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在“Bu+Cy+ATG”典型预处理中加入氟达拉滨 (Flu)对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UCBT)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地贫)的植入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影响。方法 2000年 6月至 2004年 6月中山大学附属二院儿科对 22例行脐血干细胞移植的地贫患儿,按预处理方案是否含Flu分为无Flu组 (8例 )和Flu组(14例)。无Flu组:Bu,Cy和马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Flu组在此基础上加Flu。观察两组植入率,急、慢性GVHD(aGVHD、cGVHD)的发生率及其程度。结果 无Flu组 8例患儿HLA全相合 5例,不全相合 3例,接受单个核细胞(MNC)为 7 03×107 /kg[ (4 7 ~12 7 )×107 /kg],其中CD34+数为 4 0×105 /kg[ ( 0 6 ~11 7 )×105 /kg], 6例植入,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ANC)≥0 5×109 /L时间平均为 18d,血小板 (BPC)≥20×109 /L时间平均为 36 5d, 4例发生aGVHD, 1例发生cGVHD;Flu组 14例,HLA全相合 6例,不全相合 8例,平均输入供者MNC为 7 53×107 /kg[ (3 4~10)×107 /kg],其中CD34+数为 5 01×105 /kg[ (0 6~11 7)×105 /kg], 4例植入,ANC≥0 5×109 /L时间平均为 16d,BPC≥20×109 /L时间平均为 72d, 2例发生aGVHD, 3例发生cGVHD;两组植入率、aGVHD及cGVHD发生率无明显差异。Flu组的HLA不全相合病例多于非Flu组。结论 allo H  相似文献   

2.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血液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评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血液病的疗效及合并症.方法脐血移植(UCBT)治疗9例重症β地中海贫血(β-thal)、1例慢性特发性溶血性贫血(CIHA)、3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ML-M3b、M2a、M5)及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5例β-thal及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CML-CP)患儿.同胞UCBT8例中5例HLA相合(6/6),5/6为1例,3/6为2例.6例非血缘相关脐血移植(UD-UCBT)中4例为6/6,1例5/6,双份脐血混合者为5/6和6/6.allo-PBSCT中5例均为血缘相关,HLA相合同胞及1例5/6父亲供者.输入脐血(UCB)有核细胞数(NC)为7.5(3.4~19.4)×107/kg,外周血NC为9.39(2.5~14.4)×108/kg.结果血缘相关脐血移植(RD-UCBT)8例中植入6例,其中排斥1例,死于肝静脉闭塞病(HVOD)1例,恢复地中海贫血状态2例;UD-UCBT中2例β-thal及2例AML均植入,1例AML-M5复发,AML-M3b自体恢复造血并完全缓解,1例AML-M2a死于巨细胞病毒间质性肺炎,1例ALL未植入,死于败血症.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8例(80%),III度以上2例,广泛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2)例.β-thal总生存率为90%,无病存活率(EFS)为60%,平均生存时间为21个月(2~42个月).allo-PBSCT病例全部植入,cGVHD5例,III°以上者2例,广泛cGVHD3例,死于HVOD1例.EFS5例,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3~26个月).结论UCBT及allo-PBSCT是治疗儿童血液病的有效方法,UD-UCBT首次成功治疗β-thal.  相似文献   

3.
