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LMWH)、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8例UA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钙组、氯吡格雷组和对照组,三组均给予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钙组同时给予LMWH皮下注射,氯吡格雷组同时给予氯吡格雷片口服。结果:三组患者用药后心绞痛改善情况:低分子肝素钙组疗效明显优于氯吡格雷组和对照组,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心电图改善情况低分子肝素钙组疗效明显优于氯吡格雷组和对照组,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低分子肝素钙组在TT、PT、APTT、Fbg改善方面明显优于氯吡格雷组和对照组,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刘远新 《当代医学》2011,17(8):12-13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52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5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B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通心络胶囊。治疗组C组51例用通心络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观察每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与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4.1%和94.9%,低分子肝素组为43.9%和71.3%,通心络胶囊组为42.2%和,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T段下降导联数(NST)、ST段下降的数值总和(ZST)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0例仅给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经红花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显效和有效比例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改善情况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显著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是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种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5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方法:不稳定心绞痛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所有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观察患者疗效情况。结果:心绞痛消失或心绞痛发作次次数减少80%,心电图恢复正常。总有效率为85.16%,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缪志海  杨树全 《当代医学》2010,16(10):59-60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治疗方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12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一组为治疗组给予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后心绞痛缓解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以及两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经过治疗后心绞痛缓解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经过治疗后心电图改善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能显著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定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6例患者并保证两组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常规给予抗心肌缺血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9%和6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仅治疗组有2例发生腹壁注射部位瘀斑,未影响治疗。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安全、有效,应该引起老年病医院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服药14d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0.91%,而对照组为76.36%,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55%,对照组为78.18%,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奥扎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比较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加低分子肝素钙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35例。两组均以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及低分子肝素钙针剂治疗,两组均以2w为1个疗程。主要观察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变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9%,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加低分子肝素钙针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9.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红梅 《中外医疗》2012,31(9):105-10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结果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心绞痛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疏血通治疗,两周后两组进行心绞痛症状、心电图ST段、血脂,对比观察;治疗组进行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5%,心电图改善率为91.7%,优于对照组的75%和72.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下降显著(P〈0.01),对照组血脂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治疗前出凝血指标都延长,但无临床出血等并发症。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优于常规治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唐柏龙 《海南医学》2010,21(17):28-29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匹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58例,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31例,对照组27例。两组均常规给予硝酸脂类、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000U皮下注射,口服匹伐他汀,比较两组疗效及血脂改善情况。结果联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3.5%(2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1%(20/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C反应蛋白(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和匹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能降低病人血脂,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低分子肝素和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新疆乌苏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为91.4%,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  相似文献   

13.
张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4):154-154
目的回顾性分析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0年10月间120例在我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A组)与观察组60例(B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结果在进行2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胸痛缓解,心绞痛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心绞痛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且具有较好的疗效,其在临床应用中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应用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2009年1月~2009年9月入住我院心血管病房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加用普通肝素,治疗组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78.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心电图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有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1例患者穿剌部位渗血,1例患者出现皮下瘀斑,2例患者牙龈出血;治疗组有仅有1例出现注射部位皮下瘀斑,停药后逐渐好转。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上低分子肝素的疗效明显高于普通肝素,并且出血危险性方面优于肝素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方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及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片及瑞舒伐他汀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TC、LDL-C及HDL-C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为82.3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94%,对照组为17.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片及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更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刘晓芳  石磊 《吉林医学》2009,30(7):606-607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观察组68例。对照组予肠溶阿司匹林、硝酸酯、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低分子肝素钙5 000 IU皮下注射12h/1次,阿托伐他汀钙10mg,每晚1次,14d为1个疗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对照组为7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张军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57-58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联合阿魏酸钠治疗不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普通肝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和阿魏酸钠,服药14d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和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和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用阿魏酸钠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肯定且比较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分析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心电图变化,评价低分子肝素疗效及优点。结果:低分子肝素组显效20例,显效率为69.2%,有效5例,有效率19.73%,无效3例,无效率11.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方便。不需监测凝血时间,出血及并发症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郑禄城  王文峰  陈杰武 《中外医疗》2010,29(15):138-13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3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阿司匹林(100mg/d,连用7d)等。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钠5000IU,皮下注射,每天2次,连用7d。结果 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住院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心绞痛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诺肝素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脑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出血。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经治疗好转出院;有3例出现皮下淤血,自行吸收。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