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在高原寒冷区寻找隐伏矿床,在青海省格尔木市西藏大沟南金矿区已有工程揭露的矿化蚀变的勘探线(00号勘探线)上开展了地电化学提取法寻找隐伏金矿床的可行性研究,并且在已知剖面上对寻找金矿进行地电化学提取法与土壤次生晕法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已知剖面上地电化学提取法的元素异常明显,且找矿效果优于土壤次生晕法,地电化学提取法在高原寒冷区寻找隐伏金矿体是有效的。对西藏大沟北金矿普查区进行找矿预测,圈定了2个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2.
地球电化学方法在秦岭柳梢沟金矿找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秦岭柳梢沟矿区深部找矿问题,在柳梢沟金矿区开展了电化学找矿研究,利用衬度异常法等地质统计学方法对地电提取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3个不同矿区的已知矿体上方集中出现了明显的地电提取的主成矿元素异常及衬度累加异常,说明地球电化学勘查找矿方法是有效的。结合矿区地质特征和主成矿元素的关系,初步建立了秦岭柳梢沟隐伏金矿地电化学理想找矿模型,并在已知矿体外围开展隐伏矿预测工作,圈出了4处具有找矿前景的异常靶区。  相似文献   

3.
寒冷森林覆盖区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试验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能快速寻找深部隐伏矿体,运用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中的地球电化学测量法和金属元素活动态测量法,在内蒙古虎拉林进行金矿勘查试验.结果表明:在已知矿体上方应用此方法进行矿产勘查是有效、可行的;在已知矿体外围圈出了3个异常.对Ⅰ号异常区进行工程验证,发现了有6条具有工业价值金矿体,其中最高品位达23.43 g/t.利用深穿透地球化学在寒冷森林覆盖区寻找隐伏金矿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追索黑龙江铜山铜矿已知的隐伏矿体是否有向东南方向延伸的趋势,在铜矿区开展了以地电化学测量为主的找矿预测研究。结果显示:地电化学测量在已知的矿体上方有明显的地电化学异常,说明地电化学测量在该矿区寻找隐伏铜矿是可行有效的;经过对异常特征的分析研究建立了找矿理想模型。结合本矿区的地质条件,在矿区外围开展了地电提取、土壤离子电导率、土壤吸附相态汞等研究,圈出具有找矿前景的靶区5处。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追索黑龙江铜山铜矿已知的隐伏矿体是否有向东南方向延伸的趋势,在铜矿区开展了以地电化学测量为主的找矿预测研究。结果显示:地电化学测量在已知的矿体上方有明显的地电化学异常,说明地电化学测量在该矿区寻找隐伏铜矿是可行有效的;经过对异常特征的分析研究建立了找矿理想模型。结合本矿区的地质条件,在矿区外围开展了地电提取、土壤离子电导率、土壤吸附相态汞等研究,圈出具有找矿前景的靶区5处。  相似文献   

6.
青海拉水峡铜镍矿床综合找矿模型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拉水峡铜镍矿区开展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电化学综合勘查方法找矿的基础上,通过对已知矿体的地质、地球电化学信息和低阻、高磁的地球物理找矿异常特征的研究,建立了拉水峡铜镍矿床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电化学勘查综合找矿模型:以矿体的地质信息为基础,地球电化学异常、高精度磁异常及TEM异常的组合。利用综合找矿模型,进行了隐伏矿体的勘查和综合找矿预测,在矿区发现了4个地球电化学镍、铜的异常带,其中3个属于浅隐伏靶区,1个为深隐伏靶区。  相似文献   

7.
土壤微细粒分离测量技术作为一种能反映深部异常信息的深穿透地球化学技术,已在多种景观区取得成功试验案例。选择豫西黄土覆盖区申家窑金矿开展该技术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 利用该技术所指示的异常范围与已知矿体位置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Au、Ag、As、Sb、Cd、Cu、Pb、Zn 等元素可以作为该地区寻找该类型隐伏金矿的找矿指示元素; 矿体或岩石解离的化合物或纳米颗粒可穿透黄土孔隙向上迁移至地表,并赋存于地气中或被粘土矿物或铁锰氧化物所吸附而富集形成地球化学异常。  相似文献   

