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艾滋病患者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确诊艾滋病患者及HIV检测阳性者共94例为研究组,38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二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应付方式问卷(CSQ)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评。结果研究组SCL-90的强迫、抑郁、焦虑及精神病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内部男性抑郁因子分和偏执因子分均高于女性,其SCL-90多个因子与CSQ和EPQ多个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在0.21~0.70之间。结论艾滋病患者及HIV感染者心理健康状况不良,以情绪障碍为主,应进行心理社会支持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安徽省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该人群的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定量调查的方式对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安徽省3个城市中接受CD4+T细胞检查的A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病人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的参与者中,有63人(21.1%)存在焦虑状况;有126人(42.3%)存在抑郁状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AIDS患者有宗教信仰是焦虑状况发生的相关因素(OR=2.221,95%CI:1.094~4.509);患者具有依从性、婚姻状况为已婚或同居、文化程度为初中和大专及以上、所在地为淮北市、知晓抗病毒治疗需终生服药是抑郁状况发生的相关因素(均有P<0.05)。结论 3个城市AIDS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较为普遍且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抗病毒治疗需终生服药的知晓情况等可能对于降低焦虑和抑郁情况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沙酮维持治疗(MMT)是控制海洛因成瘾者滥用毒品以及经共用注射器传播艾滋病、丙型肝炎等疾病较为有效的干预措施.本研究对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MMT门诊的吸毒人群进行焦虑和抑郁状况调查,为MMT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安徽北部地区中老年女性HIV/AIDS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为今后组织开展相关人群的关怀支持工作和提高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自2018年3月-2019年2月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抽取阜阳和亳州2市8个乡镇,对≥40岁的女性HIV/AIDS患者及其邻居同伴共计521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拟接受美沙酮社区治疗者药物滥用和艾滋病知识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美沙酮社区维持治疗试点地区内的静脉吸毒者进行入组筛查 ,了解其药物滥用情况和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方法 按照美沙酮维持治疗试验性项目的入组标准 ,对成都武候区辖区内的药物滥用者进行筛查。对达到入组标准的 5 5名静脉海洛因吸毒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调查人员经统一培训、统一方法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该试点社区内的静脉吸毒者初始吸毒的原因多为好奇心驱使 (69 1% )、朋友鼓励和压力 (2 1 8% ) ,并有 41 8%的人有与别人共用针具史。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 (96 4% )有过性行为的经历 ,并且一部分人 (15 1% )在过去的 6个月中存在高危行为 ,如嫖娼、从不使用安全套等。他们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低下。 10 0 %的静脉吸毒者渴望戒断毒品 ,回归社会。结论 在今后美沙酮维持治疗的试点中 ,应把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同禁毒干预有机地结合 ,调动各方力量积极营造有利于脱毒、戒毒、没有歧视的良好氛围 ,使他们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治疗6个月时的疾病感知与治疗一年后抑郁和焦虑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于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共完成425名新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的招募,收集有效问卷400份,6个月和12个月时分别完成随访348人和304人。最终纳入分析304人,采用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疾病感知与抑郁及焦虑之间的关系。结果 接受抗病毒治疗12个月后具有显著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的患者占比分别为23.0%和14.9%。疾病感知总分为(37.48±9.73)分。治疗过程中的疾病感知总分(OR=1.11,95%CI:1.04~1.18)、疾病可理解性(OR=0.83,95%CI:0.70~0.99)和疾病情绪(OR=1.38,95%CI:1.16~1.62)是抑郁的预测因素。疾病感知总分(OR=1.14,95%CI:1.05~1.25)、疾病影响(OR=1.47,95%CI:1.16~1.85)和疾病情绪(OR=1.75,95%CI:1.32~2.33)是焦虑的预测因素。结论 接受抗病毒治疗一年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况仍有待改善,可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疾病感知水平,从而改...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探讨心理健康干预策略对稳定和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效果,得出结论:心理健康干预策略能够稳定和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对疾病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浙江省台州市HIV扩大检测策略的影响因素,为完善当前HIV扩大检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HIV扩大检测策略涉及的供需双方人员作为访谈对象,通过焦点组访谈和个体深入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和信息,利用Nvivo 8.0软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影响台州市需方进行HIV扩大检测的因素包括社会歧视、HIV检测内涵和有关政策知晓率低、HIV相关知识宣传滞后等;影响供方提供HIV扩大检测策略的因素包括资源投入不足、检测部门缺乏合作、隐私保护不充分、宣传不足等。【结论】应通过完善资源投入与配置机制,注重检测效率机制构建,动员社会参与,创新HIV检测技术等促进HIV扩大检测策略的实施,提高检测率。  相似文献   

9.
