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但是对纸张原料的研究却不是很发达。植硅体作为一种微体生物指标,理化性质稳定,具有耐酸、耐高温、易保存的特性。通常根据植硅体的形状、大小、种类,可以推断其母源植物的种类。基于这一原理,我们尝试用植硅体分析的方法,采集了桑皮、檀皮、狼毒草等造纸原材料及纸样,进行植硅体的提取、分析、鉴定,进而探讨该方法在纸张原材料鉴定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应用植硅体分析的方法鉴别纸张原料的思路是可行的,然而由于植硅体分析在某些种属鉴定上的难度以及造纸工艺的影响,都为准确的鉴别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2.
吴俊  姜敬维  李鹏 《食品科学》2008,29(4):203-205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不同粒度微细化淀粉,应用复合乳化剂(单硬脂酸甘油酯:卵磷脂=1:1.5),配制淀粉,棕榈油混合体系.分析了淀粉粒度对混合体系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淀粉粒度降低,混合体系相容性增加,稳定性增强.选择一定粒度微细化淀粉,制备脂肪替代品,可研制出口感细腻、成型良好、连食性强的低脂压缩饼干.  相似文献   

3.
以郑单958及先玉335玉米为材料,利用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及扫描电镜,分析玉米籽粒淀粉粒形态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两品种籽粒淀粉粒体积分布均为三峰曲线,峰值分布均在1.919,5.355及18.00μm;两品种籽粒淀粉粒表面积分布为三峰曲线,其峰值分别为1.322(1.097),5.355及16.40μm;郑单958、先玉335籽粒淀粉粒数目分布为双峰曲线,其峰值分别为0.627(0.688)及4.878(4.444)μm。两玉米品种>15μm所占体积最大,而<2μm淀粉粒所占体积最小; <2μm淀粉粒所占表面积及数目均最高,>15μm淀粉粒所占数目最小。郑单958及先玉335淀粉粒分布范围分别为0.375-39.78,0.375-30.07μm;淀粉粒体积及表面积均值均是先玉335>郑单958,而淀粉粒数目均值则是郑单958>先玉335。淀粉粒含量与2-15μm范围的淀粉粒体积和数目呈显著正相关,和其他淀粉粒分布特性相关性不显著。郑单958玉米籽粒淀粉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均匀,淀粉粒排布致密,脂体含量丰富;先玉335大多呈圆形,大小均匀,淀粉粒排布分布较郑单958稀疏,脂体含量少于郑单958。  相似文献   

4.
以端氢硅油、烯丙基环氧聚醚(JM501)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制得端环氧聚醚硅油;以端氢硅油、烯丙基缩水甘油醚(AGE)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制得端环氧硅油;以环氧双封头扩链体GH-1 000、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原料,通过开环扩链制得端环氧硅油。将3种工艺制得的端环氧硅油分别与聚醚胺和改性剂反应制得三元共聚亲水硅油,比较不同亲水硅油整理织物的手感、亲水性、耐洗性以及亲水硅油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以端氢硅油、烯丙基环氧聚醚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制得的端环氧聚醚硅油更适合合成亲水硅油,其整理的织物手感软滑、亲水性好、耐洗性好。  相似文献   

5.
应用广域照射(wide area illumination,WAI)拉曼光谱技术与簇类独立软模式(soft independent modeling of class analogy,SIMCA)法,结合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和光谱仪降噪和波长标定(spectrometer noise reduction and wavelength calibration,SNRWC)降噪技术,建立鸭、羊、猪3 种原料肉及掺假羊肉的定性识别模型。结果表明:经MSC与SNRWC处理后,鸭、羊、猪3 种原料肉之间及羊肉、掺假羊肉之间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具有明显的聚类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SIMCA定性分类模型,对不同产地的37 个原料肉样品种属进行定性鉴别,识别正确率达100%;对4 个掺假羊肉和5 个未掺假羊肉样品识别正确率也为100%。因此,拉曼光谱分析技术结合有效的数据前处理方法及化学计量学方法可对鸭、羊、猪原料肉种属及掺假羊肉进行鉴别。与常规方法相比,该检测过程快速、方便,并且无需样品前处理。  相似文献   

