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逆行岛状股前外侧皮瓣临床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设计逆行股前外侧岛状皮瓣 ,修复膝关节软组织缺损 ,或以交腿皮瓣形式修复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结果 本组 5例 ,1例皮瓣远端过度受压坏死 ,其余全部成活。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逆行岛状股前外侧皮瓣是修复肢体某些较难修复的功能部位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2.
逆行岛状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较常用的方法[1-3].按照Shieh等[4]的分类,股前外侧皮瓣68%为Ⅰ或Ⅲ型穿支,即穿支来源于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肌皮穿支或肌间隔穿支,对以这种类型穿支为蒂可以形成逆行岛状股前外侧皮瓣没有争议.  相似文献   

3.
逆行岛状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较常用的方法[1-3].按照Shieh等[4]的分类,股前外侧皮瓣68%为Ⅰ或Ⅲ型穿支,即穿支来源于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肌皮穿支或肌间隔穿支,对以这种类型穿支为蒂可以形成逆行岛状股前外侧皮瓣没有争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不同穿支蒂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底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前足底不同部位软组织缺损8例,采用不同穿支蒂足内侧或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对4例前足底内侧软组织缺损,采用以足底内侧浅支在第一跖骨颈的穿支为蒂的足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对2例前足底中部软组织,采用足底内侧动脉深支或足背动脉足底深支的穿支为蒂的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对2例前足底外侧软组织缺损采用足底外侧终末穿支或足底动脉的穿支为蒂的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结果 术后7例皮瓣顺利成活,1例皮瓣术后部分坏死,将坏死皮瓣清除后经扩创,肉芽生长良好后,取髂腰部带真皮下血管网皮肤植皮.有5例患者经4~6个月随访,皮瓣血供良好,外观满意,感觉恢复至6~8mm,恢复正常行走功能;另3例失访.结论 采用不同穿支蒂足内侧或足底内侧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前足底不同部位软组织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股前外-膝上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经验. 方法 对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7例,采用股前外侧-膝上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中皮瓣下端以膝上外侧动脉及降支终末支为蒂作带蒂转移,皮瓣上端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或横支、高位皮支为蒂,在皮瓣转移后与小腿下段由足背动、静脉返流的胫前动、静脉作吻合. 结果 术后皮瓣均顺利完全成活,3~6个月随访皮瓣外观满意、伤口愈合良好、骨折在愈合中. 结论 利用股前外-膝上外侧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应用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上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应用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穿支皮瓣修复小腿中、上部皮肤缺损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5 ~49岁,平均33.4岁.致伤原因:车祸伤9例,外伤后骨和软组织感染5例,挤压伤2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肌腱、骨外露. 结果 皮瓣一期愈合13例,3例皮瓣边缘及植皮边缘小面积坏死,经换药后1~2周愈合.随访6个月~2年,平均14个月,骨折均愈合,骨外露和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满意,皮瓣无臃肿,无一例进行二次手术.结论 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穿支皮瓣移植是治疗小腿中、上部皮肤缺损的良好办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吻合静脉的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膝小腿上段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2007年至2012年,对5例膝周或小腿上段软组织缺损采用吻合静脉的逆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 结果 5例皮瓣均存活,术后来出现明显肿胀、瘀斑、水泡等回流不畅表现,成活后皮瓣色泽、弹性、外观、功能均满意. 结论 吻合静脉的逆行股前外侧皮瓣,可有效解决膝周及小腿上段严重创伤、骨及固定物外露、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及皮瓣移植后回流不畅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双穿支蒂虎口背侧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对拇、示指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采用双穿支蒂虎口背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临床应用15例.结果 术后皮瓣均顺利存活,随访时间为3~6个月,皮瓣外观满意,功能恢复良好,虎口开大达80°以上,不影响拇、示指的对捏、对掌功能.结论 双穿支蒂虎口背侧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拇、示指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岛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会阴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至2013年,共收治8例会阴部缺损患者,创面预处理后,以岛状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创面,皮瓣面积7.0 cm×10.0 cm~13 cm×21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取对侧股部断层皮片移植修复。结果 8例患者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皮瓣质地柔软,无继发瘢痕挛缩。随访6~24个月,肿瘤无复发,供区愈合良好,无下肢活动障碍。结论应用岛状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会阴区缺损,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介绍两套血供的改良小腿外侧皮瓣逆行转位修复老年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体会。 