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甲状腺药致粒细胞缺乏症11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媛 《疑难病杂志》2004,3(6):358-359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采用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疗效确切,但其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及血液系统损害等不容忽视,特别是引起外周血粒细胞缺乏症,其发生率0.3%~0.6%。本对我院1996~2001年收治的11例因ATD治疗引起粒细胞缺乏症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南宁市生活污水中大肠菌群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生活污水中大肠菌群对当前常用抗生素是否有耐药性。方法采集南宁市琅东污水处理厂初沉池中的水样.用多管发酵法分离其中大肠菌群,采用药敏试纸扩散法,检测了分离出来的大肠菌群对七种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先锋霉素V、先锋噻肟和氨苄西林的耐药性。结果大肠菌群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表现出耐药性(S),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处于中介(I),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先锋霉素V、先锋噻肟四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为敏感(R)。耐药性大小顺序依次为: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先锋霉素V〉先锋噻肟。结论在现有的停留时间内,生活污水中大肠菌群对革兰阴性菌的抗生素都没有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开放,医学事业的发展,进口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近年来出现过敏反应报告已非偶见,由于进口抗生素如:先锋霉素V号、先锋必索,菌必治、复达欣等价格比较昂贵,且结构与青霉素相似,故使用前常用青霉素做皮试.山于进口抗生素与青霉素之间存在着不完全交叉过敏反应,虽有些人对青霉素是高敏,却能耐受其它抗生素,而有的则相反,因各种抗生素致敏性不尽相同,因对某种抗生索过敏,须用另一种抗生素时,使用前应用该种抗生素做试验.我科自199O年以来,应用进口先锋霉素V号18例,菌必治15例,先锋必素36例,复达欣1例均未出现1例过敏反应,但在使用前必须做好抢救过敏性休克反应的一切准备.  相似文献   

4.
甲巯咪唑(他巴唑)是目前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主要药物之一。然而该药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粒细胞缺乏症。据统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服用他巴唑过程中突发粒细胞缺乏症的发生率为0.1%~0.8%。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药物对骨髓造血系统直接损害,通过破坏定向干细胞和初级干细胞而致粒细胞缺乏,并与血液或骨髓储存的成熟粒细胞破坏有关,也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增加病人的感染机会,甚至因败血症而引起死亡。但粒细胞缺乏症发生前的首发症状中均有发热、咽痛。现对我科1998-2003年收治的11例他巴唑致白细胞下降及粒细胞缺乏症资料进行分析,旨在为避免粒细胞缺乏的发生提供依据,更好地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5.
白惠芙 《河北医学》2014,(9):1577-1580
目的:对社区血脂异常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现状产生的原因。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3年9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血脂复查的患者124例,调查其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情况以及未服用他汀类药物患者不选择的原因,将服用他汀类药与未服用他汀类药的患者归为服用组与未服用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结果:124例患者中,30例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使用率为24.2%,58例患者(46.8%)使用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另外36例(29.0%)患者未使用降脂药物;未服用他汀类的原因分析,知识缺乏有42例(44.7%),医生处方原因28例(29.8%),担心不良反应16例(17.0%),经济原因有8例(8.5%);服用组LDL、TG和 TC 水平均较未服用组明显降低, HDL水平较未服用组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社区血脂异常患者中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明显偏低,且他汀类药物能明显改善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水平,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主要原因是对他汀类相关知识不了解,社区医院应该加强对他汀类药物的推广。  相似文献   

