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9 毫秒
1.
全面梳理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的竞赛程序,剖析参赛作品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训练与检测;从如何促进专业与职业衔接这一角度出发,分析大赛的特点与意义,为进一步改进赛事组织、改革计算机知识技能的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靖淇  颜历  沈海 《计算机教育》2012,(17):101-102
<正>2012年7月25日,"2012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以下简称"英特尔杯嵌入式设计大赛"或"大赛")在上海交通大学落下帷幕。作为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中最具影响力的赛事之一,英特尔杯嵌入式设计大赛重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动手实践能力和协作精神,并对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实践,探索电子信息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起到了积极作用。大赛采用英特尔提供的最新嵌入式技术与平台,评审重点考察设计的创新性,同时增加了对设计作品产业化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办公自动化》2012,(17):55
正"2012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以下简称"大赛")在上海交通大学落下帷幕。作为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中极具有影响力的赛事之一,英特尔杯嵌入式设计大赛重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动手实践能力和协作精神,并对促进高校教育改革实践,探索电子信息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大赛采用了英特尔提供的最新嵌入式技术与平台,评审重点考察设计的创新性,同时增加了对设计作品产业化方面的关注。最终来自香港中文大学  相似文献   

4.
纵谈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的缘起、目的、意义和基本情况,阐述大赛在大学计算机教学实践中的作用,指出大赛为社会就业、专业发展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服务,以期让更多师生了解这一高难度、创新型、公开公平公正竞赛的大学计算机教学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5.
<正>各本科、高职院校:由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计算机教育》杂志社等单位,联合发起并主办的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在连续成功举办五届的基础上,大赛组委会决定于2016年继续举办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契合新一轮大学计算机教育改革发展,推动各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引导院校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现将大赛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教育》2020,(1):F0003-F0003
大赛由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工信行指委计算机类专业指导委员会、《计算机教育》杂志社联合发起并主办了九届。大赛主要面向本科、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由所在院校统一组织报名参赛。大赛包括院校赛、全国总决赛、海峡两岸赛。所有赛项均分组别进行竞赛和评奖。大赛契合新时代大学计算机教育改革发展,推动各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和计算机公共课的改革与创新,引导本科院校学生在工业4.0背景下,更加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岗位协调能力和大数据等通用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正>大赛由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工信行指委计算机类专业指导委员会、《计算机教育》杂志社联合发起并主办了九届。大赛主要面向本科、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由所在院校统一组织报名参赛。大赛包括院校赛、全国总决赛、海峡两岸赛。所有赛项均分组别进行竞赛和评奖。大赛契合新时代大学计算机教育改革发展,推动各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和计算机公共课的改革与创新大赛契合新时代大学计算机教育改革发展,推动各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和计算机公共课的改革与创新,引导本科院校学生在工业4.0背景下,更加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岗位协调能力和大数据等  相似文献   

8.
3月9日,“2006年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在北京拉开帷幕。来自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67所高校、149个参赛队、447名大学生报名参加了这一历时五个月之久的邀请赛。为什么如此多的学生、老师、学校都踊跃参加和积极支持呢?竞赛对于学生、老师、学校究竟有何益处?教师如何在竞赛过程中恰到好处地指点学生?学校如何更好地建设“嵌入式系统”课程?如何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创新性人才?……《计算机教育》在本期专题中为您一一阐述。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哺育创新性人才@吴晓桃 @朱…  相似文献   

9.
<正>大赛由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工信行指委计算机类专业指导委员会、《计算机教育》杂志社联合发起并主办了九届。大赛主要面向本科、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由所在院校统一组织报名参赛。大赛包括院校赛、全国总决赛、海峡两岸赛。所有赛项均分组别进行竞赛和评奖。大赛契合新时代大学计算机教育改革发展,推动各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和计算机公共课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全国文科计算机大赛的发展历程;阐述了该项竞赛对培养文科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写作能力、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所起的促进作用;分析了该竞赛对地方型高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所起的推动作用;同时指出该项竞赛促进了PBL教学理念在文科类计算机教学实践中的进一步实施。  相似文献   