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儿童白血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uang H  Cai Z  Lin MF  Xie WZ  Liang B  Li L  He JS  Luo Y  Zheng WY  Zhang J  Ye XJ  Hu XR  Chen SY  Jin AY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11):835-839
目的 评价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 (URD BMT)治疗儿童急性和慢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例白血病患儿 ,其中慢性髓系白血病 2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例 (第 1次完全缓解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1例 (第 2次完全缓解 ) ,由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提供无关供者骨髓。预处理方案为马利兰 环磷酰胺 (Bu/Cy2 )方案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预防为霉酚酸酯(MMF)、环孢菌素A(CsA)加氨甲喋呤 (MTX)联合方案 ;以前列素E1预防肝静脉闭塞病 (VOD) ,以巨细胞病毒 (CMV)抗原血症监测和更昔洛韦预防CMV病。供、受者间HLA基因位点型全相合 3例 ,1个基因位点型不合 2例 ,2个基因位点型不合 1例。结果  6例患儿经DNA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分析证明为供髓植入 ,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的中位天数为 14 5 (13~ 18)d ,血小板 >2 0×10 9/L的中位天数为 16 (11~ 2 3)d。发生Ⅱ~Ⅳ度aGVHD 2例 (33% ) ,局限性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 3例 ,未发生广泛性cGVHD。中位随访时间 4 12 (187~ 1338)d ,全部患儿均无病生存。结论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是治疗儿童急性和慢性白血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贫)并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规律及预防方案.方法 分析本院1997-2004年行58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52例重型地贫患儿资料.预处理方案以白消安加环磷酰胺加抗人胸腺免疫球蛋白为主,依据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情况等分别加用氟达拉滨或全身放疗.GVHD预防方案:环孢素(CsA)或他克莫司(FK-506)加甲氨蝶呤(MTX)或霉酚酸脂(MMF).观察比较不同移植类型、骨髓来源等GVHD的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 随访1~104个月,GVHD总发生率为72.7%(24例),其中21例为急性GVHD(占87.5%),3例为慢性GVHD(12.5%);GVHD临床分度为I、Ⅱ、Ⅲ~Ⅳ度,发生率分别为27.3%(9例)、27.3%(9例)和18.1%(6例).非亲缘或单倍体供者移植组GVHD发生率为66.7%,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者GVHD发生率为100%.结论 地贫移植后GVHD发生以急性为主,临床分度以I、Ⅱ度为主,非亲缘供者、单倍体移植组GVHD发生率高,尤以PBSCT发生率高;CsA加MMF是比较有效的预防方法.  相似文献   

5.
脐血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un X  Liu S  Hao WG  Chen ZX  Guo NL 《中华儿科杂志》2005,43(3):178-182
目的探讨脐血移植(UCBT)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简称β-地贫)的疗效.方法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全相合或不全相合UCBT治疗重型β-地贫患儿12例.供受者的有核细胞(3.63~16.0)×107/kg,CD34+细胞(0.11~1.03)×106/kg,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0.17~1.18)×105/kg.移植的预处理方案HLA全相合的患儿采用马利兰+环磷酰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方案;HLA 2个位点不全相合者采用高剂量输血+连续静脉滴注去铁胺+羟基脲+氟达拉宾+马利兰+环磷酰胺+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方案.结果 10例患儿获得植入,其中7例为长期稳定植入,3例植入后发生排斥;2例未能植入.获得植入的10例患儿均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其中Ⅰ度aGVHD 7例,Ⅱ度aGVHD 3例.脱离地贫状态生存7例,血红蛋白始终维持正常.3例恢复地贫状态.2例未获植入的患儿1例发生移植后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死于严重感染.结论 UCBT是目前β-地贫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倍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治疗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14例AMKL患儿进行Haplo-HSCT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男性9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2(1. 