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模式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 其中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63例患者纳入ERAS组, 同期行常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临床结局。   结果   ERAS组和对照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 无统计学差异。ERAS组以腹腔镜手术为主, 而对照组开腹手术居多(P < 0.01);ERAS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 < 0.01), 但术中出血量显著降低(P < 0.01), 术后胃管拔除时间(P < 0.05)和恢复流食时间(P < 0.05)早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24), 住院费用亦低于对照组(P < 0.05)。ERAS组的胃排空障碍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3.2%比13.3%, P < 0.05), 总并发症发生率、胰瘘、胆瘘、术后出血、感染、二次入院、二次手术发生率及死亡率等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RAS组中腹腔镜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P < 0.01)、术后住院天数(P < 0.05)、住院费用(P < 0.05)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   结论   ERAS理念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安全有效, 可加速患者康复, 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围手术期营养干预的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流程对胃肠外科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连续纳入2015年12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行胃肠手术的患者, 在胃肠与营养代谢专业组接受手术治疗及ERAS管理的患者进入ERAS组, 在其他专业组接受传统围手术期管理者进入对照组。ERAS组围绕术前营养评估、口服或管饲营养补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等措施, 结合其他ERAS管理流程, 主要包括微创手术、全身麻醉或联合硬膜外阻滞等多模式镇痛、术后镇痛以非甾体类抗炎药为主; 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措施, 主要包括开腹或微创手术、全身麻醉、术后镇痛应用阿片类镇痛药物等。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住院天数, 次要结局指标包括住院总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0 d内再入院率。  结果  共纳入204例患者, ERAS组和对照组各102例。ERAS组术后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7.2±4.5)d比(9.8±4.8)d, P < 0.001], 住院总费用亦显著降低[(41 125±18 593)元比(51 512±19 453)元, P < 0.001]。两组术后Clavien-Dindo分级Ⅱ级及以上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0 d内再入院率无统计学差异(9.8%比13.7%, 2.9%比2.0%, P均>0.05)。  结论  围手术期营养干预在胃肠外科中应用安全有效, 有利于患者术后实现加速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快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综合措施, 评价其对术后康复的影响。  方法  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住院接受外科矫形治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连续队列中最初100例(第1~100例, 传统组)和最后100例(第1193~1292例, ERAS组)患者入选本研究。ERAS组围手术期采用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快速康复诊疗方案, 回顾性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情况, 包括总住院日、术后住院日、异体输血量、出院时疼痛评分、30 d内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内非计划再手术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1年内非计划再手术率无统计学差异, 传统组患者的总住院日及术后住院日均显著长于ERAS组[总住院日:传统组(17.18±2.67)d, ERAS组(11.35±1.49)d, P < 0.05;术后住院日:传统组(9.34±0.52)d, ERAS组(7.19±0.71)d, P < 0.05];传统组异体输血人数及异体红细胞输血量均多于ERAS组[异体输血人数:传统组41%(41/100), ERAS组20%(20/100), P < 0.05;异体红细胞输血量:传统组(1.43±0.39)U, ERAS组(0.59±0.12)U, P < 0.05];传统组出院时疼痛评分[(3.40±0.63)分]略高于ERAS组[(3.00±0.47)分],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围手术期实施加速康复诊疗方案, 可在不增加患者并发症和非计划再手术发生率的情况下, 减少住院时间及输血量, 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成立基本外科急诊手术团队在提高急诊外科诊疗效率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1日—2021年7月31日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急诊手术团队接诊的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基本外科急诊手术团队成立前后流水量、留观量及留观患者比例。分析基本外科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合并症、诊断结果、手术量、病情分级、术前准备时间、术后转入ICU病房的比例、住院时间>30 d的患者比例、并发症发生率), 并按手术级别和病情分级比较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37 945例于急诊外科就诊的流水患者。急诊手术团队成立前后的流水患者总数分别为15 745例、22 200例(平均每月分别为1312例、1850例), 留观患者总数分别为1814例、1622例(平均每月分别为151例、135例)。急诊手术团队成立后, 留观患者比例由11.6%下降至7.3%(P=0.000), 术前准备时间显著缩短[(0.7±0.9)d比(1.5±0.7)d, P=0.000], 术后转入ICU病房的患者比例(23.7%比37.9%, P=0.000)、住院时间>30 d的患者比例(0.5%比5.7%, P=0.000)均下降, 中位住院时间(3 d比5 d, P=0.028)与中位住院费用(1.3万比3.4万, P=0.000)均明显减少, 平均手术量增加(77例比26例, P=0.000), 并发症发生率(6.0%比5.1%, P=0.548)无明显变化。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成立基本外科急诊手术团队是降低住院费用的独立影响因素, 病情危重、住院时间长、术后转入ICU病房是增加住院费用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成立基本外科急诊手术团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急诊压力, 如减轻急诊拥堵程度、提高急诊手术周转率、减轻患者医疗负担等, 提高诊疗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腹盆部手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术后疼痛管理及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全麻下腹盆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试验组患者在全身麻醉的同时联合静脉输注利多卡因, 对照组采用传统全身麻醉模式。比较两组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的用量、静息及活动状态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自控镇痛泵按压次数、恶心呕吐及排气情况。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试验组术后24 h内舒芬太尼用量和镇痛泵按压次数均减少[(0.0372±0.0137)μg/(kg·h)比(0.0498±0.0447)μg/(kg·h), t=-2.190, P=0.030;(7.4±6.7)次比(11.1±10.6)次, t=-2.257, P=0.027], 术后24 h内的静息及活动状态疼痛VAS评分≤ 3分者比例均更高(97.0%比85.5%, χ2=3.938, P=0.047;68.7%比47.3%, χ2=5.710, P=0.017), 肠道排气率更高(26.9%比5.5%, χ2=9.717, P=0.002), 但恶心、呕吐发生率未见统计学差异。  