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目的 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早期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磁共振血管 造影,对预测大血管闭塞状况的价值.方法 选择在发病6 h内完成磁共振血管造影的颈内动脉(ICA)系统脑梗死患者87例,根据血管闭塞位置,分为3组:无闭塞组38例、ICA闭塞组(ICA组,18例)、大脑中动脉(MCA)闭塞组(MCA组,31例),均在MRI检查前进行NIHSS评分.结果 ICA组和MCA组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无闭塞组(p<0.001).NIHSS评定项目中的意识水平提问(P<0.001,OR=7.5,95%CI:2.8~17.9)、凝视(P=0.01,OR=3.7,95%CI:1.4~10.1),下肢运动(P=0.01,OR=7.4,95%CI:1.3~13.1)、失语(P<0.001, OR=7.8,95%CI:2.9~20.7)与是否有大血管闭塞相关.NIHSS≥9分对预测ICA系统大血管闭塞的效果最佳.结论 NIHSS评分的评估有助于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患者是否存在大血管闭塞.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照不同大血管病变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主要临床结局,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对大血管病变分型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价值。方法选择发病6h内、急诊MRI显示存在缺血半暗带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7例,根据MRA是否存在颅内大血管闭塞分为无闭塞错配未溶栓组(无闭塞组,20例)和有闭塞错配未溶栓组(闭塞组,27例),常规治疗90天后,随访两组改良的Ranking量表(mRS)评分结果。结果闭塞组与无闭塞组接受常规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治疗90天后随访,无闭塞组疗效显著优于闭塞组(P<0.05),mRS0~1分的比例分别为75.0%和33.3%。结论MRA有助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确立,无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以应用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Bold)法对脑卒中患者短期康复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选择30例脑卒中患者行功能磁共振Bold法检查,研究它与脑卒中短期预后的关系。结果Brunnstrom Ⅰ或Ⅱ级的患者在患手被动和主动运动中,表现为偏瘫同侧单侧感觉运动区激活的有5例,康复治疗3周后仍为Ⅱ级,1例双侧感觉运动区激活的患者3周后恢复为Ⅲ级。Brunnstrom Ⅲ或Ⅳ级的患者有5例为单侧激活,康复治疗3周无变化,而双侧激活的9例在康复治疗3周后,3例为Ⅵ级,6例为Ⅴ级。Brunnstrom Ⅴ级和Ⅵ级患者均为双侧感觉运动区激活,康复3周后,Brunnstrom分级为Ⅴ级4例中的2例恢复Ⅵ级,2例恢复为正常。而Ⅵ级6例中有5例恢复为正常,1例恢复仍为Ⅵ级。结论偏瘫Bold法显示双侧激活的患者,短期内康复效果明显,脑皮质激活区为同侧激活者在短期内康复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磁共振成像分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北京市急性脑梗死磁共振显示的亚型分布情况,使北京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得到更加准确的病因学和个体化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市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等4个区6家医院2004年接诊的64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型情况及影像学特征。结果北京市五家医院急性脑梗死的亚型构成为:腔隙性脑梗死46.5%,小梗死38.1%,中梗死9.4%,大梗死6.0%。结论北京市急性脑梗死的分布以腔隙性脑梗死为多发,提示小动脉病变是北京市缺血性脑卒中的最主要病理改变。根据影像学的分型法可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分型、指导治疗、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水平同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发病6h内完成血标本收集的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47例,分为临床结局良好组(24例)和临床结局不良组(23例)。MMPs指标包括MMP-2、MMP-9和MMP-13;90天后随访改良的Ranking量表(mRS)评分,临床结局良好定义为mRS0~1分,临床结局不良定义为mRS2~6分。结果临床结局良好组患者MMP-2、MMP-9和MMP-13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41.88±69.34)μg/L、(80.83±67.24)μg/L和(74.25±26.51)ng/L,临床结局不良组患者分别为(243.57±88.48)μg/L、(147.39±132.64)μg/L和(94.80±61.49)ng/L,仅MMP-9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MMP-9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患者的临床预后,而MMP-2和MMP-13水平同患者临床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内微出血(CBMs)的分布特点及其与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和脑白质改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47例,分析其MRI表现。根据有无CMBs将患者分为CMBs组(72例)和无CMBs组(175例)。记录CMBs的位置和个数、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个数和脑白质改变的严重程度。结果与无CMBs组患者比较,CMBs组患者年龄大、高血压、脑梗死病史、脑白质改变比例均高。CMBs组患者CMBs常见的部位依次为:基底节、皮质及皮质下区、丘脑、脑干及小脑。CMBs的分级与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及脑白质改变的严重程度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CMBs与脑微血管病变之间有密切关系,其可能是晚期脑微血管病变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糖与预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因素很多。急性脑卒中早期,经常可以见到神经功能缺损进行性恶化的病例。资料显示脑卒中加重发生率约为20%-40%,临床观察发现血糖水平与脑梗死预后密切相关。糖尿病合并脑卒中,不仅临床表现重,而且预后也差,其死亡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合并脑卒中者。