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小学生肠道蛔虫感染防治10年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秀芬  韩荣贵 《中国校医》2003,17(2):164-164
根据国家卫生部、教委下发的“全国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技术规范”要求 ,对城乡中小学生肠道蛔虫感染防治效果监测 10年。自 1992年开始每年 9~ 10月间对城乡中小学生进行一次集体服药驱虫 ,且对点校进行一次服药前粪检 ,其结果如下。1 对象和方法  抽取城镇小学、初中、高中各 1所 ,农村小学、初中各 1所。在小学和初中设定群监测班 ,城镇各 1个班 ,农村各 2个班。监测人数 :定群监测班小学每班监测 40人以上 ,初中每班监测 47人以上 ;非定群监测每个年级监测 2 0人以上 ,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蛔虫卵。2 结果2 .1 城乡学生蛔…  相似文献   

2.
于彬  李晓丽 《中国校医》1996,10(1):37-38
为了控制和降低我市蠕虫感染率,自1988年以来,采取了以中小学生一年两次集体驱虫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为深入贯彻卫生部、国家教委下发的《全国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试行)》,为了解我市中小学生肠道蠕虫病五年综合防治情况,我们根据《黑龙江省学生杨道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监测方案》及“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于1992年12月对立新小学进行蠕虫感染调查(为了配合此次调查,该校取消了1992年10月份的集体服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l材料和方法1.1立新小学从1988年至1992年4…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地控制学生中肠道蠕虫感染,自1992-1995年我们对红山区所有学校的学生采取每年集体投药两次,并坚持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的综合防治方案,使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大幅度下降。1对象与方法1.1药物驱虫:全区中小学生自1992-1995年连续4年分春秋两次在学校统一投服复方甲苯咪唑2片,由班主任送药到手,看服到口。1.2监测学校及人数:每年在有代表性的城市中学一所(第四中学)、城市小学一所(第一小学)和农村小学一所(工农小学)中的每个年级随机抽取80-100人进行粪检。1.3粪检方法:每年12月中旬采用改良加民…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通化市中小学生肠道蠕虫感染情况,笔者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按“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试行)”要求,在二道江乡中心校(小学)建立定群监测点和相对定群监测点,在两所小学和一所初中的一年级各班分别按随机抽样原则抽取20名学生为相对定群监测对象,进行基线调查。 1.2 方法 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蛔虫、鞭虫和钩虫虫卵;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虫卵。  相似文献   

5.
根据“全国学生常见病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精神及省、地市的方案要求,我市于1993年4月制定了本市的学生肠道蠕虫防治方案。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在市区、城郊和部分乡镇学校开展了学生集体服药驱虫工作。为了解我市中小学生集体服药驱虫效果,加强对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工作的指导,我们每年对学生集体服药驱虫效果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l调查对象与方法调查对象为在坚持开展学生集体服药驱虫的学校中选择城乡小学各一所中二年级和五年级的学生为监测对象。调查方法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镜检2.2集体服药驱虫情况根…  相似文献   

6.
郭天金  汪爱群 《中国校医》1995,9(6):433-435
为贯彻执行卫生部和国家教委下发的《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试行)》,1992年内蒙统一部署开展了全面地流调和防治工作,建立了监测点:呼和浩特市、乌兰浩特市、敖汉旗、商都县、东胜市和杭锦后旗。并于1994年7~8月份对六个监测点进行了综合调查考核,现将监测点城乡中小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现状及防治效果报告如下。1调查对象和方法1.1对象城市监测点随机抽取小学、初中各2所,高中1所;农村监测点随机抽取县镇小学、初中、高中各1所,农村小学、初中各1所。在小学和初中设定群监测班,城市各3个班,县镇各1个班,农村各2…  相似文献   

