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萃余液预处理是避免环境污染、回收有价元素的有效途径,本次工作提出了一种新的萃余液预处理方法--氨水沉淀法,其原理是使用氨水将萃余液中和至pH≈7.5,从而使萃余液中的有价元素Zn、Cu、Pb及Fe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析出,而As元素则生成FeAsO4沉淀。固液分离后,在滤液中加入Na2S,使其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发生沉淀,最终实现萃余液中全部有价元素得到有效回收的目标,处理液可作为焙烧氰化工艺中酸浸渣氰化调浆用液。  相似文献   

2.
N235萃取色谱法分离萃铟余液中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萃铟余液中锗的CL N2 35萃淋树脂分离进行了研究。以N2 35为萃取剂 ,酒石酸为络合剂 ,在流动相pH =1.5~ 2 .5 ,线性流速 1.30cm/min条件下锗的吸萃率可达 98%以上。CL N2 35树脂对锗的吸萃选择性好 ,Zn、Fe、Cu、Cd的存在对锗的吸萃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含钒溶液经溶剂萃取提取钒后,萃余液中仍含有少量钒.研究了用D301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从含钒萃余液中回收钒.考察了D301树脂对钒的最佳吸附时间、穿透体积及解吸效果.试验结果表明:D301树脂对萃余液中的钒有很好的吸附作用,吸附率在98%以上,饱和吸附容量为112.4 mg/mL湿树脂;含钒萃余液体积在48倍床体积时,吸附尾液中钒质量浓度不超过5 mg/L,处理后可排放;用1 mol/L的NaOH溶液可将钒从树脂上有效地解吸下来,解吸液钒浓度高,可返回萃取钒.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用ORZ复合材料从工业钴萃余液和反萃取液中除油,并进行了扩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活性炭相比,ORZ材料可将钴萃余液、反萃取液中的油去除至1mg/L以下;ORZ吸油微球易解吸再生,无固废产生;脱除的油可回收,无二次污染;反萃取液除油后无金属损失;ORZ除油技术可节省成本超过50%。  相似文献   

5.
以株冶高铋、高锡反萃液为原料,在实验室开展了氧化中和、中和硫化和先中和再用锌粉等净化除杂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先中和再用锌粉净化除杂工艺,铟反萃液中杂质铋、锡的脱除率分别在99.40%和94%以上,由除杂后反萃液置换所得粗铟含铟在99%以上,为粗铟电解精炼创造了条件。扩试结果也表明,铟反萃液中和再用锌粉净化除杂工艺对提高铟产品质量非常有效,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采用N235+仲辛醇+磺化煤油萃取体系+氨水反萃体系对废石化催化剂萃钒余液进行钼的回收研究,考察了各因素对钼萃取率和反萃率的影响,并获得优化条件,同时对钼反萃液进行钼酸铵产品的制备。结果表明:在萃取条件为初始pH 2.0、萃取体系20% N235+5%仲辛醇浓度+75%磺化煤油、萃取相比O/A=1/5、萃取时间5 min的条件下,Mo萃取率达到99.23%;反萃条件为反萃相比O/A=5/1、氨水体积浓度15%、反萃时间3 min,Mo反萃率达到99.36%,反萃液中Mo浓度可满足沉钼要求;反萃液采用酸沉结晶法制备钼酸铵产品,钼以四钼酸铵产品析出,产品纯度为99.62%,达到了GB/T 3460—2007-MSA-3标准。  相似文献   

7.
俎小凤  王夏 《黄金》2013,34(2):50-54
采用硫化沉淀工艺对铜萃余液中的铜、锌等有价金属进行了回收试验研究,考察了硫化沉淀pH值、硫化钠加入量和硫化反应时间等因素以及铜、锌共沉淀和分步沉淀对铜、锌回收率和精矿品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铜、锌分步沉淀时,萃余液pH=2.5,加入1.2倍硫化钠用量,反应20min,沉铜效果最好,铜回收率98.33%,精矿铜品位38.88%;pH=3.5,加入1.4倍硫化钠用量,反应20min,沉锌效果最好,锌回收率为98.36%,精矿锌品位33.17%。该工艺可有效回收萃余液中的铜、锌等有价金属。、  相似文献   

8.
液膜法去除萃余液中氨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液膜法处理某湿法厂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工艺,萃余液氨氮废水(NH3-N>500mg/L)经液膜法处理后,出水NH3-N浓度<15mg/L,无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湿法炼锌厂萃铟余液中分离提取锗。以自行合成的N235萃淋树脂为固定 相,酒石酸为络合剂,萃铟余液为流动相,NH4HF2为反洗液系统地研究了萃取色谱法分离提取锗 的最佳工艺条件。本工艺选择性好,流程短,操作简单,所用试剂价廉易得。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反萃后的电富液通常会夹带有机相,如不妥善处理的情况,会在电积过程中影响阴极板质量的情况,分析了电富液除油机理,以及常见的电富液净化除油技术。以刚果(金)某铜钴湿法矿山企业电富液除油技术实践为例,着重研究了超声波—气浮除油装置和聚结式净化除油。该企业将原有除油系统升级为1台处理量为450 m3/h的超声波—气浮除油装置与1台处理量为180 m3/h的聚结式除油装置。升级后的实践表明,两种除油方式都具有较好的除油效果。  相似文献   

