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雪明 《广西医学》2002,24(5):759-761
医疗费用不恰当地快速增长已成为民众关注的热点 ,而药品费的增长是医疗费用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我院门诊、住院人均药费虽然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已大大超过本地经济增长速度与人民群众承受能力 ,已引起院领导的高重重视。为了配合医院管理 ,降低药品费用 ,促进医院合理创收 ,笔者运用统计学变动因素分析原理〔1〕对医院 1996~2 0 0 0年影响药品费变动因素情况进行分析。1 资料来源与方法1 1 资料 :来源于我院统计表、会计报表。详见表1。表 1 医院药品收入及诊疗人次年 份 药品收入 (万元 )合 计门 诊住 院门诊人次q住院人…  相似文献   

2.
医院业务收入是医院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反映医院经济效益最直观、最重要的指标,是医院发展的经济基础,而药品收入则是医院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现利用因素分析法对我院药品收入进行综合分析。1资料来源与方法1.1资料来源本组资料来源于我院2001年、2002年医院工作年报表、财务年报表。见表1表1我院2001年、2002年药品收入情况门诊人次(人次)q144589150360出院人次(人次)f1008710894人均门诊药费(元)p58.5658.46平均住院日(日)m9.409.10出院者日均药费(元)x106.49132.342001年2002年1856.402191.00846.70879.001009.701312.00药品收入(万…  相似文献   

3.
程莉玲  曹健 《中国病案》2006,7(4):45-46
医院收治病人数受到医疗市场和医院内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不确定因素较多。本文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就医院内部对收治病人数有影响的反映医疗质量和医院规模的部分指标进行关联分析,定量地表示它们对收治病人数的影响程度。为医院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资料来源本文资料来源于某院信息科2000~2004年住院工作年报表。2方法与步骤2.1选取参考数列为收治病人数(X0);比较数列选取:门急诊人次(X1)、平均开放病床数(X2)、治愈好转率(X3)、病床周转次数(X4)、病床使用率(X5)、平均住院日(X6)、医务人员数(X7)见表1。2.2第一步,对原始数据…  相似文献   

4.
应用综合评价法评价医疗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综合指数法[1-5]评价医疗质量,旨在分析不同时期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状况,找出存在的不足,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院统计室2003年~2007年医院工作报表。1.2统计学方法采用综合指数法。(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门诊人次(X1)、出院人次(X2)、手术人次(X3)、病床周转次数(X4)、床位使用率(X5)、出院者平均住院日(X6)、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X7)、三日确诊率(X8)、治愈好转率(X9)、抢救成功率(X10)等十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2)相对化处理。对数据进行相对化处理,以消除量纲的影响。以5年平均值(Xm)为标准值,求原指标值(Xi)与标准值(Xm)的相对比。其中平均住院日为逆指标,用公式Xm/Xi进行处理;其余为正指标,用公式Xi/Xm进行处理。(3)标准值的确定。由于评价的目的是考核2003年~2007年院医疗质量的优劣程度,故各指标的标准值取5年的平均水平。2结果2.1主要医疗指标,见表1。相对化处理计算结果,见表2。表1主要医疗质量指标年份X1X2X3X4X5X6X7X8X9X10200358615310807528327.990.611...  相似文献   

5.
陈剑球 《广西医学》2001,23(2):431-432
综合评价医院的医疗工作效益是当前医院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反映我院不同时期的住院医疗工作质量和管理的综合水平 ,寻找医院经营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为院领导制定工作计划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笔者动用秩和比 (RSR)法对我院 1 992~ 1 997年住院资料进行评价和分析。1 资料来源、方法和结果1 .1 资料 :根据我院 1 992~ 1 997年综合医疗统计年报 ,选择了七项代表医疗工作质量指标作为评价指标。见表 1。1 .2 秩和比 (RSR)法的评价方法 ;(1 )将各评价指标按高优指标和低优指标严格区分来编次 ,计算每年 RSR值。 (2 )确定…  相似文献   

