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内分泌疾病之一,多数患者伴有胰岛素抵抗(IR)或高胰岛素血症,即存在着远期并发2型糖尿病的危险。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减轻体质量的方式已成为PCOS患者重要的早期干预措施之一。很多研究发现,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等饮食结构组成对PCOS患者减轻体质量,改善IR或高胰岛素血症有重要影响,认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的能量比例为4:3:3,血糖指数(GI)较低及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的饮食结构更适宜PCOS患者减轻体质量,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为探讨饮食结构在PCO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抵抗(IR)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重要病理生理改变。IR及高胰岛素血症是PCOS患者代谢异常的基本特征,也是PCOS患者内分泌代谢紊乱的主要特征之一。肥胖型PCOS患者高胰岛素血症发生率高达75%,非肥胖型PCOS患者约为30%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PCOS患者发生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胰岛素抵抗可能在PCOS的发生 中起着重要作用。生活方式改变和胰岛素增敏剂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PCOS胰岛素抵抗发生机制与无排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是妇科内分泌常见疾病,其发生率约占生育年龄妇女5%~10%。近年来,许多代谢方面的研究表明PCOS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由IR引起的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和高雄激素血症在PCOS病理生理改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PCOS的重要发病原因。1PCOS患者IR的发生机制1.1胰岛素的经典作用及IR的发生机制胰岛素是人体重要的代谢激素,生物学作用主要是调节糖代谢、脂代谢及蛋白质代谢,其经典的靶器官为肌肉、脂肪组织及肝脏。IR是指机体内生理水平的胰岛素促进器官、组织、细…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抵抗(IR)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重要发病机制,可能会增加患者自然流产的风险,降低辅助生殖助孕后胚胎着床率,增加后代代谢性疾病发病风险。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对于合并IR的PCOS患者疗效肯定,可改善排卵率、妊娠率,同时预防或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对于非PCOS血糖正常的IR患者,目前的干预方式以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减轻体质量为主,一些研究发现对此类患者孕前给予二甲双胍治疗可降低流产率,提高辅助助孕后胚胎着床率,但相关研究较少,仍需要更多资料来证实。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抵抗(IR)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过度激活可导致IR,为PCOS患者多种细胞IR的机制之一。PCOS患者体内高雄激素环境也通过mTOR通路加重细胞IR。高胰岛素血症促进卵巢雄激素的合成,增多的雄激素加重全身细胞IR。卵巢细胞同样存在IR,mTOR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6.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卵泡发育障碍为主,多病因多症状的内分泌代谢失调性疾病.PCOS患者不仅存在内分泌和生育功能异常,还可能伴随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IR)、肥胖及生殖内分泌失调是PCOS的主要临床表现.PCOS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炎症,炎症因子可诱发活性氧自由基(ROS)产生过多造成氧化损伤.与机体其他组织细胞相比,胰岛β细胞更易受到氧化损伤,氧化应激(OS)产物的过度表达可直接引起胰岛β细胞DNA损伤,使β细胞数量明显下降,引起胰岛β细胞功能失调和IR.IR及其继发的高胰岛素血症是PCOS病理生理的中心环节.流行病学调查证实,PCOS患者无论是否肥胖,皆可能存在IR,而PCOS患者发生Ⅱ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高于正常人群.本文主要从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标记物表达的改变,探讨两者与PCOS患者远期发病风险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以胰岛素抵抗(IR)为特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远期易并发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子宫内膜癌等.PCO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家族聚集现象提示遗传因素的作用.钙蛋白酶-10(CAPN-10)基因是第一个被定位克隆的糖尿病易感基因.因为PCOS和2型糖尿病有共同的IR病理生理,所以CAPN-10基因也成为PCOS IR的重要侯选基因.就CAPN-10基因与PCOS的研究现状综述.  相似文献   

8.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常见的生殖内分泌失调及代谢紊乱性疾病之一,有4%~12%的青春期及育龄期妇女患有PCOS,长期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是PCOS重要的内分泌代谢特征.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在PCOS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雄激素能抑制胰岛素受体后信号通路的传导而引起IR.研究还发现,PCOS患者体内还普遍存在着慢性轻度炎症,其通过炎症信号传导通路与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进行交叉对话(crosstalk),诱发IR,是PCOS IR的始动因素和中心环节.PCOS患者体内炎症因子的水平往往与雄激素水平呈正相关,两者似乎存在着联系.但迄今为止,PCOS处于慢性轻度炎症状态的机制仍不清楚.阐明PCOS慢性轻度炎症的机制对预防PCOS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远期并发症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瘦素是肥胖基因的表达产物,对其在生殖内分泌领域的研究发现,瘦素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瘦素可以参与机体体质量的调节,与体质量指数(BMI)有着密切的关系;高瘦素水平可以影响卵巢的功能,而导致PCOS患者的不孕;瘦素水平与PCOS患者的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且相互影响:瘦素及瘦素受体的基因突变在PCOS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PCOS也可以影响瘦素的分泌及其实际效用.  相似文献   

