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我叫王瑞,是武伟的爱人。首先,非常感谢各级组织、各位领导对武伟的充分肯定,让我有机会在大家面前讲一讲他的人、他的事、他的家风。我和武伟1993年认识,1996年结婚,共同生活21年。武伟这次突然离世,对我们一家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天塌一般。4月1号晚上,他没回家,我们问遍了所有人,找遍了他可能去的所有地方,然而都没有消息。当夜,我彻夜未眠。凌晨,噩耗传来,我赶到现场,  相似文献   

2.
追忆黄大年     
<正>这几个月,我采访了很多熟悉黄大年老师的人,也听到了许许多多与他有关的故事,每一个都那么真挚地打动我并感染着我。有人说,他是"纯粹的知识分子",因为他"什么职务都不要,就想为祖国做些事";也有人评价他是"另类的科学家",因为他对待科研只有  相似文献   

3.
他复活了。他流着泪泣不成声地告诉记者:“我真没想到还能活到今天,是国土资源局的干部职工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他叫尤广欣,今年52岁,是临颍县国土资源局的一名普通职工。  相似文献   

4.
开心一刻     
《河南国土资源》2005,(6):49-49
兄弟,开过大奔吗?某日,我开着一辆面包车,一个开大奔驰的追上我,问:“兄弟,开过大奔吗?”把我气坏了,一踩油门就开走了。谁知他追上来又问:“兄弟,开过大奔吗?”气死我也!我又开走了。过了会儿他超过我,撞树上去了。于是,我跑过去问:“兄弟,开过大奔吗?”他带着哭腔答:“我就是因为没开过才问你刹车在哪儿的!”建筑师一位夫人打电话给工程师,说每当火车经过时,她睡的床就会摇动。“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建筑师回答说:“我来看看。”建筑师到达后,夫人建议他躺到床上,体会一下火车经过时的感觉。建筑师刚上床躺下,夫人的丈夫就回来了。他见此…  相似文献   

5.
治贫先治愚     
“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高耀浩曾撰文记述了这样一件事:2000年3月18日,我到了一个贫困村庄,见到了一个因卖血感染艾滋病的重病人,我给他买一点药,他拿着药问我:“大夫,是不是毛主席叫你来的?”一连问了我三遍,我无言可对。我最后只能说:“你去吃药吧,多喝点水。”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灵宝,有一狄姓家族故事多多,前追几代人,有军官,也有县长,子嗣光宗耀祖,确令当地人羡慕不已。狄家后代狄树强是我的同事。2006年我初到现单位时,他尚默默无闻,2013年后,忽写开了文章,还成了灵宝市作协秘书长,实在让我感到意外,我便开始近距离读他和他的文章。恍惚间就到了2019年6月,他突然送来一本《塬上塬下》,把近年来写的文章结了集,这让我不得不刮目相看,又有点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想通了,狄家人都要强,狄树强四旬后开始弄笔,便是大大发扬了这股子要强劲儿。  相似文献   

7.
<正>前些天回四川老家,我偶然碰到了一位30年未曾谋面的地质队老同事。他盯着我看了半天,惊讶地说:"你是晓玲吗?真看不出来啊,你头发短了,身材胖了……"听他这么说,我略显尴尬,下意识地摸了摸脸,心里无限感慨:"是啊,岁月催人老,我也一把年纪啦!"寒暄一番后,老同事高兴地扫了我的微信二维码,从此我们便成了微信好友。突然有一天,他将我拉到一  相似文献   

8.
今年三月的一个上午,有一位珠宝持有人,拿了两颗“夜明珠”到我所在的单位要求专家鉴定。他很郑重,我自然也很郑重的接待了他,他精心的把两个绿色球体拿出来,并告诉我,把球放到了70-80℃的水中浸泡几分钟后可发光,  相似文献   

9.
我忘不了浑厚起伏的山地,忘不了成为一名勘探队员时的欢乐和自豪。于是,我时常歌颂我的野外山村,我的高高的钻塔和悠扬的机声,我的朝夕相处的钻工弟兄们……那是我人生中一段难以忘怀的岁月,更是我心灵中温情脉脉的依恋。我们的机长是个40多岁的老钻工。打煤时,他能48小时守在钻机上。这时候,他是烟一支一支吸,馍大个儿大个儿吃,甚至能一口气吃下一只大烧鸡。他的身子铁塔一样,一拳能砸烂一块砖头,双臂能举起一扇石磨。工区遭水灾时,他一人就把吉普车推到了高处。机长为人厚道。小赵家遭了旱灾,庄稼颗粒无收,他一把甩出了1000元,说:“不用还…  相似文献   

10.
看过许多关于“幸福”的定义,但都太具体、缺乏准确的概括。有一个“范伟”版的“幸福”:“我饿了,看别人手里拿个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别人穿了一件厚棉衣,他就比我幸福。”再看看网上,幸福的定义更是五花八门,最后都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了。  相似文献   

