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岛素泵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将8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组(40例)和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组(40例),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反应。结果:胰岛素泵治疗组使血糖达标时间及所用剂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是2型糖尿病短期强化控制血糖的安全有效、简便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型糖尿病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组38例,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皮下注射(MSⅡ)组38例,采用短效胰岛素三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结果 两组均能有效控制血糖达到较好水平.CSⅡ组需要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较好模拟胰岛素分泌的生理节律,更能有效控制高血糖,减少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或CSⅡ)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将4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Ⅱ组(20例)和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组(20例),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三餐前后及睡前血糖、血糖控制时间(d)、每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的次数,停药后长期随访,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均能达到目标血糖值,但CSⅡ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少于MSⅡ组(P<0.01),且在停用胰岛素治疗1年后单纯饮食及运动治疗血糖仍能得到良好控制的例数明显高于MSⅡ组。结论对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CSⅡ强化治疗具有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和停用胰岛素后对患者长期血糖良好控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对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120例初发2型糖尿病,随机分成胰岛素泵治疗组(CSⅡ组)和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SⅡ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糖达标天数、平均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现象发生率.结果:CSⅡ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均显著低于MSⅡ组(P<0.01);CSⅡ组血糖达标时间平均(6.6±1.3)天,MSⅡ组平均(10.1±2.3)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CSⅡ组平均胰岛素用量(33.8±7.9)U/d,MSⅡ组平均(44.4±10.8)U/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对初发非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可有良好治疗效果,缩短血糖达标天数,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或CS)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达到血糖控制所用的胰岛素用量及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方法:将40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CS组(200例)和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组(200例),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三餐前后及睡前血糖、血糖控制时间(d)、每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的次数。统计资料用-x±s表示,并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均能达到目标血糖值,但CS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少于MS组(P<0.01)。结论:CS能有效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与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效价。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2组,每组30例,均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A组:三餐进餐时皮下注射诺和锐+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B组:胰岛素泵持续胰岛素(诺和灵R)泵入+三餐前15min注入餐时峰值。比较治疗后2组血糖达标时间和成本,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患者达标成本A组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疗效相当,可良好地控制高血糖,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并具有更好的成本-效价比。  相似文献   

7.
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Ⅰ组)与诺和灵R联合诺和灵N(Ⅱ组)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两组患者各30例,Ⅰ组三餐前即刻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Ⅱ组三餐前30 min皮下注射诺和灵R,睡前皮下注射诺和灵N,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使血糖达标,观察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并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评价血糖波动,计算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结果 两组治疗方案均能良好控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平均血糖(MBG),但Ⅰ组的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MAGE及MODD明显小于后者(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更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疗法与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疗法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68例初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组)34例和观察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组)34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周血糖及达标时间、用药量、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E)、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HOMA-IR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与门冬胰岛素30三针皮下注射治疗疗效相当,但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和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输注(CSⅡ)组成的“双C”方案应用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T2DM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CSⅡ+CGMS为观察组,45例,CSⅡ+多次指尖血糖检测血糖为对照组,45例.观察两组治疗后患者血糖值的变化、波动幅度、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患者血糖控制更平稳,达标时间更短,胰岛素用量更少,低血糖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短期治疗是老年T2DM患者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两种强化治疗方案控制血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需要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67例,随机分为2组。胰岛素泵组(CSII组)29例,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MSII组)38例。对2组病例均行三餐前后及睡前指血血糖监测情况并进行分析,比较2组治疗后7点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2组治疗后7点血糖均有显著下降,但CSII组空腹血糖及三餐后血糖下降幅度优于MSII组(P0.05)。CSII组达标时间是(4.68±1.28)d,显著短于MSII组;CSII组在达标时胰岛素剂量为(30.09±10.09)U/d,显著少于MSII组。轻度低血糖发作次数,CSII组显著少于MSII组(p0.05)。结论: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均能够有效控制T2DM患者的血糖,促进短期血糖达标。CSII治疗在降低血糖方面更显著,并能够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和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薛冰  宋云 《临床医学》2012,32(1):63-64
目的 观察分析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CSⅡ)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68 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Ⅱ组和常规多次皮下注射组,每组34例,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并对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CSⅡ组血糖控制良好,胰岛素用量较少、低血糖发生次数、血糖达标所需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更有效地模拟生理胰岛素的分泌,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低血糖和血糖波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陈奇盛  张萍  梁慧  蓝海云  陈蝉 《新医学》2006,37(11):725-727
目的: 比较连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Ⅱ)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ultiple subcutaneous insulin injection,MSⅡ)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11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各58例.1组将短效胰岛素诺和灵R置于胰岛素泵内持续皮下注射(CSⅡ组),另1组将诺和灵R与中效胰岛素诺和灵N装入普通注射器内于每日3餐前及22:00皮下注射(MSⅡ组).治疗2周后对2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2种方法均可使患者的血糖达标.CSⅡ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为(6.8±1.2)日,MSⅡ组所需时间为(10.6±2.5)日;CSⅡ组血糖达标所需胰岛素用量为(36±7)U/d,MSⅡ组血糖达标所需胰岛素用量为(42±7)U/d,2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SⅡ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为0.03次/(日·人),MSⅡ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为0.08次/(日·人).结论: 与MSⅡ比较,CSⅡ能更快速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所需胰岛素用量较少,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2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的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不同给药方式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9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CSII(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组和MSII(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组。CSII组(n=23)采用诺和灵R(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由升华胰岛素泵(韩国产)持续输入基础用量,三餐前由泵输入餐前大剂量;MSII组(n=26)采用三餐皮下注射诺和灵R,睡前注射诺和灵N(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射),监测血糖调整三餐前及睡前胰岛素用量。连用2周后比较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两组血糖控制均能达标,CSII组与MSII组比较血糖达标时间缩短,低血糖发生次数减少,胰岛素用量较少(P均<0.05)。结论:CSII强化治疗较MSII强化治疗安全、平稳、准确、有效,是目前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4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采用胰岛素泵(CSⅡ)或多次皮下注射(HSⅡ)胰岛素强化治疗。结果:CSII能显著快速改善血糖控制,且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的发生。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可在短期间内使血糖得到满意控制,在血糖控制所需要时间及胰岛素用量优于常规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减少发生低血糖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应用胰岛素泵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CSⅡ)强化治疗与传统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DI)强化治疗进行比较,观察血糖控制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的次数。结果两种方法胰岛素强化治疗均可有效降低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部分患者可改为口服磺脲类药物治疗,部分患者需联合胰岛素治疗,部分患者需依靠胰岛素治疗。但CSⅡ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时间较MDI组短,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次数亦明显减少(P<0.05)。结论对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部分患者可恢复对磺脲类药物的反应性。应用CSⅡ强化治疗比MDI强化治疗能更快速、安全降血糖。  相似文献   

