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上尿路结石患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解放军一五二中心医院收治的9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均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社会功能、角色限制、生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上尿路结石患者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陈丽光  张春梅  王铖 《浙江医学》2019,41(10):1084-1086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用于肝内胆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回顾行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56例。其中28例患者应用ERAS理念进行围术期护理,为观察组;另28例患者进行常规围术期护理,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再入院率、病死率、患者满意度等围术期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再入院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RAS理念用于肝内胆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围术期护理是安全有效的,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加速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的病例,总结此类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结果 46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能减少和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比常规护理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7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2个组别。所有患者均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循证护理,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运用护理程序对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在疾病认知、检查指导、术前准备知识、用药知识、术后配合知识、饮食知识、康复知识等方面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经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实验组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护理程序对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促进了手术病人的康复,还明显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用于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价值.方法:在该院泌尿外科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患者随机选出10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我院接受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77%低于对照组的(16.98%,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新的微创手术方法,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择肾结石患者52例,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52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与耐心细致的护理,术后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Ⅰ期结石清除率为78.8%(41/52),Ⅱ期结石清除率为86.5%(45/52),7例术后辅助ESWL碎石,其中4例ESWL后,排净结石,3例仍有肾下盏残余结石.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针对性的护理,及时耐心的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重视肾造瘘管、双J管的护理,将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体位护理对复杂输尿管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濮阳市中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4例复杂输尿管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依据入院时间将74例患者分为两组,各37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体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一次穿刺成功率、碎石成功率及术后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用时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术后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碎石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护理应用于复杂输尿管结石接受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患者,在不降低碎石成功率的前提下,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术后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潘惠颜 《吉林医学》2012,33(18):3993-3994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7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围手术期予优质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理服务满意度(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P<0.05)。结论:对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围手术期,采取优质整体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肾镜通道手术治疗老年泌尿系结石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分析应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的32例老年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配合特点及注意事项。结果 32例老年患者取石术中无大出血、无邻近脏器损伤,术后无感染休克发生。28例患者建立通道成功处理结石,3例分期完成两侧手术,1例恢复期双J管移位,均康复出院。结论结合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充分术前准备、精细的手术护理配合、密切的病情观察,可促进老年泌尿系结石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不留置造瘘管的适应证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无管化组)和B组(留置造瘘管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A组术后住院时间、疼痛VAS评分和术后恢复正常工作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选择性的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毕时采用"无管化"技术是可行的,减轻了对患者置管后带来的不适及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康指导干预对经皮肾镜取石术康复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并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肾结石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100例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程系统的健康教育指导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时间、拔肾造瘘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等。结果实验组的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时间、拔肾造瘘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出血、感染、尿潴留、双J管移位及肾造瘘管脱落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干预能明显地提高手术及康复效果,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健康教育知晓率,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保证患者医疗护理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方法:我院2005年5月~2012年2月共235例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在围手术期采取标准化的术前、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23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5例患者一次碎石不完全,二次微创经皮肾镜碎石。39例有结石残留,总结石取尽率为83.4%。18例患者有结石残留大于8 mm,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排出。大出血病例共5例,4例经输血等保守治疗成功。术后1例大出血,介入止血成功。1例通道经过胸膜腔,术后拔除肾造瘘管出现胸痛等症状后发现,及时用凡士林纱布填塞瘘道吸收愈合。本组无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加强术前术后护理观察,全面详细的健康指导,可提高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区海玲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6):138-139,141
目的探讨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将11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7),观察组采用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家属的健康知识教育测试评分、满意度、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采用超声引导MPCNL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资料。结果78例均手术成功,结石清除率95%,平均手术时间88分钟,平均住院天数7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微创经皮输尿管镜与逆行输尿管镜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方便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220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1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经皮输尿管镜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逆行输尿管镜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结石清除率为100%,对照组的结石清除率为91.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输尿管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结石清除率高,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ERAS的理念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的康复需求,构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后康复日志,研究其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患者120例,根据围手术期处理方法不同(ERAS组79例,非ERAS组41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整体护理及围手术期常规健康指导,实验组采用医、护、患共管模式,应用康复日志。比较2组患者康复情况及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发症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他指标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构建康复日志并应用有助于腹腔镜肝切除术后患者掌握术后康复知识,提高患者的主动性,促进家属的积极参与,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治疗上尿路结石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通过对42例微创经皮肾穿刺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全面实施整体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42例病人通过手术治疗和护理干预,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是治疗上尿路结石新开展的重要微创技术,而术前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体位训练,术后的引流管道的护理是围手术期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135例PCN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ERAS分为ERAS组和传统组。ERAS组62例患者围术期采用ERAS处理模式,传统组73例患者围术期采用传统处理模式;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饮水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下床活动和导尿管留置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等的差异。 结果 ERAS组患者术后首次饮水和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和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传统组(P<0.05),术后24、48 h VAS评分也低于传统组(P<0.05)。 结论 在PCNL围手术期应用ERAS指导,可明显加速术后康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柴青  杨丽 《中外医疗》2016,(22):151-153
目的:探究不同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该院住院治疗并且已经确诊的102例脑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案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神经缺损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及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护理疗程实施对比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神经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神经缺损评分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前两组的神经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6例不良反应患者,对照组出现12例不良反应患者,其中16例患者不良反应经治疗后均得到有效好转。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干预中具有明显效果,具有满意度高、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