7.
为了降低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率 ,1991年起 ,我们按照《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试行 )及《广西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 ,对宜州市中小学生进行规范防治 ,使学生蛔虫感染率逐年下降。现将防治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全市中小学生 (含幼儿园 ) ,每年集体服药 2次 ,服药率96 %以上 ,防治时间为 1991~ 2 0 0 0年。由各班班主任将驱虫康片 (甲苯咪唑咀嚼片 )统一发到学生 ,每人 10 0mg× 4片 /次。在集体服药之前 ,每个学生交新鲜大便 5~ 10g ,采用改良加藤涂厚片法 ,检查蛔虫、鞭虫、钩虫卵。定点监测 5所…  相似文献   

8.
肠道蠕虫感染是影响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我市自1988年以来连续开展驱虫工作,学生肠道蠕虫感染明显下降,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本次调查根据《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试行)》的要求进行。对象为城区小学1所,中学1所;农村小学1所,中学1所,对4所学校部分学生进行粪检。1988年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1992年~1997年采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2 结果与分析2.1 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率逐年下降 通过多年持续投药,我市中小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率逐年明显下降,经统计学处理χ2=11…  相似文献   

9.
广州市部分小学生蠕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93年开始执行《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试行 ) ,按《全国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 (试行 )技术规范》的要求 ,施行集体驱虫以来 ,为了解实行集体驱虫后 ,能否达到蠕虫感染阳性率下降到 5 %以下的目标 ,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随机选取广州市两个城区 5所小学定点定期连续监测。现将 1994年~ 1999年监测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每年随机选取广州市两个城区 (新、老城区 ) 5所小学在校学生约 2 35 0人 ,6年共 140 82人。要求学生送新鲜粪便标本 1份。1.2 方法 :采用改良加藤法进行粪便检查。2…  相似文献   

10.
东莞市中小学生集体驱虫效果调查李松森,李小伟根据《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试行)》及《全国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试行)技术规范》的要求,1993年10月在进行基线调查后,对全市25万多名中小学生进行集体服药驱虫。驱虫工作完成6个...  相似文献   

11.
蛔虫病是小学生的常见病,是我区儿少卫生工作中重点防治疾病之一。1992~1994年间.我们采用集体服药驱蛔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使我区小学生的蛔虫病基本得到控制。1对象与方法我们选择4所小学为监测点,小学每年级各一个班的全体学生为粪枪对象。粪检采用改良加藤徐片法.在所有视野中发现蛔虫卵即为阳性。分别于1992年10月,1993年和1994年的春季对全区小学生各集体服用驱蛔药!次.所用药物和剂量:(l)阿苯达吐,7~9岁学生300mg顿服.10~11岁学生400ms顿服;()爱尔康驱虫片,不分年龄组均为200mg顿服,细嚼后服下。开展驱蛔工…  相似文献   

12.
为确保我县2000年中小学生蛔虫防冶目标的实现,根据《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的要求,我们于1990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每年开展一次冬季中小学生集体预防服药(驱蛔药为阿苯达吐),现将防治效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分别从农村和县城抽取小学、中学各一所作为监测点,采用改良加股氏法每两年开展一次蛔虫感染率调查,观察防治效果。2结果与分析各年度监测结果见表1。通过集体服药,蛔虫感染率由服药前的30.97%下降到2.66%。农村学生由1990年的3358%下降到4.33%。城镇学生由1990年的270%下降…  相似文献   

13.
临沂是我省的贫困地区之一,肠道蠕虫感染一直是危害学生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当地卫生部门做了大量防治工作,1991年,卫生部和国家教委联合下发了《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试行)》(下称方案),为了总结前段工作,找出薄弱环节,以便更好地贯彻方案,我们于1993年}月,对临沂市中小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的现状做了抽样监测。l对象及方法选临沂市第二实验小学、一中(完全中学)为城市监测点,相公镇中心小学、相公中学(初中)、相公高级中学(高中)为农村监测点。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共11个年级,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田东县是“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监测点之一。为了解该县学生肠道蠕虫的感染情况.给今后及同类地区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我们于1992年1月~1993年6月开展了调查。1对象与方法以6所小学、4所中学的2028名中小学生为对象。按“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  相似文献   

