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唐九安  简春林 《地震》1996,16(3):277-283
介绍了高村(京14)井1983-1990年的观测结果,分析该井水位及潮汐参数的动态特征、气压对观测结果的影响,讨论了M2波潮汐因子对1989年大同地震的前兆响应。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下水潮汐的观测研究和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昭栋  高玉斌 《地震学报》1989,11(4):392-401
本文简单介绍了中国地下水潮汐的观测研究情况,介绍了对承压水位潮汐机理研究的理论结果,给出了固体潮体应变、气压和海洋潮汐对承压水头影响的偏微分方程,从这些方程的简化解讨论了它们与含水层参数间的关系.并从全国选取了33口有代表性的井孔,对这些井孔的水位和气压观测资料采取反复调和分析的方法,求出了它们的水位固体潮体应变各分波的潮汐系数和位相滞后,也求出了水位气压各分波的系数和位相滞后.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地震活动与水位潮汐因子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利用地下水静水位对潮汐应力的响应,分析了通河台1号井含水层在一些地震孕育过程中,应力变化的响应形式。运用潮汐计算模型及固体潮汐数字化观测结果,计算了固体潮汐参数,并对其潮汐变化分析出现的异常值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比,总结了潮汐因子变化异常与地震的对应关系,和该井静水位潮汐变化的映震特征。结果表明,通河台潮汐异常形态对通河台附近的小震活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讨论了通河地震台附近地震活动与水位潮汐因子异常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利用维尼迪柯夫潮汐调和分析方法计算内蒙古大甸子井水位原始资料和剔除气压、降雨资料后的潮汐因子和相位。结果显示,两种情况下得到的潮汐因子和相位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采用维尼迪柯夫潮汐调和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不受降水、气压等因素的影响。这对于缺少气压和降水等辅助观测的水位观测资料,使用原始资料进行维尼迪科夫潮汐调和分析,可获取比较可靠的潮汐因子和相位参数。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东部地区的潮汐测量结果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唐九安  常千军 《地震》1995,(3):252-259
文中介绍甘肃省东部地区1985年以来在重力、倾斜、水平应变和水位等固体潮方面的测量概况,给出了各台(项)全系列观测资料作整体调和分析计算的潮汐参数,分析了液态地核共振效应对重力、水平线应变和水位固体潮周日波潮汐因子的影响以及地壳构造横向不均匀性对倾斜固体潮潮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兰州重力仪、石英水平伸缩仪和甘06井等水位井的结果清楚地显示出液核共振效应对K_1波振幅的缩小作用和对ψ_1波振幅的放大作用,且重力和伸缩仪NS向结果所揭示的地球模型更接近莫洛金斯基的地球型Ⅱ;倾斜固体潮潮汐因子的实测结果明显地受地壳构造横向不均匀性影响,其中水管倾斜仪受影响的程度又明显地大于水平摆倾斜仪,兰州和宕昌两地南北向的非均匀性明显大于东西向,而宕昌地区的非均匀性又明显大于兰州地区。  相似文献   

6.
刘国寿 《地震研究》1998,21(3):282-285
本文根据滇05井的观测情况,研究该井水位变化速率。经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该井水位变化受固体潮汐的影响是主要的。继而采用彼氏滤波方法,排除固体潮汐的影响,结果发现:滇05井在中强地震发生前,水位动态反映出明显的短临异常。  相似文献   

7.
以井—含水层系统潮汐理论为基础,利用Baytap-G潮汐分析程序计算鲁14井数字化水位的潮汐响应特征参数,提取井水位潮汐因子和相位差,分析远场大震前后井水位潮汐响应特征参数的变化情况,同时对固体潮和气压影响量进行分离,以期深入了解井水位微动态变化特征,为该井水位观测资料的动态评价和效能评估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鲁14井潮汐地下水流类型以径向流为主,潮汐因子和相位差变化相对稳定,但受远场大震影响显著,其含水层渗透性随潮汐参数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地震波作用可使含水层渗透性发生变化,但并非导致含水层渗透性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唐九安  白亚平 《地震》1993,(6):21-28
本文介绍了甘06井1986-1991年期间潮汐参数的计算结果,分析了该井水位和潮汐参数在共和、景泰地震前的中期异常显示。结果表明,该井下水位月均值及其差分值于1989年2月至1990年2月期间明显异常,自1989年起,该井的潮汐因子有明显增大趋势,测井所在区域的构造应力场也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晋地区水位潮汐响应函数动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华静 《地震》2002,22(4):9-16
计算了北京、天津、河北和山西地区20口水位井1983~ 2001年水位观测的潮汐响应函数, 给出M2、O1、K1、S1 波的潮汐因子及相位滞后等参数。基于M2 波潮汐因子及其相对中误差的大小, 分析了M2 波月序列潮汐因子的动态特征。给出对各水位井的监测效能进行定量评定的一种物理特征指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固原体应变与水位、气压等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以及对M2波潮汐因子相对误差等参数的计算,结果显示体应变观测与水位变化长期存在高度反向相关,与气压短期存在高度正相关,且体应变随气压变化在时间上存在40分钟左右的滞后效应。并利用回归相关分析消除水位、气压影响,探讨了体应变与水位、气压相关系数以及响应系数在宁夏地区小震前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2003 ~ 2011年永安井的水位资料,利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进行潮汐变化计算,从中挑选出对固体潮影响比较大的M2波潮汐振幅比和潮汐相位差,结合同期福建地区发生的多次4级以上中强地震和台湾地区发生的7级以上强震进行分析,发现多次地震震前该井的这两个潮汐参数异常变化明显,分析认为这可能与永安井所处的地质构造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2.
祁县井水温和水位的奇异潮汐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玉川  王博 《中国地震》2014,30(1):55-63
山西祁县井水温潮汐相位超前于水位,异于正常的水温和水位潮汐的动态关系。本文介绍了此现象的记录图像,通过水温和水位同震响应数据核实仪器时间系统,证实此现象是客观的;利用调和分析方法计算出逐月水温与水位潮汐变化的时间差,表明此现象存在于整个观测中。根据水温和水位潮汐相位相关性分析及观测条件调查,认为祁县井水温潮汐相位超前于水位的现象是在特定观测条件下,因井水流动不畅引起的特殊的水温水位关系。  相似文献   

