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校教职工人群糖尿病(DM)和空腹血糖受损(IFG)患病情况,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某高校1 507名教职工体检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该校教职工人群DM和IFG的检出率分别为4.8%和3.0%,男性DM检出率(7.5%)高于女性(2.9%);DM和IFG的检出率随年龄、BMI、TG、LDL、SBP和DBP水平的升高而增高(P值均0.05);低HDL组和中HDL组DM检出率均为5.3%,高于高HDL组0.7%(P=0.0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BMI、HDL和SBP是DM的独立危险因素,IFG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年龄、BMI、TG、LDL和SBP。结论该高校教职工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低,年龄、肥胖、血脂紊乱和高血压与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王晓华 《实用预防医学》2013,20(1):109-110,106
目的 探讨长沙市城郊人群体质量超标、肥胖及相关慢性疾病的流行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长沙地区某镇1786例健康体检者的体检资料,分析体质量超标、肥胖与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及相关慢性病患病率的关系. 结果 体检人群中超重率达37.2%,肥胖率达12.3%,超重、肥胖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超重组、肥胖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血尿酸(UA)高于正常组.肥胖组SBP、DBP、TG、UA和空腹血糖(FBG)高于超重组.肥胖人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胆结石、脂肪肝等慢性病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肥胖人群. 结论 肥胖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胆结石、脂肪肝等慢性病密切相关,抓好超重及肥胖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是今后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不同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受损(IFG)代谢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健康体检人群8 203人,根据空腹血糖(FPG)水平,分为正常糖代谢组(NGT,FPG5.6 mmol/L)、空腹血糖受损组1(IFGl,5.6 mmol/L≤FPG6.1mmol/L)和空腹血糖受损组2(IFG2,6.1mmol/L≤FPG7.0mmol/L),比较3组间代谢指标差异。采用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诊断标准下IFG发生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8 203人中平均年龄(52.03±16.63岁),FPG值为(5.63±0.50)mmol/L。检出IFG1、IFG2、NGT组组分别2 775、1 643、3 785人,3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既往史、血压和血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年龄、性别、BMI后,不同诊断标准下,甘油三酯(TG)、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与IFG发生有统计学关联(P值均0.05)。结论不同诊断标准下,TG、non-HDL-C、SBP、DBP均是人群IFG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non-HDL-C与其他血脂指标相比,可能对疾病进展有更灵敏的反应。  相似文献   

4.
深圳市部分公务员糖代谢异常及相关疾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深圳市部分公务员糖尿病(DM)、空腹血糖异常并葡萄糖耐量减低(IFG IGT)的患病率.探讨其与性别、年龄、血压、血脂、体重等的关系。方法 对2002年6月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847名公务员进行DM、IFG IGT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1)DM患病率4%.其中男4.9%,女3.0%,IFG IGT患病率为2.4%.其中男3.7%.女1.0%。2)DM、IFG IGT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尤以50岁以后增加显著。3)超重和肥胖、高血压、家族史阳性者DM、IFG IGT患病率较正常人群增高。4)DM、IFG IGT患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脂肪肝及冠心病患病率较正常血糖组高。结论 深圳市部分公务员DM患病率高于1996年全国普查水平。与人口老龄化、肥胖、高血压以及遗传因素有关,公务员中男性患病率增高.应受到重视。DM、IFG IGT患者易并发高血压、冠心病、脂代谢紊乱及尿酸异常.在防治DM、IFG IGT的同时注意积极治疗并发症及合并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成人超重、肥胖与血压、血脂及血糖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于2007年5-6月对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干部1 499人,进行身高、体重、血压测量和空腹血糖、血脂检测.比较不同体质指数(BMI)人群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水平及各指标异常率,并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各危险因素聚集性分析.结果 超重和肥胖总检出率为49.9%.其中男性65.7%,女性33.5%,男性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女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正常体重成人相比,超重和肥胖组成人SBP、DBP、TC、TG、LDL-C和血糖水平均明显升高,HDL-C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SBP、高DBP、高TC、高TG、高LDL-C和低HD L-C检出率均明显升高(P<0.05).超重和肥胖成人SBP、DBP、TC、TG、LDL-C升高的危险性分别为BMI正常成人的2.27、2.37、2.97、2.24、5.37倍,HDL-C降低的危险性为BMI正常成人的4.02倍.