电能和天然气支撑,并基于区域层决策得到的配网-园区交互能量,分别以各自经济最优为目标参与利益分配,优化内部设备出力计划,协调园区间多能交互功率。采用双层目标级联分析法解耦协调变量,分别将各层优化调度主问题构建为上下两级优化调度子问题,进而对调度子问题独立建模、协调求解。天津某地MCIES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法兼顾了网络运行安全性和不同主体利益诉求,并通过发挥园区间多能协同交互优势,实现了MCIES的安全经济优化运行。  相似文献   

8.
配网操作全过程智能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充分整合、利用资源,从条块管理到流程管理;建立动态数据库,实现操作逻辑数据化;在线防误,实时互动;全过程闭环管理以及规范各种作业票的管理等手段,介绍了以配网综合防误操作系统为平台,实现对配网操作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以达到配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正>电力行业的发展开启了高速模式,促进了电力配网信息的完善,使电力产业结构得以优化。电力配网信息较多,数据管理较为困难,只有采用信息化技术、智能化技术,完善配网管理功能,才能充分发挥系统管理的优势。针对数据管理问题,研究人员设计了多种系统,其中,基于B/S架构的电力配网智能化管理系统与基于Java Web MVC框架的电力配网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应用较为广泛。但以上2种系统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性能不足,影响了管理效果。因此,本文结合物联网的优势,设计了一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配网智能化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0.
王尧    谭彩霞  王佳伟  李强  邢亚虹  谭忠富     《陕西电力》2020,(10):9-15
为充分利用分时电价特点解决微网优化调度问题,提出基于用户需求响应的微网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微网系统各部分运行特点及成本,构建分时电价机制下微网系统优化调度模型。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分布式电源出力、储能系统充放电策略以及微网与主网的能量交互,促进主网的削峰填谷,实现电力资源高效配置。最后以某微网系统典型负荷日运行调度为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由于建成的配电生产系统缺少实时数据的支持,会造成其核心功能潮流分析与状态估计不准确,这会直接影响调度运行人员对配电网运行情况的评估,进而影响系统其它高级功能的应用。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成,为配电生产系统提供了大量实时数据的支撑,并且进行高度集成后,调度运行人员可以通过配电生产系统实现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四遥等功能,从而达到提升配电生产智能化管理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以主网SCADA系统、配网DSCADA系统为支撑,基于配网管理现状,对配网厂站接入、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提升和价值挖掘、配网重要用户实时监控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了开关站接入方法,寻求开关站全面接入的可行方案,提高配网的可观、可测、可控水平;研究了配网信息智能监控分析功能,提高调度对配网海量信号的监控效率,辅助调度进行缺陷、故障处理,确保配网安全稳定运行;构建了重要用户实时监控平台,开展用户供电全路径集中监测,及时感知用户异常,并将监测成果用于故障抢修,及早消除隐患,提升了用户“获得电力”服务水平,保障了配网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正2020-05-20T01:30,随着最后一批无线终端接入D5000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以下简称D5000系统),鄂尔多斯电业局成功完成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升级换代,成为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系统首家实现无线公网接入D5000系统的单位。D5000系统是新一代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基础平台,涵盖之前主、配网操作系统全部功能,彻底实现了电网监控从传统变电调度到配电网调度的延伸。调度人员"一岗双责",大幅减轻了原电网监控和运维人员同时运维2套系统的工作压力,可及时准确感知电网运行状态、处置运行异常信息,提高事故处理能力和效率,为调度员处理事  相似文献   

14.
针对配网调控一体模式改革这个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厦门电业局配网调控一体运行管理模式的建设、运行,指出了现有分散调度模式的一些弊端,分析了分散调度在向集中调度过渡时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探讨了适应配网调控一体技术支持系统的建设。此模式有利于高低压间的相互链接。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基于配网电气主接线的配调管理功能及其、在配调日常工作中的应用,包括配网图管理、申请管理、现场勘察管理、设备异动管理、指令票管理、配调运行管理等,着重介绍其依托配网接线图实现停电范围分析、图形开票、状态变更.故障处理等智能配网调度管理功能,为进一步提升配网安全、经济、高效和智能化运行水平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丁筱  郭创新 《现代电力》2020,37(3):221-229
多微网系统接入配电网后,会对配网运行造成较大影响,该文结合市场环境下双边交易模式,提出含多微网主动配电系统的双层优化模型。下层优化模型为多微网分散协同调度,采用原对偶内点法求解微网公共连接点的节点电价,同时设计了一种分散式的协同调度策略以确定微网间的交换功率,从而实现多微网系统的经济运行;上层优化模型为配网运行优化,针对多微网接入后带来的配电网运行问题,建立了一种以配电网网损最低为目标函数的配电网重构模型,并采用二进制粒子群算法求解该模型,得到了配网运行的最优方案。通过两层优化实现了含互联微网配电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最后,以3个互联微网系统接入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为例,验证了所提调度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主动配电系统是未来配电网发展的趋势。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更多具有随机性的分布式电源以微网群形式并入配网;与此同时,各种售电主体在电力市场环境下的利益博弈,给传统的经济调度带来巨大挑战。为此,针对含多微网主动配电系统的分散自治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目标级联分析理论的优化调度模型和求解方法,基本思路为:依据利益主体的不同,以生产效益最优为目标,采用机会约束描述分布式电源出力、负荷预测误差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在对配网与微网调度的精细化建模基础上,引入目标级联分析方法,将微网与配网作为不同利益主体,通过联络线功率等效为虚拟发电机与虚拟负荷实现配网与微网运行的解耦,并实现微网自治模型与配网优化模型的并行求解。基于改进的IEEE33节点系统和某实际配电网的算例表明,目标级联分析法应用于含多微网主动配电系统的动态经济调度是有效的,且计算效率和收敛性都能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8.
智能化配网故障定位系统在传统定位的基础上采用带有通信功能的前端设备和高效、准确的数据处理系统对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同时智能配网系统还支持电脑、手机客户端实时查看等功能,为电网的运维和调度提供参考依据。详细分析了配网线路的特征以及智能配网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同时针对故障类型的判定进行了原理分析并通过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智能化配网定位系统能准确、实时判定故障类型、故障点以及故障时间。  相似文献   

19.
为使县级供电企业的调度员适应电网的快速发展,建立了适合地、县联合统一模型的县级电力调度PAS/DTS系统,提出并解决配网模型建立、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判断、配网合环计算等问题。实际运行表明,系统为提高调度员培训效果、缩短培训周期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调度员日常操作安全校核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现有电力调度程控交换网向新一代智能调度交换系统平滑演进的可行性,提出一种基于软交换架构的调度交换系统,解决了调度软交换与现有调度程控交换网系统互连、双网异机同组的难题,完整实现了现有调度程控交换网的全部功能。新的调度交换系统中基于虚拟桌面的IP智能调度台,无缝接替原有调度台的所有功能。满足电网大运行模式下调度员的业务新需求,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