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东省滨海砂矿以石英、锆英石、磁铁矿、砂金等为主,其次为贝壳、球石、钛铁矿、金红石等.矿床主要分布在长期上升的胶北、胶南隆起的滨海地带.砂矿的分布与滨海带的基岩性质、海岸带类型、地貌、水系、水动力条件、海底底质等密切相关.根据成矿条件,可划分为7个成矿远景区.石英砂矿在全区分布较广泛,砂金在北部沿海成矿条件较好,锆英石、磁铁矿在东及南部沿海成矿条件较好.  相似文献   

2.
冈比亚河沿岸重矿物以钛铁矿、金红石、锆石为其特征,并伴有自然金、铅族、铜族等矿物。它们主要来源于古老的变质岩区。冈比亚境内有望找到钛铁矿、金红石、锆石砂矿。酉部地区的滨海钛铁矿砂矿带,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砂金异常主要分布在冈比亚东部地区,其重矿物来源于第四纪早期的一套冲─洪积砾砂层。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广西合浦官井—西场钛铁矿砂矿床中的主要有用矿物“钛铁矿”的研究,探讨其矿物学特征和形成机理,认为:实为钛铁矿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表生作用的氧化变种—高钛钛铁矿—假金红石:该矿床应属海岸阶地沉积氧化变生型高钛钛铁矿—假金红石砂矿床。并指出该类矿物的发现不仅具有矿物学意义,而且对指导寻找高钛矿床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古路口位于邹城市和滕州市的交界处,属于克拉通内部活动带,是金刚石成矿有利部位。区内发现金刚石储集层出土点4处,超基性苦橄岩管1处;已经查明的苦橄岩管,经激电测深及联合剖面测量,初步断定该岩管倾向SE,倾角较大,近乎直立。自然重砂样品中主要重砂矿物为赤褐铁矿、磁铁矿、锆石、绿帘石、金属球粒、金红石等,石榴子石含量少,2个样品石榴子石在20粒以上,其余含有石榴子石的样品均在10颗以下。经人工重砂样品鉴定,主要重矿物为铬透辉石、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磁铁矿、铬铁矿等,对其中透辉石及铬铁矿各50颗进行电子探针分析,初步确定了属于S5组、S11组,具备对金刚石找矿的指示作用。该次激电中梯测量,圈定极化率异常2处,异常形态呈NW向近椭圆型,异常峰值达2.0以上,在视电阻率等值线平面图上,对应相对低阻区,推断为含金属矿化引起,局部视极化率升高视电阻率降低。各种找矿信息表明,该区具备金刚石原生矿成矿环境,易于开展金刚石原生矿的勘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鱼卡和铁石观西榴辉岩均位于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近期在鱼卡地区发现了大型以上的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但在铁石观西地区仅发现钛矿化,两区成矿前景不同。在对两区进行详细野外地质观测、镜下观察及电子探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LA-ICP-MS系统研究了榴辉岩中石榴石的主、微量元素特征等。结果表明:鱼卡和铁石观西榴辉岩虽然产状基本一致,但鱼卡榴辉岩基本无退变,石榴石较自形,含较多的包裹体,石榴石中的主、微量元素成分呈环带分布,幔边部富集稀土元素,而铁石观西榴辉岩退变较强,矿物他形,石榴石包裹体数量较少,部分石榴石单矿物主量元素环带已经被均一化,核幔部相对边部更富集稀土元素。结合年代学等证据,鱼卡榴辉岩的形成经历了相对快速俯冲和折返的动力学过程,钛成矿作用中金红石很少转变为钛铁矿,而铁石观西榴辉岩经历了一个快速俯冲而折返速率较缓慢的动力学过程,钛成矿作用中金红石大多转变成了钛铁矿。揭示鱼卡和铁石观西钛物相、动力学过程等差异的原因及标志,为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内进一步寻找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提供了依据与方向。  相似文献   

6.
一、宝玉石矿产资源概况及其成矿特征 (一)宝石类 1.红、蓝宝石(刚玉、AL2O3)坡积-洪积型砂矿多分布于牡丹江上游、穆棱河水系河谷中,明显受敦-密深大断裂带及第三纪玄武岩控制。伴生矿物有:红锆石、紫苏辉石、普通辉石、顽火辉石、顽火透辉石、镁铁石榴石、镁铁尖晶石、钛铁矿、磁铁矿、镁铁橄榄石、歪长石等。上述矿物共生组合呈深源捕虏晶见于第三纪碱性玄武岩中。黑龙江红、蓝宝石成矿带,属我国大陆东部新生代蓝宝石成矿带北段,成矿条件好,储量丰富,为我国少有的红、蓝宝石共生矿带。该类型矿床以穆棱县红、蓝宝石砂矿为代表,以下简述其特征。  相似文献   

