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3 毫秒
1.
主要由Th1细胞分泌促进细胞免疫的Th1型细胞因子和主要由Th2细胞分泌促进体液免疫的Th2型细胞因子在妊娠时期母胎间细胞因子网络平衡的调控中有重要作用。近年,就Th1/Th2型细胞因子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作用与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存在着两种因子的失衡。  相似文献   

2.
主要由Th1细胞分泌促进细胞免疫的Th1型细胞因子和主要由Th2细胞分泌促进体液免疫的Th2型细胞因子在妊娠时期母胎间细胞因子网络平衡的调控中有重要作用。近年,就Th1/Th2型细胞因子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作用与机制做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存在着两种因子的失衡。  相似文献   

3.
Th1/Th2细胞因子与反复自然流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1/Th2两类细胞因子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反应,它们在母体的妊娠免疫反应中也有重要作用。正常的母体妊娠免疫反应是以Th2型细胞因子为主,而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中是以Th1型细胞因子为主,因此,可以通过Th1型细胞因子向Th2型细胞因子逆转来治疗反复自然流产。  相似文献   

4.
Th1/Th2两类细胞因子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反应,它们在母体的妊娠免疫反应中也有重要作用.正常的母体妊娠免疫反应是以Th2型细胞因子为主,而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中是以Th1型细胞因子为主.因此,可以通过Th1型细胞因子向Th2型细胞因子逆转来治疗反复自然流产.  相似文献   

5.
反复自然流产与Th1 Th2细胞因子失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Th1/Th2型细胞因子失衡在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URSA)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42例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妇女及40例正常经产妇的外周血及蜕膜 中干扰素γ(IEN-γ)和白介素-4(IL-4)的含量。结果:①正常早期妊娠妇女IL-4的诱生水平比正常非妊娠组升高(P<0.05),反复自然流产妇女IFN-γ的诱生水平比正常非妊娠组升高(P<0.05),IL-4诱生水平降低(P<0.05);②正常早期妊娠妇女的IFN-γ/IL-4的比值比正常非妊娠组下降(P<0.05),反复自然流产妇女的IFN-γ/IL-4的比值显著升高(P<0.01),在外周血及蜕膜中的变化是一致的。结论:正常妊娠以Th2型细胞因子反应为主,而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中,Th1型细胞因子过度表达,Th1/Th2失去平衡,可能是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Th1型/Th2型细胞因子对人孕早期蜕膜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Th1型 /Th2型细胞因子对人孕早期蜕膜细胞活性及TGFβ1和PRL分泌的影响。方法 :蜕膜细胞活性采用MTT法进行检测 ,蜕膜组织分泌TGFβ1和PRL的活性分别采用ELISA法和RIA进行分析测定。结果 :Th1型细胞因子IFNγ低浓度时 ( 1~ 10ng/ml)对蜕膜细胞活性及PRL分泌有促进作用 (P <0 .0 5 ) ,高浓度时 ( 10 0~ 10 0 0ng/ml)则有抑制作用 (P <0 .0 1) ;IFNγ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 10~ 10 0 0ng/ml)还可抑制TGFβ1的分泌 (P <0 .0 1)。而Th2型细胞因子IL 4在一定浓度范围内 ( 1~ 10ng/ml)可明显促进蜕膜的分泌活性 (P <0 .0 1)。结论 :Th1型 /Th2型细胞因子可能是通过影响蜕膜细胞活性及TGFβ1和PRL分泌而在早期妊娠中起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复自然流产是一种常见的病理性妊娠,但有60%~70%患者病因不明,临床上称之为原因不明反复自然流产(unexplainedURSA)。近年免疫学领域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发现及其研究进展,为探讨URSA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开辟了新途径。本研究选取IL-2、IFN-γ代表Th1型细胞因子,IL-4、IL-10代表Th2型细胞因子,通过检测URS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滋养细胞抗原刺激产生各细胞因子的水平,探讨Th1/Th2细胞因子与URSA的相关性。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1998年10月~2000年3月在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URS…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对母胎界面Th1/Th2型细胞因子转录调控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正常妊娠模型(CBA/J×BALB/c)和自然流产模型(CBA/J×DBA/2J)CBA孕鼠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各10只)于孕d 4、d 6、d 8腹腔注射大鼠IgG;干预组(各10只)于孕d 4、d 6、d 8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86 mAb。孕d 9竞争性半定量RT-PCR测定各组母胎界面组织中Th1型(IL-12、IFN-γ)/Th2型(IL-4、IL-10)细胞因子转录水平;孕d 12比较两种模型各组的胚胎吸收率。结果:正常妊娠模型中,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对母胎界面Th1/Th2型细胞因子转录水平及妊娠预后均无显著影响(P>0.05)。自然流产模型中,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能够升调节母胎界面局部Th2型而降调节Th1型细胞因子转录水平,并显著改善其妊娠预后(P<0.05)。结论:于孕早期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能够调控母胎界面局部Th1/Th2型细胞因子转录,形成维持正常妊娠所需的Th2型免疫偏倚,诱导母胎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9.
