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在学校内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严重损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群体性异常反应、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1].据相关文献报道,我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80%以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传染病流行事件[2].学生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影响群体,预防并减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相似文献   

2.
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1-3].尤其是农村小学,学校设施不完善、个人卫生状况差等,是造成突发事件高发的原因[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造成学生健康损害,还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同时给家庭、社会带来诸多不安定因素.为了解曲靖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以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现对曲靖市2003-2012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有文献报道显示,近几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占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比重较大,且容易引发媒体关注和风险信任危机[2-4].为了解内蒙古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进一步做好学校公共卫生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笔者分析了内蒙古2010-2012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学生是所有人群中比较脆弱的群体,学校作为学生聚集学习和生活的特殊场所,是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特殊区域,占每年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80%~90%[1].进一步分析这些事件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学校的发生,减少对学生的健康危害,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开展了本次调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是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公共场所[1].学校人口密集,学生接触密切,成为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2-3].据报道,我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80%以上的学校突发事件为传染病流行事件[4].近年来,我国学校结核病疫情屡有发生,不仅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对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5].2009年4-9月贵州省对两县中小学校结核病防治开展健康教育并进行效果评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发生在学校内,造成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健康的事件[1-2].为了解甘肃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并为制订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措施提供依据,笔者对2010-2012年甘肃省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安徽省2004-2009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点,为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09年安徽省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进行整理,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9年安徽省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48起,发病人数为11 321例,死亡4例;事件类型以传染病暴发疫情为主(87.1%),主要为呼吸道传染病暴发;发病主要集中在乡村学校或中小学校;高峰出现在3-6月和9-12月。结论安徽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高发趋势,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好发场所。应加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工作,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张军  任德和  周林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8):1008-1009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学校,学校和幼托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师生的身体健康,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对社会影响大,越来越受到政府、公众和媒体的关注[1-2].为了解济南市学校和幼托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探索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有效处置学校突发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济南市2006-2012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学校是传染病易感人群高度聚集的特殊场所.近年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频发生,尤其是传染病爆发与流行[1],其受伤害群体是正在生长发育的儿童青少年,社会影响大.有资料报道,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占各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70%~80%[2].因此,学校公共卫生问题已经成为威胁儿童青少年生命与健康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做好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预防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意义重大.笔者对2007年南阳市卧龙区发生的2起校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或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黄淑琼  蔡晶  杨雯雯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1):1733-1735
水痘潜伏期较长,为12~21 d,易在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等集体单位暴发或流行[1].湖北省2004-2013年学校水痘暴发疫情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31.94%,是传染病暴发疫情的第一大病种[2],与江苏等地相同[3-5].为了解湖北省学校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和处置情况,为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提供参考,现将2010-2015年湖北省学校水痘突发事件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分析2010-2014年安徽省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安徽省2010-2014年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安徽省共报告340起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共波及289 548人,发病10 192例,死亡1人.全省16个市的76个县区均有报告,马鞍山市、宣城市、黄山市是报告事件数较多的地区.以传染病类事件为主(91.76%,312/340),发生高峰期为3-6月和11-12月.结论 安徽省近年来发生在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较平稳,以传染病类事件为主,应加强学校各类传染病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同时加强健康教育与宣传,以减少中毒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学校作为一个特殊场所,人群密集,接触密切,为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2].浦东新区位于上海市东部,人口密度高,学校类型与数量较多.笔者对浦东新区2006-2010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学校是一个特殊场所,具有学生密集、接触密切、年龄集中的特点,是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1].2004年我国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为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及时报告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平台.为了解湖北省荆门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置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荆门市2007-2011年报告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收集荆门市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期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所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详细信息资料,包括完整的初次、进程、结案报告以及具体的个案信息.所有事件均经过确认、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和结案.  相似文献   

14.
苍南县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苍南县自2004年以来共上报中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7起,占苍南县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71.05%,与浙江省发生情况相近[1],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学校突发事件已日益关注[2].为了解苍南县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及存在问题,建立和完善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笔者于2008年组织本次调查.  相似文献   

15.
学校由于人口密集、学生密切接触、易感人群集中,成为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易发场所 [1],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已成为各级卫生部门的重要任务.2006年1月1日起实施的<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2],进一步明确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报告标准和范围,规范了各地突发事件的报告.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加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工作,现对泰州市2006-2008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以期为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沁  杜朝东  徐琼  欧浪琴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1):1371-1373
所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emergent events of publichealth)就是指突然间暴发的,可能造成或者已经造成全社会公众健康危害的重大传染性致病性疫情、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重大食物或职业中毒事件以及其他类型严重危害社会公众健康的重大事件,具有突发性和意外性、群体性和社会危害性、严重性等特征[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包括预测防范能力、判断危害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沟通能力、预后干预能力等[3].  相似文献   

17.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系统建立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预警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系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的基础[1].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作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合理有效的疾病流行早期控制机制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有关部门在其发展成公共卫生危机之前及早控制事态发展,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处置的综合能力[1-4].为此,本文针对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对策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8.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长效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是学生高度密集的场所,由于居住集中、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等特点,全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具有不可预知性、突发性、紧急性、危害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这种危机状态会造成较多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对校园教学秩序与师生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和损害,往往可能造成巨大的不良社会影响,破坏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学校稳定等.2010年卫生部、教育部连续2次发出预警通知[1-2].为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证正常学习、生活秩序、维护学校稳定,及时有效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探讨高校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防范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学校卫生是公共卫生问题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0%发生在学校[1].掌握和了解土家族地区的学校(园)饮用水卫生安全是衡量我国社会进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学生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2],也是保证学生安全的重中之重.2011年3月对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学校及托幼机构的学生饮用水卫生现状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20.
学校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1].校医是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肩负着学校传染病监控、健康教育、食品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等任务,守护着学生的健康成长[2-3].而校医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的高低也影响着学校卫生工作的整体水平[4].为了解河南省中小学校校医队伍的现状和校医队伍的配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河南省教育厅于2014年9月对河南省各地市中小学校校医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