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自行设计的有机玻璃补气料仓系统上对宽筛分粒煤下料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料仓出口直径、粒煤粒径和外水分对宽筛分粒煤在补气料仓中的下料特性有显著影响.宽筛分粒煤的下料流率随料仓出口直径的增大而增加,但增加量随着补气量的增加而减小.增加宽筛分粒煤的平均粒径使料仓出口有效尺寸减小,导致物料下料流率减小.增加宽筛分粒煤...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室搭建的有机玻璃料仓下料平台上,分别以自由流动粉体玻璃微珠和黏附性粉体煤粉和聚氯乙烯为实验介质,针对无改流体(No-In)、封闭改流体(Con-In)和开放改流体(Ucon-In)三种情况所形成的不同流道结构,开展了粉体料仓下料及其流率建模研究,定量分析了改流体对粉体下料流率的促进作用,对比给出了玻璃微珠、煤粉和聚氯乙烯在不同流道结构料仓内的下料特性。研究表明,改流体的引入有利于提高料仓下料流率,Con-In促进流动效果最明显,对于流动性弱的煤粉,下料流率提升幅度达到最大的58%。基于剪切摩擦区的概念,提出流率校正因子F对最小能量理论方程进行了修正,将理想的料仓下料模型拓展至实际下料过程。进一步,对于Con-In,根据流道结构特征结合对粉体的受力分析,修正了模型中的锥角项;对于Ucon-In,基于粉体下料流动竞争机制,提出分阶段下料模式并关联了内层和夹层的下料流率,最终建立了复杂流道结构料仓的下料流率预测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粉体物性、下料流型和流道结构的影响,可有效预测自由流动粉体和黏附性粉体流经传统料仓(No-In)和改流体料仓(包括Con-In和Ucon-In)的粉体下料流...  相似文献   

3.
《聚酯工业》2017,(4):38-40
针对PTA成品料仓出现的下料不稳甚至不下料,进而导致劳动强度的增加和输送系统风险问题,分析造成成品料仓下料不稳的一些原因和处理措施。从粉料的含湿量、粒径大小、输送气含湿量、料仓内部粉料结构、旋转阀窜气、料仓内壁光滑度、设备缺陷以及日常工艺调整几个方面分析阐述影响下料的因素,并提供日常生产中避免和处理下料不稳的措施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细颗粒粉体下料时受气固流体力学作用在料仓出口附近形成逆压力梯度,使得粉体下料流率实验值远低于理论预测值。而且该压力梯度力直接测量较困难,对模型修正和发展提出了挑战。以玻璃微珠、流化催化裂化(FCC)催化剂颗粒、褐煤和聚氯乙烯(PVC)颗粒为实验材料,首先开展粉体静力学与动力学测试,借助休止角(AOR)、豪斯纳比(HR)和卡尔流动指数(CFI)多个粉体流动性判据综合分析不同粉体的流动特性;在分析粉体料仓出口附近气固流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Jenike流动与不流动判据,将作用在细颗粒粉体上的逆压力梯度力引入到拱应力平衡方程;进一步,提出了利用迭代算法获得逆压力梯度力的方法,实现了对逆压力梯度力与粉体料仓下料流率的预测。建立的粉体下料流率模型考虑了气固流体动力学作用对粉体下料流动的影响,有效改善了传统模型对细粉体流率预测偏高的问题,模型预测偏差从60%以上降低至±20%。  相似文献   

5.
洪江  沈颐身 《化学工程》1992,20(5):46-52
本文讨论了流化分配器的三个工艺参数(喉口直径、压力差及充气量)对其下料速度的影响,以及各工艺参数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实验得出了低压差工作区下料速度关联式。  相似文献   

6.
粉体料仓下料不畅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诚 《化工设备与管道》2002,39(3):24-25,39
本文从主观设计和客观生产因素两方面全方位分析了卸料口堵塞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止料仓卸料口堵塞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邓志强 《水泥》2007,(1):63-63
1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我公司近期对两嘴包装机系统进行了改造,其中在包装机上部建立了储量为40t的料仓。生产初期,经常出现包装机堵料现象,开始以为是料仓上部振动筛的筛网破损,致使水泥里未拣出的破编织袋、废金属漏到包装机内卡死螺旋轴形成堵料,但在加强管理后仍出现堵料现象。同时,还发现包装机电动机温度一直比较高,用钳形表测量,工作电流接近电动机的额定电流。经现场查找原因,认为问题出在料仓上。该仓储量大,下料口比较小,仓下部的料承受上面物料的压力,易被压紧,增大了包装机的工作阻力。  相似文献   

