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彭菲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0):1582-1584
了解2014年贵州省不同民族中小学生乳、恒牙龋齿患病情况,为制定学生龋齿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手册”中龋齿的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于2014年9-11月对贵州省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和水族5个民族的7,9,12,14岁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进行检查.结果 2014年贵州省5个民族学生乳牙患龋率为49.76%,龋均为2.01;恒牙患龋率为22.35%,龋均为0.51.各民族间学生乳、恒牙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3.67,34.71,P值均<0.01),且恒牙患龋率均为女生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龋齿充填率乳牙为2.22%,恒牙为0.83%,不同民族学生乳、恒牙龋齿充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1.42,117.75,P值均<0.01).随年龄的增长,学生乳牙龋均呈下降趋势,恒牙龋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贵州省不同民族中小学生患龋情况不容乐观,各民族龋病防治工作发展不平衡.口腔卫生保健工作需进一步推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4年成都市中小学生龋齿情况。方法由经培训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口腔专业人员按《2014年全国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手册》对25所市级监测点校9 901人的龋齿情况进行检测。结果乳牙龋患率合计为34.5%,其中男生为34.8%,女生为34.2%,乡村学生乳牙龋患率大于同性别的城市学生。恒牙龋患率合计为13.5%,其中男生为11.4%,女生为15.7%,城市学生的恒牙龋患率大于同性别乡村学生,女生的恒牙龋患率大于同区域男生。龋补率总体较低,城市学生的乳牙龋补率和恒牙龋补率最高分别为12.4%和12.5%,乡村学生最高分别为1.2%和2.7%。结论学生龋齿的患病率高、危害大、影响长远,建议采取加强口腔卫生宣教、合理使用氟化物、开展窝沟封闭、完善相关的保障制度等综合措施,切实减少学生龋齿发生。  相似文献   

3.
分析河南省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现状及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为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河南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7,9,12,14岁4个年龄组的学生,对龋齿和生长发育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龋患情况以及无龋组和患龋组之间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和血红蛋白的差异.结果 中小学生乳牙和恒牙患龋率分别为46.2%和20.3%,其中男、女生乳牙患龋率分别为45.9%和4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7,P=0.50);男、女生恒牙患龋率分别为15.9%和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3.45,P=0.00).城、乡学生乳牙患龋率分别为44.6%和47.8%(x2=11.15,P=0.00),城、乡学生恒牙患龋率分别为20.9%和19.6%.龋均乳牙为1.62,恒牙为0.45,男、女生乳牙龋均分别为1.61和1.62,男、女生恒牙龋均分别为0.32和0.58;4个年龄组学生的身高、体重、BMI和血红蛋白均值都表现为无龋组高于患龋组.结论 河南省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率较高,龋齿影响学生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广西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状况,为进一步预防与控制龋齿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广西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7、9、12、14、17岁中小学生,选择龋患率、龋失率、龋补率和龋均为指标,并将其与2000年、2005年同类资料进行比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10年间,广西中小学生龋患率、龋均明显上升,2000年乳牙龋患率和恒牙龋患率分别为44.89%和16.49%,2010年上升到55.82%和40.96%;2000-2010年,乳牙龋均和恒牙龋均则分别从1.62和0.32上升到2.70和1.44;2010年乳牙龋补率和恒牙龋补率分别比2000年上升了1.33%和1.96%。2010年,各年龄组男生的恒牙龋患率均低于女生。乡村学生的龋患率显著高于城市,龋补率低于城市。结论 广西中小学生龋齿的流行依然严重,应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地区的流行特点,进一步开展综合性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北京市2010年中小学生恒牙患龋情况,为开展学校龋齿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北京市6个区7,9,12,14,17岁5个年龄组的2976名在校学生,由口腔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并分为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4个群体进行统计.结果 2010年北京市中小学生恒牙患龋率为22.38%,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龋均为0.46,12岁学生龋均为0.37;龋齿充填率为33.50%,乡村男生龋齿充填率最低,只有22.14%.结论 北京市学生龋齿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龋均已控制在较低水平,但龋齿充填率还很低.应进一步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和龋齿充填工作.  相似文献   

6.