结论  腹盆部手术术中输注利多卡因可能有助于术后疼痛管理, 加速胃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头颈部手术后非计划二次插管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北京协和医院行头颈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非计划二次插管患者为研究组,随机抽取一定量的成功拔管者为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比例为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头颈部手术后非计划二次插管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60例(研究组12例,对照组48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入选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全身麻醉史(OR=9.17, 95% CI:1.05~83.33, P=0.045)、Cormack-Lehane分级Ⅲ级(OR=18.87, 95% CI:1.53~250.00, P=0.022)、术中液体负荷≥20 mL/kg(OR=27.78, 95% CI:1.94~500.00, P=0.014)是头颈部手术后非计划二次插管的危险因素。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7(3.0,17.0)d比2(2.0,5.0)d,P=0.013]、ICU停留时间[1(0.0,2.8)d比0(0.0,0.0)d,P<0.001]均长于对照组。  结论  头颈部手术后非计划二次插管与有/无全身麻醉史、Cormack-Lehane分级及术中液体负荷有关,其发生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中应用腹腔镜下空肠造瘘的安全性和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行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营养支持方式分为经口营养组(2013年1月至2017年10月)、空肠造瘘组(2017年11月至2020年6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围术期营养状况与生活质量。  结果  共入选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食管癌患者190例。其中空肠造瘘组128例、经口营养组62例。与经口营养组比较,空肠造瘘组术后住院时间[11(9, 13)d比14(13, 20)d, P<0.001]更短,术后辅助化疗完成率更高(95.16%比75.00%, P=0.005), 两组手术时间[335(300,374)min比330(310, 370)min, P=0.750]、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28.13%比35.48%,P=0.748)无显著差异。与经口营养组比较,空肠造瘘组术后1个月[(23.3±3.5)kg/m2比(21.7±3.9)kg/m2, P=0.006]、3个月[(22.6±3.5)kg/m2比(20.6±4.0)kg/m2, P<0.001]体质量指数均增高,术后1个月[(3.9±2.2)%比(10.3±3.5)%, P<0.001]、3个月[(6.5±3.1)%比(15.7±4.8)%, P<0.001]体质量下降率均降低。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 d时生活质量症状量表评分均升高,功能量表评分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急剧降低,术后1个月时各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经口营养组比较,空肠造瘘组术后7 d与术后1个月时症状量表评分(术后1个月时疼痛评分除外)均降低,功能量表评分及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P均<0.05)。  结论  相较于经口营养,腹腔镜下空肠造瘘在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生活质量恢复方面更具优势,且不增加手术相关并发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随诊情况, 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5年1月至12月间住院治疗的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病理及术后随访资料, 根据乳头溢液的性质将患者分为血性溢液组和非血性溢液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  结果  173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女性患者入选本研究, 平均年龄(45.65±13.48)岁, 中位病程3(1, 12)个月, 其中血性溢液119例(68.8%, 119/173), 非血性浆液性溢液54例(31.2%, 54/173);术前111例(64.2%, 111/173)经超声检查发现存在病变。血性溢液组和非血性溢液组在年龄、病程、术前体格和钼靶检查结果、术后病理分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术前超声检查(是否发现病变)及术后病理诊断(是否为乳腺癌)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2和P=0.045)。血性溢液患者中恶性病变组的年龄更大(P=0.014)。术后中位随访17(14, 20)个月, 病理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均无复发、转移及死亡。  结论  血性溢液提示高乳腺恶性病变风险, 其中年龄较大者乳腺癌风险更高。大部分乳头溢液患者, 特别是血性溢液患者术前超声检查可发现病变。手术治疗是明确诊断并进行治疗的有效手段, 术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体外循环心脏手术(cardiopulmonary bypass surgery, CBS)后中心静脉压峰值(peak value of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p)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6年5月1日至2018年5月1日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所有CBS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转入ICU后即刻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CVP 0h)、6 h时CVP(CVP 6h), 转入ICU 48 h内CVPp(CVPp 48h), 以及转入ICU 48 h后AKI发生率及院内死亡率。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估CVP相关指标预测CBS术后发生AKI的临床价值并确定最佳临界值; 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BS术后发生AKI、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入选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CBS患者485例, AKI发生率为25.2%(122/485), 院内死亡率为2.5%(12/485)。ROC曲线分析显示, CVPp 48h预测CBS术后发生AKI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634(95% CI: 0.577~0.692, P<0.001), 最佳临界值为14 mm Hg, 灵敏度为49.6%, 特异度为6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高血压(OR=2.505, 95% CI: 1.581~3.969, P<0.001)、肺动脉高压(OR=2.552, 95% CI: 1.573~4.412, P<0.001)、主动脉阻断时间延长(OR=1.009, 95% CI: 1.004~1.014, P=0.001)、CVPp 48h≥14 mm Hg(OR=1.613, 95% CI: 1.030~2.526, P=0.037)是CBS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CVPp 48h≥14 mm Hg是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8.044, 95% CI: 1.579~40.979, P=0.012)。  结论  CVPp 48h升高可能增加CBS术后AKI发生风险, 对其动态监测有助于AKI的预防和早期识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现况,并初步分析其发生Hp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通过发送电子问卷的方式对北京协和医院长期随访IBD患者及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北京社区居民展开调查。收集两组人群一般资料、Hp感染相关信息、环境因素等资料。