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家谋  张春梅  刘娜  冯胜  井沆 《赣南医学院学报》2023,(11):1102-1106+1141
目的:了解贵州0~18岁儿童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和维生素D营养状况,为科学防治维生素D缺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0~18岁健康儿童,所选儿童肝肾功能均正常,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分别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和季节等分组的25-(OH)D水平和维生素D营养状况。结果:14 486例儿童血清25-(OH)D平均浓度为(22.80±9.94)μg·L-1,79.21%的儿童25-(OH)D低于理想水平;不同性别组儿童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D营养状况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童维生素D缺乏、严重缺乏患病率高于男童(P<0.001);不同年龄组儿童25-(OH)D水平及维生素D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年龄增长血清25-(OH)D浓度逐渐下降,3岁以上儿童25-(OH)D水平偏低,维生素D缺乏率增高;不同季节组儿童25-(OH)D水平及维生素D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西部分地区儿童青少年的维生素D现状,为儿童青少年维生素D缺乏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广西南宁市、北海市、宾阳县、兴安县、凌云县抽取618名6~17岁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对血清25-(OH)D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618名儿童青少年的血清25-(OH)D水平,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之间维生素D的缺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维生素D缺乏类别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青少年的25-(OH)D水平逐渐降低,不同年龄间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城乡之间25-(OH)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之间维生素D缺乏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广西6~17岁儿童青少年维生素D缺乏率较高,应当引起重视,应采取合理的措施来提高维生素D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年龄、性别及季节对西安市0~12岁儿童维生素D状态的影响,为本地区防治儿童维生素D缺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333例0~12岁西安市健康儿童血清25-(O H)D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0~12岁儿童血清25-(O H)D总体水平为(31.69 ± 17.07)ng/mL.1333例儿童中,血清25-(O H)D 充足618例(46.36%)、缺乏444例(33.31%)、不足组256例(19.20%).不同年龄组血清25-(O H)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组血清25-(O H)D水平为(38.17 ± 18.40)ng/mL,学龄组为(24.02 ± 13.21)ng/mL,随着年龄增长,血清25-(O H)D水平降低.学龄组男童血清25-(O H)D水平低于女童(P<0.05).春、夏季血清25-(O H)D水平均高于冬季(P<0.05).冬季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率均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 西安市3~12岁儿童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应加强该年龄段儿童户外活动;必要时给予维生素D制剂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0~12岁的儿童维生素D及骨营养的状况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份间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岁一下儿童120名,并采用定量超声技术与酶联免疫法进行超声速度值与血清25-(OH)D的检测。最后按照同性别与同年龄的SOS标准值的百分位数划分为正常骨强度与低骨强度。结果:本研究120名儿童的血清25-(OH)D平均浓度为(63.89±22.45nmol/L);男女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骨密度的发生率维生素D正常组要明显低于维生素D缺乏组,SOS值的测定中,维生素D正常组大于维生素D缺乏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乏维生素D的儿童骨营养与发育状况与维生素D正常的儿童相比明显较差,可见对于0~12岁的儿童维生素D的补充非常重要,能够有效增强儿童的身体素质,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成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州市婴儿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为佝偻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在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416例0~1岁婴儿常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结果广州市416例婴儿25-(OH)D的测定平均值为(82.64±21.28)nmol/L,25-(OH)D缺乏和不足的婴儿为158例,占37.98%;25-(OH)D水平充足(合适水平)的为258例,占62.02%;男婴和女婴血清25-(OH)D水平(P=0.320)、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患病率差异(P=0.868)均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前婴儿的血清25-(OH)D水平较7~12月龄组高;婴儿血清25-(OH)D水平季节差别明显(P=0.000),夏季最高,冬季最低;4个月以内婴儿25-(OH)D水平纯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人工喂养组。结论广州市0~1岁婴儿25-(OH)D平均水平处于正常低值,25-(OH)D缺乏和不足的发病率高,应从围生期开始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与乡城县0~6岁儿童血清维生素D及血红蛋白水平的检测,探讨高原地区0~6岁儿童维生素D与贫血的相关性,为该地区制定预防儿童贫血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海拔高度在2 000~4 000 m的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与乡城县,选取稻城县与乡城县0~6岁儿童共2 122例,进行现场问卷、体格检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全自动血常规分析仪,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和血红蛋白(HGB)含量,按25-(OH)D含量分为25-(OH)D缺乏组和充足组,分析25-(OH)D与贫血的关系。结果 2 122名0~6岁儿童血清25-(OH)D和血液HGB平均水平分别为(24.65±6.45) ng/mL和(132.12±25.31) g/L,25-(OH)D缺乏率和贫血率分别为22.6%和22.2%。