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以三羟甲基丙烷、油酸和壬二酸为原料酯化合成一种混合酯,测定混合酯的流变学性能、热氧稳定性和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该混合酯的黏度较高,倾点较低,最大无卡咬负荷为647 N,载荷392 N、转速1 450 r/min、长磨时间30 min实验条件下磨斑直径为0.56 mm,热分解温度接近250℃。该混合酯流变学性能、热氧稳定性及摩擦学性能均优于植物油和矿物油,是一类性能优良的合成酯类油。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改进椰子油的润滑性能,采用己二酸与三羟甲基丙烷先酯化合成中间体,再与椰子油脂肪酸反应制备椰子油脂肪酸己二酸三羟甲基丙烷复合酯(简称复合酯),并测试复合酯的FTIR红外光谱、流变学性能、热-氧稳定性、摩擦学性能、水解稳定性、海洋微生物降解性等。结果表明:该复合酯具有良好的流变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其40 ℃的黏度为114 mm2/s,黏度指数为159,倾点为-6 ℃,热分解起始温度为300 ℃,能满足较为苛刻的机械工况要求;复合酯还具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相同条件下承载能力为椰子油的2.6倍,而且与复配添加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十八胺)具有良好的感受性和配伍性能。所制复合酯的水解稳定性高于椰子油,海洋微生物14天的降解率大于80%,是一类性能优良的绿色酯类润滑油。  相似文献   

3.
采用表面化学改性的方法得到硬脂酸修饰的纳米碳球,在四球摩擦试验机上考察纳米碳球在合成酯类润滑油中的抗摩擦性能,探讨纳米碳球的抗磨与润滑机制。结果表明,通过表面改性,显著提高纳米碳球在润滑油中的分散稳定性;纳米碳球作为合成酯润滑油抗磨剂表现出优良的抗磨减摩性能;在转速1.200 r/min,载荷150 N的实验条件下,质量分数0.07%的改性纳米碳球可使三羟甲基丙烷混酸酯平均摩擦因数减小幅度达到30%左右,磨损率降低33%,质量分数0.15%的改性纳米碳球可使季戊四醇油酸酯的平均摩擦因数降低幅度达到50%以上,磨损率降低14.6%  相似文献   

4.
李涛 《润滑与密封》2018,43(3):136-140
使用攻丝扭矩实验方法研究铝合金加工用水基切削液润滑性能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稀释液pH值、乳液粒径对润滑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基础油含量、润滑添加剂种类及含量等亦有明显影响;稀释液pH值越低、乳液粒径越大、基础油和合成酯含量越高,润滑性能越好;三羟甲基丙烷油酸酯、乙氧基化聚合酯、氯化石蜡、硫化脂肪酸酯等均为有效的铝合金加工润滑添加剂,但硫化烯烃润滑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5.
利用油酸、月桂酸、硼酸和醇胺合成出一种新型水基润滑剂,利用四球试验机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并初步探讨了润滑剂的润滑机制。试验结果表明:由油酸、月桂酸复配后制备的油酸月桂酸醇胺酯的润滑性能优于油酸醇胺酯或月桂酸醇胺酯;硼酸可以显著提高它们的润滑性能,且当油酸、月桂酸、醇胺、硼酸的质量比为0.7∶0.1∶1∶0.6时,合成的水基润滑剂的润滑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6.
主要研究了由苯甲酸钠和氯化苄为原料,采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苯甲酸苄酯的酯化反应。通过几种催化剂的考察,筛选出合成苯甲酸苄酯反应性能较好的一种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为四丁基碘化铵((C4H9)4NI),同时考察了它的最佳反应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110℃,苯甲酸钠与氯化苄摩尔比为1:1.3,反应时间2.5h~3.0h,催化剂用量为苯甲酸钠摩尔量的6%左右,pH为5~6的弱酸性时为最佳反应条件。四丁基碘化铵是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合成苯甲酸苄酯的较为理想的一种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由1-十八醇合成2-甲基二十酸及产物的润滑性。1-十八醇与冰醋酸经酯化反应得到醋酸十八酯、再裂解成1-十八烯,收率78%。1-十八烯与丙酸经自由基加成得2-甲基二十酸,收率45%。产物的润滑性优于油酸,起泡性大大低于油酸。  相似文献   

8.
表面修饰CuS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芳辉  朱红  王滨 《润滑与密封》2007,32(10):36-39
在无水乙醇与蒸馏水混合溶剂中合成了油酸修饰的CuS纳米颗粒,根据表面修饰剂与产物CuS的摩尔比不同,分别制备出了油酸与CuS纳米颗粒的摩尔比为0.5∶1,1∶1,2∶1,3∶1的产物。在FALEX-6型四球试验机上考察了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液体石蜡中的摩擦学性能,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磨斑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添加剂质量分数都为0.5%时,当油酸与CuS纳米颗粒的摩尔比为2∶1时,磨斑直径下降最大,抗磨效果达到最好;当油酸与CuS的摩尔比为1∶1,摩擦因数为最小值,减摩效果达到最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一步合成法,以价格低廉的N-甲基吗啉为原料,合成了N-甲基-N苄基吗啉盐酸盐离子液体,并将其应用于乙酸正丁酯合成。通过对醇/酸摩尔比(原料比)、离子液体用量及反应时间的考察,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酸/醇摩尔比为1:1.5,离子液体用量为0.05g,反应时间为2h,反应温度在110℃左右,酯化率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以乳酸和乙醇为原料合成α-羟基丙酸乙酯。考察了几种催化剂对合成α-羟基丙酸乙酯的影响效果,同时对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及温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进行考察。实验结果表明:以硫酸氢钠为催化剂,用量为3.0g,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120℃,物料比为1∶3,α-羟基丙酸乙酯的酯化率可达到86.6%,纯度为97.76%。说明该催化剂活性好,无污染,可作为催化合成α-羟基丙酸乙酯的良好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