6.
抗生素药物引起肾脏损害的机理有以下几种:(1)免疫或过敏作用:抗生素是一类半抗原物质,可通过免疫介导而引起肾脏损害;(2)直接肾毒性:多数抗生素药物因在肾脏细胞内浓度过高而引起紧小管细胞缺氧,通透性改变,抑制酶的活性、干扰肾小管细胞能量代谢,使细胞变性、坏死和功能改变;(3)尿路堵塞:磺胺类易在肾小管和上尿路中以结晶形式析出,引起梗阻状态;(4)缺血性损害;一些抗生素可引起肾血流量降低或肾内血流再分布,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而损害肾脏。容易引起肾脏损害的几种抗生素药物。1青霉素类一般认为青霉素类毒性小,…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48岁,工人。于1995年11月2日因牙根类就诊,给予先锋霉素IV口服每次375mg,每日4次、患者服用该药约30分钟后,自觉头晕乏力,胸闷。憋气,全身皮肤出现皮疹,剧痒,即返回诊所急诊。体查:神清,急性病容,面色苍白,四周发绀,四肢冰冷,面部及四肢皮肤可见大片风团样皮疹,脉搏口0次/分,血压9/6U七,呈休克状态。即给予平卧,吸氧,肾上腺素0sing皮F注射,异丙唤25mg肌肉注射,地塞米松2()In加入5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推往及静脉补液等抗过敏性休克处理。救治期间患者诉头痛,心悸,恶心,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约200;…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15岁,因全身红斑、水疱伴发热二天人院。患者于2003年7月29日因“感冒发热”在当地医院用了“先锋霉素V、双黄连、先锋胶囊、维C银翘片”,8月31日体温正常,9月1日下午躯干部出现红斑、丘疹.有瘙痒感,未引起重视。9月2日出现发热达39.3℃,红斑蔓延全身,双唇出现水疱.在外院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肌注去炎松-A40mg”等药,体温仍高,并于躯干部出现大疱,故来我科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药物的剂量过大以及不适当的配伍,引起肾脏的损害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同时引起肝肾两个器官的损害病例甚少。现报告一例因服用磺胺类、解热镇痛类引起的肝肾损害。1.病例介绍 患儿,男,5岁,主因尿黄、肝功异常收传染科。入院后发现患儿为血尿,经儿科会诊,考虑中毒性肝炎、急性间质性肾炎,于97年7月1日转入儿科。2天前患儿因上感服增效联磺片,安乃近各2#/次,2次/日,共4#,之后出现血尿,为无痛性全程血尿,无膀胱刺激征,无结核接触史。体检:T37.5℃,一般情况可,肝肋下约4cm,剑突下约2cm,质韧,边钝,有触痛;脾肋下约2cm,质软,边钝,有触痛。肝区、脾区、双肾区叩击  相似文献   

10.
头孢菌素(先锋霉素)类抗生素按发现年代及抗菌性质可分为一、二、三代。1962~1969年左右发现的为第一代,如头孢噻吩(头孢娄新、先锋霉素1号)、头孢噻陡(先锋霉素2号)、头孢氨苄(头孢力新、头孢苯苷、先锋霉素4号)、头孢唑林(先锋霉素5号)、头孢拉定(头孢雷定、先锋霉素6号)、头孢羟氨蓄谋和头孢硫脒等;1970~1976年发现的为第二代,如头孢孟多(头孢羟唑)、头孢替定、头孢呋新(头孢呋肟)和头孢西丁等;1976年以后发现的为第三代,如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先锋必)、头孢三嗪头孢唑肟和头孢西定等,目前正在研究第四代。同一…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16岁,主因左肩疼痛、肿胀伴发热半个月于2002年9月2日入院。患者半个月前出现左肩疼痛、肿胀伴发热,无感冒、外伤病史,症状逐渐加重,左肩关节因疼痛活动受限,近半月体温一直在38℃以上,最高达40℃,在家自服退热药(具体不详)体温不降,来我院内科就诊。多次查血常规:白细胞(2.44~3.59)×10^4/L,中性粒细胞0.83~0.92,静脉滴注先锋霉素V3.0g、2次/d治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选择1995年4月至1996年5月住院病人43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11例,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8岁。其中脑梗塞26例,脑出血6例,风湿症3例,冠心病1例,高热2例,高粘血症1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CO中毒2例,上感1例。本组均采用ZJC480型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仪,输出功率2.0~3OmW,隔日1次,每次照射时间为60~90分钟,5次为1个疗程,本组治疗43例,治愈35例(80.2%),好转8例(19,8%),无1倒无效。典型病例:男,73岁,因患高血压、糖尿病、右肺下叶肺炎入院。住院期间因高热而大剂量轮番交替使用先锋霉素、环丙沙星等多种…  相似文献   

