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评价经后腹腔镜联合经腰小切口及超声辅助下行中心型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临床疗效,总结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3月12例经后腹腔镜联合经腰小切口及超声辅助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中心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56.2±2.8)岁;肿瘤平均直径(2.2±1.4)cm。术前均经超声、CT、MRI或CT动脉造影检查。患者全身麻醉后取健侧卧位,后腹腔镜常规方法游离出肾动脉、肾静脉及肾脏,切开腋后线与腋前线的两个Trocar之间的皮肤及肌肉,建立小切口,将超声探头从小切口置于肾表面,对肿瘤进行定位并标记手术切缘,放置冰屑于肾周,行肾动脉阻断或动、静脉阻断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结果 12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平均时间(124.5±5.8)min,术中平均热缺血时间(26.3±8.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65.8±21.6)mL。切缘阴性率100%,平均手术切口(8.8±2.4)cm,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2.4±2.6)d;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平均(13.6±7.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联合经腰小切口及超声辅助下对中心型肾癌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热缺血时间短、恢复快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行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手术的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2005年9月至2009年5月采用腹腔镜经后腹腔对35例肾脏肿瘤患者行保留肾单位的肾脏部分切除术.结果 35例手术均取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85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5min;平均出血量240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9d;术后无需要再次手术的并发症.随访1~30个月无局部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脏部分切除术安全、有效,对小于4cm的肿瘤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治疗肾肿瘤的方法。方法: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脏肿瘤患者12例,其中肾细胞癌6例,肾错构瘤6例。肿瘤直径2.0~3.7 cm,平均2.7 cm。结果:12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60~210 min,平均115 min。术中出血25~150 mL,平均106 mL。肾蒂血流阻断时间18~43 min,平均28 min。术后住院4~7 d,平均5.7 d。6例肾细胞癌术后切缘均为阴性。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1.3个月,复查B超及CT未见肿瘤残留及复发,静脉尿路造影(IVU)提示患侧残肾显影良好。结论: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肿瘤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替代开放手术治疗小的肾肿瘤的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3D打印技术及术中超声精确定位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完全内生型肾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应用3D打印技术联合术中超声定位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完全内生型肾肿瘤患者15例,术前均采用CT三维影像重建并用Formlab Form1+ 3D打印机进行3D模型打印.所有患者中男11例、女4例,年龄(55.7±10.5)岁,肿瘤直径(2.8±1.0) cm,腹侧3例、间侧12例,均为单发肿瘤.统计分析术中出血量、热缺血时间、术后病理和切缘以及术后肾功能变化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 15例完全内生型肾肿瘤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05.0±20.6)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2.8±3.5)rnin,平均术中出血量(87.3±15.8) mL.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术后平均住院(6.7±1.0)d.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手术切缘均阴性,13例患者为透明肾细胞癌,2例为乳头状肾细胞癌.随访(23.7±11.8)个月,未见持续肾功能恶化,无肿瘤复发.结论 完全内生型肾肿瘤患者术前应用3D打印技术能明确肿瘤位置及毗邻关系,通过指导手术方案的制定控制手术风险.利用3D打印肾脏模型宣教能改善患者对手术的认知,简化术前谈话流程.进一步通过术中超声对肿瘤切除方案进行修正及优化,可减少肾血管和集合系统的损伤,达到保证切缘阴性和肾功能最大化保留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经验,探讨此术式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实施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4例(2例男性,2例女性)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手术时间125~150 min,平均140.0 min;术中失血量30~100 mL,平均85.0 mL,无术中输血;热缺血时间12~30 min,平均21.0 min;无术中并发症。术后住院7~11 d,平均8.5 d。术后病理检查均为肾透明细胞癌,Furhman分级均为Ⅱ级,肿瘤最大径2.5~4.3 cm,平均3.1 cm,肿瘤切缘均为阴性。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肾单位肾部分切除术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在肾肿瘤的完整切除及肾脏创面的缝合上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LUS)辅助下经腹腔及后腹腔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治疗肾门旁中央型肾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4年3月至7月收治行LUS辅助下LPN治疗的4例肾门旁中央型小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经腹腔手术入路、2例经后腹腔手术入路,并记录分析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病理报告及切缘情况。结果 LUS术中示肾癌形态欠规则,边界清,内部回声不均匀,肿瘤内部或周边可探及血流信号,并能显示与集合系统及血管的位置关系,明显优于术前常规超声检查,有助于确定肾肿瘤切除的范围。术后病理证实肾透明细胞癌4例,且所有切缘均阴性。结论 LUS在术中可以动态监测肿瘤位置及其与肾集合系统、肾门血管的位置关系,有助于尽可能保留肾单位,避免集合系统与肾血管的损伤,减少出血量及保证切缘阴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期肾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LNSS)治疗T1期肾癌的手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43~61岁,平均(54±1.8)岁;对侧肾脏正常39例,对侧肾脏存在疾患9例;肿瘤直径1.5~4.0cm,平均(2.3±0.6)cm;28例行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20例行经腹腔途径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术后每3个月行腹部CT、肾脏ECT、超声及尿常规、肾功能检查。结果 4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65~140min,平均(110±15)min;热缺血时间16~40min,平均(25±4)min;出血量50~500ml,平均(150±22)ml;术后留置引流管3~7d,平均(5±0.6)d;术后住院8~12d,平均(10±0.8)d。术后病理报告:肾透明细胞癌39例,乳头状肾细胞癌6例,肾嫌色细胞癌3例。术后无尿漏、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随访10~25个月,平均(16.8±3.5)个月,5例术后1个月双肾总肾小球滤过率(GFR)出现轻度下降,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48例均无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癌的手术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的T1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16例,平均年龄53岁.