8.
粗颗粒在锥型床中的流化特性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通过Geldart-D类粗颗粒在三种锥形床中的实验表明:随着入口的表观气速的增加,在床中依次出现固定床流区,部分流化区和喷动流区。在固定床区内,压降和表观气速关系可以通过Ergun公式求得:在部分流化床区内;实验和理论计算均表明了由于颗粒所受到的曳力档的轴向高度增加而减小,造成床层轴向上部未流化的颗粒对下部硫化颗粒膨和压制作用,在喷动流化区内,给出了预测锥形床的初始喷动气速和喷动压降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9.
CPFD在细颗粒料仓下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伟  陆海峰  郭晓镭  龚欣 《化工学报》2015,66(2):512-521
借助计算颗粒流体力学(CPFD)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细颗粒玻璃微珠在不同结构料仓内的下料特性,获得了料仓出口直径和半锥角对颗粒下料流动的影响。在实验室可视化下料平台开展了验证实验,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模拟结果表明:下料流率与料仓出口直径2.5次方呈正比;料仓半锥角增大,下料流型从质量流过渡至漏斗流。CPFD模拟给出了料仓下料过程的细节信息,并获得了料仓结构对颗粒流动形态转变的临界面相对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料仓中的压力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设计角度出发,对粉体料仓内的压力分布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整体流和中心流料仓的静态和动态压力。最后还给出了一个压力分布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1.
煤粉料仓通气下料流动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可视化有机玻璃料仓系统上对煤粉下料过程及其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煤粉介质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属于黏附性非自由流动粉体,下料流动困难;料仓通气技术可以显著改善煤粉流动性从而促进料仓下料,但过量通气反而会抑制煤粉下料。通过分析下料过程中料仓壁面的压力信号,揭示了料仓压力分布特性,分析了超侧压现象并定义了压力转换面。实验发现,通气可以在一定程度内减小超侧压幅度,扩大煤粉流化疏松区域,提升转换面高度。此外,研究还发现通气下料过程中存在气体穿透现象,穿透临界高度随通气量的增加而提高,并且穿透后煤粉下料流率降低。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沙钢焦化厂大型筒仓的使用情况。导致配煤误差的原因主要是筒仓悬料、计量皮带称故障、称量皮带黏煤。对悬料的原因及采取的处理办法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构建骨料烘干煤粉燃烧器内煤粉燃烧行为的控制模型,以污染物含量为评价标准,研究了骨料烘干煤粉燃烧过程中煤粉粒径对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随煤粉粒径增大,煤粉在燃烧器内燃烧不充分,CO排放量增加,CO2排放量逐渐减少,SO2排放量增加,NO排放量在煤粉粒径为100 um时最小.  相似文献   

14.
筒仓贮料侧压力计算是筒仓设计中非常关键的问题,本文结合现行《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GB 50077—2003对大型浅圆仓仓壁侧压力计算理论进行探讨。并以工程实例对熟料库侧压力的计算做了介绍,为今后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压浓相粉煤气力输送特性及信息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输送压力可达4.0MPa,固气比高达450kg/m3的高压气力输送试验台上,用氮气进行粉煤高压浓相气力输送试验研究。分别在不同的输送差压、浓度和速度等条件下进行了输送试验,考察操作参数对煤粉固气比等气力输送特征参数的影响,用信息熵分析试验过程中采集到的压力波动时间序列,探讨流动稳定性和流型变迁过程中信息化趋势,建立信息熵和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输送差压增大的过程中,固气比和Shannon信息熵均增大;气体流量与Shannon信息熵和固气比之间呈现较好的规律性;不同流动形态的Shannon熵差异较大,不同流型之间的Shannon熵区分度较好。Shannon信息熵分析为研究高压浓相气力输送流型及其转变特性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粉煤密相气力输送流型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马胜  郭晓镭  龚欣  黄万杰  陆海峰  刘剀 《化工学报》2010,61(6):1415-1422
基于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对粉煤密相气力输送系统的流型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水平管和竖直上升管粉煤密相气力输送系统的典型流动形态。研究结果表明,水平管输送时的流型随时间复杂多变,典型流型有满管流、沉积层流、悬浮流等;统计分析发现,随表观气速不同,存在明显的主导流型;结合固相速度及管道压力信号分析,展示出其与流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进一步证实了密相气力输送系统的不稳定性特征。对竖直上升管的ECT测试结果表明,输送流型为环核结构。  相似文献   

17.
兰炭作为动力用煤的燃烧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全面掌握榆林兰炭作为动力用煤的燃烧性能,在一维火焰燃烧试验炉和煤粉气流着火温度试验炉上对试验样品进行了燃烧性能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尽管兰炭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发热量和无烟煤接近,但着火性能和燃烬性能明显优于国内典型无烟煤,低于原煤,而兰炭的结渣性能与原煤比较无明显变化。总体而言,兰炭的燃烧性能与原煤及无烟煤具有较大差别,需通过专业试验确定,可作为动力用煤原料或者掺配原料。  相似文献   

18.
采用压缩空气作为输送介质,在工业级水平管(内径50 mm)上开展了粉煤密相气力输送实验研究。在实验获得最小压降速度基础上,通过电容层析成像系统观察到,随着表观气速降低而存在分层流、沙丘流、移动床流以及栓塞流4种流型。不同流型压力信号的概率密度分布和功率谱密度分析表明,压力信号的波动特征与流型紧密联系;由于流动形态的变化,存在由稳定输送过渡到不稳定输送的临界气速,且该速度小于最小压降速度。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下煤粉燃烧特性,指导高海拔地区大型燃煤锅炉设计,在试验台上模拟高海拔低气压环境,利用一维火焰炉、着火炉研究了煤粉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着火、燃烬及NO_x排放特性。结果显示随着海拔的升高,煤粉的着火温度升高,燃烬性能有一定下降,而NO_x生成量变化不大。与低海拔地区类似,试验煤样煤粉变粗会使着火温度升高,但对燃烬率影响较小,氧含量对燃烬率和NO_x影响较大。综合考虑,高海拔地区锅炉设计应采用较细的煤粉细度、适当提高燃烬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