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62例小儿紫癜性肾炎肾脏病理与中医辨证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脏病理与中医辨证关系,以指导临床.方法 收集162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肾活检资料,分析病理类型分布和中医证型分布.结果 前者以系膜增生为主(占68.5%),后者以脾肾阳虚为多(占55.6%).随病理类型的加重,表现为虚证的例数增多.此外,表现为血瘀证的并不少见,与临床实际相符.结论 临床对紫癜性肾炎患儿进行辨证时,可结合病理类型来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中医证型与临床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收集行肾脏病理活检并确诊为狼疮性肾炎患者57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肾脏病理分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探讨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及肾脏病理分型的关系。结果:57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中医证型以脾肾气虚型多见,病理分型以Ⅳ型常见,临床分型以肾炎综合征常见,狼疮活动度以轻度活动为主,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脾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均低于其他几型,24 h尿蛋白定量脾肾气虚型最高,血白蛋白、IgG、补体C_3、C_4以脾肾气虚型最低,红细胞沉降率、超敏C反应蛋白以气阴两虚型最高,抗核抗体、抗Sm抗体阳性率均>50%。结论:中医证型以脾肾气虚型最多见;临床分型以肾炎综合征最常见;病理分型以Ⅳ型最常见,而脾肾气虚型临床分型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病理分型多表现为Ⅳ型;脾肾气虚型尿蛋白定量最大,且血白蛋白、ANA、抗Sm抗体、抗ds-DNA、补体C_3、C_4降低阳性率均较高,为临床医师制定中医方案提供了参考,可以更好的指导治疗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肾病综合征型中医证型过敏性紫癜肾炎与西医肾脏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90例年龄2~12岁的肾病综合征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的临床观察,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紫癜、水肿的中医证型标准,确立中医证型,同时通过肾脏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肾病综合征型过敏性紫癜肾炎中医常见证型主要为脾虚湿困、脾肾阳虚、肺脾气虚、湿热内蕴证;肾病综合征型过敏性紫癜肾炎肾脏病理分型以Ⅲ、Ⅳ级最为常见;肾病综合征型过敏性紫癜肾炎常见的脾虚湿困、脾肾阳虚、肺脾气虚分型肾脏病理改变较重,多集中在Ⅲ~Ⅳ级,其余证型肾脏病理改变较轻。结论肾病综合征型过敏性紫癜肾炎中医证型与肾脏病理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肾脏病理与中医辨证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脏病理与中医辨证关系。通过47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肾组织活检结果与中医证型关系进行探讨,全部病例存在血瘀者占63.89%,提示目前中医水肿分型不完全符合紫癜肾炎中医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老年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平均年龄63.6岁,确诊为老年性紫癜性肾炎患者,通过中医辩证分型,进行两个疗程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1.3%。结论:中医辩证分型治疗老年性紫癜性肾炎从临床治疗情况看,疗效较好,值得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6.
温天栋  马力 《吉林中医药》2009,29(3):217-219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分型治疗老年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平均年龄63.6岁,确诊为老年性紫癜性肾炎患者辨证分为气阴两虚、肝肾阴虚、中气不足型,分别治以健脾益血、滋阴补肾、温阳健脾法。结果:总有效率92.1%。结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老年性紫癜性肾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穿刺活捡术病理提示为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分型、病理分型及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对185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分型、病理分型、中医证候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血尿查因者47例(占25.4%),蛋白尿查因者26例(占14.1%);慢性肾小球肾炎54例(占29.2%)、肾炎综合征34例(占18.4%)、肾病综合征20例(占10.8%)、其他4例(占2.2%)。病理分期:HassI型54例(占29.2),HassⅢ型52例(占28.1%),HassII型40例(占21.6%)、HassIV型3l例(占16.8%)、HassV型8例(占4.3%)。中医证侯本虚标实者166例(89.7%),单纯虚证者9例(4.9%),单纯实证者10例(5.4%)。其中脾肾气虚者最多见占120例(64.9%),其次分别为气阴两虚39例(21.1%)、肝肾阴虚13例(7%)、脾肾阳虚者2例(1.0%)、肺肾气虚1例(0.5%)。在176例含标实证者中,湿热证128例(72.7%)为最多见,其次分别为血瘀证115例(65.4%)、湿浊证25例(14.2%)、水湿证13例(7.4%)、其他(如风水相搏等)7例(4%)。结论IgA肾病高发年龄段为20—39岁;临床表现以非肾病范围的尿检异常为最多见;病理上以HassI型、Ⅱ、Ⅲ型最为多见;中医证候,以本虚标实证为多见,其中脾肾气虚,湿热证为最常见证候,且多数患者兼有血瘀证。  相似文献   

8.