11.
前些天回四川老家,我偶然碰到了一位30年未曾谋面的地质队老同事。他盯着我看了半天,惊讶地说:“你是晓玲吗?真看不出来啊,你头发短了,身材胖了……”听他这么说,我略显尴尬,下意识地摸了摸脸,心里无限感慨:“是啊,岁月催人老,我也一把年纪啦!”  相似文献   

12.
事情难以预料,完工的前一天,发生了一件惊心动魄的事。我的老乡张顺利到一块长一百米,宽五十米的沼泽漂筏地中间立尺,被陷进漂筏泥潭里,正往下沉。只听他大喊大叫,我们急忙赶过去,告诉他将塔尺横在水面。这时我迅速将裹腿解下,一头抛给他,水线边上的三个人轻轻用力,才把他安全地拽上来。张顺利躺在地上,脸色蜡黄,休息了约半个小时就恢复了正常。因为知道了此处水深,不需要再到漂筏中间立尺了。收工时,我除了背脚架,还将他的尺扛上。平时都是他照顾我,因为我俩是老乡,两村只离五里地,1957年分开,再也没在一起。  相似文献   

13.
缅怀刘总     
刘元镇总工程师平时身体很好,他逝世的消息,使我们感到非常突然。近在1988年1月20日,他还写信给我说:“今年春后,我还想到野外跑跑,看看新矿区的一些情况,以了此余愿。届时将与你们多见面”。1988年2月8日,我到他家问安时,他还和我谈了很多。谁知不到一个月,刘总就竟然与世长辞。万万没有想到那次见面成了永别,回想起来,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韦寿增的同乡、同事,我对他的为人处事已经相当了解,但是读了《生命大地上闪光》后,我对他的理解更深刻了,韦寿增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如何在奉献中让生命绽放出耀眼的光彩。从韦寿增身上,我学到了对人民的热爱与敬畏,对党和事业的忠诚与信仰。学习韦寿增,就是要像他那样牢记党的宗旨,践行党的誓言,维护好人  相似文献   

15.
2月4日晚上11点,我正在曲梁镇中心卫生院急诊科值班,突然接到刘瑞芳主任电话,通知第二天一早支援武汉。我立即通知同事张瑜,让他接我的班,然后就往家里赶。到家已经是凌晨1点,6个月大的孩子早已熟睡,忍不住趴在床边多看他一会儿,无奈媳妇一直催促我休息,我知道她心疼我。早上6点半,要出发了。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地球信息科学一代宗师、遥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现代地图学的开创者、当代地学界的翘楚!敬爱的陈述彭院士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一个年头了!他那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学术思想;他那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他那不畏困难、敢担风险的开拓精神;他那诲人不倦、培植新生的高尚情操,为我们这一代树立了光辉的典范!他的科学思维和辉煌历程,标志着新中国60年地球信息科学的发展史,为我国创建地学强国作出系统的贡献!半个世纪的师徒情谊,时刻缭绕在我的脑海里,我是在1956年师从述彭师的,当时我被分配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在南京),开始安排我担任所业务秘书,我觉得年轻人到科学院还是多学点专业为好。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月8日上午,一同事急匆匆来到我的办公室,问:“你知道黎祥前天晚上(1月6日)去世的事吗?”“怎么,他去世了?”我既感惊诧,又感突然——因为在我的脑海里,他虽患有慢性糖尿病,但经常医疗,又加上经常锻炼,身体总的讲还是蛮不错的。他那乐观、豁达的处事态度。常常骑着自行车上街的情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8.
正他中等个子,性格内敛,语调低沉。但思维慎密,语言逻辑性强。"七一在台上讲自己的好,我觉得很惭愧,因为我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称颂的感人事迹,我只是认真履行了自己的岗位职责而已。"最近,笔者采访他时,他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这位谦虚低调的年轻人,在大学里经严格考验成为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党员。参加工作后,他凭着  相似文献   

19.
作为韦寿增的同乡、同事,我对他的为人处事已经相当了解,但是读了《生命大地上闪光》后,我对他的理解更深刻了,韦寿增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如何在奉献中让生命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相似文献   

20.
正周一刚上班,夏邑县何营国土资源所所长孙新良就碰到了一件棘手事。下乡巡查的何建锋跟他讲,何庄村60多岁的何老汉要在耕地里建房,扬言谁要是阻拦就要跟谁拼命。这个何老汉,因早年献血染上了艾滋病。他的孩子马上要结婚,但由于历史原因没有宅基地建房,于是就想把房子建在耕地里。村干部和国土所工作人员多次劝他打消念头,他却放话说:"反正我是个快要死的人啦,村里不给我划宅基地,我就在自家地里给孩子建房。谁要毁了孩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