6.
用TOPSIS法对医院床位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宋萍 《重庆医学》2003,32(4):455-457
病床对医院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卫生资源 ,它的使用情况是反映医院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 ,也是反映医院工作质量和管理效益的主要内容之一[1] ,同时病床利用效率与医院业务收入也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2 ] 。因此医院床位利用状况对医院来说显得举足轻重 ,现用TOPSIS法对我院床位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为医院管理者加强医院管理 ,合理分配床位 ,提高病床的使用效率等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某院病案统计室 2 0 0 1年的统计工作报表 ,所有数据真实、可靠 ,见表 1。表 1  某院 2 0 0 1年指标体系科别 病床使用率 (% )病床周转次数出…  相似文献   

7.
直线趋势预测法在门诊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医院管理不仅要求管理者对医院的过去做出正确评价,对医院现状作出科学决策,而且要对医院的未来做出正确的预测。本文应用趋势直线预测法对我院2001年门诊量进行预测,利用预测结果为门诊管理的决策和进一步规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1 门诊量的预测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我院1994~2000年门诊就诊人次统计报表(见表1)。  相似文献   

8.
医院门诊病人就诊时间分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诊是医院向社会提供医疗服务的第一线 ,是直接接受求医者进行诊断、治疗和开展预防保健的场所 ,也是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集中反映。因此 ,合理地组织与科学地管理好门诊各项工作至关重要。本研究应用统计分析方法[1,2 ] 对西南医院门诊病人就诊时间的分布资料进行分析 ,为医院合理安排医护人员 ,科学地管理门诊工作 ,提高医疗质量服务提供可靠的依据。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西南医院 2 0 0 0年 1~ 12月 (按月分布 )的门诊病人统计报表。每月就诊人数分布情况 ,见表 1。一周就诊时间分布情况 (1月、10月、6月 ) ,见表 2…  相似文献   

9.
刘凤英  边如玉  李慧 《河北医学》2006,12(11):1108-1111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病例构成,为做好门诊管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4月至2004年6月我院门诊20835例患者就诊资料,对其年龄、职业、地区分布特征和首、复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我院具有较高的医疗需求和吸引力,拥有覆盖面较广的病人来源;②各科室患者年龄、职业、地区分布构成比均有差别(P<0.01)。结论:医院应采取措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更好地开展医院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我院是一所拥有 5 0 0张床位 ,年门诊量 3 1万人次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为了适应医疗市场的变化 ,转变管理模式 ,于 2 0 0 1年在门诊药房实行包括变窗口式服务为柜台式服务 ,分组管理 ,开放双休日门诊药房 ,延长服务时间 ,成立患者购药服务台等一系列改革管理新措施。使门诊药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将近年来我院门诊药房改革后的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与探讨 ,为医院药房管理者提供借鉴和参考。1 树立市场竞争观念 ,引入竞争机制1 .1 医改后对我院门诊药房综合因素影响较大 ,门诊处方量大幅下降。面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  相似文献   

11.
对住院患者疾病构成的分析及掌握,有利于加强对这些疾病的防治,合理分配医院的医疗技术资源,提高医院的总体水平,为医院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对我院2001年至2005年住院患者疾病构成进行分析研究。1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本院2001年至2005年《疾病分类与年龄构成报表》,疾病分类按ICD-10进行分类。2结果2.1住院患者疾病分类构成见表1。表12001年至2005年住院患者按系统疾病顺位系统名称构成比20(0%1)年顺位构成比20(0%2)年顺位构成比20(0%3)年顺位构成比2%004年顺位构成比2%005年顺位肿瘤14.59114.72115.27115.40115.731妊娠分娩病14.0621…  相似文献   

12.
门诊是患者进入医院医疗的第一通道,是直接对病人进行诊疗、咨询、体检、预防保健的场所.通过调查某院2010年1月-12月的门诊患者,分析患者的疾病构成,探讨该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规律,找出医院发展的特色和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发展重点专科,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某医院2010年门诊医疗工作统计报表.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的门诊患者,分别统计分析各临床专业的年门诊量、月门诊量、季节对门诊量的影响以及门诊就诊高峰时间等.  相似文献   