7.
白彦砾岩主要分布在剥蚀低山、丘陵斜坡地带和山麓地带寒武—奥陶纪碳酸盐岩中的岩溶地貌的溶蚀沟、溶蚀槽及洞穴等负地形中,以燧石角砾为主,砾岩中的重矿物主要为金刚石、黄铁矿、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锆石、金红石、绿帘石、磷灰石、电气石;其中重矿物的种类和重量在区域砾岩点上分布差距较大,其中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分布范围最大,含量最多。重矿物组合ZTR指数分析一般在0.2~0.8之间,最低为0.00,局部达到1.0~2.0;最高值在费县南西为15.95。金刚石含量最高可达64.61mg/m~3,低者只有0.164mg/m~3,北部金刚石矿物的含量自中段向两端逐渐降低;南带则呈自中心向四周环形扩散。从重矿物相对含量和重矿物组合ZTR指数来判断金刚石矿物的物源供应来源应在泗水县和白彦镇一带。  相似文献   

8.
山东半岛海域成矿区带划分以往研究程度较低。该文利用海域重磁资料,在研究区梳理了渤海和黄海的重磁异常特征,渤海和北黄海呈负布格重力异常,南黄海北部与之相反;渤海为正磁异常,黄海与之相反。以重磁异常为基础,基于陆域构造单元划分,对海域构造单元划分至Ⅲ级10个构造单元,海域构造单元多为陆域向海域的延伸,仅渤中坳陷和北黄海盆地为独立的海域构造单元。参照陆域成矿区带划分,以构造单元边界为界线,海域成矿区带划分至Ⅳ级6个成矿区,各成矿区特征不同,坳陷构造单元内成矿区富集油气矿产,隆起构造单元内成矿区表现为埕宁隆起富集煤矿,胶北隆起富集金、菱镁矿、煤、灰岩矿,千里隆起富集岩金、蛇纹岩、石棉、花岗石矿。  相似文献   

9.
已勘探的河南省新县红显边中型金红石风化壳型砂矿床,产在下元古界大别群新县组(Pt_1x)片麻岩中。由含金红石的黄铁矿化斜长片麻岩、云英岩化花岗片麻岩、白云石英片岩等浅色岩石构成矿体。矿体规模较大,最大者,长2300米,宽约420米,向下延伸大于150米。产状与地层同。全钛含量Tio_2为O.815—1.5l%。金红石嵌布均匀,中等品位,物相钛平均TiO_2高于O.7%。据人工重砂资料,锆石晶体完整,无滚圆,推断形成矿体的原岩,可能是古海底火山喷发的产物。局部了解,在大别群其它组中含金红石的浅色岩石亦有分布。金红石,主要为红褐色,桂状晶体,少量膝状双晶,部分包裹铁矿物呈黑色。颗粒较细一般在0.25—0.044mm,TiO_2含量97.81%,有害杂质含量低。微量共生矿物有:锆石、榍石、磷灰石、电气石等。主要伴生矿物为长石、石英、云母和铁矿物等。原矿多项元素化学分析,氧化物百分含量:SiO_2(63.85)、CaO(1.18)、Mgo(O.88)、Fe_2O_3(9.38)、Al_2O_3(16.82)、TiO_2(O.93)、Mn(O.1)。该矿工业可选性试验:按金红石计算:品位(TiO_2)89.11%,回收率:51.09%(不计中矿)。工艺性能试验:采用新配方与澳州进口金红石和株州人造金红石分别拟作结422型电焊条,全面对比试验结果,性能良好,可制作优质电焊条。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点叙述了区内以金为主化探异常分布规律,综合地质成矿条件,阐明了异常的找矿意义。并在异常初步查证的基础上,投入工作量深入检查,找到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品位的含金矿化体或含金蚀变带。指出了找矿标志。文中对利用水系沉积物测量的方法,进行以金为主化探普查取得的效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1.
利用区域化探成果,论述和探讨了37种元素在辽宁省全域及各地质子区水系沉积物中的分布与分配特征及省内7种类Au、Cu、Pb、Zn典型矿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景观地球化学标型元素是Al(强烈富集)和Ca(大量流失),出露地表的岩石以遭受化学风化作用为主;组成重砂矿物的微量元素(亲铜和亲铁元素)在水系沉积物中趋于富集;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石是Au、Cu、Pb、Zn、B元素最重要的矿源层,蓟县纪地层富含Au、As、Sb、Bi等元素,是寻找浸染型金矿的有利层位;排由楼金矿区元素组合特征与太古界相似,该区可能一直处于相对封闭体系。  相似文献   

