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目的探讨盖氏骨折骨不连的手术失败原因和再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997年4月~2003年4月收治的盖氏骨折骨不连23例,分析其失败原因,并重新植骨内固定,消除桡骨旋转、短缩及成角畸形,采用改良的尺骨远端切除术处理下尺桡关节再脱位8例,尺骨假关节成形术处理下尺桡关节再脱位15例.结果所有病例经12~24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7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X线愈合时间为17~33周(平均20.6周).腕部无明显畸形.腕关节功能按照Dienst功能评价标准评价优9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87%.结论盖氏骨折和骨不连的治疗,必须消除桡骨旋转、短缩及成角畸形,早期宜旋后位固定下尺桡关节;用改良的尺骨远端切除术和尺骨假关节成形术处理陈旧性下尺桡关节再脱位,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关于儿童盖氏骨折与儿童型盖氏损伤的诊断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8年间1520例初诊为桡骨骨折"的病例复习,发现有25例合并有下尺桡关节的损伤,具体如下:明确诊断为盖氏骨折的仅5例,诊断为桡骨骨折合并尺骨远端骺分离者15例,误诊为单纯桡骨骨折而未发现下尺桡关节半脱位者5例。其中共有11例按前臂远端骨折处理,采用肘下石膏,致使复位失败,再移位,需要反复多次整复,结果骨折愈合时,3例位置欠佳,3例仍残留下尺桡关节半脱位。分析治疗上失败的原因多是由于对本病的认识不足或误诊引起。所以,凡遇到桡骨中下段骨折的病例,均应仔细检查下尺桡关节,并投照腕关节真正的侧位X线片,必要时可做CT检查,这样,可减少漏诊和误诊以及治疗上的不当。  相似文献   

3.
畸形愈合是桡骨远端骨折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可累及桡腕关节、尺腕关节和下尺桡关节等。桡骨远端畸形愈合可对下尺桡关节的生物力学和临床预后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可有疼痛、前臂旋转受限、下尺桡不稳定、下尺桡关节炎等临床表现。既往国内外关于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的文献中,较多的学者对桡腕关节和尺腕关节进行了研究,而对下尺桡关节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对下尺桡关节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为临床诊治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累及桡尺远侧关节不稳定的尺骨茎突骨折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累及桡尺远侧关节不稳定的桡骨远端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的手术指征和治疗方法.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对12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的患者,采用克氏针结合张力带钢丝固定尺骨茎突,同时采用骨锚修复下尺桡韧带深层结构在尺骨隐窝的止点,从而稳定桡尺远侧关节.结果 术后12例桡骨远端骨折及尺骨茎突骨折均愈合,术后随访时间为6~18个月.按改良的Mayo腕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4例,良5例,中2例,差1例.结论 尺骨茎突在桡尺远侧关节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对累及下尺桡韧带结构损伤的尺骨茎突骨折进行固定并重建韧带对稳定桡尺远侧关节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桡骨远端骨折对下尺桡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后腕部功能与下尺桡关节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影响下尺桡关节稳定性的原因。方法:8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男27例,女58例;年龄17~74岁,平均42.3岁。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伤后6~9个月(平均6.7个月)摄腕关节正侧位X线CR片,检查下尺桡关节稳定性,采用Sarmiento改良的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GW评分)对腕部进行功能评估。结果:85例获得6~9个月随访,平均6.7个月。19例有下尺桡关节不稳定。下尺桡关节不稳与放射学检查下尺桡关节情况之间无明显的联系。下尺桡关节不稳的患者GW评分平均为12.37±5.899,稳定的患者GW评分平均为6.85±4.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尺骨茎突是否骨折其GW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是否有尺骨茎突骨折其下尺桡关节不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明显成角或短缩畸形的桡骨远端骨折损伤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可能是造成下尺桡关节不稳、影响腕部功能的主要原因。伴随桡骨远端骨折的尺骨茎突骨折对下尺桡关节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桡骨远端骨折对下尺桡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后腕部功能与下尺桡关节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影响下尺桡关节稳定性的原因.方法:8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男27例,女58例;年龄17~74岁,平均42.3岁.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伤后6~9个月(平均6.7个月)摄腕关节正侧位X线CR片,检查下尺桡关节稳定性,采用Sarmiento改艮的Gartland-Werley评分系统(GW评分)时腕部进行功能评估.结果:85例获得6~9个月随访,平均6.7个月.19例有下尺桡关节不稳定.