4~3)岁,13例为第一次Haplo-HSCT,1例为非血缘全相合无关供者移植半年后复发挽救性二次移植。HLA配型均为父母亲单倍型。使用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同时兼顾患儿个体实际情况制定的个体化方案。移植物为骨髓和/或外周血干细胞,输注单个核细胞中位数为10. 2(2.3~12.7)×10~8/kg,CD34+细胞中位数为6.2(2.0~11.5)×10~6/kg,非血缘脐带血做为第三方细胞辅助治疗。结果中性粒细胞、血小板重建的中位天数分别为14d和15d。28d评价供受者间基因嵌合率完全供者型占92%(12/13),1例移植后排斥,1例移植11d尚未植活,死于弥漫性肺出血。Ⅰ~Ⅳ度aGVHD发生率为61%(8/13),其中Ⅲ~Ⅳ度aGVHD3例,其中1例因aGVHD死亡,cGVHD累积发生率53%(7/13),其中广泛型cGVHD为0。CMV/EBV病毒激活率30%(4/13)。3例移植后早期复发(100d内),复发率为23%(3/13),9例患儿免疫残留持续阴性,为供者型完全嵌合,无病生存至今,存活的9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1(8~61)个月,总生存率为64%(9/14)。结论 AMKL单纯依靠化疗预后差,Haplo-HSCT可以改善AMKL患儿预后,提高生存率,但仍有部分患儿早期复发,减少复发的手段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脐血移植对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治疗效果。方法:一例12岁MDS患儿行HLA相合的同胞脐血移植,预处理采用BU/CY+ATG方案:马利兰(BU) 1 mg/kg,每6h一次,用2d;环磷酰胺(CY)每日50mg/kg,用4d;抗胸腺球蛋白(ATG)100mg/d,用4d。输入脐血有核细胞2.57×107/kg,CD34+细胞1.18×105/kg。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采用环胞菌素A(CsA)+骁悉(MMF)+甲基泼尼松龙(MP)。移植后应用惠尔血、白介素11及重组红细胞生成素以加速造血重建。结果:+21 d粒系植入,+48 d血小板植入,+28 d患者骨髓DNA指纹图示完全嵌合状态。随访11个月,患者各项检查正常,未发生急、慢性GVHD。结论:本例为国内大陆首例成功脐血移植治疗MDS,为今后儿童MDS的治疗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血缘脐血干细胞移植(UR-UCBT)治疗X连锁慢性肉芽肿(X-CGD)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5年5月海军总医院收治7例X-CGD患儿进行UR-UCBT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给7例X-CGD患儿进行UR-UCBT,6例为单份脐血,1例为双份脐血。HLA配型4例全相合,2例5个位点相合,1例4个位点相合。预处理选用白消安/环磷酰胺/兔抗人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ATG),其中6例在其基础上加氟达拉滨(Flu)。于0 d回输脐血,有核细胞中位数为8.51×10~7/kg,CD34~+细胞中位数为3.81×10~5/kg。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采用环孢霉素A/吗替麦考酚酯,其中1例在其基础上加甲基泼尼松龙。结果 ANC≥0.5×10~9/L和PLT≥20×10~9/L的中位天数分别是+14 d和+30 d。4例出现Ⅰ~Ⅲ度急性GVHD,给予激素后均控制。在+30 d所有患儿通过PCR-SSO/FISH检测均为供者型完全嵌合。ECGD酶活力均于+1个月恢复正常。CYBB基因异常者+2个月未检测出突变基因。随访中位时间10(5~101)个月,未发生慢性GVHD,1例+3个月死于心功能衰竭,现存活6例酶活力均恢复正常,为无病存活。结论非血缘脐血能快速有效的提供造血干细胞,能耐受HLA多个位点不相合,UR-UCBT可对X-CGD起到根治性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22个月,自出生后3月出现面色苍白,并进行性加重,确诊为重型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为-17/-17),以后每月进行红细胞悬液输注,至移植前并未进行去铁治疗。其HLA配型与姐(9岁)完全相合。于2002年7月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预处理方案为:白消安22mg/kg 环磷酰胺200mg/kg 马抗胸腺免疫球蛋白90mg/kg;0天采集供者骨髓250ml,有核细胞数为9.75×108/kg,单个核细胞数为2.92×108/kg,CD34 细胞数5.69×106/kg,CD3 细胞数8.2×107/kg。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为:-1大开始静脉应用环孢霉素A(CsA)3mg/kg/d;其他治疗包括:应用前列腺素E1和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β-地中海贫血合并肢带型肌营养不良(LGMD)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CD17纯合子突变)合并LGMD2E患儿行亲缘性HLA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治疗过程。结果患儿,女,3岁5个月,供者为妹妹。移植预处理方案:氟达拉滨、白消安、环磷酰胺及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方案: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及短程甲氨蝶呤。经静脉输注供者骨髓血406 mL,单个核细胞数11.3×10~8/kg,术后监测患儿血常规、植入证据及激酶水平。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儿重建造血及免疫功能。植入证据提示完全供者嵌合,嵌合率100%,但血清酶学无明显下降,血清肌酸激酶维持在20 000~25 000 IU/L,四肢肌力逐渐下降,近期双下肢肌力3~4级,双上肢肌力4级,易摔倒。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治愈患儿的地中海贫血,但无法改善肌营养不良症状。  相似文献   

11.