15.
肠道蠕虫感染是我国学生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患病率较高 ,严重地影响着我国学生身体健康。为全面提高我市学生的健康水平 ,根据卫生部、国家教委联合制定的《全国学生肠道蠕虫感染防治方案》要求 ,1992~ 1995年在所属各县 (市 )、区、场中小学校统一开展了肠道蠕虫防治工作 ,每年对防治效果进行监测 ,现将监测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全市各级各类学校 ,在教育、卫生部门的统一组织下 ,对学生肠道蠕虫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 1)每年的 4月与 10月各进行一次集体服药驱虫 ,服用肠虫清 ,每人每次 40 0mg ,顿服 ;( 2 )督促学校改善环…  相似文献   

16.
为了大幅度降低中小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发病率 ,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根据卫生部、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 (试行 )”(下简称“方案”) ,我市于1993年至 2 0 0 0年总共实施了 8年 ,利用复方甲苯咪唑片为综合防治的群体性服用药物 ,对我市近 2 0多万学生进行定期监测 ,定期服药驱虫治疗 ,使全市蛔虫感染率由 1993年的 43.5 5 %下降到 2 0 0 0年的 7.15 % ,效果显著 ,并已经达到国家“方案”目标要求 ,现总结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防治对象包括全市现有中小学校 433所 ,其中小学375所 ,中学 5 8所…  相似文献   

17.
张宁  程良保 《中国校医》1999,13(2):116-117
肠道蠕虫感染是严重危害中小学生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学生中的感染率一直较高。自开展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以来,我市已连续多年在学生中进行有关药物防治工作。为了解现阶段学生肠道蠕虫感染情况,作了以下调查。l对象和方法1.l对象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农村中学、小学各一所的全体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中学445人,小学792人。两校学生在本次调查前一年内均未服用过驱虫药。1.2方法1.2.l整个调查在3天内完成。先做好动员工作,嘱学生在调查当天将本人粪样交到班主任老师处,汇集后由调查人员统一收取作粪检。1.2.2取…  相似文献   

18.
曹若湘  王绍丽 《中国校医》1995,9(6):431-433
肠道蛔虫感染是中小学生,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据调查北京市1980年城乡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为24.96%~46.05%。为落实国家制定的防治目标,我市于1992年开展了肠道蠕虫监测工作。1调查对象与方法1.1调查对象:采用二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北京作为直辖市随机抽取五个区和三个县的二十四所监测学校,并在每个学校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一个班的学生作为监测对象,于每年的10月至12月进行蛔虫便检,至今已连续监测3年,1992年监测2381人,1993年监测2011人,1994年监测2136人。1.2检查方法及阴性判别标准:采用改良加…  相似文献   

19.
刘文平 《中国校医》1996,10(3):195-196
根据国家卫生部、教委下发的“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试行)”、“技术规范”以及粤卫(1992)313号文及粤卫办(93)13号等文件的要求,为大幅度降低并控制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我们与教育局密切巴合,于1993年10~11月开展调查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内容与方法1.1组织工作和管理经市卫生局和教育局领导审核批准,成立了由卫生部门、教育部门联合组成的市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指导小组,从领导和技术方面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1.2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调查前,举办了改良加藤原涂片法技术培…  相似文献   

20.
为实施《全国学生常见肠道蠕虫感染综合防治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我市于见印1年起每年开展两次学生肠道蠕虫普治工作。我们于1994年4月采用加藤氏厚涂片法对城乡5所学校开展了学生肠道蠕虫感染现状的调查。共检查918人,男生494人,女生424人,肠道蠕虫感染率为345%.男、女学生的蠕虫感染率分别为338%和35,4%,经/检验,两者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018,P>O.05)。5所学校学生的蛔虫、鞭虫和约虫的感染率依次为206%、238%和04%。城乡学生的肠道蠕虫感染率分别为285%(27/441)和4O·2%(19V47),经ZZ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