13.
头孢菌素(也称先锋霉素)可分为一、二、三、四代。先锋4号是指头孢氨苄,属于第一代头孢菌素。 第一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包括耐青霉素的金葡菌)相当有效,但对。肾脏具有一定毒性。如头孢先锋霉素1号)、头孢噻啶(先锋霉素2号)、头孢氨苄(先锋霉素4号)、头孢脞啉(先锋霉素5号)、头孢拉啶(先锋霉素6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的机体状态和医院感染的相关性,并分析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6月上海瑞金医院血液科因恶性血液病人院化疗并在住院期间发生粒细胞缺乏患者的各项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根据住院治疗期间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无医院感染组(n=68)、临床诊断医院感染组(n=84)和病原学诊断医院感染组(n=62)。三组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后,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为68.22%。多因素分析结果筛选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住院季节、白细胞计数〈0.8×10^9/L和感染前未使用抗生素预防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间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应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尤其对于原发病为AML、夏秋季住院化疗和化疗后白细胞计数最低值〈0.8×10^9/L的患者予以抗生素预防可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应用抗生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军  牟一平  李君达 《浙江医学》2000,22(11):684-685
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可能污染的胆囊切除术疗效肯定,但对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有无必要值得探讨。笔者观察了113例普通病例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前后抗生素使用与否的术后感染情况,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从本院1997年10月至1998年6月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病例中选择113例普通病例(即除外有急性胆囊炎发作、胆管结石,同时有免疫抑制情况如糖尿病或服用激素的患者),随机分为抗生素组57例,术前、术后半小时各用头孢唑啉或先锋美他醇2.0g静脉滴注(5例先锋霉素类过敏患者改用悉复欢100mg静脉滴注);对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相关性因素。方法:对1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患者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测,对患者诸多影响骨密度的因素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服用激素≥24个月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生率(24/66,36.4%)高于服用激素<24个月患者(4/84,4.8%);已闭经的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生率(17/38,44.7%)高于月经正常患者(11/112,9.8%);合并肾脏损害者骨质疏松发生率(21/62,33.9%)高于未合并肾脏损害患者(7/88,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年者与<5年者相比,骨质疏松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经、肾脏损害、长期应用激素等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头孢菌素(先锋霉素)已在临床广泛应用,熟悉以下问题,对如何选择应用好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将有益处。1如何分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按发现年代及抗菌性质可分一、二、三代。1962-1969年左右发现的为第一代,如头抱喀吩(先锋霉素1号)、头孢噻啶(先锋霉素2号)、头孢氨节(先锋霉素4号)、头孢吐林(先锋霉素5号)、头拖拉定(先锋霉素6号)、头拖羟氨节和头抱硫味等;1970~1976年发现的为第二代,如头抱孟多(头把羟哩)、头抱替定、头抱峡新和头抱西丁等;1976年以后发现的为第三代,如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先锋必)、头挝三喀、头抱叹历…  相似文献   

18.
抗生素引起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2例报告许锦叶李文芳广东汕头市第二医院内科(515011)抗生素引起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严重的不良反应,现将我科2例报告如下。1病例摘要例1庄×,男,56岁。患者因1周前腹泻水样便,在当地应用先锋霉素,4克/日静滴,用...  相似文献   

19.
多发性骨髓瘤医院感染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挺  黄杰  向兵  廖小梅  李建军  贾永前  刘霆  邓承祺 《四川医学》2001,22(11):1031-1032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住院治疗的16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8例MM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6例,感染率27.38,粒细胞缺乏组医院感染率、感染致死率明显高于非粒细胞缺乏组(P<0.0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致病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为主。MP和MVCP方案化疗患者的感染率(20.62%和25.71%)与VAD的M2组的(69.23%和66.67%)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粒细胞缺乏组平均感染日13.65天高于非粒细胞缺乏组的8.72天(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应积极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滴鼻治疗小儿病毒性上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病毒性上感患儿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热毒宁注射液。对照组常规使用青霉素,先锋霉素,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相应为10例、14例、26例、总有效率48%。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滴鼻对小儿病毒性上感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