拥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个数与体重指数等级呈线性相关(X2趋势=238.485,P=0.000).结论 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人群超重和肥胖率较高,超重和肥胖者患高血压、血脂异常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了解新疆某地区油田企业驾驶员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的发病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提高驾驶员的健康水平。随机抽取598名男性工龄≥1a的驾驶员,检测血压、血清中总胆固醇(TC)、血清中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空腹血糖(FPG)。结果显示,驾驶员的血糖、血脂及血压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2.8%、51.7%、37.3%。不同年龄和工龄组的血脂和血压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加,血脂和血压的异常率随之上升。其中维吾尔族人群的血压异常率偏高(P0.05);公交车驾驶人群血压异常率高于其他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平均体质量指数(BMI)也随之呈上升趋势,且超重和肥胖人群的血糖、血脂及血压存在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HDL-C水平偏低,LDL-C、TG、TC、DBP、SBP水平升高。随着驾驶员人群年龄及工龄的增加,血脂和血压异常趋势明显上升;超重和肥胖对驾驶员人群的血压、血脂和血糖也有明显影响,应加强驾驶员人群的健康教育及管理。  相似文献   

7.
宋超  苏清香  曹玮  简友平  高平  杨宏 《职业与健康》2011,27(19):2184-2187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部分居民腰围(WC)、体重指数(BMI)概况,探讨WC、BMI对人群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的影响。方法抽取北京市西城区部分居民,对调查人群进行询问调查、膳食调查、医学体检,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腹部肥胖发生率为66.18%,由BMI计算的超重发生率为45.23%,肥胖发生率为18.67%。简单线性相关分析,WC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相关关系。BMI与SBP、DBP、FPG、总胆固醇(TC)、TG,HDL-C有相关关系。结论超重肥胖与血压、血糖、血脂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所以保持健康体重,防止超重肥胖的发生,是预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合理可行的手段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人群高血压患病状况,探讨血压与血脂、血糖、超重肥胖等因素的关系. [方法]整群抽取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人群1 503例,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测量和空腹血糖、血脂检测. [结果]1 503名研究对象,高血压患者410人,高血压患病率27.3%.1、2、3级高血压分别占76.8%、19.3%、3.9%.高血压患病率男性(39.5%)高于女性(14.6%).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有上升趋势(χ2=324.988,P<0.01).收缩压(119.5±19.5)mmHg,舒张压,77.8±10.9,mmHg,男性高于女性;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和血压正常高值检出率均高于正常者(χ2值分别为36.220,128.746,12.953,37.254,均P<0.01).超重胆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和血压正常高值检出率均高于正常者(χ2值分别为49.924,47.284,P<0.01),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和血压正常高检出率均高于正常考(χ2值分别为190.539,184.546,P<0.01). [结论]河北省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高血压患病率较高,TC、TG、IFG、糖尿病、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者,应加强高血压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赣州市市直单位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方法]对赣州市公安局、中级法院、赣州市地方税务局等15家单位共2908例成人进行空腹血糖(FBG)检查,并测量身高、体重,调查生活习惯及体力活动情况,其中FBG≥6.1mmol/L的人群或怀疑诊断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检查.[结果]调查中的2908例,其中糖尿病(DM) 138人,糖耐量低减(IGT) 194人,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 134人,所查的糖尿病(DM)、糖耐量低减(IGT)、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患病率分别为:4.75%、6.67%、4.61%.其中糖尿病(DM)的患病率30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同时随BMI增加、体力活动减少而升高.[结论]赣州市市直单位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4.75%,肥胖、过多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运动量少是赣州审市直单位成人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韦秀英 《现代医院》2005,5(9):39-40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IFG组785例,糖耐量正常(NGT)组73例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SBP、TG、BMI、腰围均为IFG组大于NGT组,HDL-C为IFG组小于NGT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脂异常发生率IFG组明显大于NGT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FG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