6.
小麦籽粒硬度与淀粉粒蛋白关系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小麦籽粒硬度与淀粉粒蛋白的相互关系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国内外有关小麦硬度、小麦淀粉粒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小麦籽粒硬度遗传控制、小麦淀粉粒表性特征对食品质构的影响等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客观评价小麦籽粒的硬度、了解小麦淀粉粒蛋白在面团形成过程中的功能,从而帮助育种工作者和谷物生产者更有效地为小麦加工利用提供理想水平的小麦原料、为小麦品质改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雷菁  万智巍  鞠民 《食品工业科技》2021,42(14):289-295
利用形态计量学参数指标,基于相关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国常见8种杂粮淀粉粒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杂粮淀粉粒在整体形貌、粒径大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高粱、薏米、小米和荞麦的淀粉粒为多边形,粒径均值分别为18.931、13.499、13.482和7.194 μm;豌豆、绿豆和扁豆淀粉粒为不规则椭圆形,粒径均值为24.008、23.895和21.001 μm;燕麦淀粉粒为半椭圆形,粒径均值为4.861 μm。谷类杂粮的多边形淀粉粒轮廓曲线具有较为明显的折线和锯齿,其小波谱闭合区表现较为复杂;豆类淀粉粒轮廓线具有波动曲线特征,其小波谱闭合区较为规律。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显示不同影响因子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代表粒径均值、粒径标准差、Hu不变矩3、挤压面和Hu不变矩1等特征的因子箭头长度最长,是影响淀粉粒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CCA分析可以为不同淀粉粒的鉴定提供影响因子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8.
非木材纤维原料硅物质含量高,影响碱回收系统的运行。研究了麦草浆绿液铝盐法除硅效果及对绿液的影响,并通过能谱分析对铝盐绿液除硅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绿液铝盐法除硅可有效降低绿液的硅含量,当铝盐用量/绿液硅含量为1∶1时,除硅后麦草浆绿液硅含量为1.62g/L(以S i O2计),除硅率为78%。铝盐与绿液中的硅生成硅铝酸钠沉淀,降低了绿液中的硅含量,这是铝盐除硅机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草类及竹类原料中硅的含量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草类和竹类原料中的硅含量及其分布情况,以及硅在预处理过程中的转移规律。草类原料的硅含量明显高于竹材原料硅含量,稻草中的硅主要集中在叶片和叶鞘中,麦草中的硅主要集中在穗、节和秆中,而竹材中的硅主要集中在外表皮层中。硅在植物体中的分布情况及存在状态对制浆过程中硅的转移率有重要影响,竹类原料80%~90%的硅溶出转移到黑液中,而草类原料硅的溶出率只有60%~70%。  相似文献   

10.
简述拉曼光谱的基本原理以及几种常用的拉曼光谱技术,介绍了目前拉曼光谱在纺织领域里可用于定性定量分析、结构和成分分析以及染料分析,最后对拉曼光谱在纺织行业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拉曼光谱法快速鉴别蜂蜜中掺入甜菜糖浆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蜂蜜用各种廉价的糖浆掺假,一直是蜂蜜行业的严重问题。本文利用拉曼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蜂蜜中掺入甜菜糖浆进行鉴别。用airPLS法扣除拉曼荧光背景,用自归一化法预处理光谱,在全谱范围(4000~10000cm-1)内建立偏最小二乘-线性判别分析(PLS-LDA)模型,并进行预测。训练集10折交互验证的判别总正确率为90.4%,预测集的判别总正确率为95.4%。实验结果表明拉曼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快速鉴别蜂蜜中掺入的甜菜糖浆。  相似文献   

12.
实验利用水溶剂法,以普通阳离子淀粉(CS)、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单体(DADMAC)、铝溶胶为原料,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制备了铝铵基阳离子淀粉(ACS)。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引发剂用量为0.54%,单体用量为50%,铝溶胶加入量为3.5%,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3 h,m(H2O)∶m(St)=2∶1,可制得氮含量约为0.58%的ACS,高于普通的阳离子淀粉CS(0.30%)。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产品的铝含量并采用红外光谱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分析。将铝铵基阳离子淀粉应用于脱墨浆中,最低白水浊度为5.2 NTU;最高灰分含量为23.27%。在用量低于0.5%时,能同时提高纸张的强度和细小纤维的留着率,具有助留和增强的双重作用。通过在浆中加入相同量的ACS和CS进行比较,发现ACS的絮凝作用和助留效果均优于CS。  相似文献   

13.
FT-Raman光谱与谷物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简述拉曼光谱与红外光谱相比的优点和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Fr-Raman Spectroscopy)的特点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国内外FT-Raman光谱在现代谷物化学研究中应用;阐明了FT-Raman光谱在分析确定化学变性淀粉的不同类型和取代度、在线监控淀粉的糊化和酶水解过程、以及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蛋白(燕麦球蛋白和赤豆蛋白)的构象和结构变化中的国际上的最新应用动态。  相似文献   