肿瘤直径2.7~5.1 cm,平均3.6 cm.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结果:39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25.8±34.6)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3.8±3.9)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46.9±41.5) ml.术后病理为32例肾透明细胞癌,5例颗粒细胞癌,2例嗜酸性细胞瘤,切缘均阴性.34例患者获随访,随访2~32个月,平均11个月,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安全可靠,短期随访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复杂肾错构瘤的技巧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术式治疗5例大体积或多发性复杂肾错构瘤,其中4例行肾错构瘤剜除术,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结果:5例患者共切除瘤体7个,直径2.5~14.0 cm,术后无1例发生出血、尿瘘,术后肾功能均稳定,随访3~12个月,无1例肿瘤残留或复发。结论: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复杂肾错构瘤安全可行,有效地控制出血和保护肾功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在肾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龙  朱明 《医学综述》2013,19(1):56-59
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发展迅速,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已成为肾癌根治的标准术式,但对于直径<4 cm的早期肾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逐渐被认可与应用,其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留了患侧残肾肾单位及功能。虽然存在缝合困难及肾脏热缺血时间较长等问题,但是随着腹腔镜技术与器械的发展及术者操作水平的提高,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将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中使用三套管自制套索法控制肾动脉临床应用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后腹腔镜技术对22例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男15例,女7例,年龄22~65岁,平均45岁.肾透明细胞癌13例,乳头状肾癌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8例.肿瘤大小1.0~8.0 cm,平均3.2 cm.结果 22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120~200 min,平均150 min.肾动脉阻断时间12~38 min,平均24 min.术中出血量50~300 ml,平均80ml.仅1例8 cm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输血400 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 d,围手术期无并发症.病理检查14例恶性肿瘤切缘阴性,随访5~29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安全可行,而三套管自制套索法控制肾动脉具有操作简便,干扰少,对肾脏腹侧肿瘤较易显露和操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在早期肾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经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在早期肾细胞癌治疗中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53例早期肾细胞癌患者实施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术前均行CT扫描和彩色超声检查,肿瘤直径最大不超过3 cm,且距离集合系统不小于10 mm。结果: 5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者。平均手术时间为96 (75~110) min;平均热缺血时间为15 (10~21)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0 (40~120) mL。术后平均住院4.2 (3~6) d。术中及术后无出血、漏尿等并发症。病理检查示1例患者肾透明细胞癌切缘阳性,余切缘均为阴性。平均随访39个月,所有患者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 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肿瘤安全可行,并且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手术Ⅰ期治疗双侧肾癌的可行性。方法 对2例双侧肾癌患者Ⅰ期施行后腹腔镜手术,一侧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另一侧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结果 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分别为6 h和4.5 h,术中肾段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25 min和18 min,术中失血量分别为600 mL和100 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3 d和9 d。2例患者术后均出现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其中1例患者术前即并发轻度肾功能不全,术后需要每周1~2次血液透析治疗。术后随访4~15个月,无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 针对合适的病例,后腹腔镜手术Ⅰ期可能治疗双侧肾癌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后腹腔镜下肾错构瘤剜除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错构瘤剜除术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经后腹腔镜途径对25例肾错构瘤患者进行腹腔镜下错构瘤剜除术。患者取侧卧位,后腹腔手术通过3个穿刺孔完成,暴露突出肾外部分瘤体后,沿肿瘤边缘用电钩切开肾包膜,取石钳分块夹出肿瘤组织,术中送快速病检确认为错构瘤后,用止血纱布填塞瘤体窝,“8”字缝合创面并喷洒生物蛋白胶。结果:手术均取得成功。瘤体大小为1.8cm×2.0cm~4.5cm×4.9cm,手术时间为50~90(平均70)min;术中出血30~80(平均55)mL;住院时间为7~9(平均8)d。结论:后腹腔镜下肾错构瘤剜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常用的手术入路可分为经腰(经后腹腔)、经腹(经腹腔)2种,2种手术入路各有优势与不足。我们在整合2种入路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开展了经腰腹联合入路腹腔镜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本文根据不同类型肾脏肿瘤的特点,比较3种手术入路的优缺点,探讨3种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联合经腰小切口“杂交”手术在复杂肾肿瘤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进行“杂交”保留肾单位手术的复杂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50.2±10.7)岁,肿瘤位于左侧9例,右侧7例,肿瘤直径(6.1±1.0) cm, R.E.N.A.L.评分平均(9.3±1.3)分。患者均采用后腹腔镜联合经腰小切口的“杂交”手术方式进行保留肾单位手术,即在后腹腔镜下完全游离肾和肾蒂血管,预置肾动脉,然后取12肋下长约10~12 cm的切口进行开放手术,阻断肾动脉,直视下切除肿瘤、缝合创面。记录手术时间、肾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围手术期资料以及术后肾功能随访情况。结果: 16例均全部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 (164.9±23.6) min,肾缺血时间(32.4±6.2) min,术中出血量(204.0±125.1) mL,引流管拔除时间(4.1±1.0)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9±1.5) d。术后发生Clavien Ⅲ级以上并发症2例:1例集合系统损伤;1例患者因术后出血,再次急诊手术探查止血。术后第1天平均血肌酐水平为(126.3±26.4) μmol/L ,与术前(74.3±16.9) μmol/L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平均血肌酐水平为(92.6±18.2) μmol/L、术后3个月平均血肌酐水平为(80.8±18.4) μmol/L,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20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联合经腰小切口“杂交”保留肾单位手术能够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安全性,适用于部分经过选择的复杂肾肿瘤患者,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