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Al-Si合金表面激光熔覆铝青铜合金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采用2kWCO2激光器,在无贵重气体保护激光熔池的条件下,开展了Al-Si合金表面激光熔覆Al青铜合金的研究。探讨了激光工艺参数对熔覆层宏观质量影响的基本规律,获得了完整的工艺操作图;研究了扫描速度对熔覆层宏观形貌和显微硬度的影响;分析了自重式送粉条件下铝合金激光熔覆的作用过程和工艺操作图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用电镜及X射线衍射仪观察并分析爆炸喷涂工艺制备Ni-Cr—B—Si涂层的组织结构,测定了涂层的结合力、空隙率和耐磨性,结果表明,爆炸喷涂可获得高致密性的涂层,与等离子喷涂相比,涂层具有更高的结合力和耐磨性。  相似文献   

3.
Ni-Fe-Cr-B-Si涂层超塑扩散焊接的强化效应及耐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i-Fe-Cr-B-Si合金涂层超塑性扩散焊接及焊接后的强化效应。通过对涂层的组织结构分析、硬度及耐磨性能的测试表明,当基材(5CrMnMo钢)与涂层产生协调超塑变形时,涂层原颗粒间、涂层与基材结合界面完全焊合。超塑焊合后的涂层比高频重熔及火焰重熔涂层硬度(HV)提高100-150,耐摩擦磨损性能提高30%。指出,沉淀强化、细晶强化及晶内位错密度增加是引起涂层强化效应和提高耐磨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将新型多元铝青铜合金粉体喷涂在45号钢基体表面。运用XRD、SEM、EDS、EPMA等手段分析了涂层的组织特点及元素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层主要由Cu9Al4、AlFe3、AlFe等相组成;涂层元素分布均匀;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层硬度高于传统等离子喷焊层;涂层的结合强度为59.3MPa。可见,经过工艺参数的优化,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可以制备出类似于多元铝青铜合金的易氧化涂层。  相似文献   

5.
新型镍铝青铜合金组织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金相显微镜、电子扫描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分析了新型镍铝青铜合金的铸态组织,并对经不同热处理后的金相组织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组织主要由a相和K相组成:在850~900℃进行热处理,合金可以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电弧喷涂铝青铜涂层经900℃×24h加热的高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该涂层的氧化动力学曲线符合抛物线规律。在氧化的初始阶段,由于氧进入涂层孔隙发生内氧化,使涂层增重速度较快,5h后氧化产物封闭涂层孔隙,涂层的氧化速度明显降低。通过对喷涂自由表面与光滑涂层表面试件氧化行为的研究,建立了2种不同表面的氧化动力学关系。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沉积技术制备了Ni—W,Ni—Fe合金纳米晶,选择主盐浓度、电流密度、镀液pH值、温度等4个工艺参数进行正交试验,通过极差分析,探索了多因素对沉积速率的影响,并对Ni—W,Ni—Fe合金纳米晶镀层的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通过控制主盐浓度和操作条件,可以获得不同成分的Ni—W,Ni—Fe合金纳米晶;主盐钨酸纳对于Ni—W合金沉积影响最大,而硫酸铁对Ni—Fe合金沉积影响极小;两种合金纳米晶镀层具有较高的硬度,且表面光亮,与基体结合牢固。  相似文献   

8.
刘飞  侯思平  黄腾飞 《电焊机》2023,(11):44-50
针对核电厂循环水冲洗泵盖板表面结构完整性破坏失效的工程问题,基于冷金属过渡技术(Cold metal transfer,CMT),开展了CuAl9Ni3Fe2铝青铜合金电弧增材修复工艺的研究。通过单层单道成形、单层多道搭接成形以及多层多道试验研究,确定并固化了一套CuAl9Ni3Fe2铝青铜合金CMT增材修复工艺的关键参数;并借鉴已有成熟的核电设备制造工程实践,参考RCC-M规范要求,制定了该修复工艺的验证试验要求,明确了试验项目、试验标准及验收指标,并按要求完成试件的制备及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研发的CMT增材修复工艺制备的熔敷金属外观成形优良,内部致密无缺陷且与母材熔合良好,力学性能与母材相当,各项试验结果均满足验收指标。可用于CuAl9Ni3Fe2铝青铜合金的CMT增材制造及修复。  相似文献   

9.
Cu—Ni—Si—Cr—Fe合金强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Cu-Ni-Si-Cr-Fe合金的时效强化特性,结果表明,该合金在时效温度为450-500℃,时效时间3-4h的条件下可获得最佳强化效果,经600-700℃的高温时效处理,该合金仍能保持较高的硬度。  相似文献   