11.
《个人电脑》2014,(8):87-87
正2014年7月23日,"2014英特尔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以下简称"英特尔杯嵌入式设计大赛"或"大赛")于7月22日在上海落下帷幕。作为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赛事之一,英特尔杯嵌入式设计大赛着眼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倡导大学生利用科技解决社会问题,通过竞赛  相似文献   

12.
技能大赛可以检验职业学院教学水平的高低,随着信息时代的全面来临,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计算机技能大赛可以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指导老师可以影响学生的竞赛成绩,这就要求老师要能够"以学生为本"进行因材施教,制定符合竞赛标准的课程,创新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竞赛水平.本文简要分析计算机技能大赛以及指导老师对促进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作用,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1计算机技术专业职业技能竞赛机制的构建 1.1明确构建目标 计算机技术专业是一门偏向应用技术的专业,职业技能竞赛首先应当明确竞赛目标——考核和选拔优秀计算机专业人才、促进计算机教育的发展.职业技能大赛不仅对我国职业教育水平的检测,也是为高校职业教育的推动.  相似文献   

14.
●设计背景多年来,我校一贯重视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近五年来,我校每年均有学生的发明创造、科学论文等在江苏省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其中有多项一等奖;在各级机器人竞赛中,也取得较好成绩。可以说,我校的科技教育特色早已被学生、教师、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甲骨文杯全国Java程序设计大赛"已经正式拉开帷幕,现诚挚邀请您和贵单位组织人员参赛。"全国Java程序设计大赛"是由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国内著名企业、跨国公司和高校共同组织的全国性竞赛。竞赛面向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和社会技术人士。(该竞赛的前身为广东省Java程序员竞赛,已连续举办了5届。)  相似文献   

16.
设计背景 多年来,我校一贯重视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近五年来,我校每年均有学生的发明创造、科学论文等在江苏省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其中有多项一等奖;在各级机器人竞赛中,也取得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17.
游智鹏 《网友世界》2014,(19):198-198
在众多的教育类型中,高职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教育有着其本身的教育特殊性。数学建模竞赛便是为提高高职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举办的一个趣味性、创新性的活动。但是事实上,数学建模竞赛中存在着种种问题,高职学院及其学生如何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成为人们一直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就高职院校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现状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建议,希望能对提高高职院校的建模竞赛的质量和创新性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提起戚文正老师,就不能不提1992年和2002年两次全国职业教育计算机技能大赛。同行比赛建友谊我是1991年认识戚老师的,当时在北京新华通讯社举行“海峡两岸中职学生计算机技能大赛”,戚老师带领武汉第一职业学校的选手前来北京参赛。事先通过关系找到我,希望我校能帮忙提供选手竞赛用的计算机。那时我在北京财经学校任副校长,主管教学。正好我校的选手也要参加此项比赛,因此就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并安排住在我校的旅馆。比赛时一同用车将选手送往设在新华社的比赛大厅。选手们比赛成绩都很出色。之后我们便建立了友谊,经常有往来和交流。青岛重…  相似文献   

19.
清华实践教学“赛课结合”新思路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和高水平人才培养,是新时期计算机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本文根据作者多年来在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以及相关竞赛技术组织与培训方面的经验,结合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实践与尝试,从一个侧面总结摸索出一些初见成效的具体做法。其主要内容是鼓励学生在掌握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类重大赛事,并通过参赛,开拓学生的视野,因材施教,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文中对这种赛课结合方式的核心内容和鲜明特色作了初步的总结和归纳,并介绍了作者在探索过程中的部分思考和体会。清华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一贯倡导学生在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的前提下,注重强调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课程负担较重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上述能力的培养,我们在引导学生将参加竞赛与课堂学习相结合上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清华大学始终鼓励学生在完成课堂教学计划的同时,积极参与诸如SRT(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和各类课外科技活动。我们结合多年来从事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以及相关竞赛技术组织与培训的便利条件,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重大赛事,其中包括参加竞赛中的命题、技术组织与培训等活动,并通过参赛,开拓学生的视野,因材施教,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多年来的探索不但让我们在指导或率队参加的多项国际性大赛(如A C 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两岸清华计算机程序设计对抗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为祖国和学校赢得了荣誉,同时也为计算机拔尖人才的培养探索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大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创新意识。本文在分析当前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探索了信息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举措,新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