沂蒙山区城镇小学生龋齿患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豪  王守芳 《职业与健康》2004,20(1):117-118
目的探讨沂蒙山区城镇小学生龋齿患病规律和特点,指导学生龋病防治.方法采用<全国学生龋病牙周病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方案>,随机抽取驻城4所小学3 276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龋齿患病率及龋均分别为66.88% (2 191/3 276),2.51(8 223/3 276).其中恒牙龋患率及龋均分别为12.70%,0.20;乳牙龋患率及龋均分别为62.79%,2.30.②男生恒牙龋患率及龋均分别为11.80%,0.19,乳牙龋患率及龋均分别为65.76%,2.39;女生恒牙龋患率及龋均分别为13.69%,0.22,乳牙龋患率及龋均分59.51%,2.20.③恒、乳牙龋齿充填率分别为2.87%%、2.60%.结论沂蒙山区城镇小学生龋齿患病低于全国及全省水平;乳牙龋患率女生略高于男生;恒、乳牙龋齿充填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7.
郑璐薇 《中国校医》2020,34(3):177-180
目的 了解沈阳市皇姑区2016—2018年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为制定该地区学生口腔卫生保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016—2018年沈阳市皇姑区中小学生体检数据资料,对乳牙和恒牙的患龋率、龋均、龋失补构成比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6—2018年沈阳市皇姑区学生乳牙患龋率分别为23.52%,22.41%,14.48%,龋均分别为0.64,0.51,0.33,充填率分别为14.45%,20.67%,21.93%。恒牙患龋率分别为8.37%,9.27%,6.90%,龋均分别为0.13,0.15,0.11,充填率分别为22.67%,40.39%,37.41%。各年度各年龄段乳牙患龋率男生>女生;各年度各年龄段恒牙患龋率男生<女生。结论 沈阳市皇姑区中小学生龋齿防治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但龋齿充填率有待提高,应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口腔健康宣传教育及行为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中小学生龋齿患病与充填情况 ,促进中小学生龋齿的防治工作。 [方法 ] 2 0 0 3年对平阴县城乡部分中小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 ]乳牙调查 2 0 5 5人 ,龋患率为 2 2 0 4% ;恒牙调查 2 93 4人 ,龋患率为 3 89% ;龋患率女生高于男生 ,男生与女生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乳牙龋齿与恒牙龋齿的充填率分别为 13 3 6%、18 2 2 %。 [结论 ]平阴县中小学生的龋患率不高 ,龋齿的充填率也不高。应继续加强口腔卫生的健康教育 ,进一步提高龋齿的充填率  相似文献   

9.
分析兰州市2014年中小学生龋病的患病现状,为制定龋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4年兰州市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研的数据资料,对兰州市城乡7,9,12,14岁4个年龄组1 411名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4年兰州市男、女生乳牙龋患率分别为57.83%和57.40%,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男、女生恒牙龋患率分别为39.03%和51.78%,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城、乡男生乳牙龋患率分别为53.27%,6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76,P<0.05);城、乡女生乳牙龋患率分别为55.70%,58.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32,P>0.05);城、乡男生恒牙龋患率分别为35.10%,4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78,P<0.05);城、乡女生恒牙龋患率分别为44.20%,5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97,P<0.05).结论 兰州市中小学生龋病防治任务艰巨,今后防龋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农村.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近年云南大理州中小学生龋患流行变化现况及特征,为防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4年大理州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对中小学生龋患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和2014年共调查大理州中小学生3 311名,乳牙龋患率由2010年的53.31%下降至2014年的33.82%;恒牙龋患率由14.39%下降至7.70%,乳牙龋补率由3.98%上升至9.07%。恒牙龋补率无变化,但都处于较低水平。2014年男生和女生乳牙、恒牙龋患率较2010年均明显下降。男生乳牙、恒牙龋患率分别由52.56%和13.16%下降至35.03%和6.78%,女生乳牙、恒牙龋患率分别由54.05%和15.61%下降至32.63%和8.61%。