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殊类型食管异物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食管异物安全、有效、方便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月~2002年6月收治的12例特殊类型食管异物(带金属钩义齿10例,剃须刀1例,金属玩具小飞机1例)的处理过程。结果:5例义齿开胸取出;3例义齿剖腹胃内取出;1例义齿、1例剃须刀、1例金属玩具小飞机异物食管镜取出,1例义齿电子胃镜取出。11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特殊类型食管异物应尽早尽快手术取出,术前应明确异物种类、取出难易程度、做好应变准备,先行食管镜和电子胃镜试取,试取时宜选择全身麻醉试取失败后应向下推入胃内,剖腹胃内取出异物;下推失败后应尽快开胸取出异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农村食管异物住院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128例住院的食管异物患者进行临床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除1例石块食管异物经颈侧切开取出者外,其余均经食管镜取出,痊愈出院。结论 128例住院食管异物患者,经过精心的护理和积极的支持疗法,在常规检查后,及时地上食管镜取出和颈侧切开取出异物,所有患者均迅速康复,无并发症发生,治愈率在100%。  相似文献   

3.
刘虹雯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B11):255-257
目的:食管内异物为消化内科常见病,多见于儿童,尤其是年少儿童。废文总结了部分年少儿童食管异物诊断及处理经验。方法:该院1996~2004年确诊的年少儿童上消化道异物病例共52例,其中食管异物均行电子胃镜下异物取出术。结果:食管内异物共33例.约占63%。其中硬币共25例,约占76%。26例镜下见异物停滞于食管入口处。3例停滞于食管中段,4例停滞于食管下段。1例尖锐物体合并咽喉部脓肿(1.92%),成功取出食管异物23例,推入胃内6例,4例自动排出体外。结论:内镜下食管异物取出为安全有效方法,尖锐异物应尽早取出以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袁旭平 《临床医学》2002,22(4):14-15
目的:探讨几种特殊食管异物的诊治方法,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对9例特殊食管异物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8例异物经食管镜取出,1例经颈侧切开取出。食管损伤5例,食管穿孔2例,全部治愈。结论:特殊食管异物的处理应准备充分,采用最佳取出方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食管异物的早期外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异物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绝大多数患者可经食管镜或纤维胃镜取出异物;然而部分患者不能取出或强行取出后,有可能导致食管穿孔、主动脉损伤甚至死亡。本科自1987年5月至2005年5月对12例经食管镜及胃镜处理后,不能取出及取出异物后出现并发症的食管异物患者需外科处理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食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门急诊中的常见病,若不及时处理易出现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传统的诊治模式是用X线或CT检查确定异物存在及部位后,使用硬管食管镜取出异物。随着近年来内镜技术的发展与手术器械的改进,电子胃镜下检查并取出食管异物也得到应用,本次研究对硬管食管镜与电子胃镜两种方法在食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儿童食管异物2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儿食管异物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6例小儿食管异物采用Foley管及食管镜2种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Foley管取出异物22例,食管镜取出3例,1例自行滑入胃内排出。结论 根据小儿食管异物的特点,选取相应的方法,可获得更好的疗效,Foley管在儿童边缘光滑的食管异物治疗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小儿食管异物内镜下取出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等临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日本Olym-pus GIFXQ-40型电子胃镜对31例小儿食管异物患儿进行检查并行异物钳取术。结果全部病例均在胃镜下一次成功取出各种异物,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胃镜下取异物,简单可行,安全可靠,可作为小儿食管异物取出的首选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9.
刘存学  李艳丽  王强 《临床荟萃》2011,26(21):1911-1912
小儿由于年龄的特点,喜欢把各类物品放入口中,很容易误咽使部分物品嵌顿于食管,造成食管异物,尤其以金属硬币多见。对于食管异物的取出,传统方法是采用硬直食管镜法直接钳取或电子胃镜活检钳钳取。2008~2010年我院应用无菌乳胶导尿管(简称For1ey管,亦称气囊导尿管)成功取出12例小儿食管异物(硬币和纽扣),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
58例食管中段异物的诊断和处理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食管中段异物的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措施。方法:在内镜直视下根据不同类型的异物应用不同的器械将异物取出。结果:58例食管中段异物,内镜下取出53例,成功率91.40%,除1例发生纵隔气肿外,均无其它并发症发生。未能取出异物的5例,均系病程超过48h,有穿孔并发症迹象,其中鱼刺4例,义齿1例。经外科治疗后死亡2例。结论:内镜下食管中段异物取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电视监视下Hopkins潜窥镜在复杂性食道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全身麻醉下,对60例复杂性食管异物患者采用电视监视下Hopkins潜窥镜配合硬质食管镜行复杂性食管异物取出术.结果 59例经内镜成功取出异物,1例行颈侧切开取出.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电视监视中Hopkins潜窥镜配合硬质食管镜行复杂性食管异物取出术具有在监视明视下取异物的优越性,提高了复杂食管异物手术的成功率、精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陈昱 《临床医学》2012,32(2):94-95