Th1、Th2型细胞因子与妊娠及其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疫耐受(immune tolerance)是机体免疫系统在接触抗原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反应状态。妊娠期母体对同种半异体的胎儿表现为免疫耐受,过去普遍认为这是孕妇免疫系统受抑制的结果,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这是一个免疫调节过程。妊娠期母体通过复杂的激素一免疫一细胞因子网络对妊娠的各个生理过程,包括着床、胚胎生长发育以及分娩过程进行免疫调节,而T辅助细胞亚群(Thl、Th2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这一过程中起核心调控作用。现将Thl、Th2型细胞因子的来源及其与妊娠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NK细胞及Th细胞因子在母胎界面的免疫调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K细胞在母胎界面的免疫调控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正常妊娠母胎界面分泌的主要细胞因子是Th2型细胞因子,雌、孕激素水平影响NK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和Th细胞因子的产生。本文就NK细胞、Th细胞因子与雌、孕激素水平在妊娠期间的免疫调控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沙眼衣原体感染孕鼠的妊娠结局与体内Th1型、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以及阿奇霉素干预治疗对其免疫状态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沙眼衣原体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免疫机理。方法:随机将孕鼠分成3组,于孕2、3、4天,对照组阴道内接种无感染衣原体由McCoy细胞制备的SPG悬液30μl,模型组阴道内接种1.0×106IFU/ml沙眼衣原体F型株的SPG悬液30μl,给药组阴道接种衣原体后于妊娠第8天腹腔注射阿齐霉素10mg/kg(单次给药)。孕12天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Th1型(IFN-γ、TNF-α)/Th2型(IL-4、IL-10)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计算IL-4/TNF-α,IL-10/TNF-α比率。用方差分析和χ2检验比较3组的妊娠失败率、胚胎吸收率、胎重、孕期体重增加量等,以及3组之间细胞因子水平及Th1/Th2型免疫调节平衡的比率等。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体内Th2型细胞因子下降(IL-10),而Th1型细胞因子上升(TNF-α),且代表Th1/Th2型免疫调节平衡的细胞因子比值:IL-4/TNF-α,IL-10/TNF-α模型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形成Th1型免疫偏倚。给药组降低了妊娠失败率并降低了Th1型免疫偏倚程度。模型组小鼠妊娠失败率及反复妊娠失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给药组小鼠妊娠失败率较模型组低而较对照组高,反复妊娠失败率较模型组下降明显(P0.05);3组的胚胎吸收率,胚重,孕期体重增加量无显著差异。结论:阴道接种沙眼衣原体使体内细胞因子向Th1型漂移,增加了小鼠的妊娠失败率;阿奇霉素干预可降低Th1型漂移程度,降低小鼠妊娠失败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在诱导母胎界面局部形成Th2型免疫偏倚中的作用。方法 :将正常妊娠模型 (CBA×BALB/c)和自然流产模型 (CBA×DBA/ 2 )CBA孕鼠均分为两组 ,于孕第 4、6、8天 ,对照组腹腔注射大鼠IgG ,实验组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86mAb ;孕第 9天 ,ELISA测定母胎界面组织培养上清中Th1型 (IFN γ、TNF α) /Th2型(IL 4、IL 10 )细胞因子表达水平 ,并计算IL 4 /IFN γ、IL 10 /IFN γ比值 ;孕第 12天比较两种模型各组的胚胎吸收率。结果 :正常妊娠模型中 ,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对母胎界面原有的Th2型免疫偏离及妊娠预后均无显著影响。自然流产模型中 ,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能够诱导母胎界面局部形成Th2型免疫偏倚并显著改善其妊娠预后。结论 :于孕早期 ,干预CD86协同刺激信号能够改善母胎界面局部细胞因子微环境 ,形成维持正常妊娠所需的Th2型免疫偏倚 ,诱导母胎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Th1/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与葡萄胎恶变的关系。