8.
地电化学找矿法在浙江遂昌金矿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已知矿体上方进行的找矿实践表明,地电提取和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找矿法寻找遂昌金矿厚层火山岩覆盖区隐伏矿体是可行的;同时在未知区采用上述地电化学找矿法都得到了明显高出背景的清晰异常,并圈出3类地电化学异常靶区。  相似文献   

9.
随着萤石矿找矿难度的加大,如何在浅覆盖区寻找、定位隐伏-半隐伏萤石矿体显得尤为迫切。以内蒙古林西俄力木台萤石矿为例,探讨了甚低频电磁法(VLF-EM)在隐伏-半隐伏萤石矿体定位预测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对该矿区甚低频数据进行Fraser滤波等技术处理,分析了矿区基本构造格局特征、异常体平面分布和产状特征,并结合矿区地质研究,圈出了7条成矿异常带。实践表明甚低频电磁法在萤石矿隐伏-半隐伏矿体定位预测研究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内蒙中部沉积变质型铁矿床赋存于上太古界中等变质程度的片麻岩中,具有层控矿床的特征,矿体多呈似层状、透镜体状,其磁异常晕呈不连续的线性分布,定向性较明显.矿体产出于角闪岩相和铁铝石榴角闪岩相的过渡带或混合岩化较发育的部位.埋深较浅矿体地表都有与之对应的磁异常晕,找矿难度较小,有规模的基本已查明或开采,鉴于此类矿床具有层控、多层的特点,今后找矿工作应注重于埋深大于1 000 m的矿体.  相似文献   