食管异物传统的诊治模式是用X线检查或吞钡棉X线检查确定异物存在及部位后,使用硬管食管镜取出异物。这种诊治食管异物模式在世界上已应用近百年。但这种模式有许多不足之处,如X线检查漏诊率高,硬管食管镜视野窄小等。随着近年来电子内镜的广泛普及,用电子内镜代替X线介入食管异物的诊断及配合硬管食管镜钳取异物,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子胃镜加用透明帽对食管异物取出手术的辅助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成食管异物取出手术的患者42例。根据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全部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使用电子胃镜将异物取出,观察组采用电子胃镜联合使用透明帽将异物取出。比较2组的治疗耐受性、异物取出时间消耗情况、手术视野清晰情况、异物取出成功率情况、异物取出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耐受性优于对照组(优5例/良14例/差2例vs.优1例/良13例/差7例)(P<0.05)。观察组在食管上段、中段、下段的异物取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6.27±1.01)min vs.(7.51±2.02)min,(8.62±1.11)min vs.(12.07±1.13)min,(11.07±1.26)min vs.(15.47±1.29)min](P<0.05)。观察组的总体异物取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100.00%vs.71.43%)(P<0.05);观察组在食管上段的异物取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100.00%vs.62.50%](P<0.05);2组在食管中段(100.00%vs.100.00%)和下段(100.00%vs.100.00%)的异物取出成功率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视野清晰度优于对照组(80.95%vs.52.38%)(P<0.05)。观察组在异物取出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4.29%vs.42.86%)(P<0.05)。结论电子胃镜加用透明帽完成食管异物取出手术,可以提升患者的耐受性,降低异物取出的难度,为医师提供良好视野,缩减手术耗时,提升操作成功率,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6):998-999
目的通过对我院食管入口异物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透明帽在胃镜下处理食管入口细小异物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食管入口异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9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通过电子胃镜直接取出异物,观察组在使用电子胃镜的前提下,联合使用透明帽辅助取出异物,观察和比较两组手术视野的清晰度、患者的耐受性、取出异物的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视野清晰度良好的病例明显更多(P0.05)。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耐受性良好的病例明显更多(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取出异物的时间明显更短(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取出异物成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使用透明帽辅助消化内镜取出食管入口异物能够有效地提高视野清晰度,提高患者的耐受性,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并且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种类食管异物取出方法.方法 79例种类不同食管异物患者分别在全身麻醉硬腔食管镜下、口咽黏膜表面麻醉前联合镜下、无痛纤维食管镜下异物取出术及颈侧切开异物取出术.结果 78例均顺利取出异物,其中1例食管上段穿孔者,因纵膈障反复感染致全身衰竭死亡.结论 根据异物种类、性质及患者自身条件,选择不同麻醉方式及手术方法,可获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田欣  陈英 《天津护理》2004,12(2):86-87
目的:为了在运用胃镜从食管中取出刀片之手术中,探讨有效的操作方法,以提高胃镜取异物的成功率。方法:观察6例从食管中取出单刃刀片及金属异物的技术操作过程。结果:3例单刃刀片取出术和1例铝片取出术获得成功,2例失败。结论:选用鳄嘴状异物钳作为手术器械是最有效的手段,因力可防止刀片滑脱;选用安全保护套管可以防止食管损伤。刀片体积相对过大、食管生理狭窄发生痉挛水肿时不宜施行此类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硬式食管镜及经电子胃镜取出食管嵌钝性异物的效果及经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7年6月在该院接受内镜下食管嵌钝性异物取出术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经电子胃镜取出异物,对照组经硬式食管镜取出异物。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方式、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研究组13例采用局部麻醉,17例采用静脉麻醉,对照组全部釆用气管插管全麻。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67%vs100.00%,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0%vs 3.33%,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0±1.39)vs(2.20±1.10)d,P0.05]。研究组治疗费用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 022.00±1 787.45)vs(5 078.00±930.57)元,P0.05]。结论经电子胃镜与经硬质食管镜均为安全、高效的食管嵌钝性异物取出方式,经电子胃镜方式在简便性和经济性上具有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18.
黄方 《实用医学杂志》1997,13(7):478-478
小儿食管异物较之气道异物的发病率及危害性均较低,治疗也相对容易,但倘若忽视,也可酿成不良后果。我科1984年~1993年共收治10岁以下小儿食管异物及其并发症50例,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龄3个月~10岁,其中3个月~1岁5例,~2岁14例,~3岁3例,~5岁16例,~10岁12例。3岁以内婴幼儿占36.7%,5岁以内63.3%,异物停留部位均在颈段食管。1.2方法与结果:所有病例均行食管镜检查,发现并取出异物35例,镜检时未发现异物存留但有异物造成的并发症15例;一次镜检即取出异物33例,二次取出2…  相似文献   

19.
目的喉咽及食管上段异物为耳鼻咽喉科常见急诊,探讨使用新的简便的方法取喉咽及食管上段异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6年1月治疗的177例喉咽及食管上段异物病例。其中,视频内镜下异物取出术130例,视频支撑喉镜下异物取出术47例。结果 177例喉咽及食管上段异物均顺利取出,无咽瘘、食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视频内镜辅助取喉咽及食管上段异物简便、高清、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异物从食管内取出,以减轻病人痛苦。方法:按常规插人胃管,用异物钳或圈套器等器械,从食管内钳取异物。结果:42例患者中,其中39例顺利取出,一例由于嵌顿时间过长过紧未能取出,二例为监狱罪犯吞服刀片较锋利,加上病人不予配合未能取出。结论:内镜下钳取异物是解除病人误吞异物的有效方法,此法效果好,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