方法:以IL-2、IFN-γ代表Th1类细胞因子,以IL-4、IL-10、IL-13代表Th2类细胞因子,以β-actin为内参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未恶变的葡萄胎12例,发生恶变的葡萄胎及绒癌38例中不同细胞因子的表达模式。结果:非恶变组IL-2及IFN-γ的表达率较恶变组高(P<001),细胞因子的表达以Th1类占优势,而恶变组IL-4、IL-10及IL-13的表达率较非恶变组高(P<005),细胞因子的表达以Th2类占优势。恶变组恶变前后相比较,恶变后IL-4、IL-10、IL-13的表达均有增高的趋势(P<005)。侵蚀性葡萄胎与不同来源的绒癌之间细胞因子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Th2类细胞因子的高表达在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Th1/Th2漂移对滋养细胞肿瘤的早期发现、患者预后判断及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与首次移植妊娠成功患者种植窗口期外周血中Th1、Th2型细胞因子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表达差异,探讨Th1/Th2细胞平衡及NK细胞对胚胎种植的影响及调节机制.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0年9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不孕不育诊疗中心就诊的35例RIF患者(RIF组)和首次行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外周血血清中Th1/Th2类细胞因子的测定,从免疫学角度探讨Th1/Th2类细胞因子预测葡萄胎恶变的价值。方法:收集1997至2001年首次以葡萄胎诊断进行清宫和手术的患者的外周血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FN-γ、IL-2、IL-4、IL-10的水平来确定Th1/Th2的活性。结果:与侵葡+绒癌组相比,葡萄胎组IFN-γ含量明显增加(P<0.001),IL-10含量明显降低(P<0.001)。葡萄胎患者中,与非恶变组相比,恶变组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2)含量呈下降趋势,而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含量呈增加趋势,4种细胞因子变化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1)。随着滋养细胞增生程度的增加,4种细胞因子的变化均具有统计学差异,除外IL-4的变化在轻、中度增生组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1/Th2细胞因子向Th2漂移时,葡萄胎恶变倾向增高。  相似文献   

16.
Th1/Th2细胞因子在妊高征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T辅助细胞 (Th) 1/Th2细胞因子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PIH)孕妇和血压正常的晚期妊娠妇女 (NLP)胎盘中的表达规律 ,从免疫学角度研究妊高征的发病原因及机制。方法 :选取PIH和NLP孕妇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应用原位杂交法对两组胎盘的Th1型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TNF)α、白细胞介素 (IL) 2 ]和Th2型细胞因子 (IL 10 )进行标记并通过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染色结果进行定量检测并作比较。结果 :(1)TNFαmRNA、IL 2mRNA在PIH及NLP组胎盘合体滋养细胞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 .1978± 0 .0 32 1、0 .2 0 39± 0 .0 4 11及 0 .16 79± 0 .0 30 9、0 .16 0 0± 0 .0 4 46 (P <0 .0 0 1) ,随着PIH病情加重 ,表达逐渐增强 (P <0 .0 5 ) ;(2 )IL 10mRNA在PIH及NLP组胎盘合体滋养细胞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分别为 0 .15 6 4± 0 .0 4 36及 0 .2 0 17± 0 .0 32 1(P <0 .0 0 1) ,随着PIH病情加重 ,表达逐渐减弱 (P <0 .0 5 )。结论 :在妊高征孕妇胎盘中表现为免疫杀伤的Th1型细胞因子表达增强 ,与病情呈正相关。表现为免疫保护或免疫营养的Th2型细胞因子则表达减弱 ,与病情呈负相关。