1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以其病因不清、临床表现异质性、治疗复杂性,成为妇科内分泌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及其代偿表现(高胰岛素血症)在PCOS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约50%~70%的PCOS患者存在IR.  相似文献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青春期及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和代谢紊乱性疾病,其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5%~10%。PCOS的基本特征为长期不排卵或稀发排卵、卵巢多囊性增大和高雄激素血症等,此外还表现有胰岛素抵抗(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失调。PCOS患者妊娠率降低,妊娠期自然流产、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亦较普通人群高,同时子宫内膜癌发病风险增高。PCOS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升高,后者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紧密相连,并与IR有密切关系。目前许多学者对PCOS患者的IR做了大量的研究,提示改善PCOS的IR可改善内分泌及生殖功能,而改善生活方式是改善患者IR的有效手段。口服降糖药已成为治疗PCOS的IR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胰岛素抵抗(IR)伴随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病因中起着关键性作用[1-6];约50%~70%的PCOS妇女具有IR及高胰岛素血症[5]。IR是PCOS妇女的一项重要的病理生理因素;又是其常见的一类代谢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胰岛素抵抗(IR)及高胰岛素血症(HI)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诊断为PCOS的患者97例,分为高胰岛素血症组(HI组)60例和非高胰岛素血症(NHI组)37例.检测记录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Ferrimarr-Gallwey(F-G)评分、痤疮评分及体重指数(BMI);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泌乳素(PRL)、睾酮(T)、脱氢表雄酮(DHEA)、雄烯二酮(A)、空腹血糖(FPG)和胰岛素(FINS);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实验(IRT).结果:97例患者中有60例伴有HI,HI组患者腰围、臀围及BMI均高于NHI组(P<0.05),HI组30分钟、60分钟及120分钟血糖、IRT各时点FINS值、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稳态模型指数(HOMA)均明显高于NHI组(P均<0.05),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则明显低于NHI组(P<0.01).结论:IR与HI可促进PCOS患者肥胖尤其腹型肥胖的发生,并与PCOS糖代谢紊乱密切相关.早期干预对预防PCOS远期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脂联素是新近发现的脂肪特异性蛋白,具有抗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抗动脉硬化等效应,与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多项研究证实,肥胖人群和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常见的妇科内分泌和代谢紊乱疾病,胰岛素抵抗和高雄激素血症是其重要的病理生理变化.与正常女性相比,PCOS患者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高.而研究PCOS患者体内脂联素水平,分析该主要决定因素,阐明脂联素与IR和PCOS的关系,可能对PCOS病因分析、诊断、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内分泌及生殖功能障碍性疾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其重要特征.PCOS远期易发生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内科疾病,因2型糖尿病和PCOS均存在IR,所以两者可能存在相同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一组以无排卵或稀发排卵、不孕、高雄激素血症等为主要表现的异质性内分泌疾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不仅是PCOS的重要内分泌表现,同时也是其可能发病机制之一。近年来黄连素(berberine,BBR)、葛根素(puerarin)、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tone)、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等中药提取物在PCOS患者中IR的疗效受到了广泛关注。大量研究表明中药提取物可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等多种途径有效改善PCOS患者IR情况。综述中药提取物在PCOS治疗中改善IR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7.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青春期及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和代谢紊乱性疾病,其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5%-10%.PCOS的基本特征为长期不排卵或稀发排卵、卵巢多囊性增大和高雄激素血症等,此外还表现有胰岛素抵抗(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失调.PCOS患者妊娠率降低,妊娠期自然流产、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亦较普通人群高,同时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药物转化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PCOS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其中9例曾用孕激素治疗未转化者为A组;8例未曾治疗者为B组,均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同时行胰岛素释放试验,以检测患者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IR)及高胰岛素血症。17例患者均采用口服避孕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结果:17例PCOS患者均存在IR及高胰岛素血症,经药物治疗3~6个周期后,内膜不典型病变均成功转化。结论:采用口服避孕药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合并IR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是一种临床上实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雄激素血症(HT)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的关系。方法:对306例PCOS患者进行基础内分泌、口服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肝功能、血脂等检查,B超诊断脂肪肝。结果:306例PCOS患者中诊断出NAFLD94例,发病率为30.7%;其中NAFLD轻度56例(59.6%),中度34例(36.2%),重度4例(4.2%)。PCOS患者NAFLD的发病率与HA无明显相关性,与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甘油三酯(TG)呈正相关。PCOS合并NAFLD组胰岛素抵抗(IR)发生率明显高于PCOS不合并NAFLD组,P<0.05;PCOS高雄激素血症(PCOS-HA)组IR发生率与PCOS非高雄激素血症(PCOS-NHA)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COS患者NAFLD发病率较高,PCOS患者NAFLD的发生与IR、代谢异常密切相关,与HA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抵抗与PCOS生殖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生殖功能障碍一直被认为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重要临床特征和主要病理基础,有关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性腺轴及卵巢局部,然而近年来发现许多PCOS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有发展为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危险,而且发病年龄偏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