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针灸学术流派、学派、流派的概念进行辨析,认为学术流派为"学派"与"流派"的泛称.对针灸学术流派相关概念混淆、形成条件不统一、划分方法不统一、命名不统一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认为应把更多精力放于针灸学派的整理、规范其相关问题;而针灸流派由于其从形式到内容的复杂性及多样性,划分不宜太过精细,对于相关问题的统一亦可不做严格要...  相似文献   

2.
纪军  夏勇 《中国针灸》2012,32(9):810-814
黄氏针灸流派以黄鸿舫、黄羡明为代表人物,是沪上针灸流派之一.本文介绍黄氏针灸流派代表人物的简略生平,阐述黄氏针灸流派的三大学术观点:①辨证求因,审因立法;②治重脾胃,以胃为先;③选穴精简,主次有方.总结了黄氏针灸流派的行针、运针、导气、补泻等针法特色,为进一步研究和传承黄氏针灸流派的学术思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刘炜宏 《中国针灸》2021,(9):951-955,978
阐述我国古代针灸学术流派概况、现代针灸流派现状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要区别现代语境下的学派和流派,前者应该指学术理论上的派别,后者应该是临床治疗技术的派别;现代针灸学术流派的划分最好以有特色的治疗技术为纲,重点研究流派的学术思想;现代针灸流派应该更包容、更开放,要有"门户之见",不要有"门户之限";现代针灸流派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针灸医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通过众多医家反复从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研究,我国针灸医学在研究深度及广度上都有长足进展。医家们以某种独特的理论为中心,运用独特的方法、技艺,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因而形成了众多的学说和  相似文献   

5.
总结首批11家针灸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发展现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建议确立定性定量评价标准、建立公平合理的评价体系,构建系统科学理论、挖掘流派内在规律,推行流派规范化管理、兼护流派个性化特征,开设针灸流派门诊、推广特色诊疗技术,以促进针灸学术流派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王永炎等学者针对中医整体学术研究现状所作出的评价为引,逐一展现针灸流派发展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勾勒出当代针灸学术领域内流派研究的总体趋势与存在状态.通过铺陈近年来各家研究针灸流派的观点,深入浅出、抽丝剥茧,以解析特色疗法、学派与流派三者的关系,说明学派与流派的异同及各自的特点,提出多年来横亘于针灸流派研究者们面前的不是学派与流派的是是非非,而是商榷出适合针灸流派研究与发展的评价标准与发展范式.  相似文献   

7.
整理陆善仲先生的论文著作,总结其针灸学术贡献主要为规范针灸临床诊疗,寻找新旧学融合点;构建针灸教育体系,创新针灸人才培养方案;探索针灸学术内涵,发扬推广针灸疗法.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澄江针灸学派10余位代表性人物的学术生平、思想与贡献,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该学派的学术源流。结果表明澄江针灸学派立足中医传统理论,接受中医科学化思潮的影响,关注针灸临床实践,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日本针灸的启发,是一个既注重承续中医理论体系,又能主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开放、包容的中医学派。  相似文献   

9.
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针灸危机中的澄江针灸学派,以中国针灸学研究社的成立为标志,在学派创始人承淡安先生和学派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下,以临床疗效为起点,以学术提高为导向,历经艰辛,承古纳新,构建了现代针灸学术体系和现代针灸高等教育体系,开枝散叶,学派传人遍布海内外。澄江针灸学派的精神和学术范式,也正激励学派传人继续努力,重构针灸学术体系和框架。  相似文献   

10.
第二届世界针联学术大会于1990年12月5~8日在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中心举行。来自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和澳洲的针灸医师、学者在一起交流了他们三年来在医疗、研究上取得的新进展,这是继1987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世界针联学术大会之后,全世界针灸工作者代表的又一次大聚会。笔者被聘为学术顾问并出席本届学术大会,作了《中国针灸-免疫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进展》、《针灸治疗爱滋病可能性的探讨》的报告,还以《关于针灸研究的若干意见》为题在大会发学术大会前,各地区、国家推选的代表举行会  相似文献   