下尺桡关节不稳与放射学检查下尺桡关节情况之间无明显的联系.下尺桡关节不稳的患者GW评分平均为12.37±5.899,稳定的患者GW评分平均为6.85±4.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尺骨茎突是否骨折其GW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是否有尺骨茎突骨折其下尺桡关节不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明显成角或短缩畸形的桡骨远端骨折损伤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可能是造成下尺桡关节不稳、影响腕部功能的主要原因.伴随桡骨远端骨折的尺骨茎突骨折对下尺桡关节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后采用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并尺骨茎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0例桡骨远端骨折并尺骨茎突骨折患者采取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的骨折及关节面复位、愈合情况以及腕关节功能等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均愈合良好,尺骨茎突骨折愈合优良率73.33%;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11.67%),其中创伤性关节炎3例,畸形愈合2例,下尺桡关节分离1例,前臂旋转受限1例。结论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并尺骨茎突骨折具有创伤小、稳定性好、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上肢     
12例开放性腋动脉损伤的诊治;肩胛骨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探讨;锁骨钩状钢板在锁骨远端骨折和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中的临床应用;钛弹力钉治疗儿童尺桡骨下1/3双骨折;经后方劈肱三头肌入路治疗肱骨干中下段骨折;Herbert螺钉治疗桡骨头骨折及文献复习;尺桡骨中段旋转截骨术治疗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及并发症探讨;自增强可吸收内固定治疗儿童肘部骨折;Colles骨折合并尺骨向背侧脱位下尺桡关节损伤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不稳的治疗方式。方法: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264例,其中42例术中发现合并下尺桡关节不稳,20例采取克氏针固定下尺桡关节或旋后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固定组),22例未行固定(非固定组)。术后对握力和腕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观察;采用Sarmiento改良的Gaaland-WeAey评分系统(GW评分)对腕部功能进行评估,并测试下尺桡关节稳定性。结果:41例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所有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均在术后3个月内获得愈合,下尺桡关节均对合良好,没有出现明显半脱位或脱位。两组患者的握力、腕关节活动范围及GW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例发生远期下尺桡关节不稳。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不稳定采用锁定钢板固定系统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同时,固定与不固定下尺桡关节临床效果无差异,因此对于合并下尺桡关节不稳的桡骨远端骨折,若桡骨远端骨折能获得满意的解剖复位,不推荐l期固定下尺桡关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青年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继发下尺桡关节重度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短缩尺骨、重建下尺桡关节法,对7例桡骨陈旧性骨折、短缩,下尺桡关节重度脱位患者进行治疗.术后对患者腕关节外形、功能进行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外形恢复良好,功能评价优6例,良1例.结论 短缩尺骨、重建下尺桡关节法是治疗桡骨陈旧性骨折、短缩,下尺桡重度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Colles骨折畸形愈合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50例严重移位、畸形愈合Colles骨折,采用桡骨远端截骨取带旋前方肌尺骨骨瓣植骨方法予以矫正。以术后1.5~6个月随访;桡骨远端向背侧移位畸形完全纠正,恢复桡骨下端向掌侧、尺侧倾斜度。15例合并下几桡关节脱位病例,术后前臂旋转功能基本恢复,“叉样”畸形纠正,腕关节伸屈功能恢复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前臂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损伤.可为尺桡骨双骨折.也可仅有尺骨或桡骨骨折.同时伴上尺桡关节脱位或下尺桡关节脱位也比较常见。如盂氏骨折中上尺桡关节脱位.盖氏骨折中下尺桡关节脱位.前臂骨折伴上下尺桡关节同时脱位(Essex-Lopresti骨折-脱位)即前臂轴性损伤,临床上较为少见。笔自1984~2004年共收治本组病人21例。本对前臂骨折伴上下尺桡关节脱位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桡骨骨不连继发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介绍桡骨骨不连继发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 6例桡骨骨不连继发下尺桡关节脱位 ,采用尺骨节段截除术 (3cm以下 ) ,恢复尺桡骨的相对长度使下尺桡关节复位。结果  6例手术后桡、尺骨愈合时间为 10~ 17周 ,下尺桡关节均得到正确复位。术后随访 1~ 2年 ,前臂旋前 5 9.5°± 3.9°(x± sx,下同 ) ,旋后 79.5°± 3.9°。按 TAM评定标准评定 ,腕关节活动度优 2例 ,良 3例 ,中 1例。结论 尺骨节段截除是治疗桡骨骨不连继发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Madelung畸形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栓杰  伦保国  逢育  连坡 《中国骨伤》2002,15(9):539-539