方法 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骨肌腱外露、需作皮瓣修复的老年病例,在传统的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及穿支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基础上,利用小腿外侧皮瓣中下段穿出的骨皮动脉皮支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供血穿支均发自腓动脉的特点,将皮瓣设计于小腿后外侧,用兼顾传统小腿外侧皮瓣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供m范围的重叠区域而形成两套血供的改良小腿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结果临床共应用11例,所有皮瓣术后均顺利成活,供区植皮愈合良好,经3~9个月随访,6例皮瓣外观满意,踝关节伸屈功能正常,基本恢复行走功能;5例合并伸肌腱缺损者3个月后作肌腱移植重建后恢复行走功能。 结论 采用两套血供的改良小腿外侧皮瓣逆行转位是修复老年人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Since Song first reported the anterolateral thigh flap in 1984, this flap has been applied widely in clinical practice. In 1997, we found that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vascular pedicle of the anterolateral thigh flap showed active bleeding. We therefore believed that this flap could form the reverse-flow flap, which can be used clinically. From 1997 to 2002, two patients who suffered from soft tissue defects in their lower extremities have been repaired successfully with the reversed flow anterolateral thigh island flaps. The reverse-flow anterolateral thigh island flap with reliable blood supply and long vascular pedicle can be designed to repair soft tissue defects around ipsilateral knee joint or contralateral distal rejoins of the leg, especially in the difficulty cas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组合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手术技巧. 方法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组合皮瓣移植治疗36例小腿及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采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组合携带健侧胫后血管的单桥式皮瓣修复14例,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组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11例,游离背阔肌皮瓣组合带健侧胫后血管的单桥式皮瓣修复6例,游离胸脐皮瓣组合局部转移腓肠肌皮瓣修复3例,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组合游离胸脐皮瓣修复1例,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游离胸脐皮瓣分别组合携带顺、逆行健侧胫后血管的双桥式皮瓣修复1例. 结果 本组有3例术后出现血管危象并进行了血管探查,解除动脉危象后1例游离皮瓣成活,1例游离皮瓣边缘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另1例静脉栓塞探查术后游离皮瓣部分坏死.其余33例患者移植组织令部成活,创面一期修复,总成功率为97.2%(35/36).术后随访4~36个月,平均16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良好,患肢足踝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 采用不同形式的组合皮瓣移植,为小腿及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个可行且有效的技术方法 ,手术虽有一定风险,但可有效降低伤残率,恢复肢体功能,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皮瓣移植,缺损面积9 cm×6 cm~26 cm×15 cm.受区彻底清创,切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创面.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皮瓣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处理后成活),皮瓣色泽、弹性、厚度均为优良,供区及受区外观均满意.结论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供区隐蔽,用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以膝上外侧动脉为蒂的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肌皮瓣转移治疗膝周及小腿上段软组织缺损伴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11例各种原因导致膝关节周围及小腿上段软组织缺损伴感染的患者,男8例,女3例;年龄23~65岁,平均33.4岁;左腿7例,右腿4例.病史最长8个月,最短6 h.1例为开放性创伤致膝前下方皮肤及软组织缺损伴胫骨平台骨折,予一期清创、骨折内固定及皮瓣转移治疗;10例膝周及小腿上段慢性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感染,经抗感染、清创、引流等治疗后再行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转移二期修复软组织缺损.创面面积最大12 cm×7 cm,最小6.3cm×3.0 cm.结果 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4.7个月.所有转移皮瓣、肌皮瓣在术后全部成活.其中3例于术后1~2周因转移的皮瓣皮缘愈合差,再次行皮瓣边缘修整术.9例供区采取直接缝合,2例供区予部分缝合加植皮.术后3个月所有皮瓣均未发生坏死或感染,无膝关节活动障碍.结论 对膝周及小腿上段软组织缺损伴感染的病例,控制感染后,可采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肌皮瓣进行修复.股前外侧皮瓣薄,易存活,肌皮瓣可填塞空腔,抗感染力强,且供区常可直接缝合,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5.
张有来  李舒琳  陆九州  蒋军健  徐雷 《骨科》2015,6(5):240-243
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复杂头皮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20例复杂头皮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合并颅骨外露6例,颅骨缺损3例,合并感染4例,合并头皮疤痕挛缩9例。头皮缺损面积6 cm×10 cm~22 cm×13 cm,颅骨外露6 cm×8 cm~21 cm×12 cm。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2年,19例皮瓣均完全成活,皮瓣柔软,无明显色素沉着。其中1例小儿患者术后第3天出现皮瓣远端颅顶部部分发黑,予以换药、温盐水热敷、蒂部缝线拆除后皮瓣成活,但遗留色素沉着。20例患者中,仅1例发生供区发生植皮边缘坏死,予以换药处理后创面愈合。结论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与颞浅动脉口径相当,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可有效修复创伤及肿瘤所致复杂头皮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6.