在儿童白血病特别复发难治白血病的治疗中,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是能彻底根治的主要方法.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HLA)匹配供者,无论是血缘与非血缘相合供者,都是allo-PBSCT的最佳选择,在完善的骨髓库中可以获得30%HLA相合的非血缘供者,国内单生子女患儿中只有不足10%可以获得相合亲缘供者,限制了PBSCT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置环磷酰胺(PTCY)方案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WA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接受PTCY方案allo-HSCT治疗的WAS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移植前临床评分、供者情况、移植后粒细胞及血小板植入时间,移植后嵌合度及移植并发症。结果 9例患儿移植时中位年龄为15(4~108)个月,2例为同胞全相合供者,7例为半相合供者,回输移植物的单个核细胞中位数为15. 7(11. 3~27. 4)×10~8/kg,CD34+细胞中位数为9. 5 (4. 4~26. 1)×106/kg。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分别为14 (12~16) d和15 (11~29) d。中位随访时间为20(3~48)个月,所有病例均存活,仅1例患儿发生3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无慢性GVHD,所有患儿移植后2周短串联重复序列结合聚合酶链反应(STR-PCR)检测显示为完全供者型嵌合。4例患儿发生巨细胞病毒血症,1例EB病毒血症,1例发生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3例发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结论 PTCY方案allo-HSCT可有效治疗WAS,该预处理方案无严重移植相关并发症,且无混合嵌合发生,并有效减少GVHD。  相似文献   

13.
目的 Wiskott-Aldrich综合征(WAS)是一种原发性免疫缺陷性疾病,严重病例预后不良.采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全相合的同胞骨髓移植成功治疗1例,特此总结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WAS蛋白(WASP)表达和基因分析确诊WAS.患儿姐姐为人类白细胞抗原全相合骨髓供者,所采集骨髓单个核细胞数为4.38×108/kg,CD34+细胞3.78×106/kg患儿体重.采用白消安/环磷酰胺全清髓的预处理方案,环孢菌素单用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后检测WASP表达和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作为植入证据.结果 患儿诊断:WAS,WASP(-IVS9+2T>C,WASP阴性).白消安/环磷酰胺预处理后骨髓回输;移植13 d中性粒细胞(ANC)绝对值0.8×109/L,移植15 d起血小板>50×109/L,1个月后正常.移植50 d起患儿WASP表达阳性,STR显示为供者DNA完全嵌合;随访至移植后510 d,患儿健康,WASP稳定表达.结论 结合病例和文献复习,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同胞骨髓移植治疗典型WAS近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CBT)治疗罕见病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6年12月在本中心接受UCBT治疗的4例罕见病的临床资料、分子诊断及移植结果。结果 4例罕见病分别接受了HLA全相合或2~4位点不合的脐血,采用以"白消安+环磷酰胺+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为基础的经典清髓预处理方案。脐血移植中位年龄10(5.7~41)个月,诊断至移植中位时间4.5(3~14)个月。输注脐血有核细胞中位数17.5(13.7~21)×10~7/kg,CD34~+细胞中位数6.9(4 5~16.5)×10~5/kg。粒细胞植活中位时间为14(10~22)d,血小板植活中位时间为42(17~67)d,移植后+1个月起短串联重复序列持续完全供者嵌合状态,无1例发生植入失败或者混合嵌合。短期随访内未发生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巨细胞病毒感染率高达100%。移植后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CD8~+细胞绝对值中位数0.412(0.375~0.534)×10~9/L,总体有上升趋势,但未达正常标准(0.54~1.36)×10~9/L;CD4~+细胞绝对值中位数0.188(0.038~0.479)×10~9/L,远低于正常标准(0.71~1.84)×10~9/L;CD4~+/CD8~+比例明显倒置。+30d复测所有患儿致病基因消失,且原发病缓解,无1例发生治疗相关死亡。结论 UCBT治疗罕见病对原发病控制有显著疗效,但免疫重建缓慢、病毒感染率高。进一步研究需要优化与改进移植预处理方案,促进免疫重建,以期获得更好的生存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倍体造血干细胞(haplo-HSC)联合第三方脐血(tpCB)移植治疗X连锁慢性肉芽肿(X-CGD)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4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26例男性X-CGD患儿,采用haplo-HSC联合tpCB移植治疗,移植中位年龄3.5岁,供者25例为父亲,1例为姑姑。