10.
在所设计的高碳Fe-Cr-Ni合金中,添加0.20~0.40%的氮,可以固溶强化合金基体,延迟晶粒粗化,抑制碳化物沿晶界过量析出与长大,改善碳化物形貌与分布以及碳化物与晶粒基体间的结合,强化合金的晶粒与晶界,从而提高合金的高温强度。氮含量不超过0.45%时,对合金的工艺性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Fe-Al青铜合金层的组织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Fe-Al青铜层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熔覆层的组织结构为孪晶结构的α-Cu+颗粒状(Cu, Fe, Si)  相似文献   

12.
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进行圆柱体压缩试验,研究了新型铝青铜合金在变形温度为650~950℃、应变速率为0.01~5s-1、真应变为0~0.8条件下的流变应力特征。结果表明:应变速率为0.01和5s-1时,铝青铜合金首先出现加工硬化,流变应力达到峰值后趋于平稳,表现出动态回复的特征;应变速率为0.1和1s-1时,合金发生了局部动态再结晶;可用Zener-Hollomon参数的双曲正弦形式来描述新型铝青铜合金热压缩变形时的流变应力行为。  相似文献   

13.
真空熔烧Ni基合金-WC复合涂层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45钢表面上成功地用真空熔烧法制得Ni基合金-WC复合涂层,并用电子扫描分析仪,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等仪器对涂层的微观结构及显微硬度分布进行研究。发现,涂层与母材间形成了牢固的冶金结合,并伴有大量合金元素在二者间的互相扩散。  相似文献   

14.
铝合金脉冲MIG焊电弧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SA1Si5和SAlMg5两种铝金焊丝的熔化特性和不同电源外特性对脉冲MIG焊电弧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效地控制薄板铝合金脉MIG焊接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5.
自行研制了实现Ni-Fe-Cr-B-Si自熔性合金粉末无氧化喷熔的装置,并对其涂层与基材进行超塑扩散焊接。通过对其组织与性能对比性研究,结果表明,无氧化喷熔涂层的结合强度、抗热磨损性能及抗热疲劳性能比空气中喷熔有显著提高。当对涂层进行超塑性扩散焊接后各项性能得以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热处理对高硬度Ni—B涂层的影响及其时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化学镀方法制备了高硬度Ni-B合金涂层,经XRD分析确认镀态镀层组织为过饱和固容体与非晶态的混合组织,详细探讨了涂层经不同温度热处理的组织转变及性能变化规律,并发现涂层组织经较高温度的热处理后有Ni2B出现,此外还观察到组织在室温下有不同程度的时效现象发生,分析了时效变化机理,其主要原因与Ni2B出现密切相关,组织中是否有Ni2B出现,数量的多少及Ni2B向Ni3B的转变方式直接影响着涂层的时效剧烈程度。  相似文献   

17.
表面阳极化铝型材焊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表面阳极化铝型材分别在不同母材表面预处理和采用不同填充材料情况下的焊接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钨极氩弧焊方法,在两种预处理条件下,用Al-Si焊丝施焊获得的接头组织致密,未发现有气孔、夹杂和微裂纹等缺陷,接头性能明显优于用纯Al焊丝获得的接头.  相似文献   

18.
Cu-Ni-Si-Cr-Fe合金时效强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Cu Ni Si Cr Fe合金的时效强化特性。结果表明 ,该合金在时效温度为 45 0~ 5 0 0℃ ,时效时间 3~ 4h的条件下可获得最佳强化效果 ,经 6 0 0~ 70 0℃的高温时效处理 ,该合金仍能保持较高的硬度。  相似文献   

19.
Fe、Si杂质对7A04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Fe和Si杂质含量对7A04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Fe和Si含量增加,7A04铝合金的力学性能下降,Si的影响比Fe的影响更大一些。  相似文献   

20.
铝阳极氧化膜的形态 结构和成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有兰  苏穗英 《表面技术》1992,21(4):159-167
用 TEM、SEM、AES 和 x 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铝阳极氧化膜的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分布。试验结果表明,在硫酸中形成的阳极氧化膜和在磷酸和草酸中形成的膜一样,也存在着多孔型和壁垒型两种形态,但其临界电流密度较高。铝阳极氧化膜由过剩的铝和 Al_2O_3组成,属非晶态结构,镍盐和锡盐电解着色后非晶态结构和膜中 Al、O 和 S 的分布均无显著改变,而 Sn 和 Ni 则沉积于膜孔底部,但其分布略有不同;着色添加剂的组成物未有明显地进入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