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9,7(7):670-670
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是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中最为活跃、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之一。循环系统疾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鉴于活血化瘀在防治循环系统疾病中的重要地位,为进一步推动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的深入研究,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9,7(8):735-735
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是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中最为活跃、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之一。循环系统疾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鉴于活血化瘀在防治循环系统疾病中的重要地位,为进一步推动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的深入研究,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拟于2009年10月底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病高层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院士结合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就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的新成果、新理论、新方法作演讲,同时举办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班。  相似文献   

3.
正血瘀证是中医临床中常见证之一,自古以来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证治经验,现代中医对血瘀证的中西医基础和临床研究也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为进一步阐明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理论,总结和提高血瘀证及其治疗方法,展示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的新成果、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临床治疗血瘀证提供新依据,特面向国内外广泛征稿。现将征稿相关内容通知如下。征稿主题:(1)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方药的相关基础研究;(2)血瘀证的活血化瘀方药的临床研究;(3)血瘀  相似文献   

4.
正血瘀证是中医临床中常见证之一,自古以来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证治经验,现代中医对血瘀证的中西医基础和临床研究也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为进一步阐明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理论,总结和提高血瘀证及其治疗方法,展示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的新成果、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临床治疗血瘀证提供新依据,特面向国内外广泛征稿。现将征稿相关内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7,21(3):146-146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拟于2007年8月下旬在哈尔滨市召开“国际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中西医结合防治循环系疾病高层论坛,同时举办继续医学教育班”(授Ⅰ类学分)。届时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就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新成果、新理论、新方法作讲演。征文内容包括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病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其他血管源性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微循环疾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研讨、活血化瘀方药(包括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及开发、血瘀证相关的其他临床及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外伤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是我国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理论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国家对其也列为重点攻关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研究所在执行“七五”科研项目中,组成了以顾亚夫、王殿俊、倪正为负责人的课题组,根据血瘀证临床常见病因、分型研制了比较符合临床特点的外伤、热毒、寒凝、血虚等不同证型的血瘀证动物模型,并对其从微循环、血液流变、生理、生化、病理等方面进行多途径、多指标、多层次的研究,以探讨不同证型的血瘀模型的共性和各自的特异性及其发病机理。现将血瘀证研究模型之一至五共同发表,供中医血瘀证研究者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喜庆丰收,再攀新高--200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有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对于中医与中西医结合学术领域来说是一个丰收之年.在200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由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完成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迄今为止这是本领域获得的最高奖项.由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完成的"栝楼属植物的系统演化及其药材的分子鉴定研究",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单位完成的"扶正化瘀法在抗肝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及相关基础研究"和由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通里攻下法在腹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与基础研究"等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欢欣鼓舞之余,也深感这些大奖来之不易,在简要回顾中西医结合的历程之后,我有以下几点感想,愿与同道们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8.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瘀证是中医学未病、潜病状态的一类病证,可引起中风、痹证、肿瘤等多种疾病,甚至可导致死亡,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对血瘀证的中西医结合研究逐步加深,活血化瘀作为血瘀证的主要治疗方法.临床上,活血化瘀主要依靠药物、艾灸等方法的运用,治疗各种病因导致的血瘀证.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理论独特,源远流长,临床应用广泛,尤其对某些疑难病症疗效显著,故已成为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最活跃,最有成效,最受国内外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它不仅将促进传统医学的现代化,也将促进现代医学中有:关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特别是在当前,与血瘀证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在死因调查中占首位,发病率及致残率也都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0.
活血化瘀方药的合理应用与深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瘀证是临床常见证候,<内经>中即已有"血脉凝泣"及"脉不通"等的记载.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思维基础上,对"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治法",从临床、基础及理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现代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所建立的血瘀证诊断标准已被临床中医师及中西医结合学者们广泛采纳和应用,进一步阐明了活血化瘀的基本治疗规律与作用原理,活血化瘀理念在医学界已得到共识.  相似文献   

11.
论血瘀证与活血化瘀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理论已成为祖国医学中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进一步阐明中医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理论,并梳理历代血瘀证及其治疗方法,以进一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2.
1989年开始从事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采用计算机多因素分析研究血瘀证,提出的血瘀证诊断标准定量记分表,为中医证候研究中最早的客观定量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副银屑病是一种原因不明,以红斑、丘疹、浸润、鳞屑为皮损表现而少自觉症状的皮肤病.西医治疗疗效不理想,副作用较明显.综述近20年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副银屑病的临床研究文献,明确了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肯定且副作用小.归纳副银屑病中医辨证分为血热、血瘀、血燥3型,治疗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养血润燥为主.  相似文献   

14.
活血化瘀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已成为中西医结合研究最活跃、最有成效的领域之一,并且广泛运用于内、外、妇、皮肤科等科,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硬皮病、肝硬化等多种疾病。就活血化瘀法在内科临床常见病中的应用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5.
放射性肺炎中医辨识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放射性肺炎的中医证候学规律。方法通过对经治32例放射性肺炎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中医辨证分型及治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医辨证以气阴两虚证、热毒炽盛证为主,治疗以益气养阴润肺法、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最为常用。结论放射性肺炎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阴伤、气虚、血瘀、热毒是病机要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气阴两虚、热毒炽盛兼血瘀证,益气养阴润燥、清热解毒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是其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活血化瘀法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满意疗效,引起了基础医学、药学、临床医学等学科的极大关注,也成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研究中最活跃的学术领域之一.笔者认为在瘀血证治中,因虚致瘀,或瘀久致虚者,具有虚瘀并存瘀血证的临床特征,现小结如下,敬请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17.
益气活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虚血瘀证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胃炎(以下简称CAG)是消化系统一种常见病,临床治疗甚为棘手.我们采用益气活血方对该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经内镜的病理学检查确诊为CAG,符合中医气虚血瘀证辨证标准者,共36例.其中住院病人8例.门诊病人28例;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32~65岁.平均43.6岁;病程8~15年,平均13.6年.1.2 辨证标准 参照1986年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研究专业委员会拟定的“中医虚证”参考标准,和1988年10月血瘀证研究国际会议拟定的“血瘀证”参考标准,结合本病的中医证候特点,制定了如下辨证标准:  相似文献   

18.
血瘀复合证动物模型的研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作为现代中医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在传统中医学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对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的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研制出了许多血瘀证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辨证论治乃中医学的特征之一,其主旨在于相同疾病会有不同证候表现,于此,其治法和组方用药皆会不同,效果也不尽相同。中华医药迫切需要一系列在病的基础上能够细化到证型的动物模型,因此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作为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科研工具,成为现阶段中医药历史发展的必然。血瘀证作为中西医结合较为成熟的领域,其相关的病证结合模型作为科研工具为中医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文章以气虚、寒凝、气滞、阳虚四个中医致病因素为角度,总结近20年建立的血瘀证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为之后的病证结合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病及血瘀证高级论坛及研修班”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计划2 0 0 4年8月下旬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届时将请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陈可冀院士及戴瑞鸿、廖家桢、徐诚斌、范维琥、李清朗、杨跃进、火树华、洪秀芳、史载祥、张敏洲、廖福龙、王硕仁等教授,就下列题目作专题讲座:( 1 )后再灌注时代心脑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2 )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 3)血管新生;( 4 )有关心血管病血瘀证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及活血化瘀药理学研究进展;( 5 )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问题。为配合此次研修和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