过敏性紫癜的本质是系统性血管炎,主要病变为小血管炎;临床特点是血小板不减少性的紫癜,常伴有腹痛、关节肿痛、血便、血尿及蛋白尿等;2-8 岁的儿童多见,男孩多于女孩;以春秋二季发病居多[1].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食物过敏、药物、微生物及疫苗接种等有关.据报道过敏性紫癜患儿中接近一半有链球菌性呼吸道感染史,应该引起临床上的重视.其中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儿童最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病;肾脏损害的程度直接影响该病的严重性及预后,若不及时正确治疗,预后不良.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总结临床经验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 年2 月-2011 年11 月我院收治的36 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的诊治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过积极治疗36 例患儿中21 例痊愈,12 例明显好转,1 例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而死亡,2 例发生慢性肾衰.结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一经诊断,应该积极正确治疗,大多预后尚好,但是应该警惕发生肾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9.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以皮肤紫癜、出血性胃肠炎、关节炎及肾脏损害为特征。HSP引起的肾脏损害称为紫癜性肾炎,是HSP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HSP肾炎病程和预后的决定因素之一,它属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范畴。紫癜肾炎发病率占HSP患者的20%~100%,国内报道有30%~50%,国外有以肾活检为诊断标准则发病率高汰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紫癜性肾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血尿和(或)蛋白尿,几乎所有的紫癜性肾炎患儿都会出现血尿,主要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决定该病预后。丁樱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将紫癜性肾炎分为"风热夹淤""血热夹淤""阴虚夹淤"及"气阴两虚夹淤"四型,认为血瘀贯穿该病始终,并自拟"血尿Ⅰ方"以养阴清热,活血化瘀,治疗紫癜性肾炎血尿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采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并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中痊愈18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达90.63%;对照组患者中痊愈12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达65.63%;经统计分析发现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85,P〈O.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疗效可靠,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小儿过敏性紫癜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加强小儿过敏性紫癜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对我院76例HS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在3~13岁为76例;男孩占比例较大为61.84%,女孩占38.15%;发病高峰期为9月到次年3月。有呼吸道感染诱因50例(65.78%);均有皮肤症状,消化道症状62例(81.57%),关节症状39例(51.31%),肾脏症状22例(28.94%),急性肾炎型6例,其次臀部紫癜为47例(61.84%)。结论:过敏性紫癜发病以学龄儿童、冬春季发病较多,是以侵犯皮肤、关节、消化道和肾脏为主的血管炎,其病因尚需进一步讨论,及时准确治疗后患儿预后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3例紫癜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5例),均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汤剂1:2服。疗程为6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7.89%、94.37%;对照组分别为37.14%、74.43%。两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紫癜性肾炎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33例,采用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治以疏风散邪,活血止血;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益气健脾,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疗程6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红细胞数、24 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血肌酐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有效率治疗组90.9%,对照组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独一味胶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HSPN伴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给予独一味胶囊治疗及心理护理。2组均以连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观察镇痛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对照组为5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减轻采用独一味胶囊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的疼痛程度,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消斑汤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疗效。方法:将小儿HSPN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消斑汤,对照组用西药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尿蛋白、尿红细胞、尿&微球蛋白。结果:两组尿蛋白、尿红细胞、尿β2微球蛋白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斑汤治疗HSPN,效果优于西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固本培元化瘀颗粒对紫癜性肾炎小鼠模型的药效作用。方法:将11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2组,即空白对照组(20只)和模型制作组(90只)。采用脂多糖(LPS)+四氯化碳(CCl4)+牛血清白蛋白(BSA)联合给药6周的方法,模拟紫癜性肾炎进行造模。造模结束后,从两组分别随机选取5只小鼠,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肾组织的形态变化,并结合尿中红细胞及蛋白的情况,确定造模成功小鼠。将模型制作成功的60只小鼠,再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甲氰咪胍(60mg/kg)组,固本培元化瘀颗粒(50g/kg)、(100g/kg)剂量组。各组连续给药5周后检测肾小球系膜细胞数、肾小球系膜基质指数等指标。结果:固本培元化瘀颗粒各组与甲氰咪胍组的肾小球肿胀、充血程度及肾小球系膜区的宽度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固本培元化瘀颗粒(50g/kg)、(100g/kg)剂量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固本培元化瘀颗粒可以改善或修复实验小鼠的肾脏病理损害,有效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紫癜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进行对症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清利湿热、活血化瘀中药。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尿沉渣红细胞、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2.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尿沉渣红细胞计数、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紫癜性肾炎较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显著,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成人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完善辅助检查,患者低盐、低蛋白及低脂肪饮食,采用补充白蛋白、低分子肝素抗凝及保肾等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口服泼尼松,30mg/次,1次/d,治疗8周后减量,减量速度为2.5mg/周,最后以10mg/d剂量维持治疗,治疗6个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苷,20mg/次,3次/d,用药8周以上。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蛋白尿转阴时间、血尿转阴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及高血压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蛋白尿转阴时间、血尿转阴时间、水肿消失时间及高血压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成人紫癜性肾炎的治疗中,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苷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12期间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者1OO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患者5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分期辨证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瞄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0%,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过敏性紫癜患者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疼痛的改善效果方面比较,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情况以及紫癜性肾病的发病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过敏性紫癜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复发率低,紫癜性肾病的发病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