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 研究在治疗糖尿病足中应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方便选取该院自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所有资料,这50例患者包括Wagner分级:0~4级,下肢MRI或CT动脉造影均有腘动脉以下的血管闭塞、血流中断.实施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术中于患者胫骨中段行2 cm×12 cm的骨窗,术后第5天对骨窗进行横向搬移,促使骨块附近软组织再生,构建全新的微循环,以便于改善患肢血供.结果 对该次该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经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治疗之后微循环重建成功,溃疡得到逐步愈合,未出现经小腿截肢情况,溃疡平均愈合时间为(13.21±1.32)周;患者患足感染、麻木、疼痛等症状均逐步消失,胫骨搬移骨窗中位愈合时间(18.23±2.22)周;术前患者足部皮温(27.23±0.32)℃、疼痛评分(5.10±0.39)分,术后患者足部皮温(31.24±0.54)℃、疼痛评分(0.78±0.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胫骨横向骨搬移技术应用于糖尿病足等下肢动脉闭塞症治疗中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降低截肢率,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是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一种值得应用的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引起下肢异常的总称。据西方国家流行病学统计约有5%-10%的糖尿病患者会并发糖尿病足,其中1%的患者会因此截肢,糖尿病患者的截胺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是许多国家截肢的首要原因,这不仅增加了医疗费用,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5.
麻仕玺  花奇凯  邝晓聪  韦姣  莫燕  候俊 《微创医学》2022,(2):159-165+187
目的 探讨胫骨横向骨搬移术(TTT)促进重度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重度糖尿病足患者61例,观察手术前后创面愈合情况。受经费及患者依从性限制,分别随机挑选Wagner分级3级、4级、5级各4例患者,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对其创面边缘愈合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并观察手术前后CD86、CD163、CD3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细胞计数变化,以CD86、CD163单克隆抗体分别标记M1、M2型巨噬细胞,应用Image Pro Plus 6.0软件统计阳性细胞数,计算M1/M2值,并观察术前、术后1个月创面边缘组织HE染色情况。术前、术后1个月行足部血管造影检查观察足部血管变化。结果 61例患者创面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12(3.83±2.31)个月,创面愈合过程基本按炎症期、增殖期和重塑期3个阶段发展。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CD86、CD163阳性细胞较术前减少,VEGF、CD31阳性细胞较术前增加;术后1个月M1、M2型巨噬细胞计数较术前减少,M1/M2较术前降低(均P<0.05)。术前HE染色发现组织残缺,未见皮肤附属器,术后新生皮肤组织结构完整,可见腺...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其对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21年1月我院骨病中心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85例,所有患者Wagner分级为Ⅲ级及以上,均接受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评估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患足创面愈合情况;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法验证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足部皮温、疼痛、下肢周围神经病变、足部血流指标、血管生成相关因子水平和创面微循环改善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失血量分别为(56.78±8.25)min、(35.49±6.13)mL;术后2例患者出现骨搬移切口皮瓣下积血,经血肿清除、加压包扎治疗后愈合良好,均未出现皮肤坏死、感染、骨折、外固定架松动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显示,骨搬移1周后,患足溃疡创面出现新鲜肉芽组织,3~4周后溃疡创面面积明显缩小,6~10周后开始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35±2.37)周。1例患者于术后2周行坏死脚趾截除术,保肢率为97%;3例患者术后1年内足部溃疡复发,溃疡复发率为13.04%。术后3个月,患者VAS、TCSS评分、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术前下降(P<0.05...  相似文献   

7.
赵彦甄 《开卷有益》2007,(10):53-53
[问]请问我的糖尿病足该怎样治疗?去哪里治疗? [答]糖尿病足可由糖尿病神经病变或糖尿病血管病变引起,也可由以上两种因素结合引起。像您病变局部变黑及右下肢静息痛,说明下肢血管病变严重。有的老年人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就是一般走路不到500米,就出现患肢痛,休息一段时间,才能继续走路,也是下肢缺血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糖尿病患者一生中发生足溃疡的概率是12%~25%[1].在各种非外伤性截肢中,DF截肢占50%[2].近年来,随着DF介入治疗和负压封闭引流等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DF进入临床,使DF保肢治疗有更多的选择.由于DF的复杂性以及治疗方法的多样性,一直没有一个标准治疗方案,各种治疗方案的优劣也没有定论,因此,研究各种疗法的临床效果及转归为DF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帮助.笔者现对糖尿病足几种治疗方法及效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胫骨横向骨搬移手术治疗糖尿病足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广州市增城区新塘医院行胫骨横向骨搬移手术治疗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愈合组63例和未愈合组17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胫骨横向骨搬移手术治...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感染,单独或共同作用引起的糖尿病患者下肢和(或)足溃疡或坏疽等综合因素所致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1956年由Oakley等首先提出用“糖尿病足”这一名词,1972年Catterall将其定义为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和因缺血而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DF作为糖尿病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具有很强的致残性和致死性,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足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金秀  于健 《华夏医学》2005,18(5):878-88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DM)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是一种发病率高且花费昂贵的糖尿病并发症。笔者从其发病机理入手,综述糖尿病足的护理,制定有效的措施,以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及截肢率,节省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足神经性溃疡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雁西  俞光荣 《现代医学》2004,32(6):417-419
糖尿病足神经性溃疡是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时常见的并发症 ,神经病变在糖尿病足部病变的早期起着主要作用 ,也是糖尿病足部溃疡形成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其后果可导致截肢或危及生命。作者就糖尿病足神经性溃疡外科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动物模型具有可控性高、依从性好、可操作性强、价格廉价等优点.糖尿病足发病原因复杂,可由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及感染等因素单一或共同作用导致,很难有一种模型能完全模拟整个发病过程.目前公认的糖尿病大鼠造模方法是高脂饮食与链脲佐菌素诱导结合法,较常用的足溃疡造模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足部皮肤法.  相似文献   

15.
16.
17.
德莫林治疗糖尿病足临床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德莫林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采用德莫林治疗组(10例)与常规治疗组(11例)疗效对比.结果 德莫林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治疗组显效及有效平均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德莫林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足愈合率及显著缩短糖尿病足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8.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理复杂,所以其治疗困难。米诺环素是第二代半合成的四环素类药物,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此药可以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激活而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以及阻止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展。本文就迄今为止米诺环素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百草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剧毒除草剂。因其便宜而且有效,在发展中国家大量使用,这让预防中毒很困难。百草枯中毒主要以自杀者口服多见,因其无特效解毒药,其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早期多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晚期多死于不可逆转的肺纤维化而致的呼吸衰竭。其有多种致损伤机制,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最大程度地减少吸收和清除血浆中的百草枯负荷是治疗的首要措施。现就近年来百草枯致损伤机制和治疗方案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初步了解本院缺血性糖尿病患者足病的发病比例,并评价以血管重建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足病患者,根据体格检查、踝肱指数测定和血管影像学检查结果 筛选出下肢缺血患者,并计算其所占比例.同时予血管重建术治疗为主,结合抗感染等综合疗法,并观察疗效.结果 本组糖尿病足病患者81例,确诊为缺血性糖尿病足病11例(13.58%),其中接受外科血管重建术治疗者10例,手术成功率为90.9%;9例患者创面愈合,2例截肢,临床成功率为81.9%.结论 明确缺血性糖尿病足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并予针对性治疗,可大幅提高保肢率、改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