城乡地区乳牙、恒牙龋患率较2010年均明显下降。城市地区乳牙、恒牙龋患率分别由49.30%和18.25%下降至35.57%和5.78%。乡村地区乳牙、恒牙龋患率分别由50.70%和16.75%下降至40.13%和4.05%。乡村地区乳牙龋补率由3.00%上升至22.07%,城市地区恒牙龋补率由8.00%下降至0.50%。结论大理州中小学生防龋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小学阶段成效显著,中学阶段有待提高。应积极采取牙齿氟化、窝沟填补、口腔健康教育等防龋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龋齿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了解北京市怀柔区2010-2012年儿童青少年龋齿患病情况,为今后开展儿童青少年龋齿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手册中有关学生口腔保健技术规范的检查要求,对怀柔区在校中小学生2010-2012年龋病情况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北京市怀柔区儿童青少年恒牙患龋率、龋均、龋患构成比均低于乳牙,恒牙龋失、龋补构成比均高于乳牙.男生乳牙患龋率、龋均高于女生,恒牙患龋率、龋均均低于女生.3a来,乳牙患龋率呈上升趋势,恒牙患龋率、龋均呈下降趋势,乳、恒牙龋补率均显著提高.结论 北京市怀柔区儿童青少年龋齿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龋补工作上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2003年平阴县城乡部分中小学生龋齿患病与充填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龋齿患病与充填情况,促进中小学生龋齿的防治工作。[方法]2003年对平阴县城乡部分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乳牙调查2055人,龋患率为22.04%;恒牙调查2934人,龋患率为3.89%;龋患率女生高于男生,男生与女生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乳牙龋齿与恒牙龋齿的充填率分别为13.36%、18.22%。[结论]平阴县中小学生的龋患率不高,龋齿的充填率也不高。应继续加强口腔卫生的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龋齿的充填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鲁南地区城镇小学生龋齿患病规律和特点,指导学生龋病防治。方法采用《全国学生龋病牙周病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方案》,随机抽取驻城4所小学4914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龋齿患病率及龋均分别为66.88%(3286/4914)、2.51(12335/4914)。其中恒牙龋患病率及龋均分别为为12.71%、0.20;乳牙龋患率及龋均分别为62.80%、2.30。②男生恒牙龋患率及龋均分别为11.78%、0.19,乳牙龋患率及龋均分别为65.78%、2.39;女生恒牙龋患率及龋均分别为13.69%、0.22,乳牙龋患率及龋均分别为59.51%、2.20。③恒、乳牙龋齿充填率分别为3.23%(32/991)、2.93%(332/11325)。结论鲁南地区城镇小学生龋齿患病低于全国及全省水平;乳牙龋患率女生略高于男生;龋齿充填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05、2010、2014和2019年兰州市汉族中小学生龋齿流行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抽取2005、2010、2014和2019年兰州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中口腔检查的相关数据,分析学生龋患检出率、龋补构成比等指标和变化趋势。结果:2005、2010、2014和2019年兰州市学生乳牙龋患率分别为49.69%、51.81%、59.36%和60.81%,各年度间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971,P<0.01);学生恒牙龋患率分别为18.37%、33.40%、46.49%和37.78%,各年度间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152,P值均<0.01)。4个年度乡村学生乳牙龋患率均高于城市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0.118、10.855、6.210和4.350,P值均<0.05);女生恒牙龋患率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8.161、43.525、21.026和13.361,P值均<0.05);学生乳牙龋补构成比总...  相似文献   

15.
岱山县中小学生龋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岱山县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为龋齿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样,按照《中国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对4394名中小学生龋患进行了调查,[结果]学生总龋患率约为40.51%,龋均0.87,乳牙和恒牙龋患率分别为60.40%和29.70%,龋均为2.13和0.52,充填率乳牙为2.10%,恒牙为11.94%,男生龋患率为37.11%明显低于女生龋患率44.09%,城镇学生龋患率41.99%明显高于农村学生37.87%,龋患率以7~10岁学生最高。[结论]在中小学生中应从7岁开始进行龋齿的防治工作,并提高充填率。  相似文献   

16.