16.
孙军卫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7):6606-6606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CSⅡ)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Ⅱ组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DI)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的变化。结果 CSⅡ组的胰岛素用量、HOMA-IR、血糖、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明显比MDI组降低,P〈0.05,但IAI明显增加,P〈0.05。结论 CSⅡ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好于MDI。  相似文献   

17.
周宇清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8):1395-1397
【目的】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Ⅱ)在2型糖尿病强化降糖中的效果。【方法】6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病人,分成胰岛素泵治疗组24例(CSⅡ组)和皮下注射胰岛素组36例(MSⅡ组),治疗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血糖、胰岛素、C肽变化,比较两组血糖达标天数、最大胰岛素用量、平均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现象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糖均有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及C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上述改变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CSⅡ组血糖达标时间较MSⅡ组短,平均胰岛素用量及最大胰岛素用量均较MSⅡ组少,且低血糖发生次数也较MSⅡ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Ⅱ和MSⅡ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对初发的2型糖尿病有良好治疗效果,其中胰岛素泵可以缩短血糖达标天数,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手术前使用的价值.方法:106例糖尿病患者,术前随机分配成两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Ⅱ)组与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组,CSⅡ组采用美国MiniMed 507型胰岛素泵,持续缓慢皮下注射诺和灵R,MSⅡ组采用诺和灵R三餐前、诺和灵N睡前30 min皮下注射.结果:CSⅡ组与MSⅡ组均能有效控制血糖,但CSⅡ组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用量少于MSⅡ组(P〈0.01);CSⅡ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MSⅡ组(P〈0.05).结论:CSⅡ治疗更符合生理状态下胰岛素分泌,较MSⅡ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并减少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19.
将60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反应患者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组,即CSⅡ组)和对照组(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组,即MSⅡ组)各30例,并实施有效护理.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闻、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CSⅡ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MSⅡ组,CSⅡ组能明显缩短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少于MSⅡ组.提示应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对高血糖反应患者及早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并强化胰岛素泵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Ⅱ)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5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2组,CSⅡ组、MSⅡ组各29例。分别采用CSⅡ与MSⅡ治疗达到目标血糖,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2组均能有效控制血糖。CSⅡ组所需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量和低血糖发生次数明显比MSⅡ组减少(P〈0.05或P〈0.01)。结论CSⅡ治疗可较好地模拟胰岛素分泌的生理节律,是安全、可靠的糖尿病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