11.
潘红良  邢启宏  闻景超  高志 《钢铁》2006,41(1):80-84
酸洗液的除硅效果直接影响到酸洗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副产氧化铁粉的质量,由于该硅泥的粒度小,用机械分离的方法很难去除.研究了用絮凝沉降法去除硅泥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复合絮凝剂去除酸洗液中的硅泥是可行的,选用合适的絮凝剂添加量经2 h沉降后可去除酸洗液中80%以上的硅泥.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湿法炼锌新型除钴剂净化除钴工业试生产情况。试生产表明,新型除钴剂除钴在技术上可行,通过四段净化后产出的溶液达到电解新液的质量要求,进一步电解生产试验表明,在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残留有机物后未发现有机物对电解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镍物料的黑镍除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鸿安 《甘肃冶金》2008,30(2):15-17
研究利用黑镍的强氧化剂特性来分离镍物料中钴的工艺条件和过程。采用电氧化法制备黑镍、两段逆流除钴时,黑镍可有效地去除镍物料硫酸盐溶液中的钴,钴去除率达到98.8%,可使溶液中钴含量达到0.0046 g/L,同时还使溶液中的铜、铁、锰、铅等杂质得到深度净化。黑镍除钴法因其反应速度快,不引入杂质,镍钴分离彻底等良好的效果,具有明显的优点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陈庆根 《黄金》2020,41(1):51-54
某高铜载金炭中金品位2. 58 kg/t,铜品位50. 85 kg/t。针对该载金炭中铜品位高,影响吸附作业的问题,采用铁盐法进行脱铜试验研究,并考察脱铜液再生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采用铁盐法脱铜工艺处理高铜载金炭,在液炭比9∶1,脱铜时间6 h,脱铜温度25℃,氯化铁用量6 kg/t,硫酸用量15 kg/t的条件下,脱铜率可达97. 52%,且金基本不被浸出;脱铜液采用萃取-反萃工艺处理,可实现铜的综合回收,萃余液通过空气氧化后返回脱铜作业循环利用,脱铜率可达到97. 46%。  相似文献   

15.
钼铼生产废水具有高氨氮、含油和重金属的特点,采用"气浮-芬顿法-沉淀-脱氨-电絮凝"工艺处理钼铼生产废水,原水氨氮20~40g/L,COD 500~1 000 mg/L,出水氨氮<10 mg/L,COD<100mg/L,重金属<0.5mg/L,达到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本工程具有处理效果好和运行稳定的优势,具有较好的社会与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6.
黄金冶炼企业产生的酸性废水一般采用石灰中和法处理后返回系统使用,但该方法的缺点是无法去除废水中的Cl-。为消除Cl-不断沉积带来的危害,针对冶炼酸性废水开展了试验研究。通常Cl-的去除原理是利用其他阴离子替换Cl-,或者将Cl-与其他阳离子一并去除。利用Cu2O作为沉淀剂,与Cl-共同沉淀,以达到去除Cl-的目的。为确定最佳试验条件,考察了在不同pH值、温度和Cu2O用量情况下Cl-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当溶液pH值为0.5,Cu2O用量为10 mg/L,反应时间为20 min时,可获得Cl-去除率达95%以上的良好效果。结果证明,利用Cu2O能够有效去除黄金冶炼酸性废水中的Cl-,且生成的Cu2O沉淀在酸性废水中稳定存在,易于过滤去除。在实际生产工艺中,Cu2O也实现了循环除氯,节约了生产成本,为同类型企业去除酸性废水中Cl-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Ferric chloride leaching, at temperatures around 74°C, is found to remove up to remove up to 97% of the uranium from ores occurring in the Elliot Lake area of Canada. Radium removal is poor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sulphates from the sulphides present in the ore. However, if the sulphides are removed initially by flotation, then ferric chloride can extract as much as 92% of the radium, giving tailings which are sulphide-free and with radium levels approaching 24 pCi/g. The main steps in a ferric chloride leaching process have been tested at the bench scale. Radium may be removed by adsorption on manganese dioxide and uranium is removed by liquid extraction with D2EHPA (DAPEX process). The ferric chloride may be recirculated for further leaching and the net usage is expected to be in the order of 5 kg/Mg of solids treated. Because of the recycle, it is possible to keep chloride ion levels in the effluent below the prescribed level of 750 mg/L.  相似文献   

19.
应用密闭电解槽技术的2 000t/a电钴生产线已运行4年。与隔膜电解槽的工艺指标及成本比较结果表明,密闭电解槽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避免了氯气泄漏,改善现场作业环境,吨钴成本降低1.1万元。  相似文献   

20.
详细介绍了离子交换法生产APT(仲钨酸铵)过程中杂质钨的形成原因及其消除方法。指出生产中杂质钙主要来源于生产用水及氯化铵材料,并以CaWO4的形式存在;工艺上可采取使用纯水替代自来水、定期用酸碱处理离子交换树脂过滤分离的方法,消除钙的影响,提高产品APT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