14.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由于结构复杂使解析其结构非常繁琐和困难,致使对各种淀粉中含有的蛋白质、脂肪的深入研究受限。随着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NMR)技术飞速发展,它在淀粉的结构研究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综述了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一维核磁共振(1HNMR,13CNMR)的特征和应用核磁共振波谱法分析淀粉中含有的蛋白质、脂肪。  相似文献   

15.
采用烯基琥珀酸酐(ASA)对AKD专用淀粉在湿法条件下进行改性,在AKD专用淀粉上引入疏水基团,合成一种新型的淀粉表面施胶剂。探讨了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催化剂对施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55℃,AKD专用淀粉:ASA质量比=4:1,催化剂用量为AKD专用淀粉量的4.5%,反应时间2h,表面施胶时,施胶浓度为5%,施胶度可达72s。并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仪、接触角测定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ASA改性AKD专用淀粉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低粘度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物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珊  黄立新 《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12,(10):1290-1293,1318
以原淀粉为原料用湿法工艺制备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糊的粘度较高,采用洳淀粉酶进行水解得到低粘度的酶解产物,类似于纯胶的变性淀粉产品。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HPLC等方法,测定研究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酶解产物(OSA-SH)的结构、组成、DE值、粘度、表面张力、乳化性参数等理化特性。结果表明,试验的OSA-SH的DE值为3.06,无定形结构,分子中含有C=C、COOR官能团,具有较好的水溶性、高浓低粘性、表面活性和乳化性。  相似文献   

17.
在牛皮纸生产中,用聚丙烯酰胺千强剂来替代两性淀粉提高纸张的干强度,对比了几种聚丙烯酰胺类增强剂的使用效果,并选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增强剂LX进行了中试试验.通过试验发现,在保证成纸原有干强度的前提下,增强剂LX用量为5 kg/t(纸)时,可替代两性淀粉8 kg/t(纸),同时阳离子松香胶用量降低了2 kg/t(纸),硫酸铝用量降低了22 kg/t(纸),吨纸成本比现有工艺降低38元.  相似文献   

18.
拉曼光谱快速鉴别花生油掺棕榈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激光拉曼光谱实现了纯花生油中掺棕榈油的快速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法的二维因子图,能够定性鉴别纯花生油和掺棕榈油的花生油;通过最小二乘法建立的拉曼光谱相对峰强度(Y)与掺入棕榈油的质量百分数(X)之间的线性方程(Y=-0.233 7X +0.506 8,R2=0.995 9)能够实现纯花生油掺棕榈油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study the influence of water on untreated, pregelatinised, and chemical modified starches was investigated.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botanical source, the starch products contain various quantities of amylose and amylopectin. The water vapour ab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starches was studied by sorption/desorption and thermogravimetrical measurements. Higher absorption capacities were found for potato starch and for starches containing carboxymethyl and hydroxyethyl groups. Characteristic molecular differences found by Raman spectroscopy were evaluated for untreated and modified starches. To this end, the starch raw materials were classified into groups with similar pretreatments and properties based on cluster analysis. Additionally, the gelatinisation of starch‐water mixtures (gels, powders, and films) was continuously studied using temperature‐dependent Raman spectroscopy. In comparison with powder spectra, the Raman spectra of the starch films showed shifts in band positions in the range of the CH deformation and CH stretching modes. With the exceptions of high‐amylose maize starch and carboxymethylated starch, all starches form films. Starch films differ in their surface structures, water contact angles, and rates of water drop absorption, which might be caused by the different retrogradation properties. The swelling and shrinking behaviour of starch films was investigated at the morphological level by in situ 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ESEM) experiments and evaluated by grey value analysis. Films of untreated starch show stronger swelling and shrinking than films of pregelatinised products.  相似文献   

20.
覃小红  赵从涛 《国际纺织导报》2009,37(12):44-44,46-48
用静电纺的方法制得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在250℃对PAN纳米纤维毡进行预氧化,然后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炭化得到碳纳米纤维。利用X光衍射和拉曼光谱分析碳纳米纤维的内部结构,用四探针法测碳纳米纤维毡的导电率。研究表明:随着炭化温度的提高,微晶尺寸(Lc)和石墨摩尔分数(La)逐渐增大,碳纳米纤维毡的导电性也逐渐增大。石墨摩尔分数(La)与电导率呈很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