青少年骨骺尚未闭合,外伤后易发生桡骨远端骨骺分离骨折,骨愈合后出现骨骺早闭合,形成桡骨短缩、畸形,尺骨过度生长,引起腕桡偏、背伸畸形,尺偏、掌屈功能障碍.我院1995年5月至2001年2月共收治19例Madelung畸形的患者,采用桡骨远端"V"形截骨和尺骨短缩截骨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术后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内固定术后掌倾角和尺偏角改变对桡骨短缩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 分析2018年2月—2022年1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84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尺骨茎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尺骨茎突骨折是否手术固定分为两组:尺骨茎突骨折给予手术固定的18例患者为固定组, 尺骨茎突骨折未进行手术固定的66例患者为非固定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 腕关节功能指标[Gartland-Werley评分、上肢功能(DASH)评分、前臂旋转、尺偏、掌屈、桡偏、背伸、握力]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骨不连、骨溶解、腕尺侧疼痛、内固定失效、下尺桡不稳、术后感染)。通过广义估计方程(GEE)分析两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远端距离多时点变化情况。随访12个月, 依据末次随访时桡骨短缩距离是否≥4 mm, 将所有患者分为未短缩组(桡骨短缩距离<4 mm, n=61)和短缩组(桡骨短缩距离≥4 mm, n=23)。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术后桡骨短缩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非固定组相比, 固定组患者的Gartland...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截骨矫形的临床疗效.[方法]背侧入路行桡骨远端截骨、自体髂骨植骨、“T”型解剖锁定接骨板固定手术治疗,有桡尺远端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尺侧腕伸肌移植Bowers关节成形手术治疗.[结果]随访16~36个月,平均20.6个月,X线复查示桡骨远端畸形矫形良好,根据改良的Mcbridge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术后10例病人患肢腕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应用截骨矫形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畸形愈合手术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远端尺桡关节骨折脱位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43例远端尺桡关节骨折脱位整复后骨折不稳定,采用切开整复钢板内固定或外固定架,恢复掌倾角和尺倾角。同时根据远端尺桡关节不稳,采用前臂旋后位或旋前位石膏外固定或整复后克氏针固定。结果根据患者的主诉、前臂远端及腕关节外形、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腕关节屈伸、前臂旋转功能及X线征象来分析临床疗效。结果优16例,良21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6%。结论远端尺桡关节骨折脱位,要求恢复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倾角,同时恢复远端尺桡关节的稳定性,预防前臂旋转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郑晓蓉  吴小宝  王振盛 《中国骨伤》2011,24(11):958-959
盖氏骨折是一种累及下尺桡关节的损伤。儿童中很少有报道“。1991年Lanfried等[4]报道了3例,认为尺骨远端骨骺分离为儿童下尺桡关节损伤的特有形式。部分青少年因尺骨远端骨骺尚未闭合,其结构特点与儿童相同,即关节周围韧带强度大于骺板的强度,故骺板成为暴力释放的弱点,因此当发生盖氏骨折时,下尺桡关节的损伤就表现为与儿童相似的  相似文献   

19.
Colles骨折合并尺骨向背侧脱位下尺桡关节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olles骨折合并尺骨向背侧脱位下尺桡关节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2004年7月至11月,对20例合并尺骨向背侧脱位的下尺桡关节损伤的新鲜Colles骨折患者行旋后位前臂U型石膏固定,治疗4—6周。采用Gartland和Werley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0个月,平均9个月。20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无一例复发脱位。Gartlang和Werley评分系统优17例,良3例,优良率100%。评分为良的3例患者中,偶有疼痛,但功能无受限1例,前臂旋转轻度受限1例,腕关节桡偏畸形1例。结论旋后位前臂U型石膏是治疗合并尺骨向背侧脱位的下尺桡关节损伤Colles骨折的有效方法。常规的前臂旋前位,腕关节掌屈尺偏位石膏固定有加萤下尺桡关节脱位的作用.不官府用。  相似文献   

20.
孟氏骨折伴下尺桡关节脱位,临床罕见。我们收治一陈旧性病例,经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患者,男,13岁,跌倒致左前臂畸形、活动障碍70d入院。曾在外院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查体:左前臂畸形,肱桡关节空虚,尺骨小头隆起,压痛、浮动感。前臂旋转活动受限。X线片:左尺骨中上1/3骨折,向外后方成角畸形愈合,桡骨头脱位,下尺桡关节分离,遂经Bovd入路手术,尺骨截骨,髓内钉固定;桡骨头复位,以前臂深筋膜重建环状韧带,1枚细克氏针固定肱桡关节于屈曲90°位;再手法复位下尺桡关节。术后屈肘90°、前臂旋后位石膏托固定。3周后去石膏、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