13.
高危妊娠是影响母儿健康 ,导致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做好高危妊娠的监测与管理工作是提高产科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 ,我院产科门诊对 4 98例高危妊娠孕妇进行系统管理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产科门诊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2年 3月产前检查共计 4 0 90人次 ,根据《辽宁省高危妊娠产前评分标准》 ,从中筛选出 4 98例高危孕妇。其中 ,存在四种高危因素者 4例 ( 0 8% ) ,三种高危因素者 6例 ( 1 2 % ) ,二种高危因素者 75例 ( 15 % ) ,单一高危因素者 4 13例 ( 83% )。高危妊娠的种类见表 1。表 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成都市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成都市6个社区卫生服务试点社区的所有COPD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逐户走访填写问卷并结合查阅病案的方法对446名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患者的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疾病相关内容,对待疾病的态度,卫生服务利用信息以及相关卫生费用等.结果 成都市社区COPD患者门诊利用率为53.04%,年均门诊次数为6.04±4.05.COPD患者住院就诊率为18.22%,年均住院次数为6.10±2.61,年均住院时间为(51.65±15.91) d.COPD患者对综合性医院和较大的医院的利用率为45.33%,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率为18.22%.影响COPD患者门诊就诊的主要因素为年龄、患者种类、对疾病的态度、病情严重程度和医疗负担形式.影响COPD患者住院与否的主要因素有职业、患者种类、病情严重程度、医疗费用负担形式与家人态度.文化水平、收入、职业、对疾病的态度以及医疗费用负担形式则是影响COPD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主要因素.结论 成都市社区COPD患者对卫生服务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较低;有较多的因素影响患者对卫生服务的利用.  相似文献   

15.
院内传染病漏报因素分析及对策(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各科室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放射/检验科阳性结果登记与院感染办公室传染病登记簿和网络直报记录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凡临床诊断或实验室诊断为传染病,在院感染办公室传染病登记薄和网络直报记录中无记录的,即为漏报病例。统计数据见表1。表1 2001  相似文献   

16.
盂巧珍 《中原医刊》2003,30(5):62-63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是病人住院过程中所获得的 (不包括入院时已存在或潜伏的 )肺部感染。在所有医院感染中 ,下呼吸道感染率最高 ,为了探讨下呼吸道感染因素 ,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护 ,本文对我院 1997~ 1999的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我院 1997~ 1999年医院感染构成比 ,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 3 6 9% (表 1)。表 1  1997~ 1999年医院感染部位构成比感染部位感染例次构成比 (% )下呼吸道 40 5 36 9泌尿道 2 37 2 1 6胃肠道 1 2 7 1 1 6术后伤口 83 7 57血液 2 82 56其他 2 1 5 1 9 62 感染因素分…  相似文献   

17.
我院预防接种门诊自2009年10月成立以来,安全有效地完成了各社区的免疫预防接种工作.现将免疫预防接种安全管理的实施体会报告如下. 1 成立预防接种门诊 1.1免疫预防接种人员的配备 经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我院各社区门诊成立院领导及医院门诊部领导下的预防接种门诊,各社区门诊主任任组长,所有预防接种人员均为注册的医生或护士组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性病诊治过程中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医患的医疗观;(2)医患的道德修养;(3)医疗服务商品化意识;(4)医院管理方面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包括(1)转变医护人员的医疗观,尊重病人的人格;(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身修养和技术水平;(3)深化卫生改革.  相似文献   

19.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某市1993-1996年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效果资料见表1.表中,X1指预防性卫生监督率(%),X2指经常性卫生监督率(%),X3指食品抽检合格率(%),X4指食具抽检合格率(%),X5指食品送检合格率(%),X6指发放卫生许可证率(%),X7指从业人员体检率(%),X8指卫生知识培训率(%),X9指违法户次数,X10指被罚款金额(元),X11指伪劣食品重量(kg),X12指食物中毒发生起数;X1~X8为高优指标,其余为低优指标.  相似文献   

20.
肖玲  米洁  李逆争  任灿  孙倩  王国琴 《重庆医学》2021,50(8):1423-1426
目的 探讨院感督查表在重症医学科院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查阅指南及相关文献,自行设计重症医学科院感督查表.2017年5—12月,利用督查表每日检查医生、护士、护理员及清洁工在"三管"管理、手卫生、医疗废物处理、多重耐药菌患者管理、消毒液浓度监测五方面的院感管理情况.结果 使用督查表干预后,干预后期(2017年9—12月)的"三管"管理、手卫生、医疗废物三方面的人员错误少于干预前期(2017年5—8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期和干预前期的患者院感率均低于对照组(2017年1—4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重症医学科院感督查表,有助于促进科室工作人员落实院感措施、规范院感行为,提高重症医学科的医院感染控制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