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运用微创手术治疗宫颈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推广阴式及腹腔镜等微创手术技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方法 收集2009年3月~2012年7月北京医院妇科宫颈癌入院手术患者共66例,其中行开腹宫颈癌根治术(RAH)33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LARVH) 33例,各组按照分期Ⅰa2~Ⅲ期(FIGO 2009分期).研究两组手术切除范围、病理结果、术中情况及术后短期并发症.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ARVH组切除阴道长度明显长于RAH组,两组切除宫旁范围无明显差异.RAT组切除淋巴结个数明显多于LARVH组,但两组淋巴结阳性率及切缘阳性率等高危因素无明显差异.LARVH组术中出血及输血量明显少于RAH 组,两组手术时间长度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无明显差异.LARVH组术后住院时间及排气排尿时间明显比RAH组短.结论 LARVH与RAH不仅手术切除效果等同,并且LARVH治疗宫颈癌相比RAH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快,是宫颈癌根治术的另一有效手段.但因术后观察时间短,对于生存率及复发率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SNSRH)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并评价术后膀胱、直肠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ⅠA2~ⅡA期宫颈癌患者81例,研究组38例采用LSNSRH,对照组43例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LRH)。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量、宫旁组织和阴道切除长度、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及膀胱、直肠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1)LSNSRH组在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量及宫颈旁组织、阴道切除长度和LR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长于LRH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少于LRH组(P<0.05)。(2)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检查提示,所有患者宫颈旁均无肿瘤侵犯,也无淋巴结转移。两组患者随访15~29个月,所有患者健在,均无复发和转移。(3)LSNSRH组术后拔除尿管的平均时间、术后残余尿量小于或等于50 mL的平均时间、尿流动力学结果(尿道闭合压、最大膀胱容量和最大尿流率)、术后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与LRH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LSNSRH治疗早期宫颈癌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有利于术后膀胱、直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在夏邑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5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依据手术术式分为腹腔镜组(33例)与开腹组(32例)。腹腔镜组接受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开腹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除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引流管拔除时间),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淋巴结清除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引流管拔除时间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3.03%)低于开腹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淋巴结清除数目均较高,但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术中失血量更少,术后肛门排气及引流管拔除时间短,且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20例和开腹全子宫切除手术(TAH)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相比,具有痛苦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取得满意效果,可作为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子宫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有全子宫切除手术指征。按照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的60例接受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治疗,B组的60例接受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第一次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要小于B组,且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60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发生率为3.1%;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具有降低主刀医生操作的难度、微创、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病率低的特点。TLH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0例经腹腔镜辅助的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观察组)与182例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与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神经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评价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2013年10月间8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0例)行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LNSRH),对照组(40例)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LRH)。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宫旁组织切除长度、阴道切除长度、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等。结果:LNSRH平均手术时间大于LR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宫旁组织切除长度、阴道切除长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拔除尿管平均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NSRH治疗早期宫颈癌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其手术治疗效果与LRH相当,且明显缩短了术后保留尿管时间,提高了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罗岳西  伍燕  刘先平  彭勇 《西部医学》2012,24(12):2365-236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nerve-sparing radical hysterec-tomy,LNSRH)治疗早期宫颈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进行了前瞻性非随机的对照研究,其中LNSRH组26例,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hysterectomy,LRH)32例(LRH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阴道及宫旁切除长度、术后膀胱及直肠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阴道及宫旁切除长度无明显差异(P>0.05)。LNSRH组手术时间[(145±17.6)min]显著长于LRH组[(120.3±19.8)min,P<0.05]。尿潴留LNSRH组1例,LRH组10例。两组尿潴留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58例患者随访2~16个月均存活,无复发。结论 LNSRH治疗早期宫颈癌安全可行,有利于术后膀胱、直肠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朱文秀 《基层医学论坛》2016,(22):3043-3044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与传统腹式手术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因子宫良性疾病需行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进行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与传统腹式手术,比较2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具有并发症少、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宫颈癌腹腔镜改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术后恢复情况。方法:将4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下改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的NPSRH组20例,和传统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的LRH组20例,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肠道、膀胱功能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宫旁和阴道切除范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PSRH组和LRH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15.6±39.6)min和(242.2±24.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8±3.4)d和(12.6±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SRH组和LRH组的残余尿量分别为(64.8±8.3)m L、(98.3±7.2)m L,NPSRH组术后拔除尿管的平均时间为(10.2±3.6)d,明显短于LRH组的(16.8±4.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PSRH治疗早期宫颈癌安全、可行,可明显减少术后膀胱功能障碍,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1.
杜秀娟 《医学综述》2012,(21):3704-3705,3712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早期子宫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宝鸡市中心医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经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LRH组)治疗的30例早期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与同期35例经腹广泛性子宫切+盆腔淋巴结清扫术(ARH组)治疗的早期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LRH组与ARH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70.7±20.0)min、(230.8±32.0)min;术中失血量分别为(38.3±12.0)mL、(836.0±200)mL;输血概率分别为20.8%、80.9%;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34.6±12.0)h、(68.4±20.0)h;住院天数分别为(7.4±1.0)d、(12.5±2.0)d;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分别为4例、8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RH组与ARH组清扫淋巴数量分别为(20±5)个、(18±5)个;子宫旁或阴道切除范围分别为(2.5±1.2)cm、(3±1)c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恶性肿瘤根治术具有微创,术后并发症、失血和输血更少,住院时间缩短,术后生活质量提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因子宫、宫颈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300例,其中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腹腔镜组)150例,行经腹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经腹组)150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保留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与经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保留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缩短,切口液化发生率低(均P<0.05)。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胃肠功能恢复快及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在治疗子宫恶性肿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2年8月于我院妇科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TLRH+LPL)57例(腹腔镜组)及行传统开腹手术的100例(开腹组)确诊为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盆腔淋巴结数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等手术情况、住院时间以及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清扫盆腔淋巴结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0%,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0%,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较开腹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在不增加手术风险的基础上其手术疗效肯定,可在临床上广泛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腹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治疗,书中两组均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淋巴结切除数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术后恢复情况(肛门通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淋巴结切除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肛门通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的效果优于传统开腹广泛全子宫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引流管拔除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随访2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效果更好,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2月固始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效果确切,具有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进行全子宫切除治疗的120例患者,其中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为TLH组(60例),进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为LAVH组(60例),比较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TLH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小于LAV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相差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有安全性好、创伤小、病人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而TLH在出血量、手术时间方面优于LAVH,但在临床应用中应视病人具体情况作出选择,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比较腹腔镜辅助阴道全子宫切除术(LAVH)与阴道全子宫切除术(LVH)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接受以上手术患者297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辅助阴道子宫切术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具有微创、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和分析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120例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经腹子宫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治疗效果佳等多种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LH)的临床效果. 方法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150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150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术后并发症. 结果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均要优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比较,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