0~<1岁组和1~<3岁组25-(OH)D缺乏组的HGB低于25-(OH)D充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6岁组25-(OH)D缺乏组和充足组儿童的HG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海拔高度在2 000~4 000 m的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与乡城县0~6岁儿童25-(OH)D水平偏低,25-(OH)D缺乏组的HGB水平低于25-(OH)D充足组,25-(OH)D缺乏可能是贫血的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小榄镇体检老年人血清25(OH)VitD的水平,探讨老年人维生素D缺乏情况及年龄、性别与血清25(OH)Vit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小榄镇体检老年人2041例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25(OH)VitD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2041例老年人中,1661例存在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状况,其发生率为81.38%;老年女性25(OH)VitD充足者为11.31%,明显低于老年男性的3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VitD在60~69岁、70~79岁及>80岁三个年龄阶段,老年男性及女性的血清25(OH)VitD水平均依次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VitD在60~69岁、70~79岁及>80岁三个年龄阶段,老年女性均明显低于老年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榄地区老年人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且维生素D缺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重,老年女性维生素D缺乏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重庆市永川区乡镇3~6岁留守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FOKⅠ位点多态性与25-羟维生素D[25-(OH) D]的相关性.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4月期间,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招募永川区部分乡镇3~6岁留守儿童进行健康体检,以非留守儿童作为对照,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血清25-(OH)D水平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进行FOKⅠ位点基因型检测.结果 ①285例3~6岁留守儿童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19.566±5.185) ng/mL,维生素D充足占2.81%;不足组占41.40%;缺乏占52.98%;严重缺乏占2.81%.留守儿童组血清25-(OH)D较之非留守儿童组低,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其中3岁组25-(OH)D平均水平最高,各年龄组维生素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②ff基因型的维生素D水平较其余2种基因型低,但3种基因型的维生素D水平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协方差分析校正年龄对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后,各基因型维生素D水平相比较差异仍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庆市永川区留守儿童25-(OH)D水平严重低下,需采取措施提高维生素D水平,VDR受体基因FOK Ⅰ位点多态性可能与25-(OH)D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银川市0~3岁儿童血清25-(OH)D3(25羟维生素D3)水平,为科学合理的补充维生素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门诊进行常规体检的0~3岁儿童抽取45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血清25-(OH)D3检测。结果 25-(OH)D3的平均值为(37.53±10.89)ng·m L^-1,维生素D缺乏的为6例,占1.33%;维生素D不足的为104例,占23.11%;维生素D充足的为346例,占76.89%,不同年龄儿童维生素D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童的维生素D含量高于女童,补充维生素D的儿童组高于未补充组,超重肥胖儿童组的维生素D含量低于正常儿童组,冬春季节儿童的维生素D含量低于夏秋季节。结论银川市0~3岁儿童维生素D含量较低,应适当补充维生素D,特别是在冬春季节,让儿童保持正常体质量,以维持正常的维生素D水平。  相似文献   

10.
背景 高水平的25-羟维生素D〔25(OH)D〕维持着人体骨骼系统外细胞25(OH)D受体的正常新陈代谢,与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结缔组织及自身免疫疾病和肿瘤的发展密切相关,相关研究表明,每天补充4 000 U的25(OH)D3可显著减少免疫缺陷患儿的感染症状、鼻拭子中的致病菌数量、对抗生素的消耗,减少儿童由于免疫功能不完善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目的 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的血清25(OH)D水平在不同IgG和IgM水平患儿中的分布差异及与乙肝抗体(anti-HBs)滴度和反复呼吸道感染次数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为25(OH)D补充剂在减少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线索。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0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146例,根据年龄分为0~<2岁组、2~<6岁组、6~<12岁组、12~16岁组,比较各年龄组血清25(OH)D水平;根据研究对象的血清IgG、IgM水平分为IgG降低组79例、IgG正常组38例及IgG升高组30例,IgM降低组92例、IgM正常组29例及IgM升高组25例,比较各组间血清25(OH)D水平;采用泊松回归分析对血清25(OH)D水平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次数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 0~<2岁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2~<6岁组、6~<12岁组和12~16岁组(q=5.202、6.030、8.432,P值均<0.001);2~<6岁组和6~<12岁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12~16岁儿童(q=5.317、5.559,P值均<0.05)。泊松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水平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次数呈现负向关联〔FR=0.94,95%CI(0.89,1.02),P=0.048〕。结论 儿童的血清25(OH)D水平与血清anti-HBs滴度无相关关系,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次数呈现负向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陕西地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分布特点,以期为ASD患儿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初诊来自陕西地区的2~8岁ASD患儿380例为ASD组,同期体检的同龄健康儿童38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两组儿童进行血清25(OH)D水平检测.同时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广东省东莞地区6~10岁性早熟女童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营养状况,为性早熟儿童能够合理补充维生素D及性早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到本院儿童保健科及儿科门诊就诊的性早熟6~10岁女童354例的血清25-(OH)D水平资料。按照年龄不同将其分为6~8岁组及9~10岁组,分析不同年龄段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10岁性早熟女童354例,血清25-(OH)D水平为(52.05±13.56)nmol/L,其中缺乏53例(14.97%)、不足105例(29.66%)、充足196例(55.37%),过量及中毒均为0例;6~8岁组血清25-(OH)D水平高于9~10岁组(P0.05),且两组血清25-(OH)D缺乏率、不足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莞地区6~10岁性早熟儿童维生素D水平比较低,不能达到理想水平,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3.