13.
怀4井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怀4井的地质构造情况和怀4井数字化水位观测资料的特征。分析了该井水位观测资料潮汐效应,同时指出了影响该井水位观测质量的干扰因素,加深了对怀4井水位资料的认识,有助于今后分析预报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结合区域地下水开采、降雨等资料,对通辽井水位、水温的趋势和年变化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水位M_2波潮汐因子分析和水温梯度试验及结果等,证实了该井地下水类型为混合水,区域地下水开采和降雨是水位和水温同向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另外,冷水下渗说更能合理地解释该井水位、水温的同步同向变化。  相似文献   

15.
以榆社红崖头观测站动水位资料为基础,分析气压、引潮力、降雨等对水位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除降水对水位的补给作用较为明显外,气压效应、潮汐因子、记震能力均较弱,说明红崖头动水位对非构造应力及同震的响应较弱。分析结果为准确判断水位变化的原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甘18井水位观测结果与景泰地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18井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崔家崖大滩,于1982年起投入地震监测。本文介绍了该井1985-1993年期间的观测结果,分析了M2波潮汐因子和水位月均值的动态特征,讨论了黄河水位、降雨和气压对该井水位的可能影响。基于水位月均值残差曲线讨论了该井水位对景泰地震的前兆响应。  相似文献   

17.
井-含水层系统对固体潮的动态响应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对于井水位固体潮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瞬时响应基础上的,鉴于瞬时响应模型不能反映井-含水层系统对固体潮响应的真实过程及含水层水力学特性对水位潮汐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动态响应模型,系统地研究了井-含水层系统对固体潮的动态响应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井水位潮汐动态过程的研究,可以了解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井-含水层系统作为灵敏的体应变仪,井水位异常变化反映了地下应力、应变的变化。监测地下水位变化,只有在对井水位固体潮等正常背景有了明确的认识后,才有可能从水位变化中排除正常干扰,得到可靠的异常信息。 本文将在研究含水层渗透性、贮水率、井径、含水层厚度及潮汐频率对水位潮汐影响的基础上,研究井-含水层系统对固体潮响应的动态过程,力求反映井水位潮汐的真实图象。  相似文献   

18.
垂向和径向排水的潮汐水位振幅和位相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平  唐彦东  廖欣 《地震》2011,31(4):68-76
本文根据岩石力学和地下水动力学理论, 分析了潮汐力作用下含水层与隔水层之间垂向水流交换过程, 并提出了垂向排水条件下含水层潮汐孔压-引潮高振幅比和位相差公式。 结合Hsieh等关于潮汐力作用下井水位对含水层孔压(体应变)的振幅比和位相差响应公式, 进一步推导了垂向和径向水流条件下井水位-引潮高的振幅比和位相差公式。 在径向和垂向排水条件下, 应用M2和O1波潮汐水位-引潮高振幅比和位相差的数值关系, 可以识别影响潮汐水位振幅和位相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海潮,固体潮的叠加对深井水位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通过调查和资料统计分析,发现我国沿海地区深井水位动态所呈现出的潮汐周期变化,并非受各潮汐因子的独自影响,而是来自于一种复合潮汐作用,即海潮、固体潮的叠加所产生的复合潮共同制约的结果。又由于井孔-含水层系统、距海远近和江河湖海水力联系等条件的差异而表现出多种多样的水位动态。  相似文献   

20.
利用维尼迪柯夫潮汐调和分析方法和五河县女山井水位2009-2015年原始资料,剔除气压数据影响后,计算出潮汐因子。结果表明,根据原始资料和剔除气压影响后的资料分别计算得到的潮汐因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采用维尼迪柯夫潮汐调和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不受气压因素的影响。同时五河县女山井水位潮汐因子在部分地震前有明显异常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