12.
对陕西柞水地区金盆梁金矿区1∶50 000水系沉积物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元素分布、分配、共生组合特征以及主要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综合研究,进一步确定该区找矿方向。结果表明:Au是金盆梁金矿区内主要的成矿元素,Ag为主要伴生元素,As、Sb为远程指示元素;泥盆系上统桐峪寺组第五岩性段上亚段是金矿富集的有利层位;石炭系下统二峪河组下亚组下段、泥盆系上统第四岩性段上亚段、泥盆系上统桐峪寺组第五岩性段上亚段为金成矿有利岩性段;矿区经历了至少两期热液活动,金矿体的形成受低级区域变质作用的影响,与岩浆热液活动有关;以Au为主成矿元素圈定的4个综合异常区与地层展布方向一致。位于玄檀沟附近的综合异常区处在金矿富集有利层位,次级构造发育,指示元素异常套合较好,浓集中心明显,Au异常强度高且规模大,并在异常内发现金矿体,因此,位于玄檀沟附近的综合异常区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山东半岛具有良好的砂金成矿远景,但是对该区砂金的调查研究工作起步较晚。笔者通过对招远南部河流砂金的调查,对其富集规律进行了探讨。河流砂金矿的形成受物源、地形地貌、第四系、水动力等条件的控制。一般来说:在原生金矿分布区、金丰度值高的古老变质岩区、断裂蚀变矿化带附近、含金石英脉密布区,往往有砂金矿分布,砂金主要富集在第四系的底部砂砾、砾砂层中,并与沉积物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该区砂金的成矿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中期。该区超河漫滩是赋存砂金矿体的主要地貌单元。砂金在河流水动力由强变弱的部位富集,3—4级水系成矿意义最大,1—2级水系常形成富矿体,但规模较小。文中对砂金成矿条件及与砂金的富集关系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用传统的重矿物方法分析物源,其分析结果容易受到取样点的限制,而且成本较高.以柴达木盆地扎 X 井区为例,分别通过测井中钍元素质量分数和岩心锆石及其他重矿物质量分数分析了扎 X井区物源方向,并研究 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在独居石较少、锆石较丰富的沉积地层中,可以用放射性测井中的钍测井取代 重矿物锆石来研究物源.将这一认识应用到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山西组的物源分析中,分析结果与该区的沉积 体系展布相吻合,表明该项研究对于改进用重矿物锆石分析物源的方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基础上,对栖霞地区的元素分布特征、元素富集和分异特征、元素相关性分析、单元素异常特征等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合地质成矿背景,根据化探异常和元素成矿特征圈定27处组合异常,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异常查证,验证多处异常具有较好的蚀变矿化,其中在AS21区发现5条蚀变带,4条金矿(化)体,说明该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基于野外地质调查和矿相学综合研究,对陕西勉略宁地块车渡金矿床成矿期次进行了详细划分。根据岩(矿)石变质程度、矿物穿插包裹关系,将成矿作用划分为3期:①沉积-变质期,伴随磁铁石英岩沉积-变质作用,形成了高品位层状金矿体;②热液成矿期,分为烟灰色石英硫化物脉和含硫化物碳酸盐脉两个成矿阶段,两类脉体均可见自然金;③表生作用期,在磁铁矿被氧化为褐铁矿的过程中,Au进一步富集形成大量自然金。车渡金矿床中可见金主要赋存状态为粒间金、包裹金和裂隙金。基于石英硫化物脉和磁铁石英岩沉积条带中Au品位及分布规模,将车渡金矿床成因类型归为磁铁石英岩型金矿床,这对于该区域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根据地质构造和矿产分布特征,将天山—北山成矿带划分为西南天山、东天山、西天山、北山4个单元。依据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数据,对比分析了主要成矿元素在整个成矿带及4个构造单元的背景值、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元素富集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等。得出西南天山、西天山元素富集特征反映了以金为主的矿化特征;东天山反映以金、铜(镍)、银多金属为主的矿产格架,北山是以金为主矿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青海省哈图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9种元素的富集和离散特征基础上,探讨了元素的共生组合、富集规律以及元素异常特征,指出了研究区主要成矿元素为W,Au,Ni,Bi,Sb,Ag,Pb,Mo,Cr,As,Cu;并圈出3个成矿远景区。在找矿远景区内开展简单的查证工作,新发现了多处多金属矿(化)点和矿化信息点,证明了该次水系沉积物测量综合异常的真实存在,为今后在该地区部署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该文对铜井、金场地区水系沉积物18种元素进行了研究,结合工作区成矿地质条件,共圈出8个综合异常。对综合异常进行查证,新发现多处多金属矿(化)点和矿化线索,其中9处金矿(化)点和矿化线索,验证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测量在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效果。在综合异常分析和查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区内矿产地质特征,圈定出3处找矿远景区。分别为金场—铜井一带金、铜、铁、汞、银找矿远景区、金佛院铬、铜找矿远景区和青杨行—孔家湖一带铜、铅、锌找矿远景区,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青海省哈图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9种元素的富集和离散特征基础上,探讨了元素的共生组合、富集规律以及元素异常特征,指出了研究区主要成矿元素为W,Au,Ni,Bi,Sb,Ag,Pb,Mo,Cr,As,Cu;并圈出3个成矿远景区。在找矿远景区内开展简单的查证工作,新发现了多处多金属矿(化)点和矿化信息点,证明了该次水系沉积物测量综合异常的真实存在,为今后在该地区部署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