HLA配型5/6相合9例,4/6相合12例,3/6相合5例。清髓性预处理方案选用白消安/环磷酰胺/氟达拉滨/抗胸腺球蛋白;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采用环孢素A和吗替麦考酚酯。于移植第1天分别输注单倍体骨髓造血干细胞和tpCB,移植第2天输注单倍体外周造血干细胞,回输单倍体总有核细胞中位数为14.6×108/kg体重,CD34+细胞中位数为5.9×106/kg体重,CD3+细胞中位数为2.1×108/kg体重。结果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中位天数分别是移植后12 d和23 d。移植后30 d为供者型完全嵌合,其中25例为单倍体,1例为脐血。无1例发生原发性植入失败和植入功能不良,1例发生继发性植入失败。NADPH氧化酶活力于移植后1个月均恢复正常。Ⅰ~Ⅱ度aGVHD发生率达35%,Ⅲ~Ⅳ度达15%,1例出现慢性GVHD(cGVHD,皮肤局限性),予激素未进展。随访6~52个月,存活25例,其中24例为无病存活(23例不伴cGVHD,1例伴慢性局限型皮肤排异),NADPH氧化酶活性均恢复正常,1例发生继发性植入失败但仍存活;1例于移植后16个月死于病毒性间质性肺炎。5年的EFS率和OS率分别为81%±12%和89%±10%。结论 haplo-HSC联合tpCB是治疗儿童X-CGD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无关血缘脐血移植治疗儿童恶性和非恶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进行非血缘脐血移植的患儿,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4例,幼年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JMML)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2例,急性混合型白血病、石骨症、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Ⅵ型黏多糖和慢性肉芽肿各1例.HLA高分辨全相合6例,5个位点相合10例,4个位点相合5例,3个位点相合3例.预处理选用白消安(Bu)/环磷酰胺(CTX)/抗胸腺球蛋白(ATG)或全身放疗(TBI)/CTX/ATG为主方案.6例ALL采用TBI/CTX/ATG,其中2例加鬼臼乙叉苷(VP16),18例采用Bu/CTX/ATG,其中3例JMML加马法兰,1例ALL和1例AML加VP16,3例非恶性疾病加塞替哌.于0 d回输脐血有核细胞中位数为5.26(2.26~13.3)×107/kg,CD34细胞中位数为2.86(0.79~9.8)×105/kg.预防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采用环孢素A和甲基泼尼松龙(MP)或骁悉,出现Ⅲ~Ⅳ度aGVHD者,加用CD25单抗.结果 脐血干细胞粒系植入率为91.7%(22/24),1例ALL未植入,1例CML于+130 d排斥;血小板植入率为83.3%(20/24),中性粒细胞≥0.5×109/L中位天数+15(+13~+28)d;血小板≥20×109/L中位天数+38(+25~+100)d.7例出现Ⅰ~Ⅱ度aGVHD;1例出现Ⅲ度aGVHD,给予MP均控制;2例出现Ⅳ度aGVHD,给予MP及CD25单抗后未控制.随访中位时间28(9~96)个月,均未发生慢性GVHD(cGVHD).现存活14例血型均转为供者型;死亡10例,其中原发病复发2例(急变期CML和婴儿型ALL各1例),Ⅳ度aGVHD合并感染2例,6例感染(CMV间质性肺炎4例,霉菌性肺炎2例).结论 无关血缘脐血是快速的造血干细胞来源之一,为恶性疾病患儿争取了治疗时间;因其cGVHD发生率低,对非恶性疾病患儿的治疗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观察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 β地中海贫血 (简称 β地贫 )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1例 β地贫双重杂合子 (β17 IVS II 6 5 4突变点 )患儿经总量马利兰 2 0mg kg ,环磷酰胺 2 0 0mg kg、马法兰 90mg m2 和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 90mg kg组成的方案预处理后 ,输入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相合的同胞供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悬液 5 6ml。患儿获得的有核细胞数为 14.4× 10 8 kg,粒单系祖细胞 (CFU GM) 9.5× 10 5 kg,CD 3 4CD-3 8细胞数为 14.9× 10 6 kg。结果 患儿术后 13d时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ANC) >0 .5× 10 9 L ,40d时血小板 >2 0× 10 9 L ;术后 2 0d聚合酶链反向点杂交法(PCR RDB)检测患儿为供者型的 β17杂合子 ,性染色体核型从 46XX转变为 46XY(供者型 )。术后 2 0d起脱离红细胞输注 ,血红蛋白维持在 110g L以上 ,10 0d时复查骨髓细胞形态学正常 ,肝脾不大。 16d时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I度 ,经使用甲基强的松龙和泼尼松治疗 ,于 2 6d时aGVHD完全被控制。至今未发生慢性GVHD ,现已术后无病存活 475d。结论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 β地贫患儿已获得成功。其出现的aGVHD可被药物控制  相似文献   

18.