张秀英  李亚妹  董鹤  石杨  马金婵 《职业与健康》2023,(8):1131-1134+1141
养老护理员是养老服务的主要力量,也是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保障。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及养老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养老护理员面临着多重压力与挑战,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严重的负担。我们对影响养老护理员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综述,主要从人口学和社会学2方面进行分析,并积极推进养老服务吸纳机制、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增加社会的支持和认可度,加强养老护理员规范化、专业化培训及基于网络为养老护理员提供心理支持,为构建完整的养老护理员心理健康体系提供依据,为推动养老事业的稳步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广西医科大学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更好地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广泛性焦虑量表和抑郁症状群量表,对485名本科生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分析比较不同人口学背景及基本情况下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的发生率.结果:焦虑情绪发生率是40.7%,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焦虑发生率分别是36....  相似文献   

11.
中国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PLWHA)数目逐年增长,有关PLWHA的心理健康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确诊HIV初期和艾滋病期的心理问题相对而言更严重,容易出现心理危机。目前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多运用于其他疾病,在PLWHA的运用较少。本研究综述PLWHA危及期的心理特点及危机干预在PLWHA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宵  刘洁 《现代预防医学》2019,(23):4368-4371
抑郁在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普遍存在,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心理健康,目前针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抑郁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因此本文回顾了国内外HIV感染者/AIDS患者抑郁的相关文献,并着重综述了影响该人群抑郁的因素,以期为防治或缓解HIV感染者/AIDS患者抑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HIV/AIDS患者的焦虑检出情况。 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2年3月有关中国HIV/AIDS患者焦虑检出率的横断面研究,完成文献筛选及质量评价后,采用R 4.4.1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文献65篇,研究对象31 303例,合并后中国HIV/AIDS患者焦虑检出率为33.04%(95% CI: 29.73%~36.36%);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不同地区、不同评价量表、不同感染途径、不同研究人群HIV/AIDS患者焦虑检出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不同研究特征进行分组比较,获得社会/家人/朋友支持(OR=0.739 4, 95% CI: 0.683 9~0.799 5,P<0.01)是HIV/AIDS患者焦虑症状的保护因素。 结论  中国HIV/AIDS患者焦虑检出率较高,建议加强对HIV/AIDS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的早期评估与干预,改善HIV/AIDS患者的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四川省中老年HIV/AIDS患者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关系,为改善该人群服药依从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四川省的艾滋病高发县区,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对象进行调查,采用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和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测量心理健康,自我报告法判断服药依从性,单因素分析,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焦虑症状和服药依从性的关系,亚组分析探索不同人群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共1 288人完成了调查,抑郁症状总分的均分为(4.43±4.90)分,焦虑症状总分的均分为(2.75±4.24)分,调查对象中依从的占85.56%,不依从的占14.44%。多因素分析显示,抑郁症状与服药依从性呈负相关,且症状越明显关联强度越大(轻度:OR=0.58,95%CI:0.38~0.89;中度:OR=0.51,95%CI:0.28~0.94;重度:OR=0.42,95%CI:0.18~0.95)。轻度焦虑与依从性正相关(OR=1.71,95%CI:1.01~2.93)。亚组分析显示,抑郁、焦虑症状对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在不同户口性质的人群间存在差异。结论 中老年HI...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家属及朋友感染HIV的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方便抽样方法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于2013年3~6月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及门诊部的192名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家属及朋友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192位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家属及朋友中,感染者家属占86.5%(166/192),感染者家属及朋友的HIV感染率为36.5%(70/1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感染者的关系为配偶或性伴(OR=4.464,95%CI:2.128~9.366)、同性恋/双性恋(OR=4.523,95%CI:1.676~12.209)、吸毒(OR=6.755,95%CI:1.720~26.528)是感染者家属及朋友感染HIV的危险因素;与感染者感情关系亲密(OR=0.229,95%CI:0.097~0.539)是其感染HIV的保护因素。结论 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配偶或性伴与其存在着性关系,故感染HIV风险较其他亲友高,但与HIV感染者/AIDS患者感情亲密的配偶或性伴较感情疏远者感染HIV风险低。同性恋/双性恋、吸毒是感染HIV的高危因素。