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通过对变速成图中速度进行分析,结合研究区勘探实践,针对该地区的实际地质特点及构造特点,研究出一套针对山前带复杂构造区变速成图的方法:应用叠加速度谱资料建立初步速度场;利用临近井统计,建立区域大层段的地层平均速度,虚拟多口井位,进行初步速度场的校正,提高速度精度;再利用层位、钻井的结合,进行速度场横、纵向约束,提高横、纵向的合理性。有效地提高了速度场建立和变速成图的精度,解决了研究区构造成图问题。  相似文献   

2.
NP凹陷速度场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均方根速度转换为平均速度并空间网格化形成平均速度场,再利用VSP、声波测井等数据对初始速度场进行校正得到高精度的速度场。将解释层位与平均速度场匹配做时深转换达到变速成图。这是一种精度较高、操作性较强并适合于NP凹陷的变速成图方法。  相似文献   

3.
准确的地震速度求取对于观测系统设计、地下地质目标体的精确定位、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等至关重要。在构造成图方面,应建立精细速度场、采用变速成图的方法,提高构造图的精度,为油气勘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盖层的排替压力决定了盖层的封闭性质。在钻井较少的地区,可以利用地震资料研究盖层的排替压力。先利用地震资料通过迪克斯(DIX)公式计算出层速度,然后转化为声波速度与排替压力的相互关系,再将校正后的地震速度取代声波速度即可计算出排替压力值,为江汉油区白垩系勘探新油气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用折射方法提取反射资料的解释参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浅层反射地震勘探中,速度参数的准确提取一直是广大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人员所追求的目标。多年来,广大物探工作者为了取得较好的解释效果,一般都采用钻孔资料反演或借用VSP资料来标定层位,但是由于浅层地质条件在横向上是千变万化的,这两种方法时常会张冠李戴,影响解释精度。利用地震折射方法在定量解释中能准确提取速度参数和反演界面深度的优势,在反射地震勘探剖面上(满足折射勘探前提)通过少量的地震折射排列提取反射资料的时深转换速度及层速度参数,对反射资料进行解释,可以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应用实例说明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和经济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根据勘探和开发的需要,对伏龙泉地区主要目的层(泉一段)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和有利目标评价。精细构造解释依据高分辨率、高保真和高信噪比的地震数据体,运用Landmark人机联作软件,对目的层进行井-震标定,确定目的层段的地震反射相位和地震波组特征,并在工区内其它井信息的辅助下开展横向追踪,用变速成图的方法绘制目的层段的构造图,落实各目的层的圈闭。在构造解释的基础上利用相干技术和时间切片辅助进行断层识别,并结合相关石油地质资料对目的层进行综合评价,优选出有利的油气圈闭,为勘探开发提供目标。  相似文献   

7.
综合速度与速度的非均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认识到速度参数地地震勘探开发研究工作重要影响的情况下,对速度及其有关的问题进行了包括理论和实际应用等各方向的比较深入的思考,探讨了地震波的各种速度的概念其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地震勘探开发研究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对速度参数的不同需求和对速度认识和理解的不发展,指出现阶段应改变用综合速度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思路,采用变速的方法去认知和更加逼近地下实际地质情况,以提高研究的精度和勘探开发效益,并以塔里木轮南地区的速度分析工作为例介绍了速度分析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种提高低幅度构造分析的方法--以塔里木盆地SDQ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DQ位于雅克拉区块的西部,摸清该区的油气规律,寻找有利勘探目标是该区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地震波在岩层中的传播规律和建立高精度的三维变速场,是提高地震勘探精度寻找低幅度圈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本文根据该区以往的地震、地质资料,从地震速度研究着手,通过对大量地震速度谱分析,用平滑平均速度的方法建立了精细的三维变速场.用该速度场对SDQ三维解释资料进行时深转换,从新落实了SDQ构造,对低幅度构造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井位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深水勘探近年来成为海上勘探的热点,这不可避免会碰到崎岖海底的情况.在崎岖海底的地震资料中,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受海底影响严重畸变,速度横向变化剧烈,导致下伏地层严重扭曲变形,时间偏移无论叠前还是叠后均不能改变这种情况.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对构造复杂及速度的横向变化均没有条件限制,所以成为解决崎岖海底成像的有力工具.本文即以南海...  相似文献   

10.
地震资料成像和构造成图中速度的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叠前深度偏移和叠后变速构造成图是解决速度横向变化剧烈区成像和成图的两种重要方法。基于这两种方法中速度求取的基本原理,结合江汉探区的应用实例,提出叠前深度偏移可以较好地解决复杂地表和深层地质构造条件下地震成像问题;叠后变速构造成图可以较好地校正速度横向变化造成的构造畸变,并可能识别隐蔽性油气圈闭。这些方法将为深化江汉油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