11.
进一步论述地电化学现象,地电化学异常及形成,矿体产生电化学溶解等概念和成晕机制等问题。该方法寻找隐伏矿床的可行性试验研究、深部找矿预测效果及大量实际成果说明,地球电化学成晕理论是可靠的,矿体产生电化学溶解是无可置疑的,利用地球电化学测量方法寻找隐伏矿效果较好,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2.
系统地研究了河北省平泉县小寺沟铜钼矿床的航磁异常特征,新发现两条可能由隐伏中酸性岩体引起的磁异常带,推断在小寺沟含矿岩体南部存在较大的隐伏岩体;另外,在小寺沟铜钼矿床外围,依据1:25000高精度航空磁测固定了大量燕山期中酸性岩体,并对矿床外围及深部的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在已知矿床外围寻找斑岩型或热液型矿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该研究对解决危机矿山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凤太铅锌-金矿集区地处秦岭泥盆系贵金属-多金属成矿带西段,总体为夹持于湘子河断裂、酒奠梁断裂之间,以NWW向褶皱和NWW向断裂组合而成的近似菱形构造块体,主要出露的泥盆系为浅变质碳酸盐岩与细碎屑岩建造,东部出露的花红树坪岩体、西坝岩体和集中分布的岩脉为区内铅锌、金成矿提供了物质及热动力。典型矿床解剖结果表明:铅锌矿床受控于区域断裂及背斜构造且产出于特定的岩性层,与铅锌成矿关系密切的物理化学条件转换界面是中泥盆统古道岭组与上泥盆统星红铺组之间接触界面(硅钙面),铅锌矿床多位于面状高磁异常与低磁异常过渡部位并显示Pb-Zn-Hg-Cd组合化探异常,表明铅锌矿床成因类型为层控岩浆热液型; 已知含矿背斜走向与倾向延伸部位、与其有相似成矿条件的次级背斜、大面积千枚岩覆盖区深部隐伏背斜的鞍部及倾斜部位是铅锌找矿有利地段。金矿床受控于断裂构造带或其旁侧的脆-韧性剪切带及其叠加部位,多位于高磁异常带中局部高磁异常向低磁异常过渡部位,与Au-Ag-(As-W-Bi-Sb)组合化探异常吻合度高,岩浆活动与金成矿关系密切,表明金矿床为中低温岩浆热液型; 已探明大型金矿床近外围及深部是金找矿重点靶区。铅锌、金矿床均属于印支期与碰撞造山岩浆期后热液有关的铅锌、铜、金矿床成矿系列。基于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成矿结构面与矿体的相互作用与位置关系,建立了凤太铅锌-金矿集区铅锌、金成矿模式; 叠加典型矿床物化探、遥感异常特征,构建找矿预测综合信息模型; 采用“证据权法”,预测找矿靶区6处,说明区内找矿潜力大,下一步找矿工作重点是对隐伏控矿构造与隐伏矿体的预测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深入研究了陕西省商南县湘河地区钒矿床的成矿特征,并探讨了该类矿床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钒矿主要产出于青石峡—余家台倒转复式向斜两翼下寒武统水沟口组下岩段硅质岩夹泥岩的泥岩中,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钒矿床中所有岩石都含有较高的SiO2,硅质岩以隐晶质石英和玉髓为主,有沉积成因重晶石;V与Cr、U、Ba相关性好;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模式具有或正或负的Ce异常和明显的Eu正异常、向右倾的图形。上述特征都反映出该地区钒矿床具有典型的海底热水流体特征,此类钒矿床可称之为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旱区荒漠植物地球化学异常形成的地学机制,选择甘肃北山地区460金矿床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从基岩(矿)→覆盖层→植物的系统采样和多项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旱区荒漠覆盖条件下,金矿床地下水和土壤水携带的各种可溶性成分和成矿-伴生元素在外界潜在蒸发力。含水量及其变化梯度和植物吸收蒸腾等驱动力的作用下垂直向上运移;在垂向上,K、Na、Cl、Ca等元素淀积在上部,Au、Ag、Cu、Pb、Zn、As、Sb、Mo等成矿-伴生元素淀积在下部;在横向上,矿体及其上部覆盖层形成的相对氧化酸性环境形成了Au、Ag、Cu、Zn、As、Sb、Mo等元素相对高含量区,两侧基岩及其上部覆盖层形成的相对还原碱性环境形成了K、Na、Cl、Ca、Mg、Mn等元素相对高含量区;生长在矿体上部的植物吸收了较多的Au、Ag、Cu、As、Mo等元素,形成了植物地球化学异常;由于不同根深的植物吸取水分及元素的深度和基质类型不同,所以它们吸收的元素组合及含量也不相同;旱区荒漠覆盖条件下,植物地球化学异常的形成主要与地下水和土壤水将下部成矿-伴生元素搬运到上部植物根系所能达到的部位有关;不同根深的植物产生的地球化学异常元素组合?强度等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从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和区内成矿地质条件(构造、地层、岩性、岩浆、变质、金的赋存状态等方面)阐明了李坝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总结出了异常 构造 岩脉 蚀变四位一体的综合找矿标志.深大断裂的旁侧次一级断裂构造是主要的控矿构造(容矿构造),并决定着矿体的大小、形态和产状;矿区内岩体、岩脉的出露与成矿关系较为密切,泥盆系碎屑岩是含矿的主要岩石;特定的异常元素组合(Au-Ag-As-Sb-Pb-Zn)指示金矿体的存在,化探是找矿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岷县马坞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坞金矿分布于岷—礼金成矿带的东部,距中川岩体5 km左右。通过野外地质勘查和地球化学测量,获取丰富的矿床地质特征数据,系统分析了马坞金矿矿区的矿床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围岩蚀变以中—低温热液蚀变为主,蚀变强度与金矿化强度呈正相关;极化体与已知矿化蚀变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矿区共圈定6条矿脉,沿走向及倾向具有尖灭再现、局部膨大缩小的特点,总体呈脉状、似板状、局部为大的透镜体状等,沿裂隙发育的矿脉金品位较高。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包含结构、交代结构、碎裂结构、压碎结构、揉皱结构及交代残余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有浸染状、条带状、斑点状、(网)脉状、角砾状、蜂窝状等构造。从地层、构造、岩浆岩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控矿因素。建立了马坞金矿的"地层—构造—岩浆岩"成矿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矿区、矿区东部、南部及外围等四个方面的找矿方向,并分析了其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