提示母胎界面的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偏离可能是导致PIH发病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树突细胞(DCs)及其亚群在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患者间的变化,及与Th1/Th2型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正常妊娠孕妇25例、子痫前期患者17例和正常未孕妇女15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外周血树突细胞及其髓样(MDC)和淋巴样(PDC)亚群,比较其数量和比值在妊娠前后及子痫前期患者的变化,并与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含量比较。结果:与正常妊娠早期和晚期相比,妊娠中期MDC和PDC数量减少,MDC/PDC比值升高,妊娠早、晚期相比无显著差异。与正常晚期妊娠妇女比较,子痫前期患者PDC数量减少,MDC数量改变不明显,MDC/PDC比值升高,两组相比差异显著。与正常晚期妊娠妇女相比较,子痫前期患者Th1型细胞因子IL-2含量增加,IFN-γ无显著差异,Th2型细胞因子IL-10减少,IL-2/IL-10、IFN-γ/IL-10比值升高。结论:DCs在正常妊娠的不同阶段其数量和亚群发生变化,子痫前期患者出现PDC减少和MDC/PDC比值升高现象,并与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泰山磐石散对复发性流产小鼠母胎界面Th1/Th2细胞因子及妊娠预后的影响,为泰山磐石散临床应用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经典造模方式DBA/2小鼠与CBA/J杂交,获得复发性流产小鼠模型,随机将与DBA/2小鼠合笼的60只CBA/J妊娠小鼠分为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与BALB/C合笼的10只CBA/J孕鼠作为正常妊娠模型。于妊娠14 d后处死孕鼠,观察小鼠胎盘丢失情况,并提取培养胎界母细胞,24 h后收集细胞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IL-10含量。结果:经泰山磐石散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复发性流产小鼠胎盘丢失率明显改善,母胎界面细胞上清液中Th1型细胞因子IFN-γ明显降低,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明显升高,Th1/Th2免疫调节失衡明显改善,以中药高剂量组改善最为明显。结论:泰山磐石散能改善复发性流产小鼠胎盘丢失情况,其具体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Th1/Th2免疫调节平衡实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研究发现辅助性T细胞1型(Th1)/Th2的平衡调控与妇产科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有密切的关系。Th1细胞调节细胞免疫,主要促进炎症反应和细胞毒性活动;Th2细胞调节体液免疫,主要刺激细胞的分化与增殖。Th1细胞通过合成γ干扰素(IFN-γ)抑制Th2细胞功能,Th2细胞通过合成白细胞介素4(IL-4)抑制Th1细胞的功能,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调节。正常妊娠情况下Th1/Th2细胞应答存在生理性失衡,母体Th2型细胞因子抑制Th1型细胞因子的产生,这种生理性失衡被破坏可导致复发性流产、早产、子痫前期及不孕症等妊娠相关疾病。而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与Th1/Th2平衡调控有关,但其确切免疫学机制尚不明确,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为多种妇产科疾病的免疫学治疗开辟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研究发现辅助性T细胞1型(Th1)/Th2的平衡调控与妇产科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有密切的关系。Th1细胞调节细胞免疫,主要促进炎症反应和细胞毒性活动;Th2细胞调节体液免疫,主要刺激细胞的分化与增殖。Th1细胞通过合成γ干扰素(IFN-γ)抑制Th2细胞功能,Th2细胞通过合成白细胞介素4(IL-4)抑制Th1细胞的功能,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调节。正常妊娠情况下Th1/Th2细胞应答存在生理性失衡,母体Th2型细胞因子抑制Th1型细胞因子的产生,这种生理性失衡被破坏可导致复发性流产、早产、子痫前期及不孕症等妊娠相关疾病。而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病与Th1/Th2平衡调控有关,但其确切免疫学机制尚不明确,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为多种妇产科疾病的免疫学治疗开辟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