比较两组人群Hp阳性率差异并分析IBD患者Hp感染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最终纳入本研究IBD患者122例、社区居民1739例。两组人群倾向性评分直方图高度一致。IBD患者Hp阳性率显著低于社区居民(13.1%比42.7%,P<0.001),且两组Hp阳性率均随年龄增高呈逐渐升高趋势,但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IBD患者中Hp阳性者长期共餐者Hp感染的比例显著高于Hp阴性者(43.8% 比18.9%,P=0.006)。  结论  IBD患者Hp感染率较社区居民降低,其发生Hp感染可能与长期共餐者Hp阳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胃癌患者术后不常规留置导尿管的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 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麻醉诱导期插入导尿管, 手术结束时即刻拔除导尿管并以此时间为观察起始点, 记录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尿量、重插尿管的比例, 分析首次排尿延迟及重插尿管的危险因素。  结果  137例患者纳入本研究, 其中男性90例(65.7%), 女性47例(34.3%), 平均年龄(58.9±10.1)岁, 术后首次排尿时间为(5.3±2.1)h, 首次自解尿量(298.9±101.3)ml, 重置尿管比例为11.7%(16/137);相比开腹组, 机器人组自主排尿率高, 诱导排尿率、重置导尿管及尿路刺激征发生率均较低(P均 < 0.05);以术后6 h首次排尿时间作为分界, 与≤ 6 h组相比, >6 h组术中输液量、尿量及术后首次自解尿量均较多, 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延迟(P均 < 0.01)。  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胃癌患者术后即刻拔除尿管是可行的, 术中控制性输液、多模式镇痛是不常规留置导尿管的基础条件, 机器人手术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自主排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治疗胰头恶性肿瘤的效果,分析手术前后胰腺影像学特点。  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胰头恶性肿瘤患者110例,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十二指肠切除术(n=61); 对照组:采用开腹十二指肠切除术(n=49)。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手术切除的完整性、炎性反应,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前与术后胰腺影像学特点。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除的完整性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5); 术前CT显示胰头部可见不规则囊状低密度影,边缘分叶、内分隔、密度欠均匀,增强边界较清楚,术后有患者可见术区范围包裹性积液、局部密度稍高。  结论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恶性肿瘤可以减轻机体炎性反应,降低术中出血和缩短住院时间,其手术切除的完整性与开腹手术相当,且借助CT术前影像能有效指导手术过程和识别术后胰瘘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8年1月—2020年5月选取南京市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11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的奇偶数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后采用髋后外侧切口入路形式。对照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案管理模式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进行围手术期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1 d、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模式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可加快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  相似文献   

14.
冯瑰丽  肖明  赵蕾  刘芳  王莹 《全科护理》2021,19(1):59-6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护理策略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10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病人,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采用手术室ERAS护理。比较两组病人体温(术前、术中、术后)、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生理应激指标、心理应激状况、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病人术中、术毕体温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病人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8.00%(P<0.05)。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室护理中应用ERAS护理可减轻病人手术应激反应,促进术后恢复,预防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腺外科手术应用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6月该院139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时间段分为传统经胸前入路腔镜手术组(TES组)及加速康复手术组(ERAS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血、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应激指标。结果 ERAS组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明显少于传统组,疼痛评分、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等明显低于TES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模式镇痛及超前镇吐等ERAS理念应用于经胸前入路腔镜甲状腺外科领域中安全可行,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但具体实施方案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措施对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行腹腔镜分期手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92例,分为2组:ERAS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妇科手术围手术期处理,ERAS组患者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措施进行围术期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相关指标。结果:ERAS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可促进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缩短平均住院日及降低住院费用,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护理策略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 PD)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1日~2016年3月31日23例Lap PD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策略;将2016年4月1日~2017年5月31日20例Lap PD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策略。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拔除胃管时间、术后拔除营养管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开始进流质饮食时间提前(P<0.05),术后肠外营养使用时间、拔出引流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5),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胰瘘发生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策略应用于Lap PD患者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