关于与HIV感染者/AIDS患者感情关系和除配偶或性伴以外其他亲友感染HIV的相关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HIV感染者/AIDS患者(PLWHAS)的社会支持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社会支持测量,自制调查表收集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结果 294名PLWHAS的社会支持平均总分为(27.16±8.04)分,低于常模。社会支持得分随年龄增加而下降(β=-0.119),随文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β=0.108);家庭人均年收入≥3000元者社会支持得分高于<3000元者(β=0.141);无业(β=-0.166)和独居(β=-0.305)是社会支持的危险因素,而与家里人维持良好的关系(β=0.356)和稳定的婚姻(β=0.252)是社会支持的有利因素。结论 PLWHAS的社会支持水平不高,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就业状况、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居住方式及与家里人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解新疆HIV感染者及患者性伴告知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当地的性伴告知工作提供工作建议.方法 对新疆10个县市(区)内所有能够随访到的HIV感染者和病人3 071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新疆HIV阳性者性伴告知率为81.5% (2 010/2 467),其中男性为82.2%(1 229/1 495),女性为80.3% (781/972);62.2%(1251/2 010)选择在1周内告知;52.1%(1 047/2 010)选择本人告知;59.3%(1 776/2 994)期望告知对象为配偶或性伴;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性伴告知的影响因素为感染者家庭收入≤500元/月(OR=1.65,95% CI=1.23 ~2.20)、感染者确认时限(OR=1.08,95% CI=1.02~1.15)、感染者婚姻状况为已婚(OR =4.46,95% CI =2.91~6.82)、感染者有子女(OR=1.50,95% CI=1.12 ~2.00)及调查地区为新疆北部和南部地区(OR =4.10,95% CI=2.72 ~6.19;OR =2.34,95% CI=1.53 ~3.57).结论 新疆的HIV感染者和病人性伴告知率较高,影响因素包括当地持续深入的支持活动、感染者婚姻状况及子女状况等.  相似文献   

18.
Depression is common among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 and contributes to a wide range of worsened HIV-related outcomes, including AIDS-related mortality. Targeting modifiable causes of depression, either through primary or secondary prevention, may reduce suffering as well as improve HIV-related outcomes. Food insecurity is a pervasive source of uncertainty for those living in resource-limited settings, and cross-sectional studies have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it as a critical determinant of poor mental health. Using cohort data from 456 men and women living with HIV/AIDS initiating HIV antiretroviral therapy in rural Uganda, we sought to (a) estim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food insecurity and depression symptom severity, (b) assess the extent to which social support may serve as a buffer against the adverse effects of food insecurity, and (c) determine whether the buffering effects are specific to certain types of social support. Quarterly data were collected by 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blood draws. The primary outcome was depression symptom severity, measured by a modified Hopkins Symptom Checklist for Depression. The primary explanatory variables were food insecurity, measured with the Household Food Insecurity Access Scale, and social support, measured with a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Functional Social Support Questionnaire. We found that food insecurity wa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symptom severity among women but not men, and that social support buffered the impacts of food insecurity on depression. We also found that instrumental support had a greater buffering influence than emotional social support. Interventions aimed at improving food security and strengthening instrumental social support may have synergistic beneficial effects on both mental health and HIV outcomes among PLWHA in resource-limited settings.  相似文献   

19.
The introduction of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 has created new options for those infected and affected by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HIV/AIDS). Most HIV-infected persons no longer die within months of diagnosis. There is now a long-term continuum of care that can end in misery or relative comfort. The introduction of palliative care in concert with curative therapies throughout the disease trajectory should be the standard of care for all persons. At the very least, the introduction of palliative care and hospice at the end of life is important to the holistic care of persons living with HIV/AI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