Wound coverage in the supra-patellar area present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for orthopaed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ons due to the need for preservation of knee joint function but the paucity of regional soft tissue flaps available. While many orthopaed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ons make use of the rotational gastrocnemius flap for coverage of peri-patellar defects, this flap has certain limitations. 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report a single-centre experience with the use of the distally based anterolateral thigh flap (ALT) and review the current literature on the use of the ALT for peri-patellar defects. In this report, both a single-centre experience using distally based anterolateral thigh (ALT) island flaps for supra-patellar wound coverage and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this topic were reviewed.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was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use of the ALT for peri-patellar wounds. Five patients with a mean age of 69 underwent a distally based ALT flap for coverage of peri-patellar defects. Four out of 5 flaps survived at the end of their respective follow-up. Based on this combined experience, the distally based reverse-flow anterolateral thigh island flap represents a useful but relatively underutilized option for appropriately selected supra-patellar wounds due to minimal donor site morbidity, multiple flap components, and predictable pedicle anatomy. The flap’s major weakness is its potentially unreliable venous drainage, requiring delay or secondary venous outflow anastomosis. Given the ALT flap’s favourable profile, the authors recommend consideration for its use when managing a peri-patellar coverage wound issue.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皮瓣修复,其中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7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背、足内侧软组织缺损12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1例。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5年。29例皮瓣完全成活,仅1例股前外侧皮瓣发生坏死,二次手术给予植皮。13例患者因皮瓣臃肿,二期行皮瓣修整术;2例患者因术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足跟部发生溃疡;其余患者皮瓣质地柔软,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供区均未出现并发症。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患者皮瓣感觉功能完全恢复,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患者感觉均部分恢复,5例吻合神经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患者于术后3~5个月感觉功能完全恢复,剩余患者感觉功能部分恢复。结论足底内侧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各有优缺点,应根据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面积、部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皮瓣,以提高皮瓣成活率,重建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8.
血管蒂延长技术在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一种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移位术中延长血管蒂的技术,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06年1月,收治6例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18~49岁.创伤后软组织缺损3例,软组织肿瘤切取后1例,膝关节人工假体置换后裸露2例.软组织缺损范围8 cm×4 cm~15 cm×6 cm.在行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移位时,将旋股外侧动脉的升支作为皮瓣的营养血管,与营养血管共干的降支同时向远端分离,在升支与降支分叉部的近侧结扎旋股外侧血管的主干,皮瓣血管蒂即延长,逆行移位修复创面.皮瓣切取范围10 cm×6 cm~18 cm×8 cm.结果 术中6例皮瓣切取顺利,血管蒂长度较以单纯降支为蒂延长8~12 cm,平均10 cm.术后无血管危象发生,移位皮瓣均成活.患者均获随访6~1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与受区相似,膝关节伸屈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应用血管蒂延长技术,可以扩大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移位应用范围,皮瓣成活率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滋洋  施佳  马建华  郭晓征  聂铭博  康皓 《骨科》2015,6(5):226-230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间,使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治疗下肢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8例患者。术前通过B超及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定位穿支血管的位置,术中对比血管定位位置后进行血管蒂分离。皮瓣切取面积为15 cm×15 cm~25 cm×15 cm。本组患者由于受区感觉神经缺损,均未进行受区感觉神经的修复。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观察患者皮瓣外观及功能。结果 8例患者中,7例患者皮瓣术后存活,皮瓣对患处覆盖良好并有较好的外观及功能。1例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动脉危象,行探查术后再次出现静脉危象导致皮瓣部分坏死,清除坏死皮瓣组织,进行植皮换药后伤口愈合良好。结论 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是游离皮瓣修复下肢及足踝部皮肤缺损中的经典术式,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供区损伤,受区也可以得到良好的功能修复,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必须注意神经功能恢复及患肢的骨性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拇指背动脉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及血供障碍处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介绍拇指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并探讨血供障碍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自2005年7月至2008年12月,外科治疗21例21指拇指软组织缺损,男16例,女5例;年龄16~55岁,平均39岁。应用拇指背桡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远节桡侧软组织缺损(4例),拇指背尺侧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尺侧、指腹及甲床缺损(17例),皮瓣旋转点指间关节近侧0.5cm,皮瓣面积2cm×1.5cm~4cm×2.5cm。结果:术中术后6例发生血供障碍,经对应处理皮瓣无坏死。随访3个月~2年,皮瓣质地优良,色素沉着轻度,外形满意,拇指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活动范围正常。修复指腹者感觉不同程度恢复,两点辨别觉:4~10mm。结论:拇指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方法简单,效果满意。蒂部长度、宽窄及受压均能影响皮瓣的血供,蒂部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