现将我院收治的158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02年1月~2005年6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连续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4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话、信访等方式随访,改良Rankin评分为结局指标,2006年1月完成随访工作,最终纳入分析的患者485例。对影响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485例患者中,随访时间最短1天,最长47个月,失访37例(7.6%)。单因素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预后不良与高龄、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有脑卒中史及低文化程度有关,其中NIHSS评分对预后不良的影响最大。结论NIHSS评分高、高龄、低文化程度、有脑卒中史是预后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口服营养添加治疗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132例伴有营养不良的脑卒中患者随机被分为普通医院饮食组和营养添加治疗组(普通医院饮食+口服营养添加剂),观察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3个月的神经功能及死亡率。结果:普通医院饮食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肺部感染22.2%,其他感染19.4%,消化道出血18.0%,3个月的神经功能(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MRS)为2.29±1.20;营养添加治疗组肺部感染8.3%,其他感染6.7%,消化道出血5.0%,3个月MRS评分为1.64±1.23,两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口服营养添加治疗有助于改善伴有营养不良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急性卒中近期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否改善急性卒中的近期预后。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146例急性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中;研究组(肠内营养)75例,对照组(家庭喂养饮食)71例。观察21d两组患者营养状态、病死率、感染发生率,比较21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和残障程度评分(mRS)]。结果住院21d,研究组营养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营养不良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NIHSS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的BI指数和90d mR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能够改善急性卒中神经功能的近期预后,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未能获益。  相似文献   

11.
The use of gadolinium contrast for body MRA is reviewed. Considerations for timing of the bolus of contrast are discussed. The utility of this technique is illustrated through clinical examples. Contrast enhanced MRA is rapidly replacing conventional angiography for many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容积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CTPI)与头颅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联合应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临床有神经缺失症状的患者,发病24 h内行64层螺旋CTPI和CTA后,选定感兴趣区层面,测量异常灌注区和对侧脑组织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22例患者CTPI发现病灶区域灌注异常的敏感性为90.1%,特异性为100%;脑血流量减低、平均通过时间延长;灌注异常区与对照区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64层螺旋CT可同时获得容积CTPI和包括颅底动脉环在内的CTA;22例患者均发现有不同程度的低灌注区,有19例患者CTA发现血管异常。结论早期、特别是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TPI结合CTA检查,对病因、病情进展、预后评估、半暗带区判定提供了综合、简单、快速、便捷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大脑后动脉(PCA)偏侧优势对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的预后价值。方法 53例大脑中动脉分布区梗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均在入院时常规进行初期(最初4.5h)MRI检查和定期头颅CT(脑卒中发病后14和21d)检查。将有PCA偏侧优势23例作为优势组,30例无偏侧优势作为无优势组。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数据。结果脑卒中发病后7d,与无优势组比较,优势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较低[2.8分vs 13.5分,P=0.005],脑梗死面积较小[8.5分vs 6.0分,P=0.007],再灌注成功率高(82.6%vs 60.0%,P=0.001)。存在PCA偏侧优势的患者出现预后良好的校正风险比为8.11(95%CI:1.8050.2,P=0.005)。结论可以将rt-PA静脉溶栓治疗前MRA中存在PCA偏侧优势用作预测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出现良好功能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高血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和预后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高血糖与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和预后关系。方法对154例CT证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3组,无糖尿病血糖正常组67例,无糖尿病血糖升高组41例,糖尿病组46例。入院后次晨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糖。分别对治疗后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无糖尿病血糖升高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无糖尿病血糖正常组(P<0.01),无糖尿病血糖升高组的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与无糖尿病血糖正常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血糖水平的测定可作为判定病情、估计预后及指导治疗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