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夏季到来,酷热难当,外界环境中高温刺激所致的疲劳可使人产生困倦感和厌烦、情绪急躁,当气温升至38益以上时,对心理活动的影响更加明显。据国外报道,在遭受急性热作用的人群中,有的人曾出现突然的情绪失控,如自我无法控制的哭泣或无缘无故的发怒等,高温对人情绪的影响可见一斑。那么,如何从心理上调节自己,应对高温,控制好情绪呢?"心理空调"重在一个"空"字,要  相似文献   

2.
夏小青 《吉林医学》2010,(34):6338-633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分娩期产妇的作用,研究心理护理后对分娩方式,产妇的心理状态和新生儿评分的影响。方法:运用优美的语言、文雅的态度去关怀爱护围产期孕妇,可缓解其焦虑、恐惧和急躁的情绪,还可减轻疼痛,缩短产程,顺利分娩,从而降低难产率和剖宫产率。结果:了解围产期孕妇的心理特点,有效地进行心理护理可显著提高产科质量。结论:加强围产期产妇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可缓解产妇焦虑、恐惧和急躁的情绪,应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此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讲述心理健康状态、情绪与躯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方法:举出常见的一些负性情绪并简单给出一些调节的建议;结果:良好的心理健康,能够促进身体健康的发展,进而生活幸福美满;结论:当产负面生心理情绪甚至患有心理疾病时,要积极面对,找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做专业心理治疗,尽快使情绪恢复到常态。  相似文献   

4.
22例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病的影响;对22例高血压患者情绪状态进行分析,针对病人存在焦虑,紧张,急躁,恐惧等精神症,除临床综合干预外,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纠正不良的心理,使情绪平和自然;结果显示有助于老年高血压病血压值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化,心理护理在传染病人护理中得到广泛运用。通过对我院传染科病人的入院、住院的心理观察、分析,发现了他们共同的心理活动。针对其心理活动,做好恰当的心理护理,使病人配合治疗,是传染病人痊愈出院的一种重要手段。1传染病人主要表现的心理活动11入院时的恐惧心理其反应主要表现:以自我为中心;兴趣减少;过分依赖于他人照顾;过分关注自己的机体功能,病人对疾病和传染科常有一种恐惧感。12入院时的急躁担忧心理病人入院时特别急躁,更易激动,性格与平常相比发生很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心理干预技巧在中年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华 《吉林医学》2010,31(8):1092-109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技巧在中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将122例中年糖尿病患者根据心理状态评估结果、常规药物治疗情况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与讲课形式的健康教育,试验组(62例)护士运用心理干预技巧面对面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试验组各种不良心态有明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与患者沟通时运用心理干预技巧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恐惧、急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减轻或消除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诱因,对糖尿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包括意见、情感、观点、思考等的交换过程,从此取得彼此的了解,信任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机械通气作为挽救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常给病人带来极大的不适和痛苦,尤其是清醒病人因不能说话,从而造成沟通障碍,是产生急躁和焦虑情绪等心理不适的主要原因。若没有一定的沟通技巧,医护人员和家属不能了解病人心理活动,当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影响治疗效果。我们通过运用沟通理论,对48例机械通气病人进行了语言性和非语言性沟通,更好的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看到不顺眼的事、听到不顺耳的话、遇到不顺心的事,我们可能忍不住要发脾气。生气、愤怒通常被认为是负面情绪。心理咨询师黄仕明说,其实,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正面也好,负面也罢,都是个人信念、价值观的产物,而不是由外界的人、事、物所决定的。因此,一旦你意识到愤怒的情绪是源于自己考虑事情的方式,那么只要改变自己,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可能就没有那么容易爱发脾气了。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宽容”一词的解释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追究。对此,可进一步引申为: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宽大为怀,以大局为重,甚至对个人的暂时损失也不计较,这是豁达大度的表现。 有位心理学家曾说:“人类要开拓健康之坦途,首先要学会宽容。”人生活在世上,不管多么富有,多么有权势,总有不顺心之事。当人内心矛盾冲突或情绪危机难以解除时,容易导致机体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崇明护理医院119例老年人生活质量、负性情绪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我区119例护理医院老年人进行研究,分别采用抑郁筛查量表(PHQ-9)及广泛性焦虑量表(GAD)进行调查,分析生活质量、负性情绪的影响因素.结果:119例老年人中,情绪异常33例,情绪正常86例.情绪异常组无配偶、做事时提不起劲、感到心情低落,沮丧或绝望、入睡困难,很难熟睡或睡太多等情况均明显高于情绪正常组,生活质量自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分析,婚姻状况、做事时提不起劲、感到心情低落,沮丧或绝望、入睡困难,很难熟睡或睡太多、感觉疲劳或无精打采、胃口不好或吃太多、觉得自己很糟糕或很失败,或让自己或家人失望、动作、语速缓慢或烦躁坐立不安到可被察觉、感觉焦虑紧张和急切、不能停止或控制担忧、有不如死掉或伤害自己的念头、对事情担忧过多、很难放松下来、变得容易烦恼或急躁、由于不安而无法静坐为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婚姻状况、很难放松下来、变得容易烦恼或急躁等是影响老年人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危险因素,应强化对老年人的心理干预,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健康之友》2011,(6):203-203
前男友最无法忍受我的,就是当我们冲突的时候,我会逃避,尽量躲开争执。如果躲不了,我会用很冷漠的态度,让对方感觉自己小题大做。我的方式让他觉得我不在乎他,无法跟我沟通,因为我否定他的感受。当面对一个人出现些自己承受不了的情绪时,我本能的反应就是保持冷静,别让自己陷入别人的情绪旋涡。  相似文献   