背景 维生素D不仅影响骨代谢,还在免疫调节、维持神经系统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肿瘤、代谢性疾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性别、年龄、季节、民族及健康状态的关系,对预防儿童维生素D缺乏及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研究内蒙古0~14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性别、年龄、季节、民族及健康状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儿科进行维生素D检测的7 963例0~14岁儿童的临床资料和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结果 不同性别儿童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儿童25-(OH)-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事后检验显示婴幼儿>学龄前>学龄儿(P<0.05)。血清25-(OH)-D水平在婴儿期随月龄增长逐渐升高,至6月龄后达到较高水平,持续至12月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各季节婴幼儿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年龄组夏季最高,其次为秋季,冬春季较低(P<0.05)。汉族婴幼儿血清25-(OH)-D水平高于少数民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儿与学龄前年龄组的汉族与少数民族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的学龄前儿童、婴幼儿血清25-(OH)-D水平高于患病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儿是否健康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蒙古0~14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性别无关,与年龄、季节、民族及健康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潍坊地区6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态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相关疾病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诸城市妇幼保健院体检的5 132例6岁以下体检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分别从性别、年龄、季节等方面分析6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态,并对其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结果 6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率为10.76%,不足率为16.62%。6岁以下男女儿童血清25-(OH)D水平、维生素D缺乏率、不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6岁以下儿童3~6岁段维生素D缺乏率与不足率高于0~1岁段、1~2岁段、2~3岁段(均P<0.05),3~6岁段血清25-(OH)D水平低于0~1岁段、1~2岁段、2~3岁段(均P<0.05)。6岁以下儿童夏、秋季血清25-(OH)D水平高于春、冬季(均P<0.05),夏、秋季维生素D缺乏率与不足率显著低于春、冬季(均P<0.05)。影响6岁以下儿童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危险因素为乱服或未服维生素D制剂、单独母乳喂养、户外运动<2 h/d、母亲文化程度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反复腹泻病、挑食或厌食及反复支气管哮喘。 结论 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率为27.38%,与年龄及季节有关,且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主要集中在3~6岁年龄段及春、冬两季,其个体影响因素主要有喂养方式、户外运动、挑食或厌食、维生素D制剂、母亲文化、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反复腹泻病及反复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维生素A、E及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GH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该院儿科确诊为GHD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组(GHD组),同期7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25-(OH)D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差异.结果 GHD组血清维生素A、25-(OH)D、IGF-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Z=-5.098、-8.915、-10.563,P<0.001);血清维生素A、25-(OH)D水平与IGF-1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304、0.550,P<0.001),血清维生素E水平与IGF-1水平无相关性(r=0.597,P=0.597);GHD组农村患儿维生素A水平显著低于城市患儿(Z=-4.302,P<0.001),而维生素E、25-(OH)D、IGF-1水平无区域差别(P>0.05).结论 GHD患儿血清维生素A、25-(OH)D明显降低且与IGF-1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张仕华  韩悦  赵彤  李鑫  张金香  戈宏焱 《浙江医学》2022,44(11):1198-1201
目的了解呼伦贝尔地区年龄0~14岁健康体检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碱性磷酸酶(ALP)、钙和磷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体检的2010名0~14岁儿童的临床资料,包括血清25-羟基维生素D、ALP、钙、磷水平,并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儿童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及其与ALP、钙、磷的相关性。结果0~14岁儿童的25-羟基维生素D平均水平为(70.51±41.57)nmol/L,维生素D总缺乏率为27.4%,不足占13.8%,充足占58.8%;≤1岁儿童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最高,6~14岁儿童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最低,各组间随着年龄的增加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逐渐降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缺乏组、不足组和充足组的25-羟基维生素D、ALP、钙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儿童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ALP水平呈负相关(r=-0.51,P<0.05),与钙呈正相关(r=0.62,P<0.05),与磷无关(r=0.22,P>0.05)。