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洋垃圾污染是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一以及全球共同面临的环境挑战,也是目前中国政府优先考虑的环境事项。文章基于新经济社会学视角,采用青岛市实地调研所得的微观数据,构建海洋垃圾公众治理意愿的多维分析框架。实证结果表明:青岛市公众对海洋垃圾污染有基本认知水平,且有迫切治理需求,70.28%的受访者愿意支持海洋垃圾治理;在参与海洋垃圾治理中,公众不仅具有“经济人”的特征,而且具有“社会人”的特征;政府治理、污染认知、社会文化、关系网络均对公众治理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个人的社会、经济、居住特征等自主因素也对公众治理意愿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永祺 《海洋科学》1985,9(5):59-61
“污染”,在国内已是老幼都熟悉的词了。但从环境科学的角度出发,“污染”和“海洋污染”的定义,国内外至今尚未有统一的看法。给这两个重要的词汇下明确的定义,绝不是搞文字游戏,而是与环境科学的许多重要课题(诸如环境容量,环境质量评价,以及环境管理等)密切相关的问题。 污染Pollution这个词来自拉丁文“Pollutionem”,意思是沾污。据说,污染这个名词,法国在12世纪时就开始使用了,当时仅限于卫生学的范畴,即沾污、不干净的意思。后来,又被用到道德和宗教的领域,表示纯洁的  相似文献   

3.
1997年,香港将回到祖国的怀抱。香港回归是全体国人的愿望,也是历史的必然。一时间,香港问题成了公众注目的热点。那么,作为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现在香港内部的经济运转情况如何呢?香港回归后我们将面临哪些棘手的问题呢?我国在现阶段乃至将来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本刊约请有关专家撰写了系列文章,解答人们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1997年,香港将回到祖国的怀抱。香港回归是全体国人的愿望,也是历史的必然。一时间,香港问题成了公众注目的热点。那么,作为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现在香港内部的经济运转情况如何呢?香港回归后我们将面临哪些棘手的问题呢?我国在现阶段乃至将来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本刊约请有关专家撰写了系列文章,解答人们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任务:通过创新和世界级科技研究形成支持使用和保护海洋环境的经验. 1 海洋环境 世界范围的海洋再也不会被看作是无限的污染集中地,而且这些海洋也会不断地变化.环境问题是人们要了解的首要问题,也是驱使人们努力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赛睿 《海洋世界》2021,(1):56-61
塑料作为成本低、使用便利、加工制造方便、质量轻、用途广的材料,曾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创造出的最成功的材料之一”。但也正因为这些优势,塑料在人类生活中的需求和产量惊人地庞大,大多数塑料还是作为使用寿命极短的一次性用品。使用量巨大且被随意丢弃的塑料垃圾,慢慢成为了人类难以处理的环境问题。目前,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值得重视的环境问题之一。由此引发的海洋垃圾污染也同样严重,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塑料垃圾进入海中难以降解,严重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存。  相似文献   

7.
自从海洋诞生以来,在烟波浩渺的海洋里就栖息着千万种海洋动物。有许多海洋动物由于地球环境的变化或经海陆变迁而绝灭成为了“化石”,也有一类海洋动物在古海洋里出现过,后来失踪了,长期没被人们发现,人们误以为他们已经在地球上绝灭了,但后来又被人们发现了,人们把这些动物称为“活化石”动物。另有一类动物,他们适应环境能力很强,在古海洋里就有了,时至今日却没有多大变化,仍保持原样,故人们也把该类  相似文献   

8.
当心毒鱼!     
记得在70年代菜市场上经常摆放着一堆堆暗灰色,个体又不大的既无头又无内脏的鱼,顾客常常不了解这是什么鱼,当时只知道它叫象皮鱼。有位新华社的记者找到我,并询问:“象皮鱼有人吃了有过敏反应,这是怎么回事”?“如果有过敏史的人,他会对柳絮、蛋白、花粉等也会产生过敏现象,那么他吃了含有丰富蛋白质的象皮鱼同样也会产生过敏反应,那就停止食用”。象皮鱼的学名叫绿鳍马面,是鲀类鱼的一种。凡是鲀鱼都是有毒鱼类,也许有人又会问,有毒鱼类为什么还出售呢?首先,我们应该先了解清楚,  相似文献   

9.
鳀鱼,胶东渔民称之为“离水烂”,因其只有寸把大小,离开海水在短时间内便腐烂,即便及时加工也只能每市斤卖几分钱,因此渔民往往在起网时就将其弃之。 秋汛时节,当山东省长岛县海洋与水产局副局长王庆才告诉我们,鳀鱼等低质鱼类已成为海岛渔村又一增收门路时,我们产生了极大兴趣:“离水烂”是怎样变成“金疙瘩”的?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国内各大报刊纷纷提出“话说世界粮食形势”、“21世纪,地球能养活人类吗?”、“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等骇人听闻的话题。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地球空间有限的可耕地面积在锐减,人口急剧增长,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灾害发生频繁,势必会对粮食生产带来影响。不管人们对国际社会流行“粮食危机”的说法如何看待,困惑也好,焦虑也罢,在人类共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多重压力的今天,现实告诉我们“粮食吃紧”已成定势——国脉所系,问题严峻,形势不容乐观。尽管人们设想了不少办法,提出了各种可持续发展的依据,并对发展世界粮食生产提出了“挖掘生产潜力,加强农业资源管理,加速农业技术改造和推广”等诸如此类的策略,但仍受陆地生产模式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只能是令人更加悲观。问  相似文献   