11.
张曼    杜元灏   《陕西中医》2022,(10):1449-1451
总结杜元灏教授对针灸疗法理论体系及诊疗规律的认识。杜元灏教授提出针灸疗法理论体系应包括经典理论体系和现代理论体系; 经典理论体系分为三大体系:经典经络系统、经典非经络理论体系和经典中医理论系统; 现代理论体系分为两大体系:神经系(线性联系)和非神经系(非线性联系)。将针灸临床诊疗病症分为躯体病和内脏病,分别以经典经络系统及多维度辨证作为主要指导原则,可进一步提高针灸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红外热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针灸—经络理论的研究中 ,是研究针灸—经络现象及其机制的一个比较成熟的方法。本文旨在总结国内外将红外热像技术应用于针灸—经络的研究近况 ,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启发思路。方法 :综述相关文献近 5 0篇 ,从红外热像原理 ,针灸—经络原理 ,以及红外热像技术应用于在针灸—经络原理的探讨、经络温度特性观察、循经高温线 (带 )机制阐述、针刺治疗临床疾病效果观察、经脉—脏腑相关动物模型建立等方面的应用进行阐述 ,论述其优越性及尚需改进之处。结果 :红外热像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针灸—经络研究中的较为成熟的方法。结论 :红外热像技术应用针灸—经络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评价在非针灸专业研究生针灸科规培学习中引入"过程化管理及评价"的教学效果。将120例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非针灸专业研究生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脱落1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方式授课;观察组采取"过程化管理及评价",把教学大纲细化,多种教学方式配合,以"周"为时间节点进行评价总结,两组均于1个月轮转结束后进行考评并填写问卷调查表。观察组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中辨证论治、技能操作、医患沟通分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学生问卷调查表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易于相关知识记忆、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激发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自学能力、临床处理问题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能力方面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过程化管理及评价"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现代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穴使用特点和规律。方法收集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现代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方法,分析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穴使用特点和规律。结果 (1)共纳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针灸处方104首,涉及腧穴51个,总使用频次552次,以膀胱经、任脉和胃经腧穴最为常用。(2)局部选穴占据主导,其中位于背部和胸腹部的腧穴分别占总腧穴数的47.46%和17.03%,使用频次较高的依次为肺俞、足三里、定喘和肾俞。(3)特定穴的选取具有绝对优势,占所选腧穴的83.7%,使用频次较高的依次为背俞穴、交会穴和五输穴;以五输穴配交会穴支持度最高。结论数据挖掘技术用于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现代临床文献的研究合理可行,相关的数据挖掘结果可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现代临床研究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毕雅玛  徐立  孙颖 《天津中医药》2016,33(4):248-252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之一,针灸治疗胃脘痛具有肯定的疗效。中医古代文献中关于针灸治疗胃脘痛的记载内容丰富,但缺乏系统整理。检索古代医学相关文献中针灸治疗胃脘痛相关条目,并对所涉及腧穴和信息加以归纳、分析与研究,通过探究针灸治疗胃脘痛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艾灸、针刺结合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艾灸组(30例)和针灸组(30例),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症状分级量化评分。结果与针刺组比较,艾灸组可以显著改善关节压痛(P<0.05),针灸组可显著改善患者关节肿胀度、双手握力(P<0.05或P<0.01)和疼痛评分;与艾灸组比较,针刺组可以显著改善关节活动度(P<0.05),针灸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主次症、关节活动度和疼痛评分(P<0.05);针灸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针刺单用组和艾灸单用组(P<0.05或P<0.01)。结论针刺结合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显著免疫调节作用,改善受损关节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中风病针灸治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针灸治疗中风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西医关于本发病机制的新认识,提出了解毒通络的针灸治法。初步认为,中风的主要病机为“毒”损脑络。拟定解毒通络为主,辅以调控理脏腑、疏筋活血的病机治法;该法阳经、阴经合用,并重视奇经八脉治法;主穴如丰隆、大椎、内关、百会,辅穴如肾俞、支沟、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结合病情施以补泻手法,但以“泻”为主。  相似文献   

18.
陕西郭氏针灸学术流派植根于陕西医学的土壤,是长安医学的重要流派分支,其核心学术思想是在继承国医大师郭诚杰运用中医经典理论,在针灸、中药治疗疾病的实践基础上凝练而来。其临床思路以肝为枢,疏通调补并用; 临床技法秉承针药结合,多法并举; 倡导治养结合,治养并重。陕西郭氏针灸学术流派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9.
对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临床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针灸具有疗效优势的观点出发,总结近年来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研究文献,籍此了解针灸在原发性失眠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临床及科研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杨继洲溯源穷流,集针灸诸家之大成,师古而不泥;临证重视经络理论,提出"宁失其穴,勿失其经";总结和创新针刺手法,建立了比较规范和实用的针刺手法体系;倡导针灸药物并重,强调针灸药物综合运用,为针灸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