结论呼伦贝尔地区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维生素D缺乏,且随着年龄的增而加重;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ALP、钙密切相关,建议应定期联合检测儿童25-羟基维生素D、ALP及钙的水平,以及时了解儿童体内维生素D缺乏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统计分析西南地区0~18岁儿童青少年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并探讨缺乏/不足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青少年维生素D缺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5月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进行血清25(OH)D检测的128 960名儿童青少年为观察对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西南地区128 960名儿童青少年25(OH)D血清浓度均值为(29.16±10.89)ng/ml,缺乏率19.2%,不足率37.2%;亚组分析显示,不同地区儿童青少年25(OH)D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1),贵州水平最低,缺乏率最高(25.9%);不同性别:女孩25(OH)D水平低于男孩(P<0.01),缺乏率高于男孩(22.0%VS 16.8%);不同年龄:25(OH)D水平与年龄增长成反比(P<0.01),而与缺乏率成正比,青春期缺乏率58.9%;不同季节:冬季最低(P<0.01),缺乏率31.1%;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因素影响最大(P<0.01,OR值为4.508、2.498)。结论:西南地区儿童青少年25(OH...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杭州市学龄前儿童维生素D水平,为预防维生素D缺乏提供指导意见。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8月于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体检的1~6岁儿童1613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别检测其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25(OH)D2及25(OH)D3含量。结果 男童的血清25(OH)D和25(OH)D3水平显著高于女童(P<0.05),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血清25(OH)D和25(OH)D3水平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P<0.05),25(OH)D2水平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5)。不同性别儿童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86,P=0.324),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49,P=0.005),≥4岁儿童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比例相对较高。结论 男童的血清25(OH)D、25(OH)D3水平显著高于女童,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血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深圳市(盐田区)0~8岁健康儿童维生素D水平,为儿童保健与疾病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月来我院(体检科)门诊健康体检的1000例0~8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清晨用真空干燥管无菌采集静脉血2 m L,测量血清中的25-羟维生素D3水平儿童家属填写调查问卷,了解受试儿童的健康情况及可能造成25-羟维生素D3缺乏的危险因素。结果深圳市(盐田区)0~8岁儿童总体处于25-羟维生素D3不足的状态,维生素D正常水平仅占整个人群的26.2%,维生素D水平不足的占50.8%,缺乏的占23.0%。性别、喂养方式与维生素D缺乏无关。年龄、户外活动、挑食及服用鱼肝油与儿童维生素D缺乏相关。其中挑食是造成深圳地区儿童维生素D缺乏的独立危险因素,规律进食鱼肝油及室外活动是保护性因素。结论深圳(盐田区)0~8岁儿童维生素D水平存在普遍的缺乏和不足,需卫生部门及家属积极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 D]水平的相关因素,探讨口服补充1200 IU/d维生素D对25-(OH) D缺乏的保护效果。方法对22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调查一般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和近一个月生活行为方式,检测25-(OH) D水平。将25-(OH) D<75nmol/L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n=82)及对照组(n=67),干预组给予口服1200 IU/天维生素D持续1个月。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25-(OH) D水平的相关因素,采用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口服补充对25-(OH) D水平的影响及25-(OH) D缺乏保护效果。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低年龄和检查季节为冬春季的患者25-(OH) D缺乏风险显著增加。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25-(OH) 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的25-(OH) D分别为(53. 4±18. 9) nmol/L和(38. 2±17. 5)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后,两组的25-(OH) D缺乏率分别为47. 6%和73. 1%,干预组25-(OH) D缺乏风险显著下降(调整后RR=0. 34,95%CI:0. 17-0. 67)。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25-(OH) D水平与年龄和季节关联明显。口服1200 IU/天维生素D可显著提升25-(OH) D水平,降低25-(OH) D缺乏率,但干预后仍较高的25-(OH) D缺乏率提示需要更高的补充剂量才能够达到更佳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