12.
罗娟 《中国民康医学》2014,(14):109-110
目的:研究沟通技能对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选取病例,采用问卷方式对30例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分别在患者入院时,患者临终前1周内进行。从患者心理反应、心理需求和心理障碍三个方面进行计算统计。患者根据沟通模式实施心理干预;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沟通干预后,患者心理反应分值、心理需求分值、心理障碍分值的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沟通技能是临终患者心理护理的主要手段,运用沟通技能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负面情绪,对提高护理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注重病人的心理护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当一个人在生活中突然受到挫折或痛苦时,往往在心理上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自己较能接受的方式,来保持情绪活动的平衡和稳定,这种心理机制就是心理防御机制,妇产科的护士应懂得妇科病人常用的心理防御措施,根据不同的心理加以疏导,进一步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宫外孕起病急、病情重,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治疗原则是手术治疗,但病人和家属大多会担心术后能否再怀孕,是否危及生命安全而产生恐惧、忧虑、焦虑、压抑、急躁等情绪。现就其术前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心理护理谈一下体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语言沟通联合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精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语言沟通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2个月后负性情绪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测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环境评分、社会评分、生理评分和心理评分等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语言沟通联合心理护理可提高精神病患者生命质量评分,以及降低负性情绪评分的效果优于单施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6.
薛白 《吉林医学》2013,34(14):2823-282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中对脑梗死患者如何进行有效心理护理。方法:对9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方面的研究。结果: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焦虑、悲观、抑郁、急躁易怒等心理抑郁症状。结论:加强与患者的心理沟通、给予心理支持、指导正确认识疾病、制定康复计划等,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手术病人共有的心理状态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筱颖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1):1956-1956
通过与81例手术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手术病人共有的恐惧心理、依赖心理、求知心理和消极悲观情绪,采取人性化关怀,帮助病人熟悉、适应环境,尊重并满足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做治疗或处置时体贴病人,让病人感受到医护人员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和重视。经过术前心理减压、术后心理疏导和出院前的心理指导使病人克服各阶段的心理障碍,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童波 《大家健康》2008,(6):61-61
1.“说真的、老实说、的确、不骗你”这种人有一种担心对方误解自己的心理,性格有些急躁.内心常有不平。2.“应该、必须、必定会”此人自信心极强,显得很理智,为人冷静,自认为能够将对方说服,令对方相信。另一方面,“应该”说得过多的时候,反映了有“动摇”心理,长期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易有此类口头语。  相似文献   

19.
吴春容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1):887-887,890
心理问题在社区中就像感冒一样普遍,所有来就诊的病人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都有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都需要在心理方面得到一些帮助。很多社区居民经常因为一个或一些轻微的躯体症状反复就诊,对医生有依赖的情绪,经常需要医生对其进行解释,一直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经常由家庭成员陪同就诊,症状或问题无法用生物医学的原理解释清楚,找不到客观的证据,一般的对证治疗只能使症状缓解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患者家属常常会因患者病情危重而产生担心、急躁、焦虑等情绪以及作出冲动、过激行为,而患者家属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又常常影响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救治,因此,了解危重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及需求,做好与危重患者家属的沟通,对救治危重患者非常重要。本文就如何与危重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