11.
生活在水中的鱼类和软体动物,会对水体环境变化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因此,被环境专家用来作为监测水质污染的“天然监测器”。大西洋里的幼鲑,在清洁的水域中生活时非常悠闲自得。可是,一旦游到含有较高浓度的金属污染物的水体中,便会进行静腮动作,产生换气的停顿,从而发出类似“咳嗽”的声音。因此,这种“咳嗽反应”也就成为生物监测水体污染的一种标志。科学家利用鱼口一张一闭的肌肉活动所产生的微弱电场,通过高灵敏度的电极与计算机相连,绘制出大量的测定关系图。根据鱼的咳嗽状态对照“关系曲线”,便可以随时掌握水质污染的…  相似文献   

12.
西方现代工业革命和20世纪巨大物质文明引发的世界性人口膨胀、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威胁人类生态的三大难题,并有进一步加剧的态势。开发海洋,无疑是解决这些困境的重要途径,“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然而,近20年实际表明,沿海国家和地区在海洋开发与保护方面开发力度有余,保护投入不足,近海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破坏,已成为各国社会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迫使人们不得不去寻找一条既能发展经济又能保护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统一的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论”作为一种新…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沿海工业、近海工程以及海洋开发的迅猛发展,废弃物经各种途径排入海洋的污染量与日俱增(据联合国统计,由于人类活动而流入海的石油,每年就有一千万吨),使海域环境质量日趋恶化,从而对海洋生物、水产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了有害的影响,生态平衡也遭到了空前的破坏。另一方面,沿海地区由于集中了各种优势,高度开发和利用势在必行,这就是说沿海地区既要高度开发利用,又要研究控制其对海域环境的污染。因此,海洋污染问题,特别是近岸海域的污染问题是世界各国,尤其是沿海国家所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4.
政策工具是政策分析的一个重要视角。浙江省是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之一,同时也是海洋环境污染严重的省份之一。文章选取2016—2020年浙江省出台的涉及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的省级政策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环境管制、市场机制和公众参与三类政策工具,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对文本内容进行编码及相关统计分析,得出浙江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政策存在着环境管制政策工具使用过溢,市场机制工具使用不完善和公众参与工具使用不足等问题,提出浙江省海洋环境污染治理政策需要适当降低环境管制政策工具实施成本,完善“环境有价”市场机制政策工具,营造“全民环保”公众参与政策氛围。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日渐突出,人们加快了对海洋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我国是个海洋大国,近年来海洋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与之相联系,海洋资源环境的污染损害也日益严重,这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极大关注和重视.现就石油勘探开发对东营市海洋资源环境的污染损害问题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6.
甘子钧 《海洋科学》1978,2(1):60-61
近年来,随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世界范围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消除“公害”的呼声日益高涨,环境污染的研究也就日益受到人们的关切和注意,并成为现代环境科学中最迫切的研究课题之一。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解决工业、交通和军事污染问题,其中,首先需要摸清某种污染物在人类环境介质(大气、海洋、江河、湖泊)中的散布规律。现有研究结果表明,污染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散布能力,主要取决于介质中的湍流扩散,而湍流扩散的规律性则受介质湍流场的支配。此外,污染物的性质,污染物向环境介质的排放方式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一个时期,福州乃至全国众多专家、学者,十分关心福州经济发展问题,人们谈起福州,总离不开“山海侨特”、“腹地广阔”、“科技教育发达”等,但如何发挥这些优势,它的战略地位、薄弱环节表现在哪里?今后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是什么?应该采取哪些战略措施等,这是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认真探讨的。  相似文献   

18.
海洋微塑料污染2004年才被英国科学家发现并提出,至今已经成为世界最受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课题组认为公众是海洋微塑料污染的最主要源头。因此课题组立足舟山海域微塑料污染情况,包括塑料垃圾(资源)处理等情况,基于对公众认知的调查问卷,尝试描述以公众为核心、联合各行为主体的海洋微塑料污染源头治理机制,同时提出机制建立条件、困境与未来。此外,课题组关注社区、公益组织和市场的相应行为,力求在未来更为关注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19.
胡婷 《海洋世界》2004,(10):45-46
提起海豚,大多数人们眼前浮现出的会是,大海中不断跃动的身影,但在实际生活中,又有几人能够幸运地在野生环境中目睹这种“海洋精灵”的庐山真面目呢?北京海洋馆则为所有的普通人提供了这样一个亲自观察海豚的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沿海工业、近海工程以及海洋开发的急速发展,特别是近岸水域,像河口、海湾、陆架以及边缘浅海等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生态平衡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因此,海洋,特别是近岸水域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像我国这样具有相当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海湾的国家所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现在,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作为长期以来被习惯地当作天然纳污场的海洋,其容量终究是有限的。不同水域对污染物质的净化能力是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