了解广东省中山市12岁学生龋齿患病现状,为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制订适宜的口腔卫生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2016-2017学年中山市中小学生体检数据资料,对22 783名12岁年龄组学生龋齿的患病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12岁学生乳牙患龋率为8.19%,男生高于女生(X2=31.13,P<0.01);其中,乳牙龋补构成比为11.52%,乳龋均为0.13.12岁学生恒牙患龋率为25.85%,女生高于男生(x2=159.89,P<0.01);其中恒牙龋补构成比为37.16%,恒龋均为0.49.乳龋患率乡村高于城市,乳龋补率城市高于乡村(x2值分别为49.21,80.47,P值均<0.01),均表现为男生高于女生(x2值分别为28.10,7.74,P值均<0.01);恒龋患率和恒龋补率均表现为城市高于乡村x2值分别为72.83,47.21,P值均<0.01),女生高于男生(x2值分别为8.91,15.58,P值均<0.01),恒龋失率女生高于男生(x2=80.47,P<0.01).结论 中山市12岁学生龋病情况较为普遍,龋病严重程度相对较低.但城乡的龋齿充填比例仍较低,口腔保健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了解广州市中小学生乳牙龋牙数及龋补与恒牙龋的关联性,为预防学生恒牙龋病提供参考.方法 2014年9-12月,对广州市7,9,12和14岁的5 272名中小学生进行口腔检查,记录乳、恒牙患龋及龋补情况,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乳牙龋牙数和龋补数对恒龋牙数的影响.结果 广州市7,9和12岁学生乳牙患龋率分别为48.24%,45.21%,6.10%.7,9,12和14岁学生恒牙患龋率分别为0.61%,2.85%,10.14%,14.28%.男、女生乳牙患龋率分别为35.04%和34.08%,恒牙龋患率分别为4.88%和8.82%.以恒龋数为结局变量,分析乳龋对恒龋的影响,调整学生年龄、性别和城乡后,负二项回归模型中离散参数的估计值为16.37 (95%CI=9.27~28.90),女生较男生更易患恒牙龋,越年长的学生患恒牙龋的强度越高,且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1.09,13.32,19.40,P值均<0.01).乳牙龋拟合负二项回归模型显示,调整年龄、性别和城乡后,有乳牙龋补和恒牙龋补的学生与恒牙龋的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β值分别为1.00,2.76,P值均<0.05).将乳牙龋补和恒牙龋补同时纳入模型后,乳牙龋补对恒牙龋有保护效应(β=-1.09,95% CI=-1.72~-0.46,P<0.01),而恒牙龋补和恒牙龋的正关联也仍有统计学意义(β=3.02,95%CI=2.65~3.39,P<0.01).结论 乳牙龋越严重的中小学生恒牙龋也越严重,对乳牙龋进行龋补修复有助于降低恒牙龋牙数.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中小学生龋患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山东省中小学生龋患状况,为制定口腔保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7,9,12,14,17岁城乡中小学生,由口腔专业人员检查龋齿,记录乳牙龋、失、补和恒牙龋、失、补个数。结果城乡7岁儿童乳牙龋患率分别为69.57%和69.30%,12岁恒牙龋患率分别为30.64%和20.56%,龋齿充填率较低,尤其是乡村儿童乳龋充填率小于3%。近5a学生口腔保健状况有了一定改善。结论山东省学生口腔保健水平较低,龋齿防治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
王萍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06-1809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2010年中小学生龋病的流行现状,为制定防龋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资料中5 954名中小学生龋齿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乳牙龋患率为52.1%,随年龄增长而下降(P0.01);恒牙龋患率为37.4%,随年龄增长而上升(P0.01);乳、恒牙的龋患率皆为乡村高于城市;壮族高于汉族和瑶族;乳龋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恒龋患率为女生高于男生。相同年龄组2010年与1995年相比,乳、恒牙龋患率总体呈上升趋势(P0.01);失补构成比中,龋补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乡村学生和瑶族学生尤其严重。结论针对目前主要问题,今后防龋工作的重点仍然是乡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应加强乡村学校口腔保健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学校口腔保健网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江西省中小学生龋齿的患病现状,为今后江西省中小学生的龋齿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江西省2 400名中小学生进行龋齿检查。结果江西省中小学生的龋患率为37.3%,12岁恒牙龋均为(0.27±0.96)。随着年龄的增长,乳牙龋患率和龋均逐渐降低(P0.001),恒牙龋患率和龋均大体呈上升趋势(P0.001)。城、乡男生乳牙龋患率和龋均,城、乡女生乳牙龋患率比较,城市均大于乡村(P0.001),乡村男生乳、恒牙龋患率和龋均均小于乡村女生(P0.05)。乳、恒牙龋患构成比分别高达88.8%和89.2%,龋补构成比仅为2.9%和5.8%。7、9岁小学生的乳龋患构成比均大于12岁小学生,乳龋补构成比均小于12岁小学生(P0.01)。城市男、女生的乳、恒牙龋失补状况大体优于乡村男、女生。结论江西省中小学生的龋患情况较为严重,口腔保健水平极其低下。应加大口腔健康宣教力度,提高家长和学生口腔保健的"知-信-行"水平,构建多级口腔保健网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