非血缘相关脐血移植治疗儿童高危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非血缘脐血具有快速寻求、容易得到和HLA配型不严格的特点,该文进行了非血缘相关脐血移植(UD-UCBT)治疗儿童恶性白血病的研究并探讨其疗效问题。方法:对6例难治性白血病患儿,包括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高危CR1,1例标危CR2),2例幼年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1例缓解期,1例加速期)和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M5,CR1)进行了非血缘相关脐血移植,HLA高分辨1例全相合,1例5个位点相合,1例4个位点相合,3例3个位点相合。预处理选用白消安/环磷酰胺/ATG或全身放疗/环磷酰胺/ATG为主方案。于 0 d 回输脐血,有核细胞中位数为8.51×107/kg,CD34+细胞中位数为1.81×105/kg。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采用环孢霉素A、甲基泼尼松龙和骁悉或CD25单抗。结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5×109/L和PLT≥20×109/L的中位天数分别是+13 d、+30 d,移植证据均为供者型。4例出现Ⅰ~Ⅲ度GVHD,均控制。随访中位时间12个月,未发生慢性GVHD,现存活4例血型均转为供者型,无复发。结论:脐血提供快速有效的造血干细胞,为治疗儿童白血病提供良好时机,非血缘相关脐血移植能耐受HLA多个位点不相合。急性GVHD发生率也较高,存在移植物抗白血病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的疗效,探讨移植中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治疗及其对长期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患儿,男,12岁,供者为其胞姐,HLA配型完全相合。动员方案:G_CSF5μg/(kg·d)×6d。预处理方案:环磷酰胺(CTX)50mg/(kg·d)×4d,抗胸腺球蛋白3mg/(kg·d)×3d,氟达拉滨50mg/(kg·d)×3d。移植有核细胞数5.26×108/kg,CD34 细胞6.25×106/kg,CFU_GM10.21×105/kg。观察监测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更昔洛韦(GCV)与可耐联合应用。结果移植后28d造血重建,移植后84d血型转为供者型(B型),染色体检测转为供者46XX移植后81d曾发生CMV感染,经早期、联合治疗后感染控制。未发生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移植后骨髓象、血象正常。结论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有效治疗重型再障,抗CMV感染治疗应早期、足量、联合、长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了亲代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β-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的相关问题。方法 改进了预处理方案:采用生理反馈机制,即在预处理前进行了高频输注红细胞悬液,使Hb达13 0g/L以上,同时口服羟基脲抑制造血使术前地贫骨髓的富细胞性变成贫细胞性,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加强对宿主淋巴细胞的攻击力度,结合使用马利兰、氟达拉宾和环磷酰胺。预处理后输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3次。三次输入MNC分别为3 5×10 9/kg ,4 8×10 8/kg及6 2×10 7/kg。结果 移植过程中出现Ⅱ°皮肤GVHD、出血性膀胱炎、霉菌感染等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控制。+ 16d(移植后为+ )外周血等位基因PCR -STR检测13位点证实10个不相同位点均转为供体型(供受者本身有三个位点相同) ,完全植入。并于移植后+ 70d复查证实仍为完全植入状态。目前患儿移植后已5月余,无cGVHD表现。已五个月未输血制品,白细胞正常,血小板维持在90G/L ,血红蛋白维持在110g/L。